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三年前看蓝光技术还有些遥远的话,那么现在就已经是近在咫尺。调查表明,近年来,用户对大容量光盘的需求十分强烈,其中高清电视HDTV的迅速普及起了相当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都更进一步呼唤蓝光盘尽快登场。所以我们现在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蓝光盘的真实面貌了。
以Sony为首的蓝光盘联盟(蓝光盘联盟其他成员包括松下、日立、先锋、LG、三星、飞利浦和汤姆逊等公司)开始发力推动蓝光盘技术与大容量蓝光盘,同时推出了部分配套的蓝光盘数字摄像机、录放像机。为了提高记录容量,BD规格采用405nm波长的蓝紫激光以及NA为0.85的孔径值来缩小光点的尺寸,以实现等同于0.32μm直径的焦点。而DVD规格所使用的650hm波长激光以及NA=0.6的孔径值,最后得到的焦点直径则为0.74μm,这正是制约DVD光盘的高密度化的核心问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与DVD盘片尺寸相同的蓝光盘单面容量从DVD的4.7GB跃升到25GB,数据的读写速率达到72Mbps。它还可以使用双光头读写,读写速率可达到144Mbps,如此大的光盘容量与读写速度完全可以实现高质量,长时间记录的要求。
目前蓝光盘标称可重复擦写1000次,在实际加速老化实验中,蓝光盘的重复擦写次数高达数千次以上。而一般磁带标称重复使用200~300次,但实际使用中为30~50次。蓝光盘是采用特殊合金物质和激光系统实现“变相技术”来记录信息的,材料物理变化是在400~600℃工作环境中进行,而在常规的高温与低温的环境下表现极为稳定,以保证读取的质量在常温下可以保存30年以上。索尼更在其蓝光盘中加入了包括可以有效保持光盘表面不容易被刮花的防刮伤涂层和通过采用特殊的原料防止记录层老化等新技术,以获得更佳的保存能力。
从节目片源和制作、软件方面来看,由于拥有单层25GB、双层50GB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蓝光盘无疑将成为高清晰影视节目的最佳承载媒体。在硬件支持方面,蓝光也已经走向实质阶段,索尼2006年10月3日发布了能够刻录和播放蓝光光盘(BD)的家用录像机“BDZ-V9”和“BDZ-V7”,同时还发布了内置BD光驱的台式电脑新产品“VGC-RM70DPL4”,其他蓝光盘配套产品如PS3,蓝光刻录机BWU-100A也都已上市。
到目前为止,世界八大电影公司中,华纳、派拉蒙、福克斯、迪斯尼、索尼、米高梅以及Lionsgate七家已宣布计划发行蓝光盘影片,而最新大片《007系列皇家赌场》也已用蓝光盘为载体亮相了。此外,包括《蝙蝠侠诞生》、《第五元素》、《英雄》、《杀死比尔》等在内的近百部经典大片将陆续被转为蓝光盘重新发行。这些无不都在宣布蓝光高清时代即将到来。
小顾
闪存盘卡片化势头难挡
对于现代人来说,USB闪存盘几乎已经快和手机一样,成为人手一个,随身必备的家伙事儿了。差不多谁兜里、包里都能轻松地摸出1、2个USB闪存盘。的确其便携、通用、存储容量大且安全可靠的特性,给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令其当之无愧地成了今天普及率最高的IT产品。
然而,你注意到了么?今天的USB闪存盘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和几年前功能集成、扩展容量的整体形势不同的是,随着USB闪存盘容量快速提升到1GB左右以后,人们对随身存储容量的需求已基本被满足。即便是有Vista的强力拉动,在高清视频内容还没有真正遍地开花的时候,短期内4GB以内的USB闪存容量也大都够用了。而在功能集成方面,考虑到目前闪存类产品的整体价格走势,诸如指纹识别、蓝牙适配器等高端附加功能显然也不会再成为主流。USB闪存盘近期的发展呈现了一个新趋势:卡片化、小型化、时尚化。
作为记忆棒的主导者,sony近期也在其经典的MV随身存系列USB闪存盘中导入了卡片、小型、时尚的设计,推出了全新的MV小精灵(MICROVAULT Tiny)。其外型完全摒弃了传统闪存盘的形象,而更趋像Memory stick Duo,但实际尺寸上仅为14.5mm×30.0mm×2.7mm,比Memory Stick Duo的20mm×31mm×1.6mm还要小巧一些,重量也不过1.5g,携带起来更加方便。同时其在存储容量上丝毫不示弱,可以提供从256MB~2GB的空间,而且可以借助配套软件压缩引擎VE zIP Engine实现3倍左右的平均压缩率,以满足不同主流随身存储市场的需要。鉴于MV小精灵过于小巧轻薄,为避免不慎掉落遗失,设计者不但在其上采用了鲜艳时尚的色彩,让其在任何场合都更易凸显,而且还为其配备了一个同色的半透明可背夹式胶套,即便于用户随身夹挂,又可以起到保护MV小精灵的作用。
其实,这种卡片化的趋势不只体现在sony MV小精灵身上,环顾四周,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Kingmax的超棒、PNY的威盘也都采用类似的设计理念,将存储卡技术与USB接口相结合,从而实现较传统闪存卡更为方便、通用的使用能力,无需任何读卡设备,即可直接插在标准的USB接口上使用。它们在便携性方面也比传统概念上的闪存盘更为突出,即可作为时尚的随身挂饰佩戴,也可以放人钱夹携带,动静皆宜。这无疑也将是USB闪存盘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趋势。
外置硬盘新发展
随着移动数据存储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张,特别是对一些专业用户,GB级的闪存移动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海量数据随身携带的需要。这个时候更大容量的外置硬盘存储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的首选。那么在外置硬盘领域,目前又存在着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
首先是接口技术方面的发展。目前最成熟的外置硬盘接口技术主要包括USB 1.1/2.0、Firewire(火线,也称1394)400/800和最新兴起的eSATA。它们都支持热插拔功能。其中USB由于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电脑的标配接口,且无需驱动即插即用,所以应用最为广泛,但缺点在于其总线共享的设计,在多个USB设备共存时会相互干扰,影响传输速率,不宜用于数据流应用。而火线则支持最高800Mbps的数据传输,且是独享信号通道,因此更适合视频采集等高端应用,但相对成本较高。
而相比之下,最新的eSATA则在成本和性能上都具有更高的优势。它实质上就是将标准的SATAⅡ技术,在经过接口加固等技术改进后,从传统电脑内部移到主机外的一种外部接口应用形式。由于完全遵循SATAⅡ规范,因此不存在任何兼容或者数据信号转换的问题,可以直接与标准的内置式SATA硬盘相连,在制作工艺和成本上也都比USB、火线要有明显优势,且性能也要远超过,可以满足目前高速硬盘甚至是RAID连接的需要。
另一个趋势当然就是大容量。从目前外置磁盘的情况看,数百GB已是标准,而像WD的MY Book Pro Edition Ⅱ这样借助双硬盘存储系统实现TB级存储的产品也在月内即将登场。其实,自从年初日立正式发布容量达到1TB的Deskstar 7K 1000开始,个人存储的TB级时代就已来到了,借此我们也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TB级的外置式硬盘也将迅速崛起。
以Sony为首的蓝光盘联盟(蓝光盘联盟其他成员包括松下、日立、先锋、LG、三星、飞利浦和汤姆逊等公司)开始发力推动蓝光盘技术与大容量蓝光盘,同时推出了部分配套的蓝光盘数字摄像机、录放像机。为了提高记录容量,BD规格采用405nm波长的蓝紫激光以及NA为0.85的孔径值来缩小光点的尺寸,以实现等同于0.32μm直径的焦点。而DVD规格所使用的650hm波长激光以及NA=0.6的孔径值,最后得到的焦点直径则为0.74μm,这正是制约DVD光盘的高密度化的核心问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与DVD盘片尺寸相同的蓝光盘单面容量从DVD的4.7GB跃升到25GB,数据的读写速率达到72Mbps。它还可以使用双光头读写,读写速率可达到144Mbps,如此大的光盘容量与读写速度完全可以实现高质量,长时间记录的要求。
目前蓝光盘标称可重复擦写1000次,在实际加速老化实验中,蓝光盘的重复擦写次数高达数千次以上。而一般磁带标称重复使用200~300次,但实际使用中为30~50次。蓝光盘是采用特殊合金物质和激光系统实现“变相技术”来记录信息的,材料物理变化是在400~600℃工作环境中进行,而在常规的高温与低温的环境下表现极为稳定,以保证读取的质量在常温下可以保存30年以上。索尼更在其蓝光盘中加入了包括可以有效保持光盘表面不容易被刮花的防刮伤涂层和通过采用特殊的原料防止记录层老化等新技术,以获得更佳的保存能力。
从节目片源和制作、软件方面来看,由于拥有单层25GB、双层50GB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蓝光盘无疑将成为高清晰影视节目的最佳承载媒体。在硬件支持方面,蓝光也已经走向实质阶段,索尼2006年10月3日发布了能够刻录和播放蓝光光盘(BD)的家用录像机“BDZ-V9”和“BDZ-V7”,同时还发布了内置BD光驱的台式电脑新产品“VGC-RM70DPL4”,其他蓝光盘配套产品如PS3,蓝光刻录机BWU-100A也都已上市。
到目前为止,世界八大电影公司中,华纳、派拉蒙、福克斯、迪斯尼、索尼、米高梅以及Lionsgate七家已宣布计划发行蓝光盘影片,而最新大片《007系列皇家赌场》也已用蓝光盘为载体亮相了。此外,包括《蝙蝠侠诞生》、《第五元素》、《英雄》、《杀死比尔》等在内的近百部经典大片将陆续被转为蓝光盘重新发行。这些无不都在宣布蓝光高清时代即将到来。
小顾
闪存盘卡片化势头难挡
对于现代人来说,USB闪存盘几乎已经快和手机一样,成为人手一个,随身必备的家伙事儿了。差不多谁兜里、包里都能轻松地摸出1、2个USB闪存盘。的确其便携、通用、存储容量大且安全可靠的特性,给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令其当之无愧地成了今天普及率最高的IT产品。
然而,你注意到了么?今天的USB闪存盘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和几年前功能集成、扩展容量的整体形势不同的是,随着USB闪存盘容量快速提升到1GB左右以后,人们对随身存储容量的需求已基本被满足。即便是有Vista的强力拉动,在高清视频内容还没有真正遍地开花的时候,短期内4GB以内的USB闪存容量也大都够用了。而在功能集成方面,考虑到目前闪存类产品的整体价格走势,诸如指纹识别、蓝牙适配器等高端附加功能显然也不会再成为主流。USB闪存盘近期的发展呈现了一个新趋势:卡片化、小型化、时尚化。
作为记忆棒的主导者,sony近期也在其经典的MV随身存系列USB闪存盘中导入了卡片、小型、时尚的设计,推出了全新的MV小精灵(MICROVAULT Tiny)。其外型完全摒弃了传统闪存盘的形象,而更趋像Memory stick Duo,但实际尺寸上仅为14.5mm×30.0mm×2.7mm,比Memory Stick Duo的20mm×31mm×1.6mm还要小巧一些,重量也不过1.5g,携带起来更加方便。同时其在存储容量上丝毫不示弱,可以提供从256MB~2GB的空间,而且可以借助配套软件压缩引擎VE zIP Engine实现3倍左右的平均压缩率,以满足不同主流随身存储市场的需要。鉴于MV小精灵过于小巧轻薄,为避免不慎掉落遗失,设计者不但在其上采用了鲜艳时尚的色彩,让其在任何场合都更易凸显,而且还为其配备了一个同色的半透明可背夹式胶套,即便于用户随身夹挂,又可以起到保护MV小精灵的作用。
其实,这种卡片化的趋势不只体现在sony MV小精灵身上,环顾四周,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Kingmax的超棒、PNY的威盘也都采用类似的设计理念,将存储卡技术与USB接口相结合,从而实现较传统闪存卡更为方便、通用的使用能力,无需任何读卡设备,即可直接插在标准的USB接口上使用。它们在便携性方面也比传统概念上的闪存盘更为突出,即可作为时尚的随身挂饰佩戴,也可以放人钱夹携带,动静皆宜。这无疑也将是USB闪存盘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趋势。
外置硬盘新发展
随着移动数据存储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张,特别是对一些专业用户,GB级的闪存移动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海量数据随身携带的需要。这个时候更大容量的外置硬盘存储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的首选。那么在外置硬盘领域,目前又存在着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
首先是接口技术方面的发展。目前最成熟的外置硬盘接口技术主要包括USB 1.1/2.0、Firewire(火线,也称1394)400/800和最新兴起的eSATA。它们都支持热插拔功能。其中USB由于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电脑的标配接口,且无需驱动即插即用,所以应用最为广泛,但缺点在于其总线共享的设计,在多个USB设备共存时会相互干扰,影响传输速率,不宜用于数据流应用。而火线则支持最高800Mbps的数据传输,且是独享信号通道,因此更适合视频采集等高端应用,但相对成本较高。
而相比之下,最新的eSATA则在成本和性能上都具有更高的优势。它实质上就是将标准的SATAⅡ技术,在经过接口加固等技术改进后,从传统电脑内部移到主机外的一种外部接口应用形式。由于完全遵循SATAⅡ规范,因此不存在任何兼容或者数据信号转换的问题,可以直接与标准的内置式SATA硬盘相连,在制作工艺和成本上也都比USB、火线要有明显优势,且性能也要远超过,可以满足目前高速硬盘甚至是RAID连接的需要。
另一个趋势当然就是大容量。从目前外置磁盘的情况看,数百GB已是标准,而像WD的MY Book Pro Edition Ⅱ这样借助双硬盘存储系统实现TB级存储的产品也在月内即将登场。其实,自从年初日立正式发布容量达到1TB的Deskstar 7K 1000开始,个人存储的TB级时代就已来到了,借此我们也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TB级的外置式硬盘也将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