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轻拨动手中的吸管,楼仲平像在玩赏一件宝贝,不忍释手。
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楼仍然坚守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件的身边。
成本快速上升,利润大幅缩水,需求不及供给,税费负担较重,融资困难不少,做企业不如出租厂房,身边的企业家朋友纷纷离去玩资本、炒钱……满世界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充斥着诱惑与压力。而作为行业的领头羊,楼亲手创办的这家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仍在每天以1亿只左右的速度生产着吸管。
做了17年的吸管,楼早已衣食无忧,他想要的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百年老店,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此时,他在强烈渴望赢得一个更加宽松、更加能够让他释放能量的市场空间。
变化已在酝酿之中。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数月前成立了文件起草小组,并组织专家学者安排地方与部门调研,将解决企业问题作为一个重点议题。11月22日,酝酿良久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也已召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1月12日的APEC会议上讲话时表示,中国政府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商业投资环境,并强调政府将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如何在增速下降的同时,保持实体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微观实体经济层面的活跃,将成为决策当局着重考虑的课题。
“我们希望获得的,就是‘一碗水端平’的环境。中小企业不强,国家也不会强。中小企业不富,国家也不会真正富。”楼仲平说。
实业盈利之艰
带领700名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收入还不及把厂房出租赚得多。2011年,楼仲平的企业利润严重下滑。
楼仲平的工厂在义乌拥有45000平米的厂房,今年的利润不足50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义乌市面价格出租厂房,则可以得到1000万至1200万元的租金收入。
楼仲平的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每天可以生产20吨吸管,大约1亿只。今年楼仲平的利润仅能达到2009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一年多来,原材料价格翻了一倍,劳动力工资上涨了50%,贷款利率翻了一番,同时水费上涨了20%,电费上涨了10%左右。
作为行业领头羊,楼仲平的双童吸管拥有一定的行业定价权,2010年上调了一次价格,今年又上调了两次,每次调价为5%-10%,而一只吸管的售价往往不到一分钱,利润缩水成为必然。
楼仲平发现,他周围的企业主在近几年都在不断地把实业工厂赚到的钱,拿去玩资本、炒房地产。
实业的盈利状况越来越微薄,不少微利企业的老板看到形势不好,就把工厂暂时停一停,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他们都有几套可以用来吃租金的房子。“老公经营一千人的工厂不如老婆一年炒三套房子”的现象在蔓延。
“归根结底是实业难做,所以人们才去做别的。”楼仲平对记者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今年7月份在浙江省调研时了解到,由于利润下滑,浙江已经有20%左右的企业停产、半停产。
不仅仅是浙江。据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对该省2520家轻工小型企业调查统计,今年,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43%,亏损企业270家,亏损额12.94亿元,同比增长58%。
金融、房地产、高利贷、地下钱庄等行业比经营实业利润更高,流动性及变现能力更强,所以资本都集中到这些领域。与此同时,资本却流不到实业中。一位产业投资基金的股东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们每期募集到的资金都需要在基金存续期内投出去,所以一直在各地寻找可以投资的企业。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差,很多企业存在财务报表造假、资产负债比例过高等问题,难以找到可投的好项目,他们苦于拿着一大笔钱却投不出去。
同时,民营企业的资金饥渴成为高利贷疯狂的一个因素。
“虽然现在小微企业亏损还是一些苗头,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要让苗头变成趋势。”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2012:双降格局?
从宏观的环境看,欧美债务危机呈现长期化的趋势,也将给2012年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变化。有专家预计,GDP与CPI增速,这两项指标在2012年或形成“双降”的态势。
“经济体内生的流动性增速将会收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房地产市场曾令大量游资浮出水面,在2010年到2011年间,诱发了银行表外业务和民间融资的高度活跃。游资通过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溢出效应,带动诸多中间产品及终端产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泡沫带动普通商品价格上涨的链条。
在持续了一年多严格的调控政策之后,这一链条已几近中断——银行业表外业务与民间融资失去了用来炒作的实物“寄托”。即使有部分资金转向纯粹“靠钱生钱”的高利贷路径,但是资金成本的提高,也难以对实际物价水平构成明显干扰。
2012年初,中国市场内生性的流动性增长将受到更大冲击。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民间融资在春节前的结算期内面临局部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伴随着年底将近,银行业表外业务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全面清理与规范。
“这些变化,将直接导致从2010年开始积攒起来的、货币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在2012年明显减弱。”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
推动通货膨胀在2012年走稳的另一个因素,是实体经济层面的产能过剩可能面临更严重的风险。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使在CPI高企的2011年中期,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仍存争论。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与重化工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在房地产等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产能过剩在2012年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将抑制PPI的提高,从而减缓对CPI上升的传导压力。”
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加深,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在市场与政策共同作用下,总需求增长有所回落几成必然,中国经济正处于长周期增长趋势性放缓和短周期总需求紧缩的叠加状态。
“从长周期看,潜在增长率正处于放缓的开始阶段。从短周期看,外需不振和投资放缓将拖累GDP增长在2012 年下行至8.4%上下。”中金公司宏观部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对本刊记者表示,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放缓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全球经济复苏受挫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国宏观调控在2012年的进一步发酵,以及微观市场层面的某种不景气。
“从增长动力的角度,可以发现支撑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在2012年将继续走弱。”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本刊记者说。经济增速下行的主要力量来自出口与投资,消费因素在2012年的经济增长中将保持稳定,甚至在减税等政策的刺激下,消费将对经济增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深化,而美国的实体经济复苏仍未见曙光,因此2012年的出口将出现显著回落。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记者表示,国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且预期不明朗,企业信心大都不足。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汇率因素,2012年的出口增幅可能将出现3个百分点的收缩。
刘元春认为,出口低迷将使制造业投资受到进一步打击,由此引致的投资增速下滑可能将达到2-3个百分点。
而上述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人士表示,对投资增长更大的影响,来自于调控重点领域——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投资疲弱。同时,在政府投资逐渐回归常态后,民间自发的投资难以马上恢复到以往水平。
观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以发现,2009年9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6.2%的历史高位,2011年以来这一数据一路走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跌至24.9%。
由于尚没有新的刺激因素出现,因此一直到2012年上半年,投资势头可能仍然呈现回落的态势。目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部分人士预期,2012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跌破9%。
“2012年下半年的走势及全年整体态势,需要观察未来宏观政策出现哪些调整。”上述人士认为。目前较为乐观的预期,认为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9%以上,较为保守的预期则认为保持在8%~9%之间。
新信号
楼仲平注意到,政策当局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的声音,已经在逐渐增强。
经济平稳放缓虽然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但同时,作为整个经济的基石,实体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与冲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间持续强烈的释放空间、回归实业的呼声与中央最高决策者形成了碰撞与共鸣。
“我们应该出台新的有力举措,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1月12日的APEC会议上讲话时表示。
时隔两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将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调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
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均缺乏兴奋点的大背景下,这一系列信号使市场对2012年的政策布局充满猜测与期待。保持物价与经济平稳的同时,如何扭转当前政策对微观层面的挤压,实现实体经济活力的复苏,成为未来政策走势的主要看点。
从公开的信息看,围绕实体经济的政策已经在渐次推出。
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自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大礼包之后,后续政策细则陆续落地。10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内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多个方面。
除了从创新金融债的角度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央行亦开始有选择性地放松信贷控制,有意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给。
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868亿元,同比多增175亿元,环比9月多增1100多亿元,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2012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在定调上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成为宏调政策的主要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经济复苏受阻、通货膨胀趋稳的大背景,2012年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有所放缓,货币政策适度调整将获得更大空间。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政策搭配,将更有利于为微观经济体、为中小企业释放出更多的增长空间。
秩序重构
对于引导投资实业的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从表象看,似乎是紧缩货币政策导致了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然而即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样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要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打不开,即使货币政策再放松,企业拿了钱也只会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
市场的担心是政策能否真正有效地落实并发挥作用。
“国内经济放缓不是坏事情。它让老百姓知道,靠股票是不能发财的,只有靠做好上市公司才是硬道理;经济放缓也能让政府有时间调整自己的角色。国家只能是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美铝亚全球副总裁陈锦亚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刘元春表示,目前微观经济层面与实体投资的不景气,与2008年底以财政政策扩张为主的宏观调控,以及本轮以货币紧缩为主的宏观调控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上一轮财政扩张造成大量政府项目对中小企业在投资空间上形成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而由于本轮货币紧缩主要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在资金市场上再度形成挤出效应。
刘元春说,“中央高层目前的表态意味着,政府强势干预其他经济主体的情况将有所扭转。”
近几年,政府在经济的波峰波谷之间,为确保宏观调控的目标,也采用了一些行政手段以“熨平”经济波动。这些行政干预措施,包括地方政府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贷款投向的“指导”等。
“往往是这一轮调控形成的问题,会成为下一轮调控的原因。”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说。调控可能带来短期的收益,而一旦取消,往往形成市场的报复性反弹。
刘煜辉认为,由于土地、矿产、税收、市场准入等经济要素集中于地方政府手中,每一次过度的宏观调控与干预,可能会造成地方政府,以及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单位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从而,也会出现越调控微观经济体的日子越难的情况。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撰文指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都表明,靠财政扩张和信贷扩张解决不了面临的问题。“中国如果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以结构性减税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以举债发展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则必须走控制货币、放活金融之路。”
中国的微观经济体一直拥有“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可贵生命力,实体经济的投资更是对政策走向与市场环境嗅觉敏感。即使不出台专门针对微观经济层面的刺激政策,只将政府主导的调控与干预控制在一定程度,就可以给微观经济的成长留出空间。
吴晓灵说,“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晰产权,平等保护各类合法财产;建立公平的交易秩序,尊重维护契约精神,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建立法治社会;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为了自己的百年老店,楼仲平宁可一分钱不赚,也不愿把厂房租出去,也没有投资炒房产。他相信大环境最终会好起来。
“我是一个坚持做实业的人,我不会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而放弃原有的。但是我不放弃,不意味着别人不放弃,现在不放弃不意味着以后不放弃。”楼仲平说。
美国:重建制造业大国
过去十年间,美国流失了大约57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现在,奥巴马在可持续复苏计划中,将发展制造业作为关键内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份旨在未来五年吸引至少1万亿美元海外新投资的计划,目前已经摆在奥巴马案头。未来五年,美国试图吸引的投资将主要来自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
奥巴马曾表示,美国需要打破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多于向外国销售产品的习惯,重建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经济的核心,就是“美国制造”四个字。
在美国政府拨付的8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用于清洁能源的直接投资及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减税政策涉及金额达1000亿美元。根据计划,到2012年美国电力总量的10%将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
为鼓励制造业等实业投资,美国一些州开始出台优惠政策。如密西西比州在其网站上除了推介优良物流港口及基础设施外,还挂出了多重鼓励项目,包括贷款、资助、债券和减免税收,还可按照各企业的特殊需要提供合适的优惠条件。此外,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海外代表处通力合作,为新企业度身定做项目计划书,并由专人协调进行一站式审批。
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楼仍然坚守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件的身边。
成本快速上升,利润大幅缩水,需求不及供给,税费负担较重,融资困难不少,做企业不如出租厂房,身边的企业家朋友纷纷离去玩资本、炒钱……满世界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充斥着诱惑与压力。而作为行业的领头羊,楼亲手创办的这家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仍在每天以1亿只左右的速度生产着吸管。
做了17年的吸管,楼早已衣食无忧,他想要的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百年老店,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此时,他在强烈渴望赢得一个更加宽松、更加能够让他释放能量的市场空间。
变化已在酝酿之中。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数月前成立了文件起草小组,并组织专家学者安排地方与部门调研,将解决企业问题作为一个重点议题。11月22日,酝酿良久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也已召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1月12日的APEC会议上讲话时表示,中国政府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商业投资环境,并强调政府将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如何在增速下降的同时,保持实体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微观实体经济层面的活跃,将成为决策当局着重考虑的课题。
“我们希望获得的,就是‘一碗水端平’的环境。中小企业不强,国家也不会强。中小企业不富,国家也不会真正富。”楼仲平说。
实业盈利之艰
带领700名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收入还不及把厂房出租赚得多。2011年,楼仲平的企业利润严重下滑。
楼仲平的工厂在义乌拥有45000平米的厂房,今年的利润不足50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义乌市面价格出租厂房,则可以得到1000万至1200万元的租金收入。
楼仲平的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每天可以生产20吨吸管,大约1亿只。今年楼仲平的利润仅能达到2009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一年多来,原材料价格翻了一倍,劳动力工资上涨了50%,贷款利率翻了一番,同时水费上涨了20%,电费上涨了10%左右。
作为行业领头羊,楼仲平的双童吸管拥有一定的行业定价权,2010年上调了一次价格,今年又上调了两次,每次调价为5%-10%,而一只吸管的售价往往不到一分钱,利润缩水成为必然。
楼仲平发现,他周围的企业主在近几年都在不断地把实业工厂赚到的钱,拿去玩资本、炒房地产。
实业的盈利状况越来越微薄,不少微利企业的老板看到形势不好,就把工厂暂时停一停,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他们都有几套可以用来吃租金的房子。“老公经营一千人的工厂不如老婆一年炒三套房子”的现象在蔓延。
“归根结底是实业难做,所以人们才去做别的。”楼仲平对记者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今年7月份在浙江省调研时了解到,由于利润下滑,浙江已经有20%左右的企业停产、半停产。
不仅仅是浙江。据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对该省2520家轻工小型企业调查统计,今年,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43%,亏损企业270家,亏损额12.94亿元,同比增长58%。
金融、房地产、高利贷、地下钱庄等行业比经营实业利润更高,流动性及变现能力更强,所以资本都集中到这些领域。与此同时,资本却流不到实业中。一位产业投资基金的股东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们每期募集到的资金都需要在基金存续期内投出去,所以一直在各地寻找可以投资的企业。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差,很多企业存在财务报表造假、资产负债比例过高等问题,难以找到可投的好项目,他们苦于拿着一大笔钱却投不出去。
同时,民营企业的资金饥渴成为高利贷疯狂的一个因素。
“虽然现在小微企业亏损还是一些苗头,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要让苗头变成趋势。”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2012:双降格局?
从宏观的环境看,欧美债务危机呈现长期化的趋势,也将给2012年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变化。有专家预计,GDP与CPI增速,这两项指标在2012年或形成“双降”的态势。
“经济体内生的流动性增速将会收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房地产市场曾令大量游资浮出水面,在2010年到2011年间,诱发了银行表外业务和民间融资的高度活跃。游资通过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溢出效应,带动诸多中间产品及终端产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泡沫带动普通商品价格上涨的链条。
在持续了一年多严格的调控政策之后,这一链条已几近中断——银行业表外业务与民间融资失去了用来炒作的实物“寄托”。即使有部分资金转向纯粹“靠钱生钱”的高利贷路径,但是资金成本的提高,也难以对实际物价水平构成明显干扰。
2012年初,中国市场内生性的流动性增长将受到更大冲击。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民间融资在春节前的结算期内面临局部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伴随着年底将近,银行业表外业务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全面清理与规范。
“这些变化,将直接导致从2010年开始积攒起来的、货币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在2012年明显减弱。”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
推动通货膨胀在2012年走稳的另一个因素,是实体经济层面的产能过剩可能面临更严重的风险。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使在CPI高企的2011年中期,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仍存争论。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与重化工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在房地产等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产能过剩在2012年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将抑制PPI的提高,从而减缓对CPI上升的传导压力。”
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加深,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在市场与政策共同作用下,总需求增长有所回落几成必然,中国经济正处于长周期增长趋势性放缓和短周期总需求紧缩的叠加状态。
“从长周期看,潜在增长率正处于放缓的开始阶段。从短周期看,外需不振和投资放缓将拖累GDP增长在2012 年下行至8.4%上下。”中金公司宏观部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对本刊记者表示,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放缓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全球经济复苏受挫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国宏观调控在2012年的进一步发酵,以及微观市场层面的某种不景气。
“从增长动力的角度,可以发现支撑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在2012年将继续走弱。”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本刊记者说。经济增速下行的主要力量来自出口与投资,消费因素在2012年的经济增长中将保持稳定,甚至在减税等政策的刺激下,消费将对经济增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深化,而美国的实体经济复苏仍未见曙光,因此2012年的出口将出现显著回落。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记者表示,国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且预期不明朗,企业信心大都不足。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汇率因素,2012年的出口增幅可能将出现3个百分点的收缩。
刘元春认为,出口低迷将使制造业投资受到进一步打击,由此引致的投资增速下滑可能将达到2-3个百分点。
而上述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人士表示,对投资增长更大的影响,来自于调控重点领域——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投资疲弱。同时,在政府投资逐渐回归常态后,民间自发的投资难以马上恢复到以往水平。
观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以发现,2009年9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6.2%的历史高位,2011年以来这一数据一路走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跌至24.9%。
由于尚没有新的刺激因素出现,因此一直到2012年上半年,投资势头可能仍然呈现回落的态势。目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部分人士预期,2012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跌破9%。
“2012年下半年的走势及全年整体态势,需要观察未来宏观政策出现哪些调整。”上述人士认为。目前较为乐观的预期,认为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9%以上,较为保守的预期则认为保持在8%~9%之间。
新信号
楼仲平注意到,政策当局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的声音,已经在逐渐增强。
经济平稳放缓虽然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但同时,作为整个经济的基石,实体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与冲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间持续强烈的释放空间、回归实业的呼声与中央最高决策者形成了碰撞与共鸣。
“我们应该出台新的有力举措,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1月12日的APEC会议上讲话时表示。
时隔两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将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调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
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均缺乏兴奋点的大背景下,这一系列信号使市场对2012年的政策布局充满猜测与期待。保持物价与经济平稳的同时,如何扭转当前政策对微观层面的挤压,实现实体经济活力的复苏,成为未来政策走势的主要看点。
从公开的信息看,围绕实体经济的政策已经在渐次推出。
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自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大礼包之后,后续政策细则陆续落地。10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内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多个方面。
除了从创新金融债的角度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央行亦开始有选择性地放松信贷控制,有意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给。
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868亿元,同比多增175亿元,环比9月多增1100多亿元,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2012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在定调上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成为宏调政策的主要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经济复苏受阻、通货膨胀趋稳的大背景,2012年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有所放缓,货币政策适度调整将获得更大空间。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政策搭配,将更有利于为微观经济体、为中小企业释放出更多的增长空间。
秩序重构
对于引导投资实业的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从表象看,似乎是紧缩货币政策导致了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然而即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样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要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打不开,即使货币政策再放松,企业拿了钱也只会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
市场的担心是政策能否真正有效地落实并发挥作用。
“国内经济放缓不是坏事情。它让老百姓知道,靠股票是不能发财的,只有靠做好上市公司才是硬道理;经济放缓也能让政府有时间调整自己的角色。国家只能是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美铝亚全球副总裁陈锦亚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刘元春表示,目前微观经济层面与实体投资的不景气,与2008年底以财政政策扩张为主的宏观调控,以及本轮以货币紧缩为主的宏观调控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上一轮财政扩张造成大量政府项目对中小企业在投资空间上形成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而由于本轮货币紧缩主要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在资金市场上再度形成挤出效应。
刘元春说,“中央高层目前的表态意味着,政府强势干预其他经济主体的情况将有所扭转。”
近几年,政府在经济的波峰波谷之间,为确保宏观调控的目标,也采用了一些行政手段以“熨平”经济波动。这些行政干预措施,包括地方政府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贷款投向的“指导”等。
“往往是这一轮调控形成的问题,会成为下一轮调控的原因。”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说。调控可能带来短期的收益,而一旦取消,往往形成市场的报复性反弹。
刘煜辉认为,由于土地、矿产、税收、市场准入等经济要素集中于地方政府手中,每一次过度的宏观调控与干预,可能会造成地方政府,以及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单位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从而,也会出现越调控微观经济体的日子越难的情况。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撰文指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都表明,靠财政扩张和信贷扩张解决不了面临的问题。“中国如果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以结构性减税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以举债发展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则必须走控制货币、放活金融之路。”
中国的微观经济体一直拥有“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可贵生命力,实体经济的投资更是对政策走向与市场环境嗅觉敏感。即使不出台专门针对微观经济层面的刺激政策,只将政府主导的调控与干预控制在一定程度,就可以给微观经济的成长留出空间。
吴晓灵说,“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晰产权,平等保护各类合法财产;建立公平的交易秩序,尊重维护契约精神,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建立法治社会;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为了自己的百年老店,楼仲平宁可一分钱不赚,也不愿把厂房租出去,也没有投资炒房产。他相信大环境最终会好起来。
“我是一个坚持做实业的人,我不会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而放弃原有的。但是我不放弃,不意味着别人不放弃,现在不放弃不意味着以后不放弃。”楼仲平说。
美国:重建制造业大国
过去十年间,美国流失了大约57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现在,奥巴马在可持续复苏计划中,将发展制造业作为关键内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份旨在未来五年吸引至少1万亿美元海外新投资的计划,目前已经摆在奥巴马案头。未来五年,美国试图吸引的投资将主要来自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
奥巴马曾表示,美国需要打破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多于向外国销售产品的习惯,重建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经济的核心,就是“美国制造”四个字。
在美国政府拨付的8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用于清洁能源的直接投资及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减税政策涉及金额达1000亿美元。根据计划,到2012年美国电力总量的10%将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
为鼓励制造业等实业投资,美国一些州开始出台优惠政策。如密西西比州在其网站上除了推介优良物流港口及基础设施外,还挂出了多重鼓励项目,包括贷款、资助、债券和减免税收,还可按照各企业的特殊需要提供合适的优惠条件。此外,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海外代表处通力合作,为新企业度身定做项目计划书,并由专人协调进行一站式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