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背景下,提高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效,进而提升两国的文化及科技实力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从整体上把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和内容,在尊重中俄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寻找两国文化上的契合点,促进双方文化合作的发展。新形势下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巨大潜力,实现其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缘文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新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12-03
近些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东北亚区域的双边合作中,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两国关系已上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提高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效,提升两国的文化及科技实力便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中俄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自前苏联时期开始,中俄两国便开始了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签署了许多相关的文件,其中包括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学历互认、教学内容等层面。2000年中俄两国还成立了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国在科教文卫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在不断发展,而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相关的研究却未能与之同步前进,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我国都罕见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一、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在西方,不同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相关成果已经很多了,比如近几年有:Kevin Kester的文章《就高等教育发展合作展开的欧亚大学间的对话》(2013)、Jennifer Job的文章《高等教育合作国际化质量保证框架:展望未来》(2013)、Betina Lopes的文章《当我们在国外任教时我们学到了什么?关于国际合作的思考》(2014)等,对当前已有的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思考和瞻望。
在俄罗斯,近年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典型的有А.Л.Пастухов在《中俄教育体系的发展》(2011)一文中以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中国的徐州大学为例,分析了中俄两国本科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徐州大学的培养方案对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Н.В.Карнаух在文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的历史观》(2011)中指出,由于地缘优势,中俄两国在包括教育等多领域有密切合作,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一度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影响颇深。目前,两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比较相似的问题。
国内学者原来主要研究苏联解体前的教育情况,而几乎很少系统地研究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状况。关于中俄教育合作办学的研究偏少,研究成果中关于中俄教育合作的专著很少见,而以文章居多,且一些文章有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一,有研究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和现状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比如:王志海在《利用地缘优势,加速中俄教育合作》(2007)中指出中俄两国在教育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中俄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意义深远;杨俊东在《中俄教育合作的历史及现状》(2012)中也认为加强中俄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发展两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条件;刘昱洁在文章《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及现状》中强调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优势,已经有了广泛的合作领域,发展历程相似的高等教育则给中俄双方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很多的机遇。第二,有研究关于中俄合作办学的问题、对策和前景的,具备代表性的比如:杜岩岩等在《博洛尼亚进程与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空间》(2009)中认为,互补性和相似性是中俄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已经在人才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留学生培养质量、相互认知等,而追踪俄罗斯的博洛尼亚进程,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提高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成效;李敏在文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战略研究》(2011)中认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中存在诸如合作办学层次偏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缺乏必要的相互认知等问题;胡政明在《中俄高等教育的考核评分比较》(2011)一文中介绍了俄罗斯高校考评制度和评分制度;王慧在《中俄高等教育对比研究》(2013)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高校和俄罗斯高校的优劣势,进而提出了提高两国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刘兵在《中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概述》(2013)中分析了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提出我国应该向俄羅斯启示和借鉴的地方。第三,有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中俄合作办学影响的,有代表性的比如:苏晓棠在《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2010)中指出,在中俄联合办学中若想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便一定要重视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孟中媛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2008)中指出我国传统大学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冲突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剖析这两类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融合趋势,将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黄桂芳在《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2010)中则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跨文化交际与管理水平的好坏。
由上可见,关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中俄的教育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局部的、现象的描述和介绍层面,对转型过程中各自所秉持的教育理念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俄罗斯后期的重大教育改革实践在理论上认识不足,使中俄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至于从地缘文化角度全面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成果还不多见。 二、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拟从地缘文化入手,将目前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与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完善与发展高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提供理论参考、信息支持和对策建议,进而为促进其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此,首先,本课题有利于弥补中俄学界关于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研究的不足;其次,本课题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及内容,在尊重中俄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遵循文化交流“和而不同”、平等互利、双向性等原则,多寻找两国文化上的契合点,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文化在俄罗斯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辐射力,促进双方文化合作的发展,使其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最后,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形成良好的周边环境,从而为中国经济腾飞、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稳定的地缘依托,考虑两国的地缘文化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从这一维度入手使该研究成为我国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研究上的突破性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我国与俄罗斯高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加强。目前,我国与俄罗斯高校和相关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的便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合作领域方面不断加深,其中最普遍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办学。所以,本研究首先在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有助于深入研究中俄两国关系的新模式,使高校在新形势下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利用各自优势,充分挖掘中俄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巨大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其次,本研究有助于中俄两国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拓展和延伸双方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加快世界教育国际化进程;再次,有助于中俄高校进一步合作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俄发展战略,促进中俄两国社会的相互理解,推广共同的价值,提高信任度,有助于提高中俄教育交流的针对性和成效;最后,本研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进一步推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影响力”。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地缘文化背景下,对中俄两国对彼此教育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地缘文化入手,双方学者比较研究对双方教育的认知情况,通过审视各自国家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两国在教育改革中所应遵循的共同规律,把握各自的教育战略取向和民族文化的特点。知己知彼,深入研究对方的文化国情,扩宽民间文化交流的途径。
2.在地缘文化背景下,对中俄合作办学空间进行广泛研究。我们说合作办学一定要体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理念,因此,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我们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克服原来基础研究的体制性障碍,广泛研究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问题,积极优化与整合中俄高等院校的资源,联合培养国际化的多边合作人才,向国际市场,特别是中亚地区教育服务市场延伸。强强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瞄准中俄战略合作领域和两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为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做出新贡献。
3.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和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构建中俄高等教育。统一大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量化指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常态。本研究的重点之一便是全面分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对其进行实践调查研究,针对中俄合作的优先领域,围绕国家急需的人才类型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强势学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我国急需的人才采取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等形式,突出人才培养效能。
4.对如何实现中俄两国的高校与企业开展大科学领域中的合作互动进行深度研究。中俄两国都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高校与企业则成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技研发职能也越发重要。如何利用我国的市场及技术转化优势和俄方的技术优势,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并将其产业化和商品化为中俄两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将深度研究的内容。同时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大力加强实质性的合作,从而实现中俄两国科研、教育、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5.对非政府组织(NGO)之间的合作及如何推动中俄教育交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地缘文化背景下,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有着特殊的战略性。为实现中俄教育合作多样化发展并拓展合作空间,我们应深入研究如何搭建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民间团体等多重主体构成的教育交流平台,促进双方合作与交流的可持续发展。
6.对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在符合两国国情的情况下开展中俄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拓展新思路,不断探索两国远程教育管理模式上的相同和相似点,找到合作的切入点,求同存异,为中俄合作办学寻找更快捷的途径。应用远距离教学系统和建立中俄信息港网站,研究新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7.对如何及时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创建中俄联合院校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研究。我们借助于中俄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充分利用世界信息网络,重点跟踪国际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加快对我国新型教育制度的研究和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要保留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对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俄联合高等院校进行研究。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理清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界定地缘文化的概念及研究方法;通过研读和梳理中俄两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学界关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发掘出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整体把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有效路径;对中俄地缘文化的總体特征进行阐释,同时开展对现有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个案分析;把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到构建我国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新常态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首次从地缘文化视角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新常态;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运用跨文化、历史、地理、宗教、民族、政治、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深入细致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相关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一种新常态。三是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地缘文化背景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常态,在广义的文化视域中深度发掘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尝试从文化这一“软影响力”角度解决相关的难点,认为文化认同是双方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本研究将有助于中俄高校合作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俄发展战略。本研究的成果将服务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推进中俄学界关于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常态研究;服务于我国和俄罗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Пастухов А.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развитие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зования,Вестник Челябин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1.№21.
[2]Карнаух Н.,Ху Мин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в области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Вектор науки ТГУ. 2011.№2.
[3]杜岩岩,张男星.博洛尼亚进程与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空间[J].俄罗斯研究,2009,(1).
[4]黄桂芳,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5]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J].江苏高教,2012,(1).
[6]肖肃,李明月.国际型人才素质指标研究及其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4,(5).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it is increasingly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cultural education,especially in higher education,so a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of the two countries. On the whole,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history and content of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we need to look for the cul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cultur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w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fully explor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chieve its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regional culture;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new strategy research
关键词:地缘文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新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12-03
近些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东北亚区域的双边合作中,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两国关系已上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提高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效,提升两国的文化及科技实力便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中俄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自前苏联时期开始,中俄两国便开始了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签署了许多相关的文件,其中包括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学历互认、教学内容等层面。2000年中俄两国还成立了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国在科教文卫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在不断发展,而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相关的研究却未能与之同步前进,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我国都罕见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一、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在西方,不同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相关成果已经很多了,比如近几年有:Kevin Kester的文章《就高等教育发展合作展开的欧亚大学间的对话》(2013)、Jennifer Job的文章《高等教育合作国际化质量保证框架:展望未来》(2013)、Betina Lopes的文章《当我们在国外任教时我们学到了什么?关于国际合作的思考》(2014)等,对当前已有的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思考和瞻望。
在俄罗斯,近年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典型的有А.Л.Пастухов在《中俄教育体系的发展》(2011)一文中以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中国的徐州大学为例,分析了中俄两国本科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徐州大学的培养方案对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Н.В.Карнаух在文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的历史观》(2011)中指出,由于地缘优势,中俄两国在包括教育等多领域有密切合作,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一度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影响颇深。目前,两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比较相似的问题。
国内学者原来主要研究苏联解体前的教育情况,而几乎很少系统地研究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状况。关于中俄教育合作办学的研究偏少,研究成果中关于中俄教育合作的专著很少见,而以文章居多,且一些文章有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一,有研究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和现状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比如:王志海在《利用地缘优势,加速中俄教育合作》(2007)中指出中俄两国在教育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中俄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意义深远;杨俊东在《中俄教育合作的历史及现状》(2012)中也认为加强中俄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发展两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条件;刘昱洁在文章《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及现状》中强调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优势,已经有了广泛的合作领域,发展历程相似的高等教育则给中俄双方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很多的机遇。第二,有研究关于中俄合作办学的问题、对策和前景的,具备代表性的比如:杜岩岩等在《博洛尼亚进程与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空间》(2009)中认为,互补性和相似性是中俄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已经在人才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留学生培养质量、相互认知等,而追踪俄罗斯的博洛尼亚进程,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提高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成效;李敏在文章《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战略研究》(2011)中认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中存在诸如合作办学层次偏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缺乏必要的相互认知等问题;胡政明在《中俄高等教育的考核评分比较》(2011)一文中介绍了俄罗斯高校考评制度和评分制度;王慧在《中俄高等教育对比研究》(2013)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高校和俄罗斯高校的优劣势,进而提出了提高两国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刘兵在《中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概述》(2013)中分析了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提出我国应该向俄羅斯启示和借鉴的地方。第三,有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中俄合作办学影响的,有代表性的比如:苏晓棠在《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教育问题研究》(2010)中指出,在中俄联合办学中若想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便一定要重视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孟中媛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2008)中指出我国传统大学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冲突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剖析这两类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融合趋势,将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黄桂芳在《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2010)中则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跨文化交际与管理水平的好坏。
由上可见,关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中俄的教育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局部的、现象的描述和介绍层面,对转型过程中各自所秉持的教育理念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俄罗斯后期的重大教育改革实践在理论上认识不足,使中俄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至于从地缘文化角度全面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成果还不多见。 二、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拟从地缘文化入手,将目前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与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完善与发展高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提供理论参考、信息支持和对策建议,进而为促进其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此,首先,本课题有利于弥补中俄学界关于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研究的不足;其次,本课题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及内容,在尊重中俄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遵循文化交流“和而不同”、平等互利、双向性等原则,多寻找两国文化上的契合点,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文化在俄罗斯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辐射力,促进双方文化合作的发展,使其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最后,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形成良好的周边环境,从而为中国经济腾飞、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稳定的地缘依托,考虑两国的地缘文化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拥有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从这一维度入手使该研究成为我国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研究上的突破性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我国与俄罗斯高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加强。目前,我国与俄罗斯高校和相关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的便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合作领域方面不断加深,其中最普遍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办学。所以,本研究首先在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有助于深入研究中俄两国关系的新模式,使高校在新形势下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利用各自优势,充分挖掘中俄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巨大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其次,本研究有助于中俄两国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拓展和延伸双方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加快世界教育国际化进程;再次,有助于中俄高校进一步合作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俄发展战略,促进中俄两国社会的相互理解,推广共同的价值,提高信任度,有助于提高中俄教育交流的针对性和成效;最后,本研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进一步推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影响力”。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地缘文化背景下,对中俄两国对彼此教育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地缘文化入手,双方学者比较研究对双方教育的认知情况,通过审视各自国家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两国在教育改革中所应遵循的共同规律,把握各自的教育战略取向和民族文化的特点。知己知彼,深入研究对方的文化国情,扩宽民间文化交流的途径。
2.在地缘文化背景下,对中俄合作办学空间进行广泛研究。我们说合作办学一定要体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理念,因此,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我们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克服原来基础研究的体制性障碍,广泛研究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问题,积极优化与整合中俄高等院校的资源,联合培养国际化的多边合作人才,向国际市场,特别是中亚地区教育服务市场延伸。强强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瞄准中俄战略合作领域和两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为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做出新贡献。
3.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和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构建中俄高等教育。统一大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量化指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常态。本研究的重点之一便是全面分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对其进行实践调查研究,针对中俄合作的优先领域,围绕国家急需的人才类型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强势学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我国急需的人才采取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等形式,突出人才培养效能。
4.对如何实现中俄两国的高校与企业开展大科学领域中的合作互动进行深度研究。中俄两国都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高校与企业则成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技研发职能也越发重要。如何利用我国的市场及技术转化优势和俄方的技术优势,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并将其产业化和商品化为中俄两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将深度研究的内容。同时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大力加强实质性的合作,从而实现中俄两国科研、教育、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5.对非政府组织(NGO)之间的合作及如何推动中俄教育交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地缘文化背景下,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有着特殊的战略性。为实现中俄教育合作多样化发展并拓展合作空间,我们应深入研究如何搭建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民间团体等多重主体构成的教育交流平台,促进双方合作与交流的可持续发展。
6.对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在符合两国国情的情况下开展中俄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拓展新思路,不断探索两国远程教育管理模式上的相同和相似点,找到合作的切入点,求同存异,为中俄合作办学寻找更快捷的途径。应用远距离教学系统和建立中俄信息港网站,研究新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7.对如何及时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创建中俄联合院校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研究。我们借助于中俄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充分利用世界信息网络,重点跟踪国际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加快对我国新型教育制度的研究和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要保留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对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俄联合高等院校进行研究。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理清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界定地缘文化的概念及研究方法;通过研读和梳理中俄两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学界关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发掘出在地缘文化背景下整体把握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有效路径;对中俄地缘文化的總体特征进行阐释,同时开展对现有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个案分析;把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到构建我国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新常态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首次从地缘文化视角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新常态;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运用跨文化、历史、地理、宗教、民族、政治、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深入细致研究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相关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一种新常态。三是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地缘文化背景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常态,在广义的文化视域中深度发掘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尝试从文化这一“软影响力”角度解决相关的难点,认为文化认同是双方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本研究将有助于中俄高校合作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俄发展战略。本研究的成果将服务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推进中俄学界关于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常态研究;服务于我国和俄罗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Пастухов А.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развитие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зования,Вестник Челябин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1.№21.
[2]Карнаух Н.,Ху Мин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в области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Вектор науки ТГУ. 2011.№2.
[3]杜岩岩,张男星.博洛尼亚进程与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空间[J].俄罗斯研究,2009,(1).
[4]黄桂芳,跨文化管理能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5]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J].江苏高教,2012,(1).
[6]肖肃,李明月.国际型人才素质指标研究及其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4,(5).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it is increasingly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cultural education,especially in higher education,so a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of the two countries. On the whole,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history and content of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we need to look for the cul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cultur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w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fully explor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chieve its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regional culture;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new strategy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