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初心·服务宁德”闽东行社会活动见闻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安徽财经大学宁德实践队的一员,我来到了柘荣这个历史悠久、山水相依、人杰地灵的古老小镇,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这里的人文精神更令我深深沉醉,流连忘返。
  百年宗祠,家风传承
  “乃祖身兼将相祟,诸孙玉立有家风。”站在宗祠这个宏大而又庄重的建筑前,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既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我对它厚重的历史表示慨叹和尊重,数经多年它依旧保持着固有的庄重与宏伟,静静矗立在长临河这个古镇上,深刻在每一个吴氏子孙的心间。
  “忠于国家民族,孝顺父母长辈,慈爱后代子孙”是家规,从中我看到了先祖浓厚的家国情怀,从国家到父母子孙,将国家民族与自身家族融为一体,与国家同命运。同时,吴氏也很重视教育,曾办过私学“养正小学”,还将读书教育记在了家训“读书可明理、可启智,爱读书、读好书,长知识、增智慧,可安邦定国”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吴氏先辈们非常有先见之明,以读书启蒙教化吴氏子孙,培养人才,既为推动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也促进了吴氏一族的兴旺。
  家风传承是我们青年一辈的责任,家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可以通过弘扬自己家族的“德行”“家训”,将其与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并行起来,真正做到家国一体,共同发展。
  传统剪纸,纸短情长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为探寻剪纸艺术文化,我们去了剪纸艺术馆。令我大为惊叹的是,馆内的所有剪纸作品都是由馆长爷爷亲自参与制作的,有一幅约十二米长的剪纸是老爷爷花费一个多月才完成的。里面的作品种类各异,有名人像、农作物和动植物等,每幅剪纸作品背后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都蕴涵着手工艺人对剪纸艺术的无限热爱。
  在拜访剪纸艺术馆之前,我本以为剪纸不过是简单镂空刻画就行了,但通过现场拿出纸来剪后,才知道看花容易绣花难,我盯着自己手中被剪得歪歪扭扭、极为难看的图案,为之前自己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正所谓“纸短情长”,剪纸剪的虽是图案,但表达的却是浓浓的情意和祝福。剪纸艺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这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传统艺术逐渐消失的今天,手工藝者的娴熟完美的技艺愈发显得珍贵,而对这种技艺的继承和传播也就愈发迫切了。
  今日,我带着满心留恋与不舍,收拾行囊踏上返程之路。实践调研活动虽然短暂,但我却收获了很多,认识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感受到吴氏家族的浓厚家国情怀;拜访了古琴斫制和剪纸艺术的传承人,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也希望更多人能传承这些古老的手工艺术;最后则是能有幸与长临河这个千年古镇结下一段缘分,与我的队友们结交一段深厚的友谊。“潜心画栋亦雕梁,恍如隔世散古香”,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学生)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作词:王思雨  作曲:之妙董凯  秋风寥寥随风逍遥  何必在乎是非颠倒  剑划过 风藏笑  一身铁骨不苟言笑  燕已南飞冬去春回  成败得失碎雨无畏  酒穿肠 夜未央  江湖不见再也不见  江湖再见江湖不见  熙熙攘攘 此后任凭彷徨  相爱相忘 故里沧桑  醉生梦死 喜怒风霜  今朝一年 烟消云散  星月披肩 不盡言欢  江湖凶险 胜过刀剑  江湖再见 我已入山  作者简介:王思雨,临床心内科医生
期刊
清晨我顶着黑眼圈  看着镜子里的脸  又胖了一圈  出门去吃路边摊  今天的早餐  还是一如既往的咸  不是说风雨过后  一定会见到太阳  为何我的生活  一直没有阳光  今夜的雾霾依旧很重  星星也没有挂在天上  那我只好  数一数月亮  别人又有车又有房  而我只有我的理想  可是理想不能当饭吃  我还是先填饱我的肚子  到头来一无是处  依旧抱着吉他歌唱  我胆子小不敢四处流浪  家里人一直
期刊
情感富瞻 风韵雅趣  ——读左群涛女史《听花榭语》诗集有感  长赢六月,炎炎朱明①,燠热难耐。荧屏邂逅江南女诗人左群涛。谈诗论赋,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博古通今,鹄俟面聆謦欬。左女史,心善性醇,厚道耿直,慎独笃敬,静穆严谨,敏而好学,有林下风气,巾帼不让须眉。  夤夜通读《听花榭语》,为之文采风华,诗性天赋充盈所感。群涛女史,中文科班出身,髫龀喜背古诗,尤爱古典文学,博览群书。未及弱冠,发表诗作,名
期刊
作者简介:李泽军,瑶族,70后,广西荔浦人,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出版长篇小说《轮回》《客家传奇人物张高友》,短篇小说集《梦回大唐》,获“创造之路”主题网络文学大赛二等奖。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荔浦市文学协会主席,《荔浦文艺》(内刊)副主编,《参花》杂志会员。现供职于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不要惊动我爱的人,等他自
期刊
今年的冬天是十一月七日,坐高铁来到辽沈大地的!  那一天,狂风吹着我的车,在高速上左右摇摆,下车的时候感觉到那凛冽的寒意,虽然车里是那么温暖和热情,但是外面却是瑟瑟发抖呀,冬天坐高铁来咯!想到儿子开元的语文成绩,五十载流年似水感慨人生!  那天以后,天气竟然又温暖起来,仿佛春天又回来了,还下了一场小雨,如牛毛,似花针!树木红、黄、绿参差交错着,坚挺着,哈哈,冬天又坐高铁回去了!  看着远去的高铁,
期刊
孤独的老邮筒  街边,伫立着一只老邮筒,哪怕刚刷过一层绿漆,他仍然是一只老邮筒。在熙熙攘攘的市井,他似乎很孤独、寂寞。  旁边,是一家早点摊。大饼与油条喜欢嘀咕。大饼说:“你看老邮筒有多傻呀……”油条说:“是啊,始终不见人来‘喂’信,难道他不饿吗?”  早点摊主人说:“你们管得真宽……”顺手把它们卖给了食客。  下雨了,老邮筒站在雨中,仍然在等待什么……一只麻雀飞来,落在他的头顶,抖了抖翅膀。  
期刊
故乡沐浴在阳光下  那天离开家乡  从隘口往下看  远山如屏  楼房沐浴在阳光下  早晨的雾气  在小镇上空弥漫  如幻如梦  亲人们隐藏仙境中  汽车载我远去  把故乡抛在山后  山顶上的白云  无奈看我消失在远方  家乡的秋天  天空像蓝宝石  白云像弹过的棉花  山一贯保持葱翠  几点红黄是秋在作画  街上村民挑来猕猴桃  田野里稻谷扬起金浪  偶尔下一场小雨  仙人就腾云到了山顶  燕子悄
期刊
幼儿园来了一位新园长——邢老师。她对小朋友发自内心的爱让我受益匪浅,并成为我学习的对象。  那天,我来到了小五班。邢老师来得很早,和我简单交流后将面纸卷卷分别放进两边的口袋。轩轩是我们班一个特殊的孩子,之前的一次中午,我去小五班寝室借用插座,其他孩子都睡了,只有他还在寝室里走动。此时,这孩子拖着一双家居棉鞋跑过来,黄绿色的厚鼻涕从鼻孔一直流到嘴唇,再到下巴。邢老师赶紧从口袋掏出面纸帮他擦,擦完后轻
期刊
岁晚的天光忽地暗淡下来,虚白的太阳似乎没挂多久就落了。月是酒红色的一弯,好像天边挂上了酒幌子,一动不动,照见了无尽的寂寥。  秋,走了。秋叶大多已经落去,浅棕色的秃林虚虚地摆动着细梢,一片灰白的晚树如炊烟一般懒懒地升起,随着寒山起伏,又无神地消散了。稀疏的红叶枯焦地低垂着,暗红的树塔孤零零地在枝头颤抖,洒进荒草中的秋叶已经开始零落成泥,紧紧贴在山体上等待被北风冻硬。青山也脱落了秋的丰腴,露出了苍凉
期刊
作者简介:张瘦石,本名张美丽,1983年开始散文、小说创作,作品发表于《时代文学》《青海湖》《齐鲁文学》《散文选刊》《山东教育》《速读》《东方散文》《风筝都》《潍坊日报》《潍坊晚报》等报刊。多次获省、市级文学创作奖,著有诗文集《潍水悠悠》。  从村后善人桥算起,到三家子湾大柳树底,张家胡同全长约有三百多米,宽约两米,而从湾前的大柳树底至村前路口,胡同逐渐加宽约为三米多。  胡同里地面为土石路,两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