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获得过校内几乎所有最高奖学金,是院学生会主席,学业成绩院第一,甚至还业余学习吐火罗语……
这只是姚思宇“学霸”的一面。
她还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和男朋友一起走过的六年,字里行间都是小甜蜜。
姚思宇的大学生活就像她给自己打的恋爱学分一样,全五分。
满分不是因为无可挑剔,而是因为她没有留下遗憾,在尝试中遇见更真的自己。
焦虑,这是大学必修课
姚思宇打小就喜欢文学,2009年,她如愿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志愿表上的“不服从分配”,印证了她的决心。因为这份真爱,刚入学的姚思宇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大一的姚思宇很积极,对于课程和学业,她追求完美。“比如大家都喜欢在考试前问考试怎么考,我就不问,我觉得只要自己做到最好,怎么会没高分?只要认真上课了,就自然能把握住重点,哪怕是地毯式复习,知识也是给自己学的呀!”对待自己,姚思宇一直很严格。既想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又想要争取各种荣誉称号,姚思宇一度很焦虑。
“大学和高中不同,讲究和人打交道,并向他们学习。”姚思宇说,焦虑或许是大学的必修课,她慢慢地变得更加有策略。“大学里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获取。所以要多向老师、师兄师姐还有同级同学学习,不仅是在课业上,也有生活方式上。只要有心,甚至在闲谈中,都能给人启示。”
姚思宇的男朋友是同院的师兄,是当时国学院学生会的主席。姚思宇说,她从男朋友身上学到很多。“特别焦虑的时候,我的男朋友点拨我,生活应该是一辆驶向远方的火车,成绩、荣誉是在行驶过程中顺手带上的礼物,目光所及的,应该是铁轨延展的前方。”这句话一直影响着好强的姚思宇,从那以后,她渐渐转变心态,努力使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不再纠结当下的得和失。
姚思宇的舍友说:“在人大干什么都很有激情。因为早上无论我起得多早读英语,都会有人比我更早;晚上无论我自习到多晚,都会有人比我更晚。”姚思宇很认同。大三选了导师后,她坚持每周写至少3000字的读书笔记。“因为师门的其他同学都非常认真,近朱者赤。”姚思宇总能从身边人中汲取向上的积极力量。渐渐地,她成了身边人的“正能量”。
国学,对专业的开悟
对大部分人来说,国学是个高冷的专业,偏理论一些。姚思宇的大学很精彩,因为她既感受到国学最高大上的一面,也实践了国学最接地气的一面。
姚思宇所在的国学院里有西域研究所,研究藏语、梵语、吐火罗语、粟特语和西夏文等。“我喜欢的一个日本老师狄原裕敏,会大概七八门语言,中文超好,还是吐火罗语专家。”姚思宇认可国学院的定位“大国学”——这是季羡林生前提出的一个学术观点。“国学不只是狭隘理解的汉学、儒学,而是中国56个民族一体的文化。”姚思宇说,她上了半个学期课,专业学习了吐火罗A语(编者注:吐火罗语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的语法,已经可以利用工具书对文献进行简单的翻译了。“虽然是入门水平,但我觉得感兴趣的事儿就要去做,不要计较代价。”
姚思宇回忆起大一时候的焦虑,觉得自己当时过于着急。她和身边的很多人急于尽快找到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就怕虚度光阴。事实上,没有各种历练,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的。“新生们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感受,去探索,不要怕浪费时间,年轻时拥有最多的就是时间!”姚思宇说,“要像我一样,能折腾!”
大一大二的两个寒假,姚思宇和三个小伙伴组队,到山东省西南部考察。因为团队里有两个山东人,他们敲定了“鲁西南鼓吹乐”作为研究对象。
最寒冷的冬日,四个人是在小镇的村落度过的。第一次到嘉祥县的一个村落时,正赶上当地一户人家的丧礼,姚思宇震惊了。“我没见过在丧礼上敲锣打鼓,乡里乡亲围观,还鼓掌,感觉像个大节日。而且鼓吹乐的音乐非常欢腾,乐班水平很高,还有很多特技。吹唢呐用鼻孔,还可以一边抽烟一边吹。我很感动,这种礼乐制度竟然在农村保存下来,他们非常热爱和珍视。这些老艺人很不容易,现在农村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他们的技艺基本上要终结在这一代了,唢呐学校也停办了。”
调研结束后,姚思宇他们撰写了7万多字关于鲁西南鼓吹乐的调查报告,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总结鲁西南鼓吹乐流传与保存情况的调研材料。这次实践,让姚思宇明白,国学可以很“接地气”。国学在她看来,不只是别人眼中的佶屈聱牙的文献,而是中国古代学术的大综合。“哲学追求善,历史追求真,文学追求美,综合在一起就是中国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就是我眼中的国学。”姚思宇说。
满分,因为找到真我
大二暑假,证大集团的董事长、人大校友戴志康先生在几所高校里为自己创办的“无极书院”选拔实习生培训。姚思宇报名参加,并成为三名被全额资助实习生代表的一个,跟随公司投资部去非洲考察,她被派到了坦桑尼亚。
姚思宇看到了真实的非洲,坦桑尼亚的总体发展在非洲来说不错,却只相当于中国1950年代左右的水平,很多地方很原始。那里自然风光绝美,五星酒店不计其数,置身酒店很难想象是在落后的非洲地区。因为贫富差距极大,社会不稳定。调查组在当地开展了农业、小额信贷、生态旅游等项目的调研,拜访了坦桑尼亚央行行长、莫罗戈罗区的省长,访问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最大的感受是特别开阔视野。”姚思宇感慨地说,“在学校学国学,往往局限于书本。调研则是关于地产、金融、建筑、艺术等,更实务了。”公司做小额贷款,她就要去小贷公司考察客户、回访客户;公司做商业地产,她得学习布局和规划。
在坦桑尼亚,姚思宇认识了“奇人”陈见星。陈见星在坦桑尼亚生活了八年,曾为中国驻坦桑使馆工作,后因喜欢动物,尤其喜欢狮子,便辞去了使馆的工作,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当一名动物保护者。“他在塞伦盖蒂单独与狮子相处了两年,认识那里的每一头狮子。看到他,你才会意识到,世界上还真的有这样的人,能够对梦想、对喜欢的东西有如此投入,为了梦想而纯粹的奋斗,不去在乎客观的物质条件。”姚思宇说,从学习到实践,她总能不断地碰到奇人,这些人,也成了她不断追梦的动力。
大学对于姚思宇来说,是不断体味、不断打破并重塑关于“自我”的概念。“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那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要追随、模仿他人风光而优越的生活。要学会关注于自我更多。”姚思宇说,之所以给大学打满分,是因为在大学里,她不仅学到了最喜欢的国学,更找到了真我。
Q
这只是姚思宇“学霸”的一面。
她还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和男朋友一起走过的六年,字里行间都是小甜蜜。
姚思宇的大学生活就像她给自己打的恋爱学分一样,全五分。
满分不是因为无可挑剔,而是因为她没有留下遗憾,在尝试中遇见更真的自己。
焦虑,这是大学必修课
姚思宇打小就喜欢文学,2009年,她如愿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志愿表上的“不服从分配”,印证了她的决心。因为这份真爱,刚入学的姚思宇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大一的姚思宇很积极,对于课程和学业,她追求完美。“比如大家都喜欢在考试前问考试怎么考,我就不问,我觉得只要自己做到最好,怎么会没高分?只要认真上课了,就自然能把握住重点,哪怕是地毯式复习,知识也是给自己学的呀!”对待自己,姚思宇一直很严格。既想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又想要争取各种荣誉称号,姚思宇一度很焦虑。
“大学和高中不同,讲究和人打交道,并向他们学习。”姚思宇说,焦虑或许是大学的必修课,她慢慢地变得更加有策略。“大学里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获取。所以要多向老师、师兄师姐还有同级同学学习,不仅是在课业上,也有生活方式上。只要有心,甚至在闲谈中,都能给人启示。”
姚思宇的男朋友是同院的师兄,是当时国学院学生会的主席。姚思宇说,她从男朋友身上学到很多。“特别焦虑的时候,我的男朋友点拨我,生活应该是一辆驶向远方的火车,成绩、荣誉是在行驶过程中顺手带上的礼物,目光所及的,应该是铁轨延展的前方。”这句话一直影响着好强的姚思宇,从那以后,她渐渐转变心态,努力使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不再纠结当下的得和失。
姚思宇的舍友说:“在人大干什么都很有激情。因为早上无论我起得多早读英语,都会有人比我更早;晚上无论我自习到多晚,都会有人比我更晚。”姚思宇很认同。大三选了导师后,她坚持每周写至少3000字的读书笔记。“因为师门的其他同学都非常认真,近朱者赤。”姚思宇总能从身边人中汲取向上的积极力量。渐渐地,她成了身边人的“正能量”。
国学,对专业的开悟
对大部分人来说,国学是个高冷的专业,偏理论一些。姚思宇的大学很精彩,因为她既感受到国学最高大上的一面,也实践了国学最接地气的一面。
姚思宇所在的国学院里有西域研究所,研究藏语、梵语、吐火罗语、粟特语和西夏文等。“我喜欢的一个日本老师狄原裕敏,会大概七八门语言,中文超好,还是吐火罗语专家。”姚思宇认可国学院的定位“大国学”——这是季羡林生前提出的一个学术观点。“国学不只是狭隘理解的汉学、儒学,而是中国56个民族一体的文化。”姚思宇说,她上了半个学期课,专业学习了吐火罗A语(编者注:吐火罗语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的语法,已经可以利用工具书对文献进行简单的翻译了。“虽然是入门水平,但我觉得感兴趣的事儿就要去做,不要计较代价。”
姚思宇回忆起大一时候的焦虑,觉得自己当时过于着急。她和身边的很多人急于尽快找到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就怕虚度光阴。事实上,没有各种历练,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的。“新生们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感受,去探索,不要怕浪费时间,年轻时拥有最多的就是时间!”姚思宇说,“要像我一样,能折腾!”
大一大二的两个寒假,姚思宇和三个小伙伴组队,到山东省西南部考察。因为团队里有两个山东人,他们敲定了“鲁西南鼓吹乐”作为研究对象。
最寒冷的冬日,四个人是在小镇的村落度过的。第一次到嘉祥县的一个村落时,正赶上当地一户人家的丧礼,姚思宇震惊了。“我没见过在丧礼上敲锣打鼓,乡里乡亲围观,还鼓掌,感觉像个大节日。而且鼓吹乐的音乐非常欢腾,乐班水平很高,还有很多特技。吹唢呐用鼻孔,还可以一边抽烟一边吹。我很感动,这种礼乐制度竟然在农村保存下来,他们非常热爱和珍视。这些老艺人很不容易,现在农村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他们的技艺基本上要终结在这一代了,唢呐学校也停办了。”
调研结束后,姚思宇他们撰写了7万多字关于鲁西南鼓吹乐的调查报告,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总结鲁西南鼓吹乐流传与保存情况的调研材料。这次实践,让姚思宇明白,国学可以很“接地气”。国学在她看来,不只是别人眼中的佶屈聱牙的文献,而是中国古代学术的大综合。“哲学追求善,历史追求真,文学追求美,综合在一起就是中国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就是我眼中的国学。”姚思宇说。
满分,因为找到真我
大二暑假,证大集团的董事长、人大校友戴志康先生在几所高校里为自己创办的“无极书院”选拔实习生培训。姚思宇报名参加,并成为三名被全额资助实习生代表的一个,跟随公司投资部去非洲考察,她被派到了坦桑尼亚。
姚思宇看到了真实的非洲,坦桑尼亚的总体发展在非洲来说不错,却只相当于中国1950年代左右的水平,很多地方很原始。那里自然风光绝美,五星酒店不计其数,置身酒店很难想象是在落后的非洲地区。因为贫富差距极大,社会不稳定。调查组在当地开展了农业、小额信贷、生态旅游等项目的调研,拜访了坦桑尼亚央行行长、莫罗戈罗区的省长,访问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最大的感受是特别开阔视野。”姚思宇感慨地说,“在学校学国学,往往局限于书本。调研则是关于地产、金融、建筑、艺术等,更实务了。”公司做小额贷款,她就要去小贷公司考察客户、回访客户;公司做商业地产,她得学习布局和规划。
在坦桑尼亚,姚思宇认识了“奇人”陈见星。陈见星在坦桑尼亚生活了八年,曾为中国驻坦桑使馆工作,后因喜欢动物,尤其喜欢狮子,便辞去了使馆的工作,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当一名动物保护者。“他在塞伦盖蒂单独与狮子相处了两年,认识那里的每一头狮子。看到他,你才会意识到,世界上还真的有这样的人,能够对梦想、对喜欢的东西有如此投入,为了梦想而纯粹的奋斗,不去在乎客观的物质条件。”姚思宇说,从学习到实践,她总能不断地碰到奇人,这些人,也成了她不断追梦的动力。
大学对于姚思宇来说,是不断体味、不断打破并重塑关于“自我”的概念。“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那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要追随、模仿他人风光而优越的生活。要学会关注于自我更多。”姚思宇说,之所以给大学打满分,是因为在大学里,她不仅学到了最喜欢的国学,更找到了真我。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