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成因分析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l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T213模式的物理量场和北京大学的客观分析诊断系统对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向南运动的高层偏北风急流下沉支与低空急流上升支组成低涡切变系统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但东部海区水汽输送也不可忽视。强暴雨出现在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正涡度中心下方和负涡度中心西侧,并与湿位涡高值中心相吻合,对暴雨预报有指示意义;低层辐合区、水汽供应和低层平流锋生的触发作用是强降水维持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对1951年以来广州市出现的37℃以上的酷热天气的形势特征和广州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发现这类天气多发生在地面气压场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之下,与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活动关系密
2005年6月25日夜间北京城区出现了大到暴雨过程,与预报的小到中雨有很大偏差。通过对常规资料及雷达、卫星、风廓线仪和自动站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次降水不属于北京典型的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