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课普遍被认为是副科,课堂教学往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如何使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是每节课成功的关键。笔者在近年的地理课教学实践中,本着生形象生动、激发兴趣、集中注意、承上启下等原则,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大胆创新,使用新的导入方法,使新课有良好的开端,保证课堂教学过程开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导入新法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地理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新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以及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总之,新标准更加注重初中地理教学要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笔者在近年的地理课教学实践中,本着生形象生动、激发兴趣、集中注意、承上启下等原则,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大胆创新,使用新的导入方法,使新课有良好的开端,保证课堂教学过程开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1.活动导入、形象直观
实践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方法。初中生的好奇心都很严重,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是最爱动手行动的年龄,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学习,将生活实际和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地理教学中,很多东西都是和我们生活有关系的,一些自然现象,一些原理等等。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中心、周期、产生的现象。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形象地所学的知识。
又如:在进行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时用这样的方法导入:将事先印制好的横县县城图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各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查找学校(横州镇二中)、县政府的位置;2、学校在县政府的什么方向?3、学校离县政府有多远?4、本地图上还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小组完成以上任务后,选一小组长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这样的课堂活动自然而然地导出“地图三要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地图及其各要素的重要性。 接着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图例,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情况。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动手实践,引起学生的学习和动手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进所要讲的新知识。
2.事例分析、吸引注意
事例分析法是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质疑法同样是教师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所不同的是,事例法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用已学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现实事例,得出结论,获得新的知识。事例由生活而来,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师生、学生间质疑反驳,能有效地提高其思维与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商业》一课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下列地点的商业活动排序:交易场 ----茉莉花市场----南城百货,并说明理由。几个地点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通过生活经验,彼此补充可以得出正确结果,并初步了解影响商业中心的可能因素。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交易场与对面的南城百货购物中心哪个规模大,顾客多,生意兴隆,并说明原因。答案很明确,南城百货购物中心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观点,在相互争论中,老师穿插点拨,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大型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这一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运用事例分析法,一方面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烈讨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既不能代替学生说出答案,也不能放任自流,使讨论不着边际,而是要引导他们朝设定目标前进。
3.数字引入、警示忧思
利用统计数据资料,作为新课的引言。如在进行“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教学时,可以引用以下资料作为引言:“据新华社萨格勒布告1999年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儿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降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他的来到标志着世界人口突破六十亿大关”。“现在每撕下一页日历,世界便有11万个婴儿争先恐后地来到这个已十分拥挤的地球上”。接着又问学生:如果平均每天每个人要吃0.5千克粮食,那么一天全球需要多少粮食呢?利用数字资料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同时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和人口观,使他们带着较强的责任感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4.巧设悬念、引起注意
在新课的开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如讲授“中国的疆域”时说:为什么同样是在春节期间,北国的哈尔滨的人们冒着-28℃的严寒,观赏“冰灯游园会”,而在南国广州正举办“迎春花展”。又为什么在夏季的时候我国东部美丽的乌苏里江上到处洒满晨辉、渔歌阵阵、波光闪闪,人们己开始一天的劳作;而远在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星斗满天、明月高悬,人们还在沉睡之中。悬念一出学生交头结耳寻求答案,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的缘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疆域》。
5.图像投影、丰富经验
运用图像投影趣引入新课,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获得较大的知识容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 在“五带的划分”一节教学时,展示景观投影片“热带、温带和寒带景观”,然后引导学习观察对比,思考两幅景观图中儿童的衣着、房屋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问:热带与寒带的阳光照射有什么不同?住在热带的儿童为什么将箩筐顶在头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新编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幅发人深省、寓意深刻的漫画,在新课导入中运用,最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森林资源”一节中,展示漫画投影图片“小鸟的悲哀”,学生立刻被漫画中的人物和小鸟吸引,教师及时提问:“小鸟为什么要飞走呢?学生回答:因为森林被砍光了”,教师及时提出:“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个主题。
6.故事引入,唤起兴趣
根据新课的内容,转述一些简短的生活中活泼的小故事,然后及时引入新课。故事导入。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老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先讲一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导入正式教学内容。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位中国老人购买了一张美国彩票,结果中了大奖。可惜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消息时,刚刚错过兑奖时间,彩票变成了废纸。这时一位美国人却愿出半价购买这张彩票。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在我们的讲课内容里。”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7.实验导入、体验新知
实验法是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小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经验,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地理课程知识涉及世间各种自然、人文景象,学生经验有限,加上想象和联想能力都有待发展,用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授《西北地区的脆弱的生态环境》时,准备了容器、干土、草皮、喷壶等材料,让学生比较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在大风(用嘴吹,请学生协助)时的情况以及比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地表在大风时的情况,从而展现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生活在多雨湿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初中生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缺水、少植被、大风的风沙情况缺乏感性认识,这个实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实验法导入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简单易行,揭露问题直接明了,同时要注意如果实验是安排在课中进行,一定要收好用具,避免学生好奇而忽略听课。
总之,时代在不停进步,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导入”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真正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为完成一节优质课打下坚实基础。地理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注意收集素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目的、要求及学生的特征、知识结构、心理需求等特点,选择一些恰当、新颖、具有启发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材料,进行地理新课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忌千篇一律。
参考文献
[1]《地理新课标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初中地理新课导入法新探》 全刊杂志赏析网
[3]《新课程下地理课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王永春
收稿日期:2011-04-26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导入新法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地理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新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以及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总之,新标准更加注重初中地理教学要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笔者在近年的地理课教学实践中,本着生形象生动、激发兴趣、集中注意、承上启下等原则,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大胆创新,使用新的导入方法,使新课有良好的开端,保证课堂教学过程开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1.活动导入、形象直观
实践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方法。初中生的好奇心都很严重,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是最爱动手行动的年龄,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学习,将生活实际和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地理教学中,很多东西都是和我们生活有关系的,一些自然现象,一些原理等等。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中心、周期、产生的现象。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形象地所学的知识。
又如:在进行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时用这样的方法导入:将事先印制好的横县县城图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各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查找学校(横州镇二中)、县政府的位置;2、学校在县政府的什么方向?3、学校离县政府有多远?4、本地图上还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小组完成以上任务后,选一小组长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这样的课堂活动自然而然地导出“地图三要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地图及其各要素的重要性。 接着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图例,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情况。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动手实践,引起学生的学习和动手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进所要讲的新知识。
2.事例分析、吸引注意
事例分析法是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质疑法同样是教师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所不同的是,事例法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用已学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现实事例,得出结论,获得新的知识。事例由生活而来,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师生、学生间质疑反驳,能有效地提高其思维与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商业》一课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下列地点的商业活动排序:交易场 ----茉莉花市场----南城百货,并说明理由。几个地点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通过生活经验,彼此补充可以得出正确结果,并初步了解影响商业中心的可能因素。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交易场与对面的南城百货购物中心哪个规模大,顾客多,生意兴隆,并说明原因。答案很明确,南城百货购物中心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观点,在相互争论中,老师穿插点拨,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大型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这一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运用事例分析法,一方面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烈讨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既不能代替学生说出答案,也不能放任自流,使讨论不着边际,而是要引导他们朝设定目标前进。
3.数字引入、警示忧思
利用统计数据资料,作为新课的引言。如在进行“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教学时,可以引用以下资料作为引言:“据新华社萨格勒布告1999年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儿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降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他的来到标志着世界人口突破六十亿大关”。“现在每撕下一页日历,世界便有11万个婴儿争先恐后地来到这个已十分拥挤的地球上”。接着又问学生:如果平均每天每个人要吃0.5千克粮食,那么一天全球需要多少粮食呢?利用数字资料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同时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和人口观,使他们带着较强的责任感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4.巧设悬念、引起注意
在新课的开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如讲授“中国的疆域”时说:为什么同样是在春节期间,北国的哈尔滨的人们冒着-28℃的严寒,观赏“冰灯游园会”,而在南国广州正举办“迎春花展”。又为什么在夏季的时候我国东部美丽的乌苏里江上到处洒满晨辉、渔歌阵阵、波光闪闪,人们己开始一天的劳作;而远在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星斗满天、明月高悬,人们还在沉睡之中。悬念一出学生交头结耳寻求答案,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的缘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疆域》。
5.图像投影、丰富经验
运用图像投影趣引入新课,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获得较大的知识容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 在“五带的划分”一节教学时,展示景观投影片“热带、温带和寒带景观”,然后引导学习观察对比,思考两幅景观图中儿童的衣着、房屋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问:热带与寒带的阳光照射有什么不同?住在热带的儿童为什么将箩筐顶在头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新编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幅发人深省、寓意深刻的漫画,在新课导入中运用,最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森林资源”一节中,展示漫画投影图片“小鸟的悲哀”,学生立刻被漫画中的人物和小鸟吸引,教师及时提问:“小鸟为什么要飞走呢?学生回答:因为森林被砍光了”,教师及时提出:“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个主题。
6.故事引入,唤起兴趣
根据新课的内容,转述一些简短的生活中活泼的小故事,然后及时引入新课。故事导入。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老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先讲一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导入正式教学内容。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位中国老人购买了一张美国彩票,结果中了大奖。可惜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消息时,刚刚错过兑奖时间,彩票变成了废纸。这时一位美国人却愿出半价购买这张彩票。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在我们的讲课内容里。”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7.实验导入、体验新知
实验法是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小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经验,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地理课程知识涉及世间各种自然、人文景象,学生经验有限,加上想象和联想能力都有待发展,用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授《西北地区的脆弱的生态环境》时,准备了容器、干土、草皮、喷壶等材料,让学生比较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在大风(用嘴吹,请学生协助)时的情况以及比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地表在大风时的情况,从而展现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生活在多雨湿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初中生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缺水、少植被、大风的风沙情况缺乏感性认识,这个实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实验法导入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简单易行,揭露问题直接明了,同时要注意如果实验是安排在课中进行,一定要收好用具,避免学生好奇而忽略听课。
总之,时代在不停进步,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导入”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真正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为完成一节优质课打下坚实基础。地理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注意收集素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目的、要求及学生的特征、知识结构、心理需求等特点,选择一些恰当、新颖、具有启发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材料,进行地理新课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忌千篇一律。
参考文献
[1]《地理新课标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初中地理新课导入法新探》 全刊杂志赏析网
[3]《新课程下地理课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王永春
收稿日期:20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