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新闻实务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快,“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这对于高校新闻学教育影响深远。《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作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把学生从“单一型选手”培养成为“全能型选手”。本文以笔者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建设项目、精品视频公开课《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为例,从“全媒体”时代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网站等方面对该课程体系建设提出自我见解。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方法;实践;网站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60-02
  信息产业的高速腾飞使我们有幸见证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从新闻生产方式到内容传输渠道再到受众信息接收方式,新闻传播的生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种传媒生态的颠覆性变革对现代传媒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传媒教育自身做出相应的变革与应对。
  一、“全媒体”语境下新闻采写教学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全媒体是一种新的融合式的传播形态,综合运用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此概念尽管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共识,却在近年来传媒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得以深化和丰富它的内涵。具体而言,全媒体对记者提出了一专多能的采写技能,譬如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在对一次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不仅能够制作电视新闻,也能同时向报刊、广播、网络媒体提供相应的媒介内容。而传媒设备也为这种世界报业科技协会(I FR A )执行理事长曾向新闻界推出一套“新闻记者的未来装备”,一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手提箱:里面有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磁盘驱动器、可折叠键盘、打印机、录音笔、个人资讯机、图像扫描仪等各种新闻采写设备。
  (一)需要注重对学生跨媒介报道技能的培养。
  正如上文所述,现代传媒对记者的报道技能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但传统的新闻实务教学一直以来强调的是“专”的培养。尤其是很多高校的新闻采写课,还是比较注重传统媒介譬如广播、电视、报刊等方面的报道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二)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培养。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不仅对记者的跨媒介报道的技能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对记者的跨学科的专业综合素养提出了要求。现代传媒的新闻产品除了讲究形式上的多媒介形态的融合之外,也十分强调内容自身的深度。而深度内容的生产则全赖于记者多学科知识素养的支撑。新闻是一门“杂学”,现代传媒教育尤其注重学生跨界思维的培养。
  二、与“全媒体”接轨的新闻采写精品课的建设实践
  围绕上述的全媒体时代对新闻采写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笔者近年来以一门精品视频课——《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建设作为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焦点对全媒体时代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实践和积极探索。
  (一)打造適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采写教学队伍
  作为一门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建设,打造一支具备全媒体素养的优秀教学队伍是必然的。肇庆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师资结构合理,具备跨学科背景的,校内外师资结合的、以“双师型”为特色的教学队伍。这支教学队伍的建设十分注重专业结构与研究方向的优化组合。我们教学队伍中的教师毕业于不同高校,专业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影视等,研究方向涉及新闻实务、文化传播、摄影摄像以及影视制作等各个门类,体现出不同学校、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渗透。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要素和过程都面临着颠覆与重构。过往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新闻制作分类比较明确,其记者只要各守其职即可,这是由传统的新闻要求决定的。现在的趋势是一个媒体的记者需要具备在新闻现场的多媒体新闻生产能力。这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完全依附于教材进行“填鸭式”教学,已然远跟不上时代,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我们主要围绕以前的培养目标去设定课程体系:如广播电视新闻概论、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新媒体课程相对较少。与新媒体信息的发展背道而驰。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本专业的特征认真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去讲授一门课程,而非宣读一本教材。根据现代社会需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开始注重学生新闻敏感度和判断力的培养,培养他们不同媒体报道策划和新闻采写的能力,既能写纸媒稿件,也能做广播电视报道,既能做出色的电视新闻策划,又可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努力锻造出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新闻制作的一线新闻人才。
  (三)合适而灵活的教学方法:“四化”教学法
  以往的教学,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较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虽然也有案例分析,但学生积极性相对不高,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全媒体”时代的课程建设需要有合适而灵活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主动意识下听得进理论课,也能在实际操作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学方法是此课程的一大亮点。该教学团队经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本门课程特色的“四化”教学法。
  一是互动性教学常态化。新闻工作讲究合作性和团队性。我们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前制作课件,并结合书籍和网上资源进行备课,在讲台上充分展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做老师。笔者认为,学生备课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或者复习,而是一次深入的专题研究,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这种互动性的教学围绕专题强调学生间的讨论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二是技能训练实战化。我们试图给学生打造技能训练的实战平台和仿真环境。我们会定期举行新闻策划会,新闻发布会,而且所有流程全部由学生按照一线媒体的实战流程,自己独立策划进行,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现场点评,通过这种实战化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提前演练实战技巧。   三是理论教学案例化。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强调我们需要以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讲授,我们在教学前期收集了大量生动的新闻素材、新闻实践案例,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新闻采写教学案例库,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为课堂教授奠定了基础。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围绕教学案例展开,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
  四是课内课外教学同步化。我们试图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展,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思考新问题,这种实践与教学的日常化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新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每学期的外拍、外采以及专题田野调查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学生在课外去发现新闻,感知世界,拓宽知识面。学生的实践训练成果颇为丰富,在媒体上发表的新闻报道作品达到上万篇。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精彩还依赖于强大的实验室支持。我们拥有可以现场直播的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以及新媒体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常态。还随时通过“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进行案例分享,通过直播软件对课程作业展示进行直播。同时,学校极力促成本专业与广东省多家媒体和公司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了切实保障。
  此外,我们的教学团队创新了考核方式。以往必修课程的考核都是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团队向学校申请创新性地改革考核方式,以制作新闻专题、拍摄电视新闻、撰写深度报道等作为课程期末最终的考核方式,并且举办学生的专题作品展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受益。
  (四)网络助推新闻实务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教师教学中。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其网站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对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主持的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新闻采访与写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网站(xwcfyxz.zqu.edu.cn)以及团队成员设计的另一个新闻传播精品资源互动学习网站(jcss.zqu.edu.cn)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网站。学校拥有良好的网络硬件条件和成熟的网络技术,教学团队根据《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学生和一线媒体人士为主要受众群,储备充足的课程电子资源,合理规划网站内容,设置课程介绍、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业界动态等多个板块。网站系统的介绍了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关教学内容和新闻实战案例等,有效的辅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且学会学以致用。网站将学生的作品及时进行展示,为目标受众群提供了丰富的新闻学习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站总访问人数超过5万人。
  三、結 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长远来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必须立足现实,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以将其创建为精品课程为突破口,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培养出适合全媒体时代发展的合格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晖.全媒体环境下时尚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研究[D].东华大学2014.
  [2] 王翎,罗朋.媒介融合背景下陕西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改革的可操作性建议——以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本科生教学层次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 闫肖锋.全能记者时代的到来[J].青年记者,2010(4).
  [4] 林如鹏,侯东阳.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型方向[J].中国记者,2011(2).
  [5] 郭太林.谈工业设计与创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J].内蒙古艺术,2013(1).
  [6] 雷世鑫,杨亮.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软实力[J].甘肃科技纵横,2013(11).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对四川凉山147名彝族青少年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旨在了解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分析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和方式,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媒体;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00-02  一、研究缘起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彝族传统文化在不断与主流文化共荣共存中呈现出与
期刊
摘 要: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很重要,但如果学校没有这门课的话,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能辅助以音频、视频等手段。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让每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条件一般的高校,设置为专业选修课。 
期刊
摘 要:网络综艺节目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从制作层面来说已日臻成熟。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选题研究是对节目策划和内容的基础性研究,从选题上窥见网络综艺节目在制作上的基本倾向。热播节目《奇葩说》诞生于网络平台,作为一档辩论类综艺节目,选题直接决定着节目走向和节目风格。本文对《奇葩说》第四季选题归纳总结,发现其选题存在多样性匮乏、价值单一、思辨性和针对性差的问题。  关键词:《奇葩说4》;选题;选
期刊
摘 要: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以自然为媒介、将山水媒介化,并且把源于神话传说的形象——刘三姐置于漓江山水间,从舞台剧到电影再回归自然历经两次祛魅过程。在一次次的文化传播中,“刘三姐”成为一个世俗化的狂欢符号,《印象·刘三姐》在传播中成就本土文化产业的深层机理是值得探讨的,它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多种相关机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时间沉淀、意义变迁、祛魅提纯、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结果。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的观念已经进入人们的意识之中,特别是现代爱美女性普遍追求骨感紧实的身材,减肥现象也是愈演愈烈。健身观念的转变、健身消费的增长也促进了体育健身休闲业的发展,各类运动塑身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利用微博进行“减肥文化”宣传的营销号更是不在少数,这些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意见领袖和舆论一起推动着“减肥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迸发新生,引发减肥热潮。关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越南《人民报网》广西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框架理论的内容分析法,探讨越南主流媒体如何呈现和构建“广西形象”。研究发现,越南《人民报网》主要报道越桂合作交流的积极内容,新闻报道态度呈正面,在传递本国价值倾向的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广西形象。文章指出,越南主流媒体对广西的报道遵循服务于国家利益的逻辑;“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借助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作为和成果,有助于中国
期刊
摘 要:古代女子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数十年的故事自南北朝便代代相传。1997年迪士尼公司以此素材拍摄电影,美国版花木兰从此走向国际。2009年香港导演携手著名演员赵薇还原一部更符合史实的花木兰,同样口碑甚好。本文将从二者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美国电影借助他国故事传播自己文化的结论,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进一步指出中国电影该如何有效传播中华文化。  关键词:《花木兰》;差异;文化传播;电影翻拍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喜剧小品作为当今中国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以演员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在笑声中解读生活百味,也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与好评。开心麻花团队以爆笑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近几年的许多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开心麻花团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该论文以开心麻花小品为例,对近5年小品的题材、形式、内容和作用四个角度入手,以
期刊
摘 要:“网红”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反响一般,随后又在以青年娱乐为主的B站(bilibili,著名弹幕视频网站)登录,却意外的蹿红,成为2016年现象级的文化热点。作为现象级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意外走红,值得每一个纪录片学者深思,这次“意外”走红又给纪录片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本文结合新媒体纪录片的时代特征去分析纪录片创作,并且尝试从纪录片叙事的角度分析其主题、结构等,从中总结纪录片创
期刊
摘要:新媒介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央视及省级卫视注重通过大制作、大投入、大市场来赢得创收,相比之下,省级地面频道因节目覆盖范围狭窄、内容短缺、市场有限受到很大的冲击。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不断转变发展理念,创办了全国首档纪实类电视新闻信访栏目《民生大接访》,栏目在发展实践中践行以百姓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创新节目生产流程,拓展选题、创新编排方式,进一步打造本土的品牌栏目。  关键词: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