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电影检查制度新考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电影检查制度,抗战前已经初具规模,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流程、检查范围建立起相应的规范。本文以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戏曲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成立时间与运作实况、教育部与内政部合组之电影检查委员会对影片进行修剪的具体细节以及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的剧本审查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及特点这些以往较少为人所提及却并非不重要的电影检查活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它们的阶段性特征的揭橥,试图接近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之全貌,以期有助于我们增加对南京国民政府电影检查制度及其与中外电影之关系的了解。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尝试和应用使学生和教师眼前一亮,从教育系统的相关文件到学科教学都开始关注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从笔者所教学科和
在我国未富先老、城乡发展不平衡、抚养比高等老龄化特征的影响下,老年人口问题显得异常突出,目前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老龄化的步伐,沉重的养老压力,对老年人养
<正>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元代中期诗文独特面貌的形成与文艺复古思潮、文坛的南北融合密切相关,南北融合是问题的核心,复古思潮兴起的目的是为最终实现南北和融的局
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进入一个全媒介时代。中国电影在这一背景下渐次凸显电影工业、电影市场以及新媒体营销等重要观念的变革,这一变革深刻地影响电影的叙事方式、艺术形态和美
美国后现代剧作家山姆·谢泼德的戏剧以奇幻的叙事、超现实的舞台意象以及语焉不详的对话宣布了表征的终结。剧作家解构传统的符号系统、破坏符号与外部指涉的对应关系的结果
周先慎先生,1935年12月生于四川崇庆县(今崇州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随即分配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周先生的学术视野开阔,涉及
京剧在台湾的发展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尽管"二战"前台湾与大陆之间已经出现频繁的艺术交流,但是战后尤其是国民政府迁台后,台湾京剧出现极大发展,京朝派京剧逐步取代海派京剧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一种有丰富历史积淀的电影准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中已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在商业、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可开发的潜力。这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呈现出颇
在信息量的过度密集和超级局域网化的宏观背景下,以微博、微信传播为表征的"微时代"已导致"自媒体"想象的终结,"微传播"成为应用程序终端(APP)主导的传播,媒介成为消费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