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思维发散性强,许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因此在课堂中,课堂互动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互动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学习精力;思考能力;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38-01
从古至今,教学中都少不了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有许多教师讲完课就离开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并不了解,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通过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符合当今流行的素质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很大的影响,在互动中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快乐,还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精力集中,在课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策略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保持学生精力集中
初中不同于小学每天只需要学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程就好,在初中,学生每天都要学很多门课程,并且学校会定期举行月检测、中期检测、期末水平检测等等。学生的压力比小学时要多得多,因此,在每堂课上学生的精力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教师们会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其中,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式。当有些学生上课走神,与其他人交头接耳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与该学生进行互动,回答不上来就让学生换个方式听课,这样可以防止这名学生打扰其他人听课,同时还能够使他自身的学习精力集中。例如,在教授《平行线的性质》这一小节中,当我正在讲平行线的第四条性质(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时,我发现课堂秩序变得乱了起来,平时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与他周围的学生说说笑笑,打扰了许多学生认真听课。于是我点名叫他起来复述刚刚教授的平行线性质,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违反了课堂纪律,變得有些窘迫,在周围学生的小声提示下,他把第四条性质从书上找了出来,回答完毕后我让该学生坐下,并提示这位学生:“认真听课,平行线的性质是考点。”他坐下后果然不再与其他学生玩闹了,课堂秩序恢复了最初的平静。
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初中的数学知识面很广,有函数有几何,有的学生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中,都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数学能力,可是到了考试,得到的分数却很低。这是因为这类学生不会在每个知识点之间构造联系,数学知识并不是一盘散沙,这种独立思考、自我消化的能力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很有必要,所以在初中时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授过后,教师可以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上一节的知识点或是其他相关的知识点与这一节联系起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只学习不思考,那学到的知识永远不会牢固,只有将所学转化成所思,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授《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这一部分时,这一部分的知识是基于之前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这两部分知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用到的解题步骤在三元一次方程组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合并同类项、消元法等等。在教授该部分知识之前,我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度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联系,当学生自己思考清楚这种本质相同的解法,那么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答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
三、构建宽松学习环境
互动教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构建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教师除了课上时间,很少有机会与学生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课堂互动作为培养感情的一种方式,不管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还是教师耐心地为学生讲解一道难题,互动都可以使班级内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悦,学习气氛也会变得良好融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学习数学的精力会更加充沛,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小节时,大部分学生对几何方面的知识是容易理解的。在习题课上,我首先点名让学生把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复述出来,经过其他学生的补充,我在黑板上总结了SSS(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AAS(角角边)、HL(斜边、直角边)五条判定条件,接着我带领一起来解答书上的例题,我将例题所述的图形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轮流起来回答如何判定三角形全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环境很轻松,这一部分的教学质量也明显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课堂氛围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课上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数学知识。学生也要多参与教师的互动,与教师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翠芹.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8(34)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学习精力;思考能力;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138-01
从古至今,教学中都少不了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有许多教师讲完课就离开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并不了解,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通过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符合当今流行的素质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很大的影响,在互动中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快乐,还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精力集中,在课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策略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保持学生精力集中
初中不同于小学每天只需要学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程就好,在初中,学生每天都要学很多门课程,并且学校会定期举行月检测、中期检测、期末水平检测等等。学生的压力比小学时要多得多,因此,在每堂课上学生的精力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教师们会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其中,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式。当有些学生上课走神,与其他人交头接耳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与该学生进行互动,回答不上来就让学生换个方式听课,这样可以防止这名学生打扰其他人听课,同时还能够使他自身的学习精力集中。例如,在教授《平行线的性质》这一小节中,当我正在讲平行线的第四条性质(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时,我发现课堂秩序变得乱了起来,平时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与他周围的学生说说笑笑,打扰了许多学生认真听课。于是我点名叫他起来复述刚刚教授的平行线性质,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违反了课堂纪律,變得有些窘迫,在周围学生的小声提示下,他把第四条性质从书上找了出来,回答完毕后我让该学生坐下,并提示这位学生:“认真听课,平行线的性质是考点。”他坐下后果然不再与其他学生玩闹了,课堂秩序恢复了最初的平静。
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初中的数学知识面很广,有函数有几何,有的学生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中,都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数学能力,可是到了考试,得到的分数却很低。这是因为这类学生不会在每个知识点之间构造联系,数学知识并不是一盘散沙,这种独立思考、自我消化的能力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很有必要,所以在初中时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授过后,教师可以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上一节的知识点或是其他相关的知识点与这一节联系起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只学习不思考,那学到的知识永远不会牢固,只有将所学转化成所思,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授《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这一部分时,这一部分的知识是基于之前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这两部分知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用到的解题步骤在三元一次方程组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合并同类项、消元法等等。在教授该部分知识之前,我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度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联系,当学生自己思考清楚这种本质相同的解法,那么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答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
三、构建宽松学习环境
互动教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构建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教师除了课上时间,很少有机会与学生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课堂互动作为培养感情的一种方式,不管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还是教师耐心地为学生讲解一道难题,互动都可以使班级内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悦,学习气氛也会变得良好融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学习数学的精力会更加充沛,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小节时,大部分学生对几何方面的知识是容易理解的。在习题课上,我首先点名让学生把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复述出来,经过其他学生的补充,我在黑板上总结了SSS(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AAS(角角边)、HL(斜边、直角边)五条判定条件,接着我带领一起来解答书上的例题,我将例题所述的图形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轮流起来回答如何判定三角形全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环境很轻松,这一部分的教学质量也明显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课堂氛围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课上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数学知识。学生也要多参与教师的互动,与教师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翠芹.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