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观察中医综合疗法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给予基础治疗(钙尔奇),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损伤胶囊+八段锦+药膳饮食),疗程均1年;观测并比较两组术后再骨折发生率、跌倒次数、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结果 :(1)观察组术后再骨折1例(2.27%),对照组发生术后再骨折8例(18.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4,P<0.05);(2)随访1年内,对照组与观察组跌倒总次数分别为6次、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3)末次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分别为(0.789±0.024)g/cm2、(0.763±0.01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0,P<0.05);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后ALP、BGP值均不断升高,而DPD呈下降趋势,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提高肢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次数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