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盗梦空间》告诉我们,当被人植入思想时,很难分清梦境和现实。理财投资亦如此。一旦相信银行理财的“美丽谎言”,吃亏的只能是投资者。
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总是被包装得美丽无比,吸引着人们前去选择。而记者认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名目繁多,但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投资者须擦亮眼睛,不被“美丽谎言”所蒙骗。
谎言一:理财产品“变身”保险
陈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到银行存钱,大厅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说是无风险、利息高、能分红,还能随时支取,于是她就买了一款。后来家里急需用钱,取钱时她才发现,手里的那款“理财产品”竟是一份保险单。
像陈女士遇到的此类事情的确存在。一些在银行内代理保险产品的工作人员往往利用投资者信赖银行的心理,并不言明这是保险产品,甚至有一些保险业务员故意用“理财收益率”、“利息”这样的字眼,诱导投资者相信这是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办的是存款业务。
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投资者对工作人员推荐的产品没有深入咨询,对保险合同条款不在意。银保销售人员不解释,他们也多半不会主动查阅和询问。只是事后可能才明白,自己买的是保险产品。
因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定要擦亮眼,防止其“变身”保险产品。
谎言二:无风险能获高收益
产品宣传单上高达10%、20%、甚至30%的预期收益率,你能相信多少?
许多投资者反映,他们前往银行存款时,糊里糊涂地被销售人员鼓动,购买了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可是,到期后才发现,收益根本达不到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所说的水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银行网点摆放的宣传资料中,风险提示并不醒目,且不明确。风险提示的字号要小于宣传收益的字号。
事实上,银行在销售产品时,具有对风险“选择性忽略”的特点。而在后期的理财过程中,银行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称,也总是对投资者“报喜不报忧”。
理财专家指出,不要轻易迷信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很多都不保本,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谎言三:收益率银行说了算
不能充分披露预期收益率的由来,这一点在银行发售的结构性产品上,尤为突出。
很多读者向《投资与理财》记者讲述过自己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有些很相似。比如,银行理财经理往往强调,产品可以保本,最高可获得多少的投资收益,而风险方面则只简单提及存在利率、汇率、市场等风险。如果要求重点介绍风险时,才会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波动,实际上难以把握该产品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有多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表示,预期收益是银行自己定的,具体怎么算出来的,其实也无法说清楚,但只要挂钩品种符合一定的表现,肯定能获得。
如此模糊不清的说明,只能给投资者留下“银行说收益率是多少,就是多少”的印象。连产品销售人员也无法提供,有多大的概率,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以及与之相对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多大,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进行判断?一旦有银行撒了谎,损失只能由投资者承担。
谎言四:复杂设计“忽悠”人
曾有银行发行一款挂钩黄金的结构性产品,在潜在收益率一栏给出了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在所列出的两个公式里,一个名为“参与率”的概念与最初、最终金价相联系。最终这款1年期产品的回报率将通过这两个公式和最低回报率0.36%一起,取最大值。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要了解潜在收益率究竟几何,必须先弄明白银行所谓的“参与率”和这堆繁复的数学符号背后的涵义。
“我怎么搞得清楚产品说明书中那些专业术语的意思?我买的理财产品都是熟悉的客户经理推荐,反正只要银行按时给我分红就行。”李先生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投资者的心声。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和收益计算方式都很繁琐复杂,再加上各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一般的投资者根本就看不明白,而只能听从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何平认为,银行设计投资产品的时候,产品及说明都应该尽可能简单易懂,而不是用复杂的设计来“忽悠”投资者。
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总是被包装得美丽无比,吸引着人们前去选择。而记者认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名目繁多,但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投资者须擦亮眼睛,不被“美丽谎言”所蒙骗。
谎言一:理财产品“变身”保险
陈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到银行存钱,大厅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说是无风险、利息高、能分红,还能随时支取,于是她就买了一款。后来家里急需用钱,取钱时她才发现,手里的那款“理财产品”竟是一份保险单。
像陈女士遇到的此类事情的确存在。一些在银行内代理保险产品的工作人员往往利用投资者信赖银行的心理,并不言明这是保险产品,甚至有一些保险业务员故意用“理财收益率”、“利息”这样的字眼,诱导投资者相信这是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办的是存款业务。
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投资者对工作人员推荐的产品没有深入咨询,对保险合同条款不在意。银保销售人员不解释,他们也多半不会主动查阅和询问。只是事后可能才明白,自己买的是保险产品。
因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定要擦亮眼,防止其“变身”保险产品。
谎言二:无风险能获高收益
产品宣传单上高达10%、20%、甚至30%的预期收益率,你能相信多少?
许多投资者反映,他们前往银行存款时,糊里糊涂地被销售人员鼓动,购买了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可是,到期后才发现,收益根本达不到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所说的水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银行网点摆放的宣传资料中,风险提示并不醒目,且不明确。风险提示的字号要小于宣传收益的字号。
事实上,银行在销售产品时,具有对风险“选择性忽略”的特点。而在后期的理财过程中,银行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称,也总是对投资者“报喜不报忧”。
理财专家指出,不要轻易迷信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很多都不保本,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谎言三:收益率银行说了算
不能充分披露预期收益率的由来,这一点在银行发售的结构性产品上,尤为突出。
很多读者向《投资与理财》记者讲述过自己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有些很相似。比如,银行理财经理往往强调,产品可以保本,最高可获得多少的投资收益,而风险方面则只简单提及存在利率、汇率、市场等风险。如果要求重点介绍风险时,才会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波动,实际上难以把握该产品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有多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表示,预期收益是银行自己定的,具体怎么算出来的,其实也无法说清楚,但只要挂钩品种符合一定的表现,肯定能获得。
如此模糊不清的说明,只能给投资者留下“银行说收益率是多少,就是多少”的印象。连产品销售人员也无法提供,有多大的概率,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以及与之相对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多大,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进行判断?一旦有银行撒了谎,损失只能由投资者承担。
谎言四:复杂设计“忽悠”人
曾有银行发行一款挂钩黄金的结构性产品,在潜在收益率一栏给出了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在所列出的两个公式里,一个名为“参与率”的概念与最初、最终金价相联系。最终这款1年期产品的回报率将通过这两个公式和最低回报率0.36%一起,取最大值。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要了解潜在收益率究竟几何,必须先弄明白银行所谓的“参与率”和这堆繁复的数学符号背后的涵义。
“我怎么搞得清楚产品说明书中那些专业术语的意思?我买的理财产品都是熟悉的客户经理推荐,反正只要银行按时给我分红就行。”李先生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投资者的心声。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和收益计算方式都很繁琐复杂,再加上各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一般的投资者根本就看不明白,而只能听从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何平认为,银行设计投资产品的时候,产品及说明都应该尽可能简单易懂,而不是用复杂的设计来“忽悠”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