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 警惕轮状病毒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aaxz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闹肚子,大人闹心。尤其是一到换季,宝宝更容易上吐下泻。
   引起宝宝闹肚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胃肠型感冒、过敏等。但是如果在秋冬季,碰到宝宝拉肚子这种事,就要特别警惕一种专攻小宝宝的病毒——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之所以烦人,主要是因为它防不胜防。这一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宝宝日常生活中如乱摸玩具、摸嘴巴、吃不干凈的食物等,都是容易传播轮状病毒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勤洗手是良好的生活行为,但并不能阻断轮状病毒的传播。首先,轮状病毒生命力相当顽强,在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中可存活数日乃至数周,在人类双手上存活至少4小时;其次,普通肥皂、洗手液杀不死它;最后,它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
   如果发现宝宝的排便像“蛋花汤样”或者水状,而且次数多、量多,或者出现发热、呕吐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感染了轮状病毒。数据表明,感染轮状病毒的宝宝80%~90%会发生呕吐,超过三分之一的宝宝发热可能超过39℃。宝宝年龄不同、免疫力强弱不同,表现出来的严重程度也不同。有的宝宝感染后症状很轻,多喝水也许很快就能康复;有的宝宝患病后症状却会持续较长时间;还有一些免疫功能低的宝宝会引发如心肌损伤及心肌炎、惊厥、电解质紊乱、脑膜炎等并发症。
   那么,如何让宝宝在秋冬高发季节不受轮状病毒之苦?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抵抗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孩子只能靠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因此,保持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是防病关键: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对儿童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在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的轮状病毒感染高发期,要避免去人群聚集处或与有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症状的孩子密切接触;出门在外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回家后要洗手。若托幼机构有小朋友感染轮状病毒,有腹泻、呕吐症状的孩子应及时就医,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液和休息;同时托幼机构内的物品要进行严格消毒,因为轮状病毒性腹泻容易出现多次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佳手段。建议把轮状病毒纳入全球应该进行病毒预防的疾病范畴,提倡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该从宝宝6周龄(6周龄≈1.5月龄)开始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便在感染之前给宝宝提供相应的保护。
其他文献
为研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专业认同与心理弹性三者的关系.采用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专业认同感量表和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40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以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专业认同为因变量,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心理弹性在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认同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领悟社会支持分别与心理弹性、专业认同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具体见表1);(2)领悟社会支持对专业认同有显著的预测作用(F=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