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及概念,介绍国内外绿色建筑的优秀案例,同时阐述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建议。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一)绿色建筑发展背景
世界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全人类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当今全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这五大问题关系到未来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其中建筑作为人类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与能源、资源和环境紧密相连,减少能耗、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建筑行业的导标,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来,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其发展理念和我国大环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一致的,然而新时期新时代对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提出的五大理念之一是绿色,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都表明过去粗放式建筑模式不合适,而绿色建筑才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中“绿色”不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绿色植物、绿化率,而指的是“节能、可持续发展、环保”的一种理念,绿色建筑也称为可持续建筑或者生态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定义如下:“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行业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定义指明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运用技术与创新的力量,结合建筑所在地气候与人文等特征,建筑全寿命周期内,以使用最少的资源换取人们在建筑内最大的舒适度与对建筑最高效的空间使用。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
(一)绿色建筑国内外案例
1、诺丁汉大学新校区
该项目于1999.12投入使用,位于英国诺丁汉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本项目设计1.3万平方米线性人工湖,一方面该人工湖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种自然平衡的景观,另一方面该人工湖保养费用低;主要采用的绿色技术有雨水的回收利用、利用水生动植物带动水体的生态循环等。废弃地再利用方面: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充分利用了原有设施。建筑材料方面:墙面采用木材贴面,环保而生态;墙面增加一个保温层,降低擦暖能耗;中厅的外墙中增加一层麻布,起到吸音的作用。节能围护结构方面:采用低U-Value玻璃,起到保温的作用。低能耗通风系统:设置中庭,在建筑内形成“风道”,夏季时主导风经过湖面得到自然的冷却,冬季时靠近住宅区的树林起一个天然挡风屏障的作用。太阳能的利用:以合适的太阳水平角和高度角把光电板安置在中厅,另外中厅作为一个阳光房,进入教室的气流在这里获得了热量。自然采光的利用:一方面在合适的位置开窗和设置天窗,另一方面建筑内部设置有监控系统以控制没有必要的人工采光。其他蓄热措施:屋顶采用人工覆土和屋頂绿化以降低屋顶的热损失,另一方面墙面采用暴露的强化混凝土柱和梁,以增加蓄热性。
2、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位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园区内,2004年9月建成,建筑面积1900m2,多种生态技术的应用使得室内环境达到健康、舒适的同时其综合能耗为同类建筑的1/4。自然通风系统:利用气流组织分析技术优化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大面积的屋顶排风道代替烟囱,强化通风。建筑节能方面:采用了四种外墙外保温体系及LOW-E玻璃窗;采用了合适的外遮阳技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及太阳能空调和地板采暖系。自然采光方面:设计上夏季和冬季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另外设计中庭采光。景观方面:一方面采用屋顶绿化、中庭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种生态绿化措施,另一方面利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景观化生物滤池和活性生物滤池等技术,满足了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持、水资源回用等指标,降低了人工养护成本。其他措施:采用同层排水创造良好的室内声环境;采用环保型装修装饰材料,保障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1969年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建筑生态学(arcology)的概念,拉开了绿色建筑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尝试研究改善建筑性能的办法,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国外绿色建筑理论并开始研究,2011年起我国迎来了绿色建筑高速发展阶段,相应的我国绿色建筑相关方面的政策也经历了建筑节能、节能省地、四节一环保的发展阶段。21世纪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出台来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至2017年11月底,我国国家层面的绿色建筑标准约20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覆盖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近几年来,各地也相应出台针对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评价标识的评价标准逐渐由国家标准向地方标准过度,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62个优先主题之一;“十二五”时期国家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绿色建筑的专项科技规划,投入国家经费6亿多;“十三五”时期,启动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研发专项,投入经费约13.5亿元。为加快推进了我国绿色建筑建筑及绿色建筑技术的健康发展,2004年原建设部设立绿色建筑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于2008年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累计项目4515个,累计建筑面积52317平方米。
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快绿色建筑的推广,让庞大的城市化建筑群体大范围都是绿色建筑;另一方面我们要借助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让绿色建筑称为我国未来城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指明绿色建筑发展方向及最小发展规模,需要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促进绿色建筑的繁荣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一)绿色建筑发展背景
世界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全人类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当今全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这五大问题关系到未来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其中建筑作为人类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与能源、资源和环境紧密相连,减少能耗、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建筑行业的导标,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来,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其发展理念和我国大环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一致的,然而新时期新时代对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提出的五大理念之一是绿色,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都表明过去粗放式建筑模式不合适,而绿色建筑才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中“绿色”不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绿色植物、绿化率,而指的是“节能、可持续发展、环保”的一种理念,绿色建筑也称为可持续建筑或者生态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定义如下:“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行业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定义指明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运用技术与创新的力量,结合建筑所在地气候与人文等特征,建筑全寿命周期内,以使用最少的资源换取人们在建筑内最大的舒适度与对建筑最高效的空间使用。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
(一)绿色建筑国内外案例
1、诺丁汉大学新校区
该项目于1999.12投入使用,位于英国诺丁汉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本项目设计1.3万平方米线性人工湖,一方面该人工湖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种自然平衡的景观,另一方面该人工湖保养费用低;主要采用的绿色技术有雨水的回收利用、利用水生动植物带动水体的生态循环等。废弃地再利用方面: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充分利用了原有设施。建筑材料方面:墙面采用木材贴面,环保而生态;墙面增加一个保温层,降低擦暖能耗;中厅的外墙中增加一层麻布,起到吸音的作用。节能围护结构方面:采用低U-Value玻璃,起到保温的作用。低能耗通风系统:设置中庭,在建筑内形成“风道”,夏季时主导风经过湖面得到自然的冷却,冬季时靠近住宅区的树林起一个天然挡风屏障的作用。太阳能的利用:以合适的太阳水平角和高度角把光电板安置在中厅,另外中厅作为一个阳光房,进入教室的气流在这里获得了热量。自然采光的利用:一方面在合适的位置开窗和设置天窗,另一方面建筑内部设置有监控系统以控制没有必要的人工采光。其他蓄热措施:屋顶采用人工覆土和屋頂绿化以降低屋顶的热损失,另一方面墙面采用暴露的强化混凝土柱和梁,以增加蓄热性。
2、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位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园区内,2004年9月建成,建筑面积1900m2,多种生态技术的应用使得室内环境达到健康、舒适的同时其综合能耗为同类建筑的1/4。自然通风系统:利用气流组织分析技术优化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大面积的屋顶排风道代替烟囱,强化通风。建筑节能方面:采用了四种外墙外保温体系及LOW-E玻璃窗;采用了合适的外遮阳技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及太阳能空调和地板采暖系。自然采光方面:设计上夏季和冬季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另外设计中庭采光。景观方面:一方面采用屋顶绿化、中庭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种生态绿化措施,另一方面利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景观化生物滤池和活性生物滤池等技术,满足了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持、水资源回用等指标,降低了人工养护成本。其他措施:采用同层排水创造良好的室内声环境;采用环保型装修装饰材料,保障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1969年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建筑生态学(arcology)的概念,拉开了绿色建筑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尝试研究改善建筑性能的办法,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国外绿色建筑理论并开始研究,2011年起我国迎来了绿色建筑高速发展阶段,相应的我国绿色建筑相关方面的政策也经历了建筑节能、节能省地、四节一环保的发展阶段。21世纪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出台来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至2017年11月底,我国国家层面的绿色建筑标准约20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覆盖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近几年来,各地也相应出台针对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评价标识的评价标准逐渐由国家标准向地方标准过度,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62个优先主题之一;“十二五”时期国家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绿色建筑的专项科技规划,投入国家经费6亿多;“十三五”时期,启动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研发专项,投入经费约13.5亿元。为加快推进了我国绿色建筑建筑及绿色建筑技术的健康发展,2004年原建设部设立绿色建筑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于2008年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累计项目4515个,累计建筑面积52317平方米。
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快绿色建筑的推广,让庞大的城市化建筑群体大范围都是绿色建筑;另一方面我们要借助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让绿色建筑称为我国未来城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指明绿色建筑发展方向及最小发展规模,需要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促进绿色建筑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