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校电工电子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

来源 :现代盐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中专职业院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地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在职业中专教学中,电工电子教学作为电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内容较为复杂,学习难度较高,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为当前主要工作内容。但是就当前我国职业中专电工电子教学现状来看,对于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成效偏低,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严重制约教学成效提升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由此,文章主要就职业中专电工电子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职业中专;电工电子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在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职业教育日新月异的社会洪流下,对广大青年学生包括中专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职业学校学生往往存在着学习主动性差,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在目前的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部分中职学校只注重学校的日常管理,抓学生纪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只注重按部就班完成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培养方法比较单一,自身认知不完整,难以全身投入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中;另外,受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的不同职业学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体现出创新教育的不平衡。在党的十九大后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阶段,加强职业中专电工电子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及研究尤为重要,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新时期技能人才很有帮助。
  1 抛弃滞后观念,为中专校创新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创新教育首先要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目的是全面提升中专生的综合能力,要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中专3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和交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创新思维意识[1]。
  教师要引导中专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去开展学习活动,坚持独立思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创新学习思维,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专校老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只有自身在观念上得到转变和创新,才能有效转变教学方法,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为新时期的专业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2]。
  2 培养学生的創新精神,养成敢质疑勤探索的意识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兴趣激发求知欲,而只有存在疑问,才有探究和学习的动力,这样才会赋予学习创造性和持续性。没有新的问题,就没有创新思维活动,更不用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学为小组项目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教学指导有效结合。
  诸如,在专业基础课“电子技术”课程整流电路的教学中,通过手机充电器的解剖及演示来使学生产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然后讲解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最后讲解电路中的伏安特性。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桥式整流电路和变压器整流电路结构,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缺陷。在课后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激发创造力,大胆投入到自己的发明创造中[3]。
  3 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创新动力
  电工电子作为一门同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理论联系实际,比如以学生最常用的手机及便携式电子产品为突破口,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再比如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以设计一个大型会议室的照明电路为实训项目,需要在设计中融入节能、便捷的设计理念[4],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小组积极参与其中,积极讨论和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节能需要,选择更为合适的配电箱、开关、灯具、装饰带等,实现光照亮度、舒适性、节能环保、控制成本和电路安全等各方面实现最为合理的组合。通过这样的教学启发,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电工电子知识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助于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电工电子由于学科特性,尽管其中很多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但有很多内容需要实践操作,这不乏带有浓重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教师则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团队协作法等,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先做后学,诸如在讲解直流稳压电源12V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3V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和相关仪器设备,要求学生根据任务需求组装成实物。并提出“电路原理是什么”“元器件怎么使用”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此外,在电工电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和专业能力,跟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设计一些小发明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中专电工电子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应该充分发掘学生主体、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会学习,成为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新时期技能人才,为我国“中国梦”及“先进制造业2025”的早日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 勇.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1,11(10):310.
  [2]任红喜.职业中专电工电子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探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8):391.
  [3]蒋家响,衣绍丽.建设电子仿真实训室事半功倍[J].中文信息,2014,32 (5):16.
  [4]胡 芳,赵亮方.实践教学和大学生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6(2):86-88.
其他文献
建立了ECR微波等离子体源离子输运的平板和圆柱模型,对离子历经的空间区域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MonteCarlo(M-C)方法模拟了存在外磁场情况下,离子离开放电室后历经中
用角谱法分析了微小孔近场衍射中的传播波和倏逝波,并对平面波圆孔衍射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
Euler方法对大多数气体流动处理得很好,但在临近材料界面的区域出现非物理振荡.Lagarange方法对多材料界面适用性很好,但它在处理大变形和大多数气体流动的涡结构却有自身的困
讨论基于辐射等效温度和基于电子温度的两种群参数平均方法,给出结论:基于电子温度的Rosseland 方法优于基于辐射等效温度的平均方法,并有数值例子验证.
哺乳动物纹状皮层简单细胞的空间感受野在电生理实验中被描述为局部、具有朝向和带通性质的信号编码检测器,它针对图象产生电发放的输出活动呈现稀疏分布的形式.从检测图象的
形体课是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新兴体育课程。高校形体课教师专业素养应包括舞蹈素养、音乐素养、作品分析能力、语言素养、艺术鉴赏力等。目的在于更新普通高校形体课教师的
从无耗散的电感耦合是电路的经典运动方程出发,研究了压缩真空态下介观电感耦合电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着重分析了压缩幅角参数对电荷和电流量子压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趋势,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良好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与稳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