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旁多大坝河床部位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深度超过420m,采用158.47m深地下连续墙加墙下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地下连续墙施工创造了成槽、接头管拔管、清孔及泥浆下混凝土浇筑等多项施工纪录。本文介绍了158.47m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孔斜、入岩、接头施工、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质量控制要点,可为类似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深厚覆盖层 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地处西藏自治区拉萨河流域中游,坝顶高程4100米,工程具有高寒缺氧、覆盖层深厚、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特点。因此,组织精干、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好的施工人员,选用先进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高,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好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规范、科学的质量管控方法,严谨、细致的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孔斜质量控制
槽孔偏斜是影响深厚覆盖层墙防渗成槽质量的关键因素,造孔施工时极易发生孔斜超标,引发孔内质量事故。因此控制孔斜率是造孔操作施工的难点,施工时主要采用如下方法,较好的控制了孔斜。
主孔亦称导向孔,施工时采用“重钻头低冲程”的方法控制孔斜,即对传统冲击钻机进行改造,以加大钻头重量、降低钻机冲程。
副孔施工时为防止漂块石落入主孔引起的斗体上耸、倾斜而产生孔斜、扩孔,副孔施工前向主孔底部回填5-10m粘土,上部回填砂壤土,并留有10-15m空孔。
造孔时细心施工、勤于监测,出现偏差时及时修孔,达标后继续往下钻进,确保成孔孔型、孔斜合格,保证接头管顺利下设及墙体连接质量。
抓斗安装自动纠偏装置,操作人员根据液晶显示屏上的孔深、孔斜等参数指标,发现孔斜有超标趋势,即刻利用自动纠偏装置及时处理,以保证槽孔开挖的垂直度。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采用重锤法进行槽孔偏斜测量,特殊情况下采用超声波测井仪辅助测量。
入岩质量控制
岩样是墙体嵌入基岩的主要依据,对于嵌入基岩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入岩深度控制十分重要。
施工时及时与监理、设计方做好基岩鉴定,并将鉴定的基岩按顺序、深度、位置编号,填好标签,装箱,妥善保管。
当主孔深接近设计基岩面1m时,每50cm取样一次,入岩后每30cm取样一次。对存在大孤石的部位或对基岩面发生怀疑时,采用岩芯钻机取岩样,加以确定和验证。
深槽孔内残留的“小墙”不易准确凿除,采用“燕尾锤”和“方锤”等重锤进行冲压处理,有效控制墙体整体入岩深度。
陡坡岩面采用台阶形底面入岩方式,减少安全隐患,控制入岩深度。
墙体连接质量控制
地下连续墙连接采用接头管连接法,深槽孔拔管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流动、初凝时间必须把握准确,同时也对起拔的地基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质量事故。
拔管架及液压站就位前,先用垫板调平垫梁,拔管架中心对准经测量的接头管中心,平稳放于垫梁之上,保证中心偏差不超标。
拔管技术员根据实测资料绘制孔形图,分析判断可能影响接头管下设、起拔的部位,并做好详细记录。
接头管下设前,检查接头管底阀开闭是否正常,底管淤积泥沙是否清除,接头管接头的卡块、盖是否齐全,锁块活动是否自如等,并在接头管外表面涂抹脱模剂。
接头管起拔时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逐节进行起拔,为保证接头质量,在接头管起拔结束后,利用钻机对接头孔进行扫孔。
下设过程中复查接头管浮箱接头和外观是否存在开焊、损毁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更换,有钢筋笼或预埋件的槽孔,槽孔两端接头管交替下设。
下设过程中对接头管转动情况进行检查,禁止冲击,出现不能转动或卡住接头管时,立即停止下设,并上提接头管,直至能够转动为止。
下设过程中填写接头管下设记录,下设至孔底后启动液压站上下活动接头管,记录初始起拔压力,并将接头管起拔上升50cm。
关注天气温差变化情况,结合取样混凝土,确定最佳拔管时间范围。
严格控制导管在混凝土的埋入深度和每次拆管的数量,无特殊情况不得调整导管埋深和拆管节数。
为准确估算各部位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上升速度嚴格控制在4.5m/h以内,每20min入仓混凝土4m3,且分两次集中入仓。
为防止起拔后下部混凝土坍塌,正常起拔压力情况下,接头管在混凝土中的安全埋深控制在30~40m之间。
清孔换浆质量控制
超深地下连续墙孔底沉淀多,下设灌浆预埋管、接头管、导管等准备工作耗时长,使清孔质量难以保证。
新制膨润土泥浆存放24h,经充分水化溶胀后使用,经常搅动储浆池内泥浆,保持指标均衡,避免沉淀或离析,在槽孔和储浆池周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污水或雨水大量流入后污染泥浆。
经过净化处理的泥浆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测试,如果泥浆的密度、粘性和含砂率不满足要求,必须更换合格的泥浆。
采用二次清孔法为有效控制清孔质量,清孔采用气举法,用ZX-200型泥浆净化装置净化泥浆。第一次在终孔验收时进行,换浆量根据成槽方量、槽内泥浆性能和新制泥浆性能综合确定;二次清孔在完成接头管下设后进行,质量严格按终孔验收标准控制,必须使孔内泥浆性能在混凝土开浇前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期槽在清孔前用专用接头刷认真刷洗接头,从孔口刷洗至孔底,到孔口时须将刷子提出孔口,刷洗次数不小于50次,直到刷子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
清孔换浆结束后1小时,分别抽取槽孔底部和中间部位的泥浆进行检测,孔内各部位的泥浆均要达到比重≤1.15g/cm3、粘度(马氏漏斗)≥32s、含砂量≤6%的验收标准。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超深的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不仅仅表现在造孔施工,深槽的浇筑同样极具挑战性,混凝土浇筑时间长,浇筑过程中的情况复杂,容易堵管,所有参与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有关的人员必须从技术上倍加小心、严格控制好每个操作细节,才能确保每个槽孔的浇筑顺利。
浇筑前复查泥浆三项指标、孔底淤积厚度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有不合格指标禁止开仓浇筑。
开浇前洒水湿润料斗、溜槽,导管内放入隔离塞球,并充气至规定大小尺寸,浇筑时孔口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由导管外撒落槽孔内,产生混浆。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重点控制水泥、粉煤灰、减水剂批次质量,遵循先进先用的原则,过期的不再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配合比上料,保证上料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必须预备两车(16m3)才允许开浇,每车放料前将罐车内的混凝土加速搅拌,以保证入仓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不合格的砼不得直接放料浇筑。
及时对现场骨料进行翻晒和入库保温,确保所用骨料无冻结,检查每车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冬季施工时保证入仓混凝土温度不小于8度。
浇筑时放料控制匀速,防止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造成堵管。
严格控制浇筑过程,保证浇筑连续不中断,按规范要求控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和上升速度,以免因混浆或泥浆进入导管内,造成混浆、夹泥、断墙、孔洞等。
浇筑过程中仔细关注观察槽口浆面上升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活动导管。
导管总长大80m时采用80t履带起吊导管,停等时使用快放装置经常活动导管,下料不畅时及时蹲管,直到浇筑畅通,但每次蹲管提升高度不超过50cm。
结束语
自地下连续墙70年代用于建筑工程以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墙体深度在不断被刷新,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在确保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方案可行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好施工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要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吸收和推广,做到地质勘察准确、设计科学、方案合理、施工质量控制精准到位。
【关键词】深厚覆盖层 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地处西藏自治区拉萨河流域中游,坝顶高程4100米,工程具有高寒缺氧、覆盖层深厚、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特点。因此,组织精干、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好的施工人员,选用先进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高,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好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规范、科学的质量管控方法,严谨、细致的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孔斜质量控制
槽孔偏斜是影响深厚覆盖层墙防渗成槽质量的关键因素,造孔施工时极易发生孔斜超标,引发孔内质量事故。因此控制孔斜率是造孔操作施工的难点,施工时主要采用如下方法,较好的控制了孔斜。
主孔亦称导向孔,施工时采用“重钻头低冲程”的方法控制孔斜,即对传统冲击钻机进行改造,以加大钻头重量、降低钻机冲程。
副孔施工时为防止漂块石落入主孔引起的斗体上耸、倾斜而产生孔斜、扩孔,副孔施工前向主孔底部回填5-10m粘土,上部回填砂壤土,并留有10-15m空孔。
造孔时细心施工、勤于监测,出现偏差时及时修孔,达标后继续往下钻进,确保成孔孔型、孔斜合格,保证接头管顺利下设及墙体连接质量。
抓斗安装自动纠偏装置,操作人员根据液晶显示屏上的孔深、孔斜等参数指标,发现孔斜有超标趋势,即刻利用自动纠偏装置及时处理,以保证槽孔开挖的垂直度。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采用重锤法进行槽孔偏斜测量,特殊情况下采用超声波测井仪辅助测量。
入岩质量控制
岩样是墙体嵌入基岩的主要依据,对于嵌入基岩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入岩深度控制十分重要。
施工时及时与监理、设计方做好基岩鉴定,并将鉴定的基岩按顺序、深度、位置编号,填好标签,装箱,妥善保管。
当主孔深接近设计基岩面1m时,每50cm取样一次,入岩后每30cm取样一次。对存在大孤石的部位或对基岩面发生怀疑时,采用岩芯钻机取岩样,加以确定和验证。
深槽孔内残留的“小墙”不易准确凿除,采用“燕尾锤”和“方锤”等重锤进行冲压处理,有效控制墙体整体入岩深度。
陡坡岩面采用台阶形底面入岩方式,减少安全隐患,控制入岩深度。
墙体连接质量控制
地下连续墙连接采用接头管连接法,深槽孔拔管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流动、初凝时间必须把握准确,同时也对起拔的地基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质量事故。
拔管架及液压站就位前,先用垫板调平垫梁,拔管架中心对准经测量的接头管中心,平稳放于垫梁之上,保证中心偏差不超标。
拔管技术员根据实测资料绘制孔形图,分析判断可能影响接头管下设、起拔的部位,并做好详细记录。
接头管下设前,检查接头管底阀开闭是否正常,底管淤积泥沙是否清除,接头管接头的卡块、盖是否齐全,锁块活动是否自如等,并在接头管外表面涂抹脱模剂。
接头管起拔时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逐节进行起拔,为保证接头质量,在接头管起拔结束后,利用钻机对接头孔进行扫孔。
下设过程中复查接头管浮箱接头和外观是否存在开焊、损毁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更换,有钢筋笼或预埋件的槽孔,槽孔两端接头管交替下设。
下设过程中对接头管转动情况进行检查,禁止冲击,出现不能转动或卡住接头管时,立即停止下设,并上提接头管,直至能够转动为止。
下设过程中填写接头管下设记录,下设至孔底后启动液压站上下活动接头管,记录初始起拔压力,并将接头管起拔上升50cm。
关注天气温差变化情况,结合取样混凝土,确定最佳拔管时间范围。
严格控制导管在混凝土的埋入深度和每次拆管的数量,无特殊情况不得调整导管埋深和拆管节数。
为准确估算各部位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上升速度嚴格控制在4.5m/h以内,每20min入仓混凝土4m3,且分两次集中入仓。
为防止起拔后下部混凝土坍塌,正常起拔压力情况下,接头管在混凝土中的安全埋深控制在30~40m之间。
清孔换浆质量控制
超深地下连续墙孔底沉淀多,下设灌浆预埋管、接头管、导管等准备工作耗时长,使清孔质量难以保证。
新制膨润土泥浆存放24h,经充分水化溶胀后使用,经常搅动储浆池内泥浆,保持指标均衡,避免沉淀或离析,在槽孔和储浆池周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污水或雨水大量流入后污染泥浆。
经过净化处理的泥浆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测试,如果泥浆的密度、粘性和含砂率不满足要求,必须更换合格的泥浆。
采用二次清孔法为有效控制清孔质量,清孔采用气举法,用ZX-200型泥浆净化装置净化泥浆。第一次在终孔验收时进行,换浆量根据成槽方量、槽内泥浆性能和新制泥浆性能综合确定;二次清孔在完成接头管下设后进行,质量严格按终孔验收标准控制,必须使孔内泥浆性能在混凝土开浇前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期槽在清孔前用专用接头刷认真刷洗接头,从孔口刷洗至孔底,到孔口时须将刷子提出孔口,刷洗次数不小于50次,直到刷子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
清孔换浆结束后1小时,分别抽取槽孔底部和中间部位的泥浆进行检测,孔内各部位的泥浆均要达到比重≤1.15g/cm3、粘度(马氏漏斗)≥32s、含砂量≤6%的验收标准。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超深的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不仅仅表现在造孔施工,深槽的浇筑同样极具挑战性,混凝土浇筑时间长,浇筑过程中的情况复杂,容易堵管,所有参与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有关的人员必须从技术上倍加小心、严格控制好每个操作细节,才能确保每个槽孔的浇筑顺利。
浇筑前复查泥浆三项指标、孔底淤积厚度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有不合格指标禁止开仓浇筑。
开浇前洒水湿润料斗、溜槽,导管内放入隔离塞球,并充气至规定大小尺寸,浇筑时孔口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由导管外撒落槽孔内,产生混浆。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重点控制水泥、粉煤灰、减水剂批次质量,遵循先进先用的原则,过期的不再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配合比上料,保证上料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必须预备两车(16m3)才允许开浇,每车放料前将罐车内的混凝土加速搅拌,以保证入仓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不合格的砼不得直接放料浇筑。
及时对现场骨料进行翻晒和入库保温,确保所用骨料无冻结,检查每车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冬季施工时保证入仓混凝土温度不小于8度。
浇筑时放料控制匀速,防止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造成堵管。
严格控制浇筑过程,保证浇筑连续不中断,按规范要求控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和上升速度,以免因混浆或泥浆进入导管内,造成混浆、夹泥、断墙、孔洞等。
浇筑过程中仔细关注观察槽口浆面上升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活动导管。
导管总长大80m时采用80t履带起吊导管,停等时使用快放装置经常活动导管,下料不畅时及时蹲管,直到浇筑畅通,但每次蹲管提升高度不超过50cm。
结束语
自地下连续墙70年代用于建筑工程以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墙体深度在不断被刷新,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在确保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方案可行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好施工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要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吸收和推广,做到地质勘察准确、设计科学、方案合理、施工质量控制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