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肩负着学生安全教育直接责任的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丰富其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进而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使之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
〓〓一、变“要我注意”为“我要注意”
〓〓作为班主任,我们总想着用尽量详细的规定和尽可能细致的管理等安全措施来预防学生安全事件,但我们常能发现,一节精彩的安全主题班会课刚上完,学生就冲着挤向楼梯,甚至有的还会在楼梯中故意逗事,完全忘了刚才的安全学习!似乎课堂跟课后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回事!说到底,还是没能让学生把“要我注意”变为“我要注意”。唯物辩证法说,内因才是决定性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去促使他们对安全重视,增强安全意识。这一点,我从交警部门通过播放交通事故案例的视频来提高司机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启发:在班会课中,我也常通过给学生讲一些安全事故的新闻,甚至是播放一些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 “见多”以求“识广”,进而提高安全意识。例如,前段时间检查宿舍的时候,我发现宿舍的垃圾桶里全是那零食的包装袋,通过向班干部了解得知,宿舍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喜欢吃零食,每天都吃。有学生连正常的饭餐也不吃,而是偷偷地跑到校外买一些烧烤或快餐来吃,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更香!这样下去,学生的身体肯定成问题。可我们并没少给学生讲食品安全的知识啊,看来是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还不足以起到震摄的作用。于是,我随即找来了“地沟油现形记”这一段视频,在周五的安全课上通过教学平台放给他们看。当看到屏幕上播放的那些在地沟油上发酵的厚厚一层泡沫和飞舞着的苍蝇时,学生们都震住了,连说没想到,连说再也不敢吃那些来源不明的东西了。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只安于传达学校的各种安全精神和规定,还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危险的,有多危险,从而增强其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学生安全的隐患。
〓〓二、让学生懂得“注意什么”
〓〓光让学生知道安全很重要是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安全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越来越来复杂,带给学生的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不安全因素、新的情况,学生有时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安全知识。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备好、上好每周的安全教育课,要积极协调好各科任老师,根据学校要求的每天放学前对学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以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防火、防盗、防震、防病、防溺水、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上当受骗、防季节性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高效、便捷的教学设施来传播安全知识。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更新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如传销、网瘾等就是近年来学生面对的新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应该加强这些新因素的研究,给学生传授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的对策,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新问题,免遭其侵害。其次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毕竟在现实中,学生真正能用于学习安全知识的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还要大力拓展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空间。例如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阅读各类有关安全知识的书籍,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安全在心》等,并积极开展知识竞赛、作文比赛以及黑板报、手抄报等各类活动来增强学习效果。当然,安全知识的传授,切不可忽视家庭教育这一个阵地。作为班主任,应密切联系家长,让家长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让家长多给孩子讲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例如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把班内每一期的主题班会内容概要发给家长,让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延伸教育。还可以不定期地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方法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提示。这样,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丰富了,知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哪些行为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才能自觉地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让学生学会“怎样注意”
〓〓学生该怎样去注意安全,说到底还是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只有学生时时处处把安全牢记心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是老师的耐心引导与严格要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促使学生行动落实。还要时时留心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如发现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就必需提醒其课间活动要适度;发现学生放学时争先恐后冲向楼梯,就必需提醒其要讲秩序;发现学生行动拖拉甚至迟到,就必需提醒其一定要守时,因故不能按时到的必需要请假等等。“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班主任一定要站在影响人生的高度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使安全工作不留空档,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好方法。例如选出安全委员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平时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或者发动全班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每个月进行一次“安全小卫士”评比活动等。这样,做到安全时时都在监控中,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学习生活。有些安全隐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我们就要利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选取一些典型的安全事例或突发事件和学生一起分析,展开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当然,也不能总是纸上谈兵我们还可以设置情景,利用表演情境剧,组织配合学校进行各种安全演习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学生遇到意外情况的逃离、救助能力。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让安全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生命意识,让生命安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让每个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存自救技能并能合理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质量,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地站在人的一生之高度的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邱〓丽
〓〓一、变“要我注意”为“我要注意”
〓〓作为班主任,我们总想着用尽量详细的规定和尽可能细致的管理等安全措施来预防学生安全事件,但我们常能发现,一节精彩的安全主题班会课刚上完,学生就冲着挤向楼梯,甚至有的还会在楼梯中故意逗事,完全忘了刚才的安全学习!似乎课堂跟课后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回事!说到底,还是没能让学生把“要我注意”变为“我要注意”。唯物辩证法说,内因才是决定性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去促使他们对安全重视,增强安全意识。这一点,我从交警部门通过播放交通事故案例的视频来提高司机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启发:在班会课中,我也常通过给学生讲一些安全事故的新闻,甚至是播放一些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 “见多”以求“识广”,进而提高安全意识。例如,前段时间检查宿舍的时候,我发现宿舍的垃圾桶里全是那零食的包装袋,通过向班干部了解得知,宿舍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喜欢吃零食,每天都吃。有学生连正常的饭餐也不吃,而是偷偷地跑到校外买一些烧烤或快餐来吃,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更香!这样下去,学生的身体肯定成问题。可我们并没少给学生讲食品安全的知识啊,看来是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还不足以起到震摄的作用。于是,我随即找来了“地沟油现形记”这一段视频,在周五的安全课上通过教学平台放给他们看。当看到屏幕上播放的那些在地沟油上发酵的厚厚一层泡沫和飞舞着的苍蝇时,学生们都震住了,连说没想到,连说再也不敢吃那些来源不明的东西了。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只安于传达学校的各种安全精神和规定,还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危险的,有多危险,从而增强其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学生安全的隐患。
〓〓二、让学生懂得“注意什么”
〓〓光让学生知道安全很重要是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安全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越来越来复杂,带给学生的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不安全因素、新的情况,学生有时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安全知识。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备好、上好每周的安全教育课,要积极协调好各科任老师,根据学校要求的每天放学前对学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以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防火、防盗、防震、防病、防溺水、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上当受骗、防季节性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高效、便捷的教学设施来传播安全知识。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更新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如传销、网瘾等就是近年来学生面对的新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应该加强这些新因素的研究,给学生传授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的对策,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新问题,免遭其侵害。其次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毕竟在现实中,学生真正能用于学习安全知识的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还要大力拓展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空间。例如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阅读各类有关安全知识的书籍,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安全在心》等,并积极开展知识竞赛、作文比赛以及黑板报、手抄报等各类活动来增强学习效果。当然,安全知识的传授,切不可忽视家庭教育这一个阵地。作为班主任,应密切联系家长,让家长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让家长多给孩子讲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例如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把班内每一期的主题班会内容概要发给家长,让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延伸教育。还可以不定期地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方法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提示。这样,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丰富了,知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哪些行为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才能自觉地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让学生学会“怎样注意”
〓〓学生该怎样去注意安全,说到底还是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只有学生时时处处把安全牢记心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是老师的耐心引导与严格要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促使学生行动落实。还要时时留心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如发现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就必需提醒其课间活动要适度;发现学生放学时争先恐后冲向楼梯,就必需提醒其要讲秩序;发现学生行动拖拉甚至迟到,就必需提醒其一定要守时,因故不能按时到的必需要请假等等。“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班主任一定要站在影响人生的高度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使安全工作不留空档,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好方法。例如选出安全委员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平时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或者发动全班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每个月进行一次“安全小卫士”评比活动等。这样,做到安全时时都在监控中,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学习生活。有些安全隐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我们就要利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选取一些典型的安全事例或突发事件和学生一起分析,展开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当然,也不能总是纸上谈兵我们还可以设置情景,利用表演情境剧,组织配合学校进行各种安全演习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学生遇到意外情况的逃离、救助能力。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让安全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生命意识,让生命安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让每个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存自救技能并能合理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质量,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地站在人的一生之高度的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