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放弃了高考,当中农村生源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这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将从农村学生弃考的现状出发,深刻分析其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 高考 农村生源 弃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超过14000人,毛入学率超过30%,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一方面,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广大农村考生;但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农村学生弃考現象越来越普遍,正有扩大蔓延趋势。教育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研究农村学生弃考的现象及原因,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通过高考进而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可以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将之作为以后进入社会的财富储备。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好职业、高收入和高地位,并逐步进入一个较高的社会阶层。
201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749万,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很多大学生不能找到理想工作,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逐渐下降。随着大学生的贬值,很多高中生放弃高考,而农村生源占了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弃考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农村考试弃考这一现象进行剖析,试图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1 农村学生弃考的现状
1.1 农村考生弃考人数多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没有权威部门对农村弃考人数进行公布,但我们可以从相关数据中加以推算。教育部发言人续梅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弃考率近五年来基本维持在10%左右。近年来,高考报考人数在900万至1000万之间,由此计算,每年弃考人数在100万左右,且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推算,弃考学生中,农村孩子占绝大多数。在弃考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是选择留学,但绝大多数还是无力支付高等教育学费的农村考生。
1.2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占比减少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跌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农村孩子能读重点大学的几率很小,这与农村考生弃考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考生考入重点大学困难重重,致使部分考生因此而弃考,而弃考又进一步使考入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减少。
1.3 “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
在现阶段,因为读书贵、就业难等原因,在部分农村地区,又流行了新“读书无用论”。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薪资不如一些技术熟练的农民工的现实情况下,新“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新“读书无用论”是当今社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价值观扭曲的反映。
2 农村学生弃考的原因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阅览文献发现,造成农村考生弃考的原因主要以下四点。
(1)大学生培养成本高。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这对大部分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费、住宿费等为每年6000元左右,每个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用约为1000元,初步估算,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必要花费大约为15000元。而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为8895元。由此可见,一个农村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经济压力巨大。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若考生弃考外出打工,每年大约可以收入3~5万,与每年支出1.5万相比,很多人都会认为弃考打工是个不错的选择。
(2)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长率降到7%左右,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随之减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可想而知。从目前就业市场状况来看,很多考生会认为,如果去接受高等教育,就会出现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再加上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致使毕业生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人才市场中四处碰壁。
(3)城乡二元结构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障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为城乡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他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在高考方面主要表现为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考生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地方的中考入学是划片招生,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划片区域一般在非重点高中片内,农村学生要想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片外考生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这就使得农村考生在高中阶段就丧失了竞争优势,无法与城市高中就读的学生享受到同质的教育资源。
(4)农村教育基础落后。农村的中学教育,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处于落后的境地。硬件方面,不少城中重点高中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初步建立了校园网,建立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而农村高中却相差甚远。软件方面,城中重点高中在招聘教师时,已将学历要求提高到了研究生层次,而在一些落后的农村,不仅没有人来应聘教师岗位,反而还要依靠大学生支教来维持正常教学。农村教育基础的落后,使很多农村学子无法达到高等学校入学要求。
3 解决弃考的对策
3.1 政府已采取的一些措施
农村考生弃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已察觉到这一问题,并正在积极应对。在2015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对于农村学生弃考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除了采取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措施以外,还采取了以下措施:继续扩大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地域范围。高考命题重回“大一统”时代,支持者认为:(1)使用全国卷的省区市越多,越能缩小地域性的差别,是推动高考公平的重要一步,此项举措主要可以缩小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2)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事项。教育部先后减少了体育特长生加分、奥赛与科技竞赛加分等加分事项,大幅减少了地方性加分事项。这些诸多加分事项中,城市考生由于先天教育资源丰富,能够抓住这些加分机会,使得农村考生在加分上面也处于先天的劣势地位。规范和减少加分事项,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考公平。 3.2 进一步解决农村考生弃考问题的政策建议
虽然国家认识到农村考生弃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很多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弃考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奖助贷”力度。农村家庭供养大学生的最大障碍是经济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奖助贷”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或是惠及面不够广,或是资助力度不够,仍然有不少农村大学生不能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大学生“奖助贷”力度,具体是指:“奖”,建立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受助面;“助”,提高农村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的比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向农村大学生倾斜;“贷”,适时适当提高农村大学生的贷款额度。
(2)改革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供需达到饱和状态,实质却是教育结构存在很大问题,高等教育结构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才能缓解这种困境。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引导一部分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按照“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教育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扶助力度。硬件方面,要整修或重建农村学校教学楼,改善教学条件,购置必备的教学设施,为农村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软件方面,积极引导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基层就业,合理规划农村教师的发展路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敢于留在农村、愿意留在农村。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积极引导城中教师支援乡村,选拔乡村教师进城深造。
4 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农村学生弃考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是首要因素。所以,国家应该在每年财政预算投入时,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32.html.
[2] 教育部.各级教育毛入学率[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24.html.
[3] 刘娜,向冠春.高等教育与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兼论高中生高考弃考现象[J].未来与发展,2010(5):69-71.
[4] 南都.2013高考弃考人数约100万 弃考率五年来维持10%[N].南方都市报,2013-06-08(1).
[5] 杜丁.今年全国弃考学生约为百万[N].新京报,2013-06-07.
[6] 网易教育.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仅一成 寒门学子都去了哪[EB/OL].http://edu.163.com/11/0805/12/7AMO42C200294JD0.html.
关键词 高考 农村生源 弃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超过14000人,毛入学率超过30%,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一方面,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广大农村考生;但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农村学生弃考現象越来越普遍,正有扩大蔓延趋势。教育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研究农村学生弃考的现象及原因,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通过高考进而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可以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将之作为以后进入社会的财富储备。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好职业、高收入和高地位,并逐步进入一个较高的社会阶层。
201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749万,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很多大学生不能找到理想工作,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逐渐下降。随着大学生的贬值,很多高中生放弃高考,而农村生源占了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弃考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农村考试弃考这一现象进行剖析,试图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1 农村学生弃考的现状
1.1 农村考生弃考人数多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没有权威部门对农村弃考人数进行公布,但我们可以从相关数据中加以推算。教育部发言人续梅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弃考率近五年来基本维持在10%左右。近年来,高考报考人数在900万至1000万之间,由此计算,每年弃考人数在100万左右,且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推算,弃考学生中,农村孩子占绝大多数。在弃考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是选择留学,但绝大多数还是无力支付高等教育学费的农村考生。
1.2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占比减少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跌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农村孩子能读重点大学的几率很小,这与农村考生弃考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考生考入重点大学困难重重,致使部分考生因此而弃考,而弃考又进一步使考入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减少。
1.3 “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
在现阶段,因为读书贵、就业难等原因,在部分农村地区,又流行了新“读书无用论”。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薪资不如一些技术熟练的农民工的现实情况下,新“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新“读书无用论”是当今社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价值观扭曲的反映。
2 农村学生弃考的原因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阅览文献发现,造成农村考生弃考的原因主要以下四点。
(1)大学生培养成本高。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这对大部分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费、住宿费等为每年6000元左右,每个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用约为1000元,初步估算,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必要花费大约为15000元。而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为8895元。由此可见,一个农村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经济压力巨大。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若考生弃考外出打工,每年大约可以收入3~5万,与每年支出1.5万相比,很多人都会认为弃考打工是个不错的选择。
(2)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长率降到7%左右,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随之减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可想而知。从目前就业市场状况来看,很多考生会认为,如果去接受高等教育,就会出现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再加上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致使毕业生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人才市场中四处碰壁。
(3)城乡二元结构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障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为城乡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他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在高考方面主要表现为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考生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地方的中考入学是划片招生,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划片区域一般在非重点高中片内,农村学生要想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片外考生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这就使得农村考生在高中阶段就丧失了竞争优势,无法与城市高中就读的学生享受到同质的教育资源。
(4)农村教育基础落后。农村的中学教育,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处于落后的境地。硬件方面,不少城中重点高中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初步建立了校园网,建立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而农村高中却相差甚远。软件方面,城中重点高中在招聘教师时,已将学历要求提高到了研究生层次,而在一些落后的农村,不仅没有人来应聘教师岗位,反而还要依靠大学生支教来维持正常教学。农村教育基础的落后,使很多农村学子无法达到高等学校入学要求。
3 解决弃考的对策
3.1 政府已采取的一些措施
农村考生弃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已察觉到这一问题,并正在积极应对。在2015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对于农村学生弃考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除了采取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措施以外,还采取了以下措施:继续扩大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地域范围。高考命题重回“大一统”时代,支持者认为:(1)使用全国卷的省区市越多,越能缩小地域性的差别,是推动高考公平的重要一步,此项举措主要可以缩小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2)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事项。教育部先后减少了体育特长生加分、奥赛与科技竞赛加分等加分事项,大幅减少了地方性加分事项。这些诸多加分事项中,城市考生由于先天教育资源丰富,能够抓住这些加分机会,使得农村考生在加分上面也处于先天的劣势地位。规范和减少加分事项,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考公平。 3.2 进一步解决农村考生弃考问题的政策建议
虽然国家认识到农村考生弃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很多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弃考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奖助贷”力度。农村家庭供养大学生的最大障碍是经济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奖助贷”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或是惠及面不够广,或是资助力度不够,仍然有不少农村大学生不能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农村大学生“奖助贷”力度,具体是指:“奖”,建立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受助面;“助”,提高农村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的比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向农村大学生倾斜;“贷”,适时适当提高农村大学生的贷款额度。
(2)改革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供需达到饱和状态,实质却是教育结构存在很大问题,高等教育结构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才能缓解这种困境。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引导一部分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按照“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教育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扶助力度。硬件方面,要整修或重建农村学校教学楼,改善教学条件,购置必备的教学设施,为农村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软件方面,积极引导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基层就业,合理规划农村教师的发展路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敢于留在农村、愿意留在农村。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积极引导城中教师支援乡村,选拔乡村教师进城深造。
4 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农村学生弃考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是首要因素。所以,国家应该在每年财政预算投入时,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32.html.
[2] 教育部.各级教育毛入学率[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24.html.
[3] 刘娜,向冠春.高等教育与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兼论高中生高考弃考现象[J].未来与发展,2010(5):69-71.
[4] 南都.2013高考弃考人数约100万 弃考率五年来维持10%[N].南方都市报,2013-06-08(1).
[5] 杜丁.今年全国弃考学生约为百万[N].新京报,2013-06-07.
[6] 网易教育.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仅一成 寒门学子都去了哪[EB/OL].http://edu.163.com/11/0805/12/7AMO42C200294J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