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1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如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部炎症命名,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所致。鼻咽部感染常可波及鼻窦、中耳、口腔、颈淋巴结、气管、肺等器官。有时原发病已好转或痊愈,而并发症则迁延不愈,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做全面检查观察。另外,某些传染病早期表现为上感症状,需仔细辨认,以免造成误诊。一般本病预后良好。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体征
1.1.1 潜伏期 多为2~3日,起病多较急。
1.1.2 轻症 只有流清涕、鼻塞、喷嚏等鼻部症状,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在3~4日内自愈。
1.1.3 重症 体温可达39~40℃,高温初期可发生惊厥。患儿有头痛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若炎症波及到中耳、鼻窦、颈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等邻近器官,则发生相应器官炎症。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可持续腹痛。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婴儿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如由肠道病毒引起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1.2 种特殊类型上感
1.2.1 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1.2.2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为柯萨奇A组病毒。急性起病、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1~4mm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 诊断要点
(1)据症状、体征即可诊断本病。
(2)本病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早期、过敏性鼻炎等相鉴别。
3 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
3.1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生命,它可促进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体质。体育锻炼是保持和增进呼吸系统健康的根本方法,它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3.2 睡眠
睡眠不仅能消除一天疲劳,并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生命状态,但有部分儿童睡眠不正确,如张嘴呼吸、蒙头睡觉等不良习惯,污浊的含氧少的空气和未给鼻腔过滤空气进入下呼吸道会影响健康而易患病。
表1 在观察的108例患儿中,年龄与患病率有一定关系
3.3 饮食
由于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口腔炎病极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它是小儿患肺炎、上呼吸道染等的最基本因素,据查,在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2至9岁的儿童74名,其中就有偏食、厌食的51名,约占70%,其中以吃甜食及零食的居多。
4 年龄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从表1中看出,儿童在1~7岁间患呼吸系统疾病偏高,这是由于此年龄段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决定的,抵抗力弱,易造成感染。
5 气候环境因素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5.1 气候
在北方每年的11月~5月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约占一年发病率的65%,干燥寒冷的气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外部因素,有关文献报导,小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湿度65%。
5.2 环境
成人吸烟对小儿健康影响极大,燃烧后的烟雾含有500多种有刺激性的或有毒性的物质,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更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
5.3 集体环境
集体环境不良造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增加,送幼儿园的3~6岁小儿尤其是刚送的孩子,心理紧张,环境不适应,孩子较密集在一个活动室,空气消毒不及时不彻底,极易造成此系统疾病的传播,因此统计一年的病儿在家看管和去幼儿园的3~6岁儿童患病的比例是28:52,当然这要排除其它的一些因素,如去幼儿园途中是否着凉等。
5.4 某些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在调查中,患贫血的儿童37名,营养不良的5名,心肌炎的16名,佝偻病的4名,约占发病总数的58%。
6 预防
(1)环境卫生。环境要清洁、空气清新,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影剧院、商场、医院等地应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或用250PPm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两次喷雾消毒并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家庭环境可用食醋薰蒸的方法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注意个人卫生,纠正偏食的坏习惯,多运动并练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教育孩子养成自我防护的知识,如别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开,不要让人离自己说话太近等,一但有上感症状应抓紧治疗,以免向下漫延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
(3)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干燥炎热的天气多饮水,寒冷天气外出带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4)积极治疗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心肌炎等病,据报道佝偻病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90%以上。因此要特别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000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如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部炎症命名,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所致。鼻咽部感染常可波及鼻窦、中耳、口腔、颈淋巴结、气管、肺等器官。有时原发病已好转或痊愈,而并发症则迁延不愈,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做全面检查观察。另外,某些传染病早期表现为上感症状,需仔细辨认,以免造成误诊。一般本病预后良好。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体征
1.1.1 潜伏期 多为2~3日,起病多较急。
1.1.2 轻症 只有流清涕、鼻塞、喷嚏等鼻部症状,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在3~4日内自愈。
1.1.3 重症 体温可达39~40℃,高温初期可发生惊厥。患儿有头痛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若炎症波及到中耳、鼻窦、颈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等邻近器官,则发生相应器官炎症。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可持续腹痛。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婴儿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如由肠道病毒引起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1.2 种特殊类型上感
1.2.1 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1.2.2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为柯萨奇A组病毒。急性起病、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1~4mm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 诊断要点
(1)据症状、体征即可诊断本病。
(2)本病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早期、过敏性鼻炎等相鉴别。
3 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
3.1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生命,它可促进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体质。体育锻炼是保持和增进呼吸系统健康的根本方法,它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3.2 睡眠
睡眠不仅能消除一天疲劳,并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生命状态,但有部分儿童睡眠不正确,如张嘴呼吸、蒙头睡觉等不良习惯,污浊的含氧少的空气和未给鼻腔过滤空气进入下呼吸道会影响健康而易患病。
表1 在观察的108例患儿中,年龄与患病率有一定关系
3.3 饮食
由于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口腔炎病极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它是小儿患肺炎、上呼吸道染等的最基本因素,据查,在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2至9岁的儿童74名,其中就有偏食、厌食的51名,约占70%,其中以吃甜食及零食的居多。
4 年龄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从表1中看出,儿童在1~7岁间患呼吸系统疾病偏高,这是由于此年龄段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决定的,抵抗力弱,易造成感染。
5 气候环境因素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5.1 气候
在北方每年的11月~5月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约占一年发病率的65%,干燥寒冷的气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外部因素,有关文献报导,小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湿度65%。
5.2 环境
成人吸烟对小儿健康影响极大,燃烧后的烟雾含有500多种有刺激性的或有毒性的物质,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更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
5.3 集体环境
集体环境不良造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增加,送幼儿园的3~6岁小儿尤其是刚送的孩子,心理紧张,环境不适应,孩子较密集在一个活动室,空气消毒不及时不彻底,极易造成此系统疾病的传播,因此统计一年的病儿在家看管和去幼儿园的3~6岁儿童患病的比例是28:52,当然这要排除其它的一些因素,如去幼儿园途中是否着凉等。
5.4 某些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在调查中,患贫血的儿童37名,营养不良的5名,心肌炎的16名,佝偻病的4名,约占发病总数的58%。
6 预防
(1)环境卫生。环境要清洁、空气清新,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影剧院、商场、医院等地应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或用250PPm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两次喷雾消毒并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家庭环境可用食醋薰蒸的方法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注意个人卫生,纠正偏食的坏习惯,多运动并练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教育孩子养成自我防护的知识,如别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开,不要让人离自己说话太近等,一但有上感症状应抓紧治疗,以免向下漫延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
(3)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干燥炎热的天气多饮水,寒冷天气外出带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4)积极治疗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心肌炎等病,据报道佝偻病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90%以上。因此要特别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