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告,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表明,只有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经济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纯经济救助难以解决“心理贫困”。因此,了解掌握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并研究相应解决策略,是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1.自卑及其带来的封闭、敏感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面的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进入高校后,身边同学衣食无忧,甚至是享受生活,而自己却在为基本日常生活费用头疼;身边同学常常大谈某明星、某品牌,而自己听都没听过,插不上话;自己来自偏远的农村,不会使用电脑、电话,英语基础更是薄弱,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成绩在大学却那么不起眼,而自己根本没有演讲、唱歌、绘画、演奏等特长。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贫困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我不行”的内部语言,忽略了所有自身的优点。
自卑心理不克服,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自我封闭、悲观失望、学习无动力、无法融入集体,最终带来消沉、抑郁,严重的可引发自杀等后果;因为自卑心理,有的贫困生变得高度敏感、多疑,有时会把其他同学的说笑误认为是在议论、嘲笑自己,别人不经意的玩笑会引起内心的轩然大波,发生口角或冲突;有的贫困生大肆挥霍学校和社会的经济救助,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后活在自责与自卑的双重折磨中……这种错误认知和自我评价方式不改变,经济援助只会带来新的心理问题。
2.焦虑及其带来的情绪情感困扰
贫困生的焦虑、忧虑主要是由现实环境的压力与困难引起的,笔者总结咨询经验,发现贫困生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带来的焦虑。许多贫困生常常为每月生活费无着落而发愁,担心申请不下助学贷款;有的贫困生费了很多努力却找不到勤工助学的机会,还有的在打工过程中被骗;患病时无钱去医院治疗;无钱参加集体活动、寝室娱乐等。由此带来贫困生负面的自我评价与暗示,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嫉妒等。二是家庭带来的焦虑。贫困生有的来自偏远农村,家里还有在上学的兄弟姐妹;有的父母患病,没有劳动能力;还有的来自城市下岗家庭……他们虽然求学在外,但一直在为家里的情况担心。自己一方面承受着所处环境带来的精神压力,一方面又无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现状。还有的同学通过学校救助和自己的努力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却又会因此生出自责,为自己在外面过上了比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心生内疚。三是学业带来的焦虑。贫困生背负着家人的期望,自己也期待通过大学改变命运。可是,进入大学后会发现与别的同学相比,自己的成绩没有明显的优势,而自己其他的所谓综合素质又差很多,由此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将全部的能量都押在了学习上,期待通过成绩让自己扬眉吐气,却因为对成绩的过度在意引发考试焦虑等问题,影响成绩,进而出现强迫、偏执等症状。四是未来就业难带来的焦虑。一方面是家人的期待,以为上了大学,今后就过上了万事无忧的生活,一方面是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现实,处于两者之间的贫困生极易产生不堪重负、逃避解脱的不理智想法或做法。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及其带来的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贫困生也渴望真挚的友情和爱情,渴望与人有内心的交流,但自卑、敏感、焦虑、自我保护意识强等因素容易带来人际交往的适应不良,而人际交往的适应不良反过来又加深了这些问题,甚至进一步引发心理障碍。在咨询中笔者发现,有的贫困生内心渴望温暖的寝室氛围,却作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独来独往,一个人品尝孤独;还有的贫困生对异性产生了爱慕,却拼命地压制、自责,将一切归结为自己没钱,然后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还有的出现单相思、恋爱幻想等情况。
贫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随之带来的是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不论客观支持分还是主观支持分都显著低于非贫困学生。一方面可能是贫困生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从而缺少来自家人、老师、同学等方面的社会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贫困生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系统的主观感受性低。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提高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大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发生。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消除贫困生心理问题和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事实表明,相应的课程和讲座,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办法,自觉调节和控制情绪,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弥补由于贫困生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带来的隐患。另外,通过教育,不仅能够使贫困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使大学生整体对于贫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贫困生面临的环境压力,也使得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能更成熟、客观、冷静,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一方面接待来访的贫困学生,做好个体心理咨询;另一方面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直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并多次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人际关系及自我成长的团体心理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贫困生存在自卑、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问题,团体心理辅导恰恰提供了接纳的氛围,促进了成员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帮助其发现自我价值,学会面对现实;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模拟的社会环境,通过成员交流形成了积极的体验,获得了情感支持,克服了孤独等不良心理。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生在自信、自尊、人际交往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
3.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群体的内心和情感更加复杂、微妙。学校和社会提供各种经济支持时也应考虑到资助形式、给予方式等对其带来的影响,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各位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对这些学生应有更多的关注和心理体恤,要遵循情感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用爱心叩开这些学生的心扉,带着感情去做贫困生的思想工作,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建设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
高校应当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应大力宣传勤劳节俭的美德,坚决反对挥霍浪费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正确认识贫富差别。倡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使广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中学习生活。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接触老师同学和进行必要的社会交往。
改善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人际关系。营造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降低他们的抑郁、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都是有益的。
总之,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复杂工程。高校管理者和各级学生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贫困,还包括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应对此有高度的重视,并对贫困生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各职能部门与机构密切配合,既解决经济问题,又加强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1.自卑及其带来的封闭、敏感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面的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进入高校后,身边同学衣食无忧,甚至是享受生活,而自己却在为基本日常生活费用头疼;身边同学常常大谈某明星、某品牌,而自己听都没听过,插不上话;自己来自偏远的农村,不会使用电脑、电话,英语基础更是薄弱,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成绩在大学却那么不起眼,而自己根本没有演讲、唱歌、绘画、演奏等特长。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贫困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我不行”的内部语言,忽略了所有自身的优点。
自卑心理不克服,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自我封闭、悲观失望、学习无动力、无法融入集体,最终带来消沉、抑郁,严重的可引发自杀等后果;因为自卑心理,有的贫困生变得高度敏感、多疑,有时会把其他同学的说笑误认为是在议论、嘲笑自己,别人不经意的玩笑会引起内心的轩然大波,发生口角或冲突;有的贫困生大肆挥霍学校和社会的经济救助,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后活在自责与自卑的双重折磨中……这种错误认知和自我评价方式不改变,经济援助只会带来新的心理问题。
2.焦虑及其带来的情绪情感困扰
贫困生的焦虑、忧虑主要是由现实环境的压力与困难引起的,笔者总结咨询经验,发现贫困生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带来的焦虑。许多贫困生常常为每月生活费无着落而发愁,担心申请不下助学贷款;有的贫困生费了很多努力却找不到勤工助学的机会,还有的在打工过程中被骗;患病时无钱去医院治疗;无钱参加集体活动、寝室娱乐等。由此带来贫困生负面的自我评价与暗示,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嫉妒等。二是家庭带来的焦虑。贫困生有的来自偏远农村,家里还有在上学的兄弟姐妹;有的父母患病,没有劳动能力;还有的来自城市下岗家庭……他们虽然求学在外,但一直在为家里的情况担心。自己一方面承受着所处环境带来的精神压力,一方面又无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现状。还有的同学通过学校救助和自己的努力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却又会因此生出自责,为自己在外面过上了比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心生内疚。三是学业带来的焦虑。贫困生背负着家人的期望,自己也期待通过大学改变命运。可是,进入大学后会发现与别的同学相比,自己的成绩没有明显的优势,而自己其他的所谓综合素质又差很多,由此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将全部的能量都押在了学习上,期待通过成绩让自己扬眉吐气,却因为对成绩的过度在意引发考试焦虑等问题,影响成绩,进而出现强迫、偏执等症状。四是未来就业难带来的焦虑。一方面是家人的期待,以为上了大学,今后就过上了万事无忧的生活,一方面是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现实,处于两者之间的贫困生极易产生不堪重负、逃避解脱的不理智想法或做法。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及其带来的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贫困生也渴望真挚的友情和爱情,渴望与人有内心的交流,但自卑、敏感、焦虑、自我保护意识强等因素容易带来人际交往的适应不良,而人际交往的适应不良反过来又加深了这些问题,甚至进一步引发心理障碍。在咨询中笔者发现,有的贫困生内心渴望温暖的寝室氛围,却作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独来独往,一个人品尝孤独;还有的贫困生对异性产生了爱慕,却拼命地压制、自责,将一切归结为自己没钱,然后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还有的出现单相思、恋爱幻想等情况。
贫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随之带来的是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不论客观支持分还是主观支持分都显著低于非贫困学生。一方面可能是贫困生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从而缺少来自家人、老师、同学等方面的社会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贫困生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系统的主观感受性低。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提高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大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发生。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消除贫困生心理问题和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事实表明,相应的课程和讲座,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办法,自觉调节和控制情绪,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弥补由于贫困生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带来的隐患。另外,通过教育,不仅能够使贫困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使大学生整体对于贫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贫困生面临的环境压力,也使得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能更成熟、客观、冷静,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一方面接待来访的贫困学生,做好个体心理咨询;另一方面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直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并多次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人际关系及自我成长的团体心理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贫困生存在自卑、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问题,团体心理辅导恰恰提供了接纳的氛围,促进了成员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帮助其发现自我价值,学会面对现实;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模拟的社会环境,通过成员交流形成了积极的体验,获得了情感支持,克服了孤独等不良心理。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生在自信、自尊、人际交往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
3.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群体的内心和情感更加复杂、微妙。学校和社会提供各种经济支持时也应考虑到资助形式、给予方式等对其带来的影响,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各位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对这些学生应有更多的关注和心理体恤,要遵循情感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用爱心叩开这些学生的心扉,带着感情去做贫困生的思想工作,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建设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
高校应当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应大力宣传勤劳节俭的美德,坚决反对挥霍浪费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正确认识贫富差别。倡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使广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中学习生活。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接触老师同学和进行必要的社会交往。
改善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人际关系。营造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降低他们的抑郁、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都是有益的。
总之,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复杂工程。高校管理者和各级学生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贫困,还包括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应对此有高度的重视,并对贫困生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各职能部门与机构密切配合,既解决经济问题,又加强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