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笔者主要简述了如何安全有效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水利水电施工,以促进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不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也有了非常长足的发展,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南水北调、引黄供水、三峡水利发电站等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中更需要精益求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纵深拓展现有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下面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同特点及对应的几种技术加以阐述。我国幅员辽阔,跨经纬度区域面积广大,加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前,设计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温气候影响,注重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断深入学习探索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工程方案,以便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1 南方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占全国水资源总数的70%以上,为水利水电施工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但是利弊的均衡性存在于任何人力工程建筑中,南方的水资源最丰富,却多集中于小河湖泊中,缺少大江大河。小河湖泊数目众多,分布成星点状,切面积过于狭小,无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利用于水利水电施工建设的只有长江和珠江。但是长江下游水流平缓,流速慢且落差小;珠江地区地形多为山川丘陵。
1.1 水工隧洞施工衬砌或支护
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不适宜建设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但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向我国其他淡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提供水源,以此平衡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嚴重不均衡的状况。在此项调水工程中水工隧洞施工衬砌或支护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内容为开挖、出渣、衬砌或支护、灌浆等。其中隧洞喷锚支护是采用钢筋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对洞室围岩进行单独或联合支护的统称。喷射混凝土时,由于水泥用量较大且又掺有速凝剂,凝结硬化快,必须加强养护。
1.2 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及混凝土“双掺”技术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夏秋多春冬少。基于此,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利用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水系进行水利蓄水工程建设,以便充分利用好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使其能够在南方地区大江大河的洪水期蓄水,在枯水期防水,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经过了上百年的积累,洞庭湖和鄱阳湖这两大淡水湖系的水利蓄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其坚固性和耐用性也为我们践行现代化的蓄水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因此,在这项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利用已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的合理改造。争取走出一条安全、合理、高效、节能的现代化水利水电建设路线。
在此项工程建设中采用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和混凝土“双掺”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工程建设时,可对已有坝体进行劈裂灌浆和对坝肩、坝底基岩进行帷幕灌浆,使坝体内形成连续的防渗体,从而降低坝体浸润线,消除坝后坡的严重渗漏,使坝体趋于稳定,最终达到除险加固目的。土坝坝体劈裂灌浆可根据土坝实际情况布置两排灌浆孔然后采用回转方法成孔,孔内下塞,纯压式灌浆,自上而下分段,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而混凝土“双掺”技术中,坝体混凝土掺粉煤灰,可大量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强混凝土密实性,降低混凝土绝热升温,提高抗裂性能等。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大中型水坝施工中大力推广掺粉煤灰技术。碾压混凝土中掺量达50%~70%。在常态混凝土的掺量一般也可以达到20%~30%。
2 北方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较于南方是属于极度匮乏的,因此更应善加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其可利用的方面。北方的水利工程设施主要集中在黄河、海河流域,但这两条大河的流域面积广大,且极其分散,坝址以上源近流短、集雨面积小,河床坡缓,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极为贫乏,实际可供开发容量更低,来水量丰枯悬殊,校核洪峰极高,导致工程泄洪规模增大,投资较高。尤其是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段,水流高于地平面达十几米,不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大大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本。所以,黄河、海河流域的地区地形多为平原,但却比南方的丘陵山地地区更加不适合建设水利枢纽工程。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北方的水系环境条件更适合建设水利水电灌溉工程,既能开发北方水资源的可用性,又能促进北方的经济发展。而在水利水电灌溉工程的建设中,笔者建议使用地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大多会采用射水法造墙机进行地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射水法造墙机不断进行更新换代。目前投入使用的射水法“三代机”可适用于粒径≤80mm左右砂石卵石地基处理,墙深≤30m,墙厚0.22m~O.60m,其垂直度≤1/300。这项技术为我国在砂土地基中建造混凝土防渗墙提供了一种速度快、成本低、质量可靠、施工简便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3 西北、西南部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我国西北部地区的主要地质为沙漠,气候极度干旱,江河多为内流河,即使是在丰水期水量也很不乐观。所以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适合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反而沿用千年的坎儿井最为合适。作为投资少效益高的古老水利工程,坎儿井应当受到大力扶持,既是传承了这门实用性极强的技术,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点工程。
我国西南部地区主要有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水流,不仅水量大、水流丰沛,而且由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高山大川的存在,使得江河的落差最高可达40米以上,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为水利枢纽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山地建设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但是我们更应具备国际化的长远眼光,应当看到非可再生能源的开采量已经不足以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水能资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未来社会的支柱能源。因此,在此地区加大投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的效益回报是远远大于投资成本的。而在已有工程建设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在西南部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可以参照三峡水利枢纽的工程技术来建设。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已经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很多,本文主要就我国各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分析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技术。无论是现有的成熟技术还是新兴技术,都必须成熟灵活运用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更加安全、稳定。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不应只满足现状,而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不断地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武威.浅析几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10).
[2] 张俞琴.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也有了非常长足的发展,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南水北调、引黄供水、三峡水利发电站等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中更需要精益求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纵深拓展现有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下面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同特点及对应的几种技术加以阐述。我国幅员辽阔,跨经纬度区域面积广大,加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前,设计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温气候影响,注重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断深入学习探索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工程方案,以便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1 南方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占全国水资源总数的70%以上,为水利水电施工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但是利弊的均衡性存在于任何人力工程建筑中,南方的水资源最丰富,却多集中于小河湖泊中,缺少大江大河。小河湖泊数目众多,分布成星点状,切面积过于狭小,无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利用于水利水电施工建设的只有长江和珠江。但是长江下游水流平缓,流速慢且落差小;珠江地区地形多为山川丘陵。
1.1 水工隧洞施工衬砌或支护
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不适宜建设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但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向我国其他淡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提供水源,以此平衡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嚴重不均衡的状况。在此项调水工程中水工隧洞施工衬砌或支护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内容为开挖、出渣、衬砌或支护、灌浆等。其中隧洞喷锚支护是采用钢筋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对洞室围岩进行单独或联合支护的统称。喷射混凝土时,由于水泥用量较大且又掺有速凝剂,凝结硬化快,必须加强养护。
1.2 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及混凝土“双掺”技术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夏秋多春冬少。基于此,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利用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水系进行水利蓄水工程建设,以便充分利用好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使其能够在南方地区大江大河的洪水期蓄水,在枯水期防水,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经过了上百年的积累,洞庭湖和鄱阳湖这两大淡水湖系的水利蓄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其坚固性和耐用性也为我们践行现代化的蓄水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因此,在这项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利用已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的合理改造。争取走出一条安全、合理、高效、节能的现代化水利水电建设路线。
在此项工程建设中采用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和混凝土“双掺”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工程建设时,可对已有坝体进行劈裂灌浆和对坝肩、坝底基岩进行帷幕灌浆,使坝体内形成连续的防渗体,从而降低坝体浸润线,消除坝后坡的严重渗漏,使坝体趋于稳定,最终达到除险加固目的。土坝坝体劈裂灌浆可根据土坝实际情况布置两排灌浆孔然后采用回转方法成孔,孔内下塞,纯压式灌浆,自上而下分段,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而混凝土“双掺”技术中,坝体混凝土掺粉煤灰,可大量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强混凝土密实性,降低混凝土绝热升温,提高抗裂性能等。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大中型水坝施工中大力推广掺粉煤灰技术。碾压混凝土中掺量达50%~70%。在常态混凝土的掺量一般也可以达到20%~30%。
2 北方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较于南方是属于极度匮乏的,因此更应善加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其可利用的方面。北方的水利工程设施主要集中在黄河、海河流域,但这两条大河的流域面积广大,且极其分散,坝址以上源近流短、集雨面积小,河床坡缓,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极为贫乏,实际可供开发容量更低,来水量丰枯悬殊,校核洪峰极高,导致工程泄洪规模增大,投资较高。尤其是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段,水流高于地平面达十几米,不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大大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本。所以,黄河、海河流域的地区地形多为平原,但却比南方的丘陵山地地区更加不适合建设水利枢纽工程。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北方的水系环境条件更适合建设水利水电灌溉工程,既能开发北方水资源的可用性,又能促进北方的经济发展。而在水利水电灌溉工程的建设中,笔者建议使用地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大多会采用射水法造墙机进行地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射水法造墙机不断进行更新换代。目前投入使用的射水法“三代机”可适用于粒径≤80mm左右砂石卵石地基处理,墙深≤30m,墙厚0.22m~O.60m,其垂直度≤1/300。这项技术为我国在砂土地基中建造混凝土防渗墙提供了一种速度快、成本低、质量可靠、施工简便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3 西北、西南部地区的施工条件及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我国西北部地区的主要地质为沙漠,气候极度干旱,江河多为内流河,即使是在丰水期水量也很不乐观。所以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适合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反而沿用千年的坎儿井最为合适。作为投资少效益高的古老水利工程,坎儿井应当受到大力扶持,既是传承了这门实用性极强的技术,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点工程。
我国西南部地区主要有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水流,不仅水量大、水流丰沛,而且由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高山大川的存在,使得江河的落差最高可达40米以上,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为水利枢纽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山地建设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但是我们更应具备国际化的长远眼光,应当看到非可再生能源的开采量已经不足以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水能资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未来社会的支柱能源。因此,在此地区加大投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的效益回报是远远大于投资成本的。而在已有工程建设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在西南部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可以参照三峡水利枢纽的工程技术来建设。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已经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很多,本文主要就我国各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分析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技术。无论是现有的成熟技术还是新兴技术,都必须成熟灵活运用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更加安全、稳定。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不应只满足现状,而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不断地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武威.浅析几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10).
[2] 张俞琴.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