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这样与体育结缘
1983年刘翔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平凡而充满温情。因为工作繁忙,父母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所以小刘翔的大部分时间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时候的刘翔非常顽皮,“从来不正正经经地走路”。每次上街,刘翔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马,一会儿跳上花坛,一会儿狂奔起来,总之没有一刻安静。所谓“三岁看到老”,想必老人现在看到刘翔的成绩再回顾当时一定释怀了不少。
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的刘翔,与体育结缘只能说是一个“巧”字。那时刘翔已经和分了房子的爸爸妈妈搬出了爷爷奶奶家,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小刘翔,每天放学回家,刘翔就和同学撒欢地在操场上跑。一天,正在操场上经过的田径队教练钟锁贵看到了刘翔奔跑时那种放松又愉悦的表情,于是上前询问他是否愿意参加田径队,结果一拍即合。从此小刘翔与体育结缘,谁会想到原本是一种对于天性的释放和兴趣的使然,却成就了一种莫大的荣耀。
也许有些人天生就是要从事某种职业,注定好了的。
1996年,一次市100米跑比赛的机会,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直到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
中国“飞人”震惊雅典
说到刘翔,不能不提到雅典的奥运会。那是一个缔造了神话的赛场,是一个体育巨星冉冉升起的地方。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决赛中,刘翔完美地表现以惊人的速度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以接近3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最终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追平了科林·杰克逊在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夺得了首枚男子田径奥运金牌。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成为唯一一位能够在田径赛道上击败美洲和欧洲选手的黄皮肤男子运动员。
赛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评价这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含金量最重”的金牌,刘翔也因此成为了该届奥运会闭幕典礼上中国队的旗手。
从此,在亿万中国人心中多了一个名字,刘翔。一个可以飞起来的男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为国争光的英雄。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生活没有一帆风顺,英雄往往在接受光环和荣耀的同时要背负更多比人前光芒万丈艰难千万倍的事情。假如雅典的奥运会让刘翔成为英雄,那北京的2008年奥运会却险些让刘翔成为“罪人”。
2008年8月18日,男子110米栏第一轮预赛进行,被分在第六组第二道的刘翔被主场观众寄予厚望。但因伤势复发,刘翔临场退出比赛,卫冕失败。
那一刻,坐在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落泪了,有人惋惜,有人愤恨,有人心疼……但无论什么,这结果多多少少叫人有些失望。这次奥运会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人们期待刘翔在本国的土地上再次做做扬眉吐气的事情,因为他们相信这位英雄。可他们忘了,英雄也是人,无论是身体的超负荷运作,旧伤带来的困扰,还是当时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在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都是无法承担的重力,生命纵然再坚韧、内心再强大似乎也抵不过那种无尽的压力。
王者归来
不久前,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再创奇迹的刘翔让人们又多了几分遐想,难道他真的隐藏了实力?难道未来的他真有无限空间?
亚运会的赛场以及那飞人般的速度不停地在告诉众人,他,刘翔,我们的飞人英雄又回来了。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地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载誉归来,刘翔依然是莘庄基地里不变的表率。
再登舞台,漫天飞舞的言论依然是作为一个英雄无法摆脱的宿命。孙海平给徒弟、也给自己放了一个难得的大假。他们都需要释放一下,既有未尽的激情,更有两年来积聚的重重压力。他们更需要思考一番,王者归来,13秒09是起点,但绝不能是终点。
或许从亚运会领奖台上下来,孙海平与刘翔就已理清思路再创奇迹不是天方夜谭,但前路坎坷亦是超乎想象,“夺回纪录”也不是笑话。
就像一直有人在问刘翔:“你的伤好了么?”
刘翔只是若有所思地说:“我想只有把纪录夺回来,我的伤才真的好了。”
这就是刘翔,一名中国的运动员,一位曾经跌倒却华丽转身的英雄。相信他,祝福他,会给我们创造出无限可能和奇迹……
1983年刘翔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平凡而充满温情。因为工作繁忙,父母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所以小刘翔的大部分时间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时候的刘翔非常顽皮,“从来不正正经经地走路”。每次上街,刘翔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马,一会儿跳上花坛,一会儿狂奔起来,总之没有一刻安静。所谓“三岁看到老”,想必老人现在看到刘翔的成绩再回顾当时一定释怀了不少。
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的刘翔,与体育结缘只能说是一个“巧”字。那时刘翔已经和分了房子的爸爸妈妈搬出了爷爷奶奶家,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小刘翔,每天放学回家,刘翔就和同学撒欢地在操场上跑。一天,正在操场上经过的田径队教练钟锁贵看到了刘翔奔跑时那种放松又愉悦的表情,于是上前询问他是否愿意参加田径队,结果一拍即合。从此小刘翔与体育结缘,谁会想到原本是一种对于天性的释放和兴趣的使然,却成就了一种莫大的荣耀。
也许有些人天生就是要从事某种职业,注定好了的。
1996年,一次市100米跑比赛的机会,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直到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
中国“飞人”震惊雅典
说到刘翔,不能不提到雅典的奥运会。那是一个缔造了神话的赛场,是一个体育巨星冉冉升起的地方。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决赛中,刘翔完美地表现以惊人的速度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以接近3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最终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追平了科林·杰克逊在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夺得了首枚男子田径奥运金牌。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成为唯一一位能够在田径赛道上击败美洲和欧洲选手的黄皮肤男子运动员。
赛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评价这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含金量最重”的金牌,刘翔也因此成为了该届奥运会闭幕典礼上中国队的旗手。
从此,在亿万中国人心中多了一个名字,刘翔。一个可以飞起来的男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为国争光的英雄。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生活没有一帆风顺,英雄往往在接受光环和荣耀的同时要背负更多比人前光芒万丈艰难千万倍的事情。假如雅典的奥运会让刘翔成为英雄,那北京的2008年奥运会却险些让刘翔成为“罪人”。
2008年8月18日,男子110米栏第一轮预赛进行,被分在第六组第二道的刘翔被主场观众寄予厚望。但因伤势复发,刘翔临场退出比赛,卫冕失败。
那一刻,坐在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落泪了,有人惋惜,有人愤恨,有人心疼……但无论什么,这结果多多少少叫人有些失望。这次奥运会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人们期待刘翔在本国的土地上再次做做扬眉吐气的事情,因为他们相信这位英雄。可他们忘了,英雄也是人,无论是身体的超负荷运作,旧伤带来的困扰,还是当时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在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都是无法承担的重力,生命纵然再坚韧、内心再强大似乎也抵不过那种无尽的压力。
王者归来
不久前,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再创奇迹的刘翔让人们又多了几分遐想,难道他真的隐藏了实力?难道未来的他真有无限空间?
亚运会的赛场以及那飞人般的速度不停地在告诉众人,他,刘翔,我们的飞人英雄又回来了。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地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载誉归来,刘翔依然是莘庄基地里不变的表率。
再登舞台,漫天飞舞的言论依然是作为一个英雄无法摆脱的宿命。孙海平给徒弟、也给自己放了一个难得的大假。他们都需要释放一下,既有未尽的激情,更有两年来积聚的重重压力。他们更需要思考一番,王者归来,13秒09是起点,但绝不能是终点。
或许从亚运会领奖台上下来,孙海平与刘翔就已理清思路再创奇迹不是天方夜谭,但前路坎坷亦是超乎想象,“夺回纪录”也不是笑话。
就像一直有人在问刘翔:“你的伤好了么?”
刘翔只是若有所思地说:“我想只有把纪录夺回来,我的伤才真的好了。”
这就是刘翔,一名中国的运动员,一位曾经跌倒却华丽转身的英雄。相信他,祝福他,会给我们创造出无限可能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