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重回赛场,华丽转身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这样与体育结缘
  
  1983年刘翔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平凡而充满温情。因为工作繁忙,父母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所以小刘翔的大部分时间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时候的刘翔非常顽皮,“从来不正正经经地走路”。每次上街,刘翔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马,一会儿跳上花坛,一会儿狂奔起来,总之没有一刻安静。所谓“三岁看到老”,想必老人现在看到刘翔的成绩再回顾当时一定释怀了不少。
  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的刘翔,与体育结缘只能说是一个“巧”字。那时刘翔已经和分了房子的爸爸妈妈搬出了爷爷奶奶家,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小刘翔,每天放学回家,刘翔就和同学撒欢地在操场上跑。一天,正在操场上经过的田径队教练钟锁贵看到了刘翔奔跑时那种放松又愉悦的表情,于是上前询问他是否愿意参加田径队,结果一拍即合。从此小刘翔与体育结缘,谁会想到原本是一种对于天性的释放和兴趣的使然,却成就了一种莫大的荣耀。
  也许有些人天生就是要从事某种职业,注定好了的。
  1996年,一次市100米跑比赛的机会,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直到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
  
  中国“飞人”震惊雅典
  
  说到刘翔,不能不提到雅典的奥运会。那是一个缔造了神话的赛场,是一个体育巨星冉冉升起的地方。2004年8月27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决赛中,刘翔完美地表现以惊人的速度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以接近3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最终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追平了科林·杰克逊在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夺得了首枚男子田径奥运金牌。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成为唯一一位能够在田径赛道上击败美洲和欧洲选手的黄皮肤男子运动员。
  赛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评价这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含金量最重”的金牌,刘翔也因此成为了该届奥运会闭幕典礼上中国队的旗手。
  从此,在亿万中国人心中多了一个名字,刘翔。一个可以飞起来的男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为国争光的英雄。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生活没有一帆风顺,英雄往往在接受光环和荣耀的同时要背负更多比人前光芒万丈艰难千万倍的事情。假如雅典的奥运会让刘翔成为英雄,那北京的2008年奥运会却险些让刘翔成为“罪人”。
  2008年8月18日,男子110米栏第一轮预赛进行,被分在第六组第二道的刘翔被主场观众寄予厚望。但因伤势复发,刘翔临场退出比赛,卫冕失败。
  那一刻,坐在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落泪了,有人惋惜,有人愤恨,有人心疼……但无论什么,这结果多多少少叫人有些失望。这次奥运会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人们期待刘翔在本国的土地上再次做做扬眉吐气的事情,因为他们相信这位英雄。可他们忘了,英雄也是人,无论是身体的超负荷运作,旧伤带来的困扰,还是当时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在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都是无法承担的重力,生命纵然再坚韧、内心再强大似乎也抵不过那种无尽的压力。
  
  王者归来
  
  不久前,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再创奇迹的刘翔让人们又多了几分遐想,难道他真的隐藏了实力?难道未来的他真有无限空间?
  亚运会的赛场以及那飞人般的速度不停地在告诉众人,他,刘翔,我们的飞人英雄又回来了。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地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载誉归来,刘翔依然是莘庄基地里不变的表率。
  再登舞台,漫天飞舞的言论依然是作为一个英雄无法摆脱的宿命。孙海平给徒弟、也给自己放了一个难得的大假。他们都需要释放一下,既有未尽的激情,更有两年来积聚的重重压力。他们更需要思考一番,王者归来,13秒09是起点,但绝不能是终点。
  或许从亚运会领奖台上下来,孙海平与刘翔就已理清思路再创奇迹不是天方夜谭,但前路坎坷亦是超乎想象,“夺回纪录”也不是笑话。
  就像一直有人在问刘翔:“你的伤好了么?”
  刘翔只是若有所思地说:“我想只有把纪录夺回来,我的伤才真的好了。”
  这就是刘翔,一名中国的运动员,一位曾经跌倒却华丽转身的英雄。相信他,祝福他,会给我们创造出无限可能和奇迹……
  
其他文献
5月有一个特别的节日,那就是“母亲节”。国际上母亲节献给母亲的花是康乃馨。红色的康乃馨象征热情,正义,美好和永不放弃,祝愿母亲健康长寿;粉色的康乃馨祈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白色的康乃馨象征儿女对母亲纯洁的爱和真挚的谢意;黄色康乃馨象征感恩,表达对母亲辛勤付出的感谢。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在这一天,子女为母亲送上一株忘忧草,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
一 被流言包围的红豆    我认识红豆的时候,她早就被流言覆盖了。食堂、教室、走廊……无论我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关于她的议论。  “听说前几天又有混混儿来找她了。”“真的吗?不会吧。”“是的,我还看见了,真的。”我走上去对她们说:“呐,红豆来了,去问她吧。”她们看了我一眼,三五成群地分开,脸上满是鄙夷。一些嘀咕声消散在风中,“哼,一丘之貉。”  红豆走上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走吧。”   
在我看来,爹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而唐小黑的死却让我感受到,爹也是可怜的。    一    打记事起,我就没有娘。  那时候,我常常坐在村口的河岸上。脚下,是一条蜿蜒的小河,沿岸是两排灰瓦白墙的清朝民宅。年代久远,河堤的石墙已经风化成了褐色,并且爬满了青苔。  而我的世界也爬满了青苔。  爹说,娘是受不了穷才远走他乡的。可是,我不信,我觉得,总有一天娘会风尘仆仆地回来,搂着我喜极而泣。可是,我空等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一批告别高中校园,迈向大学殿堂的莘莘学子中,有两个大家熟悉的身影——周冬雨和王莎莎。一个是新晋“谋女郎”、《山楂树之恋》的女一号;一个是喜剧童星、《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  前不久,小丸子和她俩聊了聊与高考、大学有关的事。  小丸子:高考复习阶段好过吗?是什么滋味?  周冬雨:非常苦涩。我每天只睡4小时,醒后还特别有负罪感。  王莎莎:苦是苦,但我目标明确,还常写些鼓励自己的小
The. 1    “这应该是这个夏天中比较凉快的一天了吧?”苏安然独自坐在马路边的木椅上想。远处天边的霞光逐渐被一大抹张扬的红染尽,空气中弥漫着盛夏潮湿的味道,很是美好。苏安然想起了一个也可以用“美好”来形容的人,那个笑得很干净的男生——郑子夏。  苏安然的嘴角轻轻上扬,蔓延出一丝温暖。  该回家了呢。她告诉自己,然后跳上蓝色的自行车一路冲回家。    The. 2    物理课。  “他有几天
小妖寂寂,闷骚摩羯女一枚,挑食主义者。有点叛逆,有点乖戾,有点狡黠,时常混迹于中学生群中,妄想永远停留在十七岁。早在2005年于博览发表处女作,从此走上码字写文的不归路。据说除了写文,咱还会做点小手工(如DIY发饰和布偶娃娃等),临摹也不错噢!  发表作品:《走在17岁的尾巴上》《你是心里不灭的温暖》《让一点阳光,照亮无数个日子》《世上谁人帅过陈小良》《从来不敢忘记你》《她叫自己单弦》《春天一到忘
“什么?数学老师找我?”我惊讶地望着来叫我的男同学,眼里充满着不相信。这不能怪我,开学以来,我这个成绩差的学生就不曾被哪个老师眷顾过。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在大太阳底下,微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但我还是觉得特别热,额头上的汗水正在不断地往下淌。  来到704班,老师正在监督4班同学考试。我打了声招呼,老师走了出来,手上还拿着一张试卷。这使我想起了早上刚刚考过试,“是我那张试卷答得太糟糕了,老师要批评
策划这期“泡泡”的时候,我在想除了生理发育、心理成熟的需要,中学生面对重重阻隔和几乎压倒一面的反对声还要谈恋爱,一定是有着极其强烈的社会原因的,学习压力是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呢?于是便做了“恋爱,我只是用你来减压”的征稿,来稿不算多(可能有春节的原因,2月份发的征稿启事),当然也不少。结果有点儿出乎我之前的意料,为了切题,大家倒是尽量都往“压力”上靠,但我能读得出来,如果没有学习的压力,大家可能会花更
在我六岁时,虽然不懂事,但心中已经装下了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收银员。“叮叮”响的键盘声,点钱的“噗噗”声,真的很有意思,这理想的种子一直在我心中萌芽、成长。  九岁的我又看上了“警察”这个职业,因为他们不仅穿得漂亮、有气势,而且执行起任务来英姿飒爽,这种情景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而每当亲戚朋友问我“长大想当什么”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当警察。”  十二岁的我想当魔术师,想把自己的烦恼统
倾听是指有目的地、专注地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对方会因为自己传递的信息完整接收而感觉到被尊重与被接纳,同时因实现了自我价值而彼此的关系更具信心和更加投入。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交流双方能否在同一平台上顺利进行语言交流的前提。你的倾听能力如何呢?测试一下就知道了。请根据你在最近一个月的表现,对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并记录。  1.我常常试图同时听几个人的交谈。是( )否( )  2.喜欢别人只给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