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药药性理论包含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几个方面,这些理论经过上千年的沉淀早已在植根于人们心目中,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的揭示了中药药性的理论,有益于中医学临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中药药性内涵入手,就中药药性理论的复杂性特征做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中药;药性;复杂性;多重性
中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黄帝内经》至今,我国医学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医学瑰宝。而在中药药性的研究中,自《神农本草经》至今已经数千年,目前中药药性已经从原来的气味、毒害延伸至药物的归经、升降沉浮等多个环节,经总结归纳形成了四气五味归经等多个理论。而温热、湿寒作为药性的主要特征,也是药物用于病灶的主导反应,它决定着药物的疗效,也关乎药物在疾病诊疗中能否取得最终效果。
一、中药药性概述
1、药性内涵
中药最早的药性研究主要是针对“毒”这一基本特性开展的,我国中医领域一直以来都有着“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同时《淮南子》中也记载了神农尝百草而一日中七十毒的说法,这也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在食物、药材寻找中的艰辛。中医学一直提倡相生相克的理论,一直追溯着毒物也是药物的说法,这里的毒物也就是植物对健康人体的危害,但是对于病患人员却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究竟药性是什么呢?《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里的药性主要指的是药物种类的性质,是药物成分的说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事业认识的加深,过去的药性理念逐渐无法满足人们药物研究要求,目前我们所说的药性主要指药物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和性能,也就是研究药物性质、性能以及诊疗规律的现代理论。
2、药性来源
中医药物的药性研究并非一个天马行空的内容,它是源于生活、社会实践的集合体,是将临床诊疗经验同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药物使用说明,并逐渐同科技相结合而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综合的整体。
2.1实践经验
这里所说的实践经验包含了生活经验与医疗经验两个不同的方面。最早的时候,人类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医疗这一说法,最早的药材发现也是人们寻找食物之时无意发现的有毒植物对人体疾病治疗有一定效果。此时,为了更好的区分植物的毒副作用、经过零散的有意识试验、观察之后逐渐积累成为用药经验,这也是最早的药性产生依据。
2.2古代哲学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说法,同时对所有的事物都给出了阴阳两个定义,且宇宙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的,而这五行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原理。这种生活原理最后逐渐形成了我们目前所说的古代哲学思想,当时人们也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医疗工作中,从而形成了阴阳五行医疗的学说。
2.3中医学药性体系
我国医学药物体系受到传统唯物论、哲学思想以及五行学说的影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对人体器官进行了详细的归类,且对人体的脉络、病理、病因等做了详细的阐述,由此提出了针灸、汤药、拔罐等医疗方式。我国古代医学认为药性是药物在人体经脉、脏腑发生机理的体现,这也是药性归经的基础。
二、药性复杂性研究
1、药性的层次多重性
中药的种类非常丰富,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性,一般分为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与药物作用相结合,对于病症产生作用进行抽象的归纳,是对中药作用和性质的多重理解和认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等以及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寒、热、温、凉、辛、甘、苦、酸等形成了中药药性的多重性。
2、药性的内容多面性
中药的药性具有多面性,通过对病症作用的抽象归纳为四气、五味、归经等多重药性。通过不同侧面反映了中药药性的特点,能够通过药性的理解,认识中药的多面性,并且了解其表现形式。
(1)四气
主要根据中药针对疾病寒、热所表现出的效应归纳总结形成的中药性能。反映的是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从本质属性归纳,大致为寒凉与温热两方面。这表现为认识思维的二 分法。中药本身就存在寒热不明显的一面,这就是被我们认识到的平性。至此,关于中药“四 性”的认识才比较完善。以平性与寒热温凉等位,则是五维,相当于历史上的“五性说”:以平性与寒凉、温热等位,则是三维,相当于历史上的“三性说”。
(2)五味
直观的理解就是五个方面,实际上,反映中药作用与性质的味有七种,就是辛、甘、酸、苦、咸、淡、涩。药性五味是七维的。按通常的观点,每一味又表现为多面性:如辛味,就有散、行、润的不同侧面;甘味,至少有补、和、缓的不同侧面:酸味,就有收、涩的不同侧面:苦味,有泄、燥、坚的不同侧面;咸味,有下、软的不同侧面;淡味,有渗、利的不同侧面。可见五味之中各味也是多维的。
(3)升降浮沉
是药物的作用和性质与趋向性相关的药性。虽然习惯上将其归为升浮、沉降两类,但实际上,上行与外散不同,降逆、下行与内收也不同。因此,在表达中药作用趋势及其性质上,实际 上是四维的。
3、归经
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结合中药的作用而获得的中药作用部位的认识。人体有五脏六腑、十二 经脉,药物进入机体,表现为对机体的作用的倾向性,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中药对机体具有一 定的选择性作用。归经就通过心、肝、脾、肺、肾、心包、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等主要脏腑经络部位来体现其多面性。综上所述,古今是从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的多 维性思维来全面反映药性作为理论层面的整体性:并且对构成药性理论的各方面,均通过多角度认识、从而全面呈现药性的完整性。唯有这种多维、多层的药性认识,才有可能对来源 各异、形形色色中药特性的进行客观表达。
4、药性的作用广泛性
中药药性具有多重性,药性有性质和属性的含义,中药的作用与其自身的属性具有直接的联系,中药的药性较为复杂,是其内在属性的表现,根本上决定了中药作用的广泛性。首先,每一种中药都具有其独特的药性,并具有相应的作用机理,例如,中药的寒凉性能能够清热解毒,温热性能能够驱毒散寒,苦味能够降逆通利等等,必须充分了解中药的四性五味的不同作用机理,才能够准确的对症下药。第二,中药药性的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中药对于病灶的疗效,中药的药性也体现了性味结合对于疾病的更好的作用,例如升降浮沉,是中药对于病症的客观反映,同时也反映了药性相互作用的良好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药性是我国中药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先民经过数千年研究总结而出的医学精髓。几千年,药性理论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用药安全和疾病诊疗,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俞仲毅,韩翠翠.中药升降浮沉研究相关问题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7-12.
[2] 李明媚.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11):327-328.
[3] 杨霖,陈莉,俞仲毅.中药“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
【关键词】中药;药性;复杂性;多重性
中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黄帝内经》至今,我国医学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医学瑰宝。而在中药药性的研究中,自《神农本草经》至今已经数千年,目前中药药性已经从原来的气味、毒害延伸至药物的归经、升降沉浮等多个环节,经总结归纳形成了四气五味归经等多个理论。而温热、湿寒作为药性的主要特征,也是药物用于病灶的主导反应,它决定着药物的疗效,也关乎药物在疾病诊疗中能否取得最终效果。
一、中药药性概述
1、药性内涵
中药最早的药性研究主要是针对“毒”这一基本特性开展的,我国中医领域一直以来都有着“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同时《淮南子》中也记载了神农尝百草而一日中七十毒的说法,这也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在食物、药材寻找中的艰辛。中医学一直提倡相生相克的理论,一直追溯着毒物也是药物的说法,这里的毒物也就是植物对健康人体的危害,但是对于病患人员却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究竟药性是什么呢?《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里的药性主要指的是药物种类的性质,是药物成分的说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事业认识的加深,过去的药性理念逐渐无法满足人们药物研究要求,目前我们所说的药性主要指药物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和性能,也就是研究药物性质、性能以及诊疗规律的现代理论。
2、药性来源
中医药物的药性研究并非一个天马行空的内容,它是源于生活、社会实践的集合体,是将临床诊疗经验同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药物使用说明,并逐渐同科技相结合而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综合的整体。
2.1实践经验
这里所说的实践经验包含了生活经验与医疗经验两个不同的方面。最早的时候,人类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医疗这一说法,最早的药材发现也是人们寻找食物之时无意发现的有毒植物对人体疾病治疗有一定效果。此时,为了更好的区分植物的毒副作用、经过零散的有意识试验、观察之后逐渐积累成为用药经验,这也是最早的药性产生依据。
2.2古代哲学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说法,同时对所有的事物都给出了阴阳两个定义,且宇宙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的,而这五行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原理。这种生活原理最后逐渐形成了我们目前所说的古代哲学思想,当时人们也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医疗工作中,从而形成了阴阳五行医疗的学说。
2.3中医学药性体系
我国医学药物体系受到传统唯物论、哲学思想以及五行学说的影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对人体器官进行了详细的归类,且对人体的脉络、病理、病因等做了详细的阐述,由此提出了针灸、汤药、拔罐等医疗方式。我国古代医学认为药性是药物在人体经脉、脏腑发生机理的体现,这也是药性归经的基础。
二、药性复杂性研究
1、药性的层次多重性
中药的种类非常丰富,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性,一般分为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与药物作用相结合,对于病症产生作用进行抽象的归纳,是对中药作用和性质的多重理解和认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等以及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寒、热、温、凉、辛、甘、苦、酸等形成了中药药性的多重性。
2、药性的内容多面性
中药的药性具有多面性,通过对病症作用的抽象归纳为四气、五味、归经等多重药性。通过不同侧面反映了中药药性的特点,能够通过药性的理解,认识中药的多面性,并且了解其表现形式。
(1)四气
主要根据中药针对疾病寒、热所表现出的效应归纳总结形成的中药性能。反映的是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从本质属性归纳,大致为寒凉与温热两方面。这表现为认识思维的二 分法。中药本身就存在寒热不明显的一面,这就是被我们认识到的平性。至此,关于中药“四 性”的认识才比较完善。以平性与寒热温凉等位,则是五维,相当于历史上的“五性说”:以平性与寒凉、温热等位,则是三维,相当于历史上的“三性说”。
(2)五味
直观的理解就是五个方面,实际上,反映中药作用与性质的味有七种,就是辛、甘、酸、苦、咸、淡、涩。药性五味是七维的。按通常的观点,每一味又表现为多面性:如辛味,就有散、行、润的不同侧面;甘味,至少有补、和、缓的不同侧面:酸味,就有收、涩的不同侧面:苦味,有泄、燥、坚的不同侧面;咸味,有下、软的不同侧面;淡味,有渗、利的不同侧面。可见五味之中各味也是多维的。
(3)升降浮沉
是药物的作用和性质与趋向性相关的药性。虽然习惯上将其归为升浮、沉降两类,但实际上,上行与外散不同,降逆、下行与内收也不同。因此,在表达中药作用趋势及其性质上,实际 上是四维的。
3、归经
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结合中药的作用而获得的中药作用部位的认识。人体有五脏六腑、十二 经脉,药物进入机体,表现为对机体的作用的倾向性,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中药对机体具有一 定的选择性作用。归经就通过心、肝、脾、肺、肾、心包、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等主要脏腑经络部位来体现其多面性。综上所述,古今是从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的多 维性思维来全面反映药性作为理论层面的整体性:并且对构成药性理论的各方面,均通过多角度认识、从而全面呈现药性的完整性。唯有这种多维、多层的药性认识,才有可能对来源 各异、形形色色中药特性的进行客观表达。
4、药性的作用广泛性
中药药性具有多重性,药性有性质和属性的含义,中药的作用与其自身的属性具有直接的联系,中药的药性较为复杂,是其内在属性的表现,根本上决定了中药作用的广泛性。首先,每一种中药都具有其独特的药性,并具有相应的作用机理,例如,中药的寒凉性能能够清热解毒,温热性能能够驱毒散寒,苦味能够降逆通利等等,必须充分了解中药的四性五味的不同作用机理,才能够准确的对症下药。第二,中药药性的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中药对于病灶的疗效,中药的药性也体现了性味结合对于疾病的更好的作用,例如升降浮沉,是中药对于病症的客观反映,同时也反映了药性相互作用的良好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药性是我国中药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先民经过数千年研究总结而出的医学精髓。几千年,药性理论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用药安全和疾病诊疗,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俞仲毅,韩翠翠.中药升降浮沉研究相关问题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7-12.
[2] 李明媚.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11):327-328.
[3] 杨霖,陈莉,俞仲毅.中药“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