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举世关注,各大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本文以中美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0日期间1006篇汶川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新闻主题和报道态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差异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汶川地震 新闻报道 《纽约时报》 《人民日报》
一、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举世关注。面对灾难,中美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均在第一时间对汶川地震展开新闻报道。
之所以选择汶川地震进行中美主流报纸报道比较是因为:首先,此次报道代表了近十年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实践的发展水平,体现了我国媒体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应急反应和掌控能力。其次,这是我国在重大灾难中首次允许境外记者深入现场采访。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与客观环境,中美主流报纸在新闻主题方面作何侧重,报道态度又有哪些异同,是非常具有比较意义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选取了《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两报中1006篇汶川地震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含评论、读者来信和专栏文章)。样本时间跨度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2008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宣布抗震救灾结束,全面进入灾后重建阶段)。
三、研究发现
(一)中美主流报纸对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主题比较
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0日期间,《人民日报》汶川地震相关新闻报道共964篇,平均每天32.1篇;《纽约时报》共42篇,平均每天1.4篇。按照主题不同,分为灾情、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国家形象,地震相关问题以及其他九大类别。(因《纽约时报》报道篇幅均较长,单篇内往往涉及数个不同主题,所以以涉及主题的类别为统计指标计算,共174个。)
在灾情、政治、经济类别中,《人民日报》分别为470篇(48.8%)、143篇(14.8%)、19篇(2.0%);《纽约时报》分别为58篇(33.3%)、46篇(26.4%)、8篇(4.6%)。在社会、外交、军事,国家形象报道中,《人民日报》分别为4篇(0.4%)、121篇(12.4%)、51篇(5.3%)和20篇(2.1%);《纽约时报》為7篇(4.0%)、12篇(6.9%)、12篇(6.9%)和9篇(5.2%)。《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在地震相关问题和其他类报道中,分别有55篇(5.7%),81篇(8.4%)和20篇 (11.5%)、2篇(1.1%)。
由数据统计可得出,两报关于“灾情描写”的报道均占据了最大比例。《人民日报》中外交类报道比例是《纽约时报》的两倍。《纽约时报》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国家形象以及地震相关问题类报道比例均高于《人民日报》,其中,政治和地震相关问题报道比例是《人民日报》的近两倍。
从内容分析上来看,《人民日报》新闻主题以救援、政策新闻居多,宣传稳定为新闻选择原则;头版头条多刊登政策、救灾部署、领导人视察等新闻。《纽约时报》重视政治、社会问题及军事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关注“中国国内政治政策”、“领导人表现”与“共产党执政能力” 的相关新闻;揭示存在的社会问题,如四川农民工打工、校舍质量(《Earthquake in China Highlights the Vulnerability of Schools in Many Countries》)、迷信和风水等问题,质疑和反思中国一些政策;对于军事类别的报道份量重于《人民日报》。
(二)中美主流报纸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态度比较
在分析《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报道态度时,以新闻标题、报道措辞、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态度倾向为分类标准。《人民日报》以正面报道为主(730篇,75.73%),中性报道的比例次之 (226篇,23.44%),负面报道所占比例较小(8篇,0.83%);《纽约时报》以中性报道为主(112篇,64.37%),负面报道比例次之(41篇23.56%),正面报道为(21篇,12.07%)。
《人民日报》在灾情描写中,多用“奋力抢救”、“顽强”、“生死不离”以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等褒扬态度的词汇,着重报道了各界援助与现场救援的进展;在报道领导人的有关新闻中,多使用如《坐火车换汽车乘轮船——温家宝辗转赶赴北川重灾区看望群众》以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此类新闻标题。《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多出现“frantic search”、“ Superstitions”、“have little training in disaster relief”等否定或质疑态度的词汇;多次涉及西藏、台湾、中日关系、人权、奥运会、唐山、雪灾、长江洪水、SARS等敏感词汇。
四、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汶川地震新闻选择和报道态度方面有不少异同,具体特点为——
1、新闻主题选择方面
(1)两报报道主题均重视灾情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于灾情的报道分别为总报道量的48.8%与33.3%。这在我国之前的灾难报道中是较为少见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媒体着重对灾难新闻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进行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侧重对灾难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受害者进行报道。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灾难新闻的报道采取了越来越开放的政策,新闻传媒在对各种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的报道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灾情新闻比例的增加说明了我国正逐步加强对灾难新闻报道纪实性的重视。
(2)《纽约时报》关注社会问题
《人民日报》自5月16日起,开辟“抗震救灾特刊”(每期5-8版)并设置“抗震救灾英雄谱”、“灾区党旗红”、“一线日记”等多个专栏,主要报道现场救援故事、救灾英雄事迹以及各界的爱心支援。《纽约时报》自5月中下旬起,其新闻主题多次转向灾民安置、民众心理方面。唐家山堰塞湖险情解除后,议题再次集中于震后社会问题、校舍质量、家长请愿,军事基地问题的深入报道。引导读者对灾难暴露出的政治、政策及社会问题进行思索。
2、报道态度方面
通过比较两报的报道态度情况可以得出:两报的正面新闻主要分布于领导人表现、社会各界救灾情况、政府政策,国家形象方面,对于汶川地震的正面报道是基本一致的;但《人民日报》的正面新闻是《纽约时报》的六倍,负面报道所占比例较小,《纽约时报》中性报道比例大。
中美两份主流报纸呈现出以上异同,其原因在于:
1、报纸的性质不同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长期以来担负着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的职能。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其宣传作用明显。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对新闻的选择以有利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将号召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保障社会安定作为最重要的报道方针,报道国内负面新闻时慎之又慎,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一份重要报纸,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同时,市场的操控使得《纽约时报》在作新闻主题选择时更倾向于考虑新闻价值、市场价值。西方传媒素来“很懂得新闻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价值”②,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量,获得最大利润,西方报纸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深入、全面,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还会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对同一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多次报道。
2、中美的群体观念不同
美国传播学学者爱德华·霍尔认为,以个人和集体(群体)为切入点,可将文化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④。霍尔认为,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与目标至上的可被定义为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利益与目标至上。所以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集体主义文化思维方式下的《人民日报》偏重于表现群体的团结一致,而受个体主义文化思维方式主导的《纽约时报》则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个体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①③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②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131页
④Hall.E.T.(1956).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Anchor Press,P12
(作者: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汶川地震 新闻报道 《纽约时报》 《人民日报》
一、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举世关注。面对灾难,中美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均在第一时间对汶川地震展开新闻报道。
之所以选择汶川地震进行中美主流报纸报道比较是因为:首先,此次报道代表了近十年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实践的发展水平,体现了我国媒体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应急反应和掌控能力。其次,这是我国在重大灾难中首次允许境外记者深入现场采访。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与客观环境,中美主流报纸在新闻主题方面作何侧重,报道态度又有哪些异同,是非常具有比较意义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选取了《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两报中1006篇汶川地震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含评论、读者来信和专栏文章)。样本时间跨度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2008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宣布抗震救灾结束,全面进入灾后重建阶段)。
三、研究发现
(一)中美主流报纸对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主题比较
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0日期间,《人民日报》汶川地震相关新闻报道共964篇,平均每天32.1篇;《纽约时报》共42篇,平均每天1.4篇。按照主题不同,分为灾情、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国家形象,地震相关问题以及其他九大类别。(因《纽约时报》报道篇幅均较长,单篇内往往涉及数个不同主题,所以以涉及主题的类别为统计指标计算,共174个。)
在灾情、政治、经济类别中,《人民日报》分别为470篇(48.8%)、143篇(14.8%)、19篇(2.0%);《纽约时报》分别为58篇(33.3%)、46篇(26.4%)、8篇(4.6%)。在社会、外交、军事,国家形象报道中,《人民日报》分别为4篇(0.4%)、121篇(12.4%)、51篇(5.3%)和20篇(2.1%);《纽约时报》為7篇(4.0%)、12篇(6.9%)、12篇(6.9%)和9篇(5.2%)。《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在地震相关问题和其他类报道中,分别有55篇(5.7%),81篇(8.4%)和20篇 (11.5%)、2篇(1.1%)。
由数据统计可得出,两报关于“灾情描写”的报道均占据了最大比例。《人民日报》中外交类报道比例是《纽约时报》的两倍。《纽约时报》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国家形象以及地震相关问题类报道比例均高于《人民日报》,其中,政治和地震相关问题报道比例是《人民日报》的近两倍。
从内容分析上来看,《人民日报》新闻主题以救援、政策新闻居多,宣传稳定为新闻选择原则;头版头条多刊登政策、救灾部署、领导人视察等新闻。《纽约时报》重视政治、社会问题及军事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关注“中国国内政治政策”、“领导人表现”与“共产党执政能力” 的相关新闻;揭示存在的社会问题,如四川农民工打工、校舍质量(《Earthquake in China Highlights the Vulnerability of Schools in Many Countries》)、迷信和风水等问题,质疑和反思中国一些政策;对于军事类别的报道份量重于《人民日报》。
(二)中美主流报纸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态度比较
在分析《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报道态度时,以新闻标题、报道措辞、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态度倾向为分类标准。《人民日报》以正面报道为主(730篇,75.73%),中性报道的比例次之 (226篇,23.44%),负面报道所占比例较小(8篇,0.83%);《纽约时报》以中性报道为主(112篇,64.37%),负面报道比例次之(41篇23.56%),正面报道为(21篇,12.07%)。
《人民日报》在灾情描写中,多用“奋力抢救”、“顽强”、“生死不离”以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等褒扬态度的词汇,着重报道了各界援助与现场救援的进展;在报道领导人的有关新闻中,多使用如《坐火车换汽车乘轮船——温家宝辗转赶赴北川重灾区看望群众》以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此类新闻标题。《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多出现“frantic search”、“ Superstitions”、“have little training in disaster relief”等否定或质疑态度的词汇;多次涉及西藏、台湾、中日关系、人权、奥运会、唐山、雪灾、长江洪水、SARS等敏感词汇。
四、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汶川地震新闻选择和报道态度方面有不少异同,具体特点为——
1、新闻主题选择方面
(1)两报报道主题均重视灾情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于灾情的报道分别为总报道量的48.8%与33.3%。这在我国之前的灾难报道中是较为少见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媒体着重对灾难新闻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进行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侧重对灾难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受害者进行报道。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灾难新闻的报道采取了越来越开放的政策,新闻传媒在对各种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的报道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灾情新闻比例的增加说明了我国正逐步加强对灾难新闻报道纪实性的重视。
(2)《纽约时报》关注社会问题
《人民日报》自5月16日起,开辟“抗震救灾特刊”(每期5-8版)并设置“抗震救灾英雄谱”、“灾区党旗红”、“一线日记”等多个专栏,主要报道现场救援故事、救灾英雄事迹以及各界的爱心支援。《纽约时报》自5月中下旬起,其新闻主题多次转向灾民安置、民众心理方面。唐家山堰塞湖险情解除后,议题再次集中于震后社会问题、校舍质量、家长请愿,军事基地问题的深入报道。引导读者对灾难暴露出的政治、政策及社会问题进行思索。
2、报道态度方面
通过比较两报的报道态度情况可以得出:两报的正面新闻主要分布于领导人表现、社会各界救灾情况、政府政策,国家形象方面,对于汶川地震的正面报道是基本一致的;但《人民日报》的正面新闻是《纽约时报》的六倍,负面报道所占比例较小,《纽约时报》中性报道比例大。
中美两份主流报纸呈现出以上异同,其原因在于:
1、报纸的性质不同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长期以来担负着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的职能。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其宣传作用明显。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对新闻的选择以有利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将号召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保障社会安定作为最重要的报道方针,报道国内负面新闻时慎之又慎,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一份重要报纸,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同时,市场的操控使得《纽约时报》在作新闻主题选择时更倾向于考虑新闻价值、市场价值。西方传媒素来“很懂得新闻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价值”②,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量,获得最大利润,西方报纸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深入、全面,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还会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对同一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多次报道。
2、中美的群体观念不同
美国传播学学者爱德华·霍尔认为,以个人和集体(群体)为切入点,可将文化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④。霍尔认为,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与目标至上的可被定义为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利益与目标至上。所以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集体主义文化思维方式下的《人民日报》偏重于表现群体的团结一致,而受个体主义文化思维方式主导的《纽约时报》则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个体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①③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②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131页
④Hall.E.T.(1956).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Anchor Press,P12
(作者: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