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因素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多数偏头痛患者长期受折磨,认为属于常见现象,忍忍就过去了。但偏头痛在世界上都属于难题,严重的偏头痛还会致残,已经成为四大慢性致残疾病之一。
西医角度讲偏头痛是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角度上讲偏头痛也称作脑风,根据发作症状分成不同证型。发作时患者头部在偏侧或两侧出现搏动性头痛症状,在特定部位反复发作,属于原发性头痛,有明显的间歇期。约1/6的女性和1/13的男性都患有偏头痛,而各个年临段的人群都会出现偏头痛。随着工作与学习压力增大、长时间面对电脑或手机、情绪长时间低落或焦虑、过度劳累、饮酒、睡眠不足等情况的中青年都容易出现偏头痛症状。
一、偏头痛的症状
偏头痛患者脑内神经细胞比常人的神经细胞容易受外界刺激提高兴奋性。在脑内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结构,兴奋性增高、功能活跃时,分泌的物质会引起头部血管扩张与疼痛的感觉。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呕吐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头晕症状,医学称作眩晕,“偏头痛性眩晕”做各种脑部检查没有阳性结果,只能对症治疗。那么偏头痛的症状还有以下几个主要情况。
第一,前躯期。偏头痛患者中有60%都会在头痛开始前数小时或数天就有前躯症状,无论是先兆偏头痛还是无先兆偏头痛都可能出现前躯症状。主要表现在心理与精神上的改变,与懒散、疲乏无力、抑郁、昏沉欲睡,容易情绪激动、心烦、焦虑。还有一些面白、厌食、口渴、发冷、尿频或尿少、恶心、腹痛、腹泻、呵欠不止、心慌、气短等状况。由于个体差异症状也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前躯症状可在发作中与发作后都持续表现。
第二,先兆期。20%的患者都会出现先兆症状,多数为局灶性神经症状,少有全面性神经功能障碍。多数患者先兆症状会持续5~20min。有的患者会突然出现先兆,或头痛期间出现。先兆有感觉性、视觉性、运动性的,还表现在脑干与小脑性功能障碍。常见的先兆是视觉上,如暗点、闪电、视物变形、单眼或双眼黑朦、视野外空白等,出现闪电样、锯齿样、城垛样闪光。网膜动脉型偏头痛患者会出现偏瘫,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多在儿童期发病。局灶性体征持续7天以上,在影像学上能发现脑梗死。
第三,头痛期。头或颈的任何部位都可出现头痛,颞侧、额部、眶部等,多为单侧痛,少有双侧或全头痛者。多为搏动性痛,少有钻痛,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痛,甚至于难以忍受。多发与晨起后,少有下午与晚上发作,儿童多历时2h~2天,成人历时4h~3天,少有患者持续数周。多数患者头痛时伴有恶心、视物不清、畏声、畏光等,喜安静。常为中至中度恶心。如排尿障碍、尿频、心慌、鼻塞、高血压、低血压、甚至心律失常。
第四,头痛终末期。头痛开始减轻至停止。
第五,后续症状期。多数患者在头痛缓解后出现,怠倦、昏昏欲睡、精疲力竭、饥饿感或厌食、头皮压痛、肌肉酸痛、多尿,甚至烦躁、易怒或情绪低落、少动。
在儿童期的偏头痛,主要在青春期以前发作,如劳累和情绪紧张可诱发或加重头痛。因运动、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发热性疾病、睡眠障碍等容易诱发头痛,持续时间较成人短,至成年期可停止发作。但反复的偏瘫发作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病理征,可造成认知障碍。儿童偏头痛常见呕吐情况,但预后情况较好,6年后一半儿童不再出现偏头痛,1/3的偏头痛得到改善。
二、偏头痛的预防
当前还无确切疗法根除偏头痛,只能从源头上预防,防止偏头痛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休息与睡眠时间的规律,避免过度用眼、操劳、压力过大,注意饮食规律,防止出现亚健康状态。在营养摄入不均衡、睡觉整体位置太高,坐姿不正确、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等都易引起偏头痛,所以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远离偏头痛。
那么已经出现偏头痛症状了,在头痛发作的间隙间要采用科学的办法积极预防头痛再次发作。
第一,生活习惯上。在生活中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减少运动与劳动的量,注意劳逸结合;保护用眼,避免出现刺眼阳光及灯光等;减少烟酒等刺激物的摄入,酒精特别容易引发头痛;减少精神压力、情绪变化等使大脑神经紧张出现偏头痛;避免食用含有酪氨酸的食物,如柑橘、牛奶、鸡肝、乳酸饮料、奶酪、巧克力等;多食用水果,保证饮食清淡与易消化,忌辛辣油腻。
第二,气候上。患者注意在风、寒天气变化中保护头部,防止受冷或冷饮的刺激引发头痛;湿热天气注意控制情绪波动,减少气血运行障碍。第三,药物上。注意使用避孕药、口服血管扩张药、激素替代药等药物;避免频繁使用阿片类药、麦角胺、曲坦类药、单一成分止痛药等。
第四,环境上。避免在短时间内变换时区与海拔高度刺激脑神经细胞;避免噪音、强光线的刺激;避免浓烈的香水味刺激;避免长时间的电磁辐射;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烦闷心情。
第五,生理上。在青春期后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头痛发作,所以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在妊娠期与绝经后,头痛减轻。在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对偏头痛的发病率有直接影响,称作月经期偏头痛。
三、偏头痛的治疗
当下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头痛的发作,缓解各种并发症。而偏头痛的病因太多,不同患者发病因素差异较大,研究表明60%的患者都有家族性偏头痛基因与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说明遗传性较高。但针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不明确,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精神状况、饮食习惯与内分泌有关,发病机制可能与脑神经、脑血管有关。但偏头痛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头痛症状会逐渐减少,60以上就很少发作了。
(一)中医治疗
在中医上认为偏头痛主要原因是外邪、情志内伤、久病致瘀,导致肝、脾、肾等功能失调。患者脑络被风侵袭,瘀血阻络导致。还有中医认为肝郁化火、肝肾阴亏导致偏头痛。中医在偏头痛上辩证分型论治,主要分为,痰瘀阻络型、气血亏虚型、肝阳上亢型和肝肾阴亏型。痰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在晨起与夜间痰较多、舌苔发白,偏头痛发作后出现刺痛感,久治不愈,应该采用红花、川芎、半夏、甘草、茯苓、白芷等煎煮治疗。气血亏虚型偏头痛患者长期头痛、心悸失眠、时常昏睡并倦怠乏力、舌苔发白,应采用人参、黄芪、川芎、熟地黄、当归、白术等药物煎煮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头昏脑涨、出现晕眩症状,并心烦易怒、面红耳赤、舌苔泛黄,应采用天麻、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栀子煎煮治疗。肝肾阴亏型偏头痛患者出现耳鸣晕眩、腰膝酸软、视力模糊、五心烦热等症状,可采用茯苓、枸杞子、地龙、首乌、生地黄等煎煮治疗。中医辨证随症加减,需根据偏头痛患者疼痛位置采用不同药方进行加减。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刺治疗,取奇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为主,采用毫针直刺方式,刺入1.0~1.5寸,快速捻转泻法,10分钟行一次,留针45分钟。
(二)西医治疗
首先是药物治疗。根据轻度至中度偏头痛患者可采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萘普生、吲哚美辛等普通止痛藥缓解头痛症状,如药效不明显可选择如麦角制剂或曲普坦类偏头痛特异性药物,单孕妇与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可用哌替啶止痛。中度偏头痛患者可直接使用采用麦角制剂或曲普坦,但两种药具有血管收缩作用,不能长期服用,1周用药少于3d。在偏头痛的缓解期课采用长效的阻断剂氟桂利嗪,缓解发作频率与症状。托吡酯结合抗氧化剂的治疗,可以抑制5-羟色胺受体,降低患者脑兴奋性。针对女性孕激素和雌性激素引起的头痛可控制雌激素的分泌进行缓解偏头痛症状。
(三)其余治疗
非手术疗法还有针灸、牵引、按摩、推拿、热敷等。保守治疗可改善局部血运、缓解肌肉痉挛、缓解偏头痛症状,但症状容易反复,还需调节神经血管功能的药物进行长期预防。当前以西医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的肌触点射频针止痛术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治疗偏头痛的微创方法。
还有物理治疗,主要是无痛无创的氧疗和磁疗进行辅助治疗。氧疗是在患者头痛时通过吸氧改善脑部细胞和组织缺氧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磁疗是通过医院专业磁疗设备的磁场对对患者进行身心保养和辅助治疗。
心理治疗是针对当下许多偏头痛患者的如焦虑、抑郁、易怒、消沉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面对生活与工作的信心。多采用情绪调节法减少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生活中压力的影响。
针对偏头痛患者可根据情况结合中西治疗,对症下药。在心理上多控制治疗,有条件的进行物理治疗,在生活中注意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偏头痛症状。
西医角度讲偏头痛是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角度上讲偏头痛也称作脑风,根据发作症状分成不同证型。发作时患者头部在偏侧或两侧出现搏动性头痛症状,在特定部位反复发作,属于原发性头痛,有明显的间歇期。约1/6的女性和1/13的男性都患有偏头痛,而各个年临段的人群都会出现偏头痛。随着工作与学习压力增大、长时间面对电脑或手机、情绪长时间低落或焦虑、过度劳累、饮酒、睡眠不足等情况的中青年都容易出现偏头痛症状。
一、偏头痛的症状
偏头痛患者脑内神经细胞比常人的神经细胞容易受外界刺激提高兴奋性。在脑内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结构,兴奋性增高、功能活跃时,分泌的物质会引起头部血管扩张与疼痛的感觉。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呕吐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头晕症状,医学称作眩晕,“偏头痛性眩晕”做各种脑部检查没有阳性结果,只能对症治疗。那么偏头痛的症状还有以下几个主要情况。
第一,前躯期。偏头痛患者中有60%都会在头痛开始前数小时或数天就有前躯症状,无论是先兆偏头痛还是无先兆偏头痛都可能出现前躯症状。主要表现在心理与精神上的改变,与懒散、疲乏无力、抑郁、昏沉欲睡,容易情绪激动、心烦、焦虑。还有一些面白、厌食、口渴、发冷、尿频或尿少、恶心、腹痛、腹泻、呵欠不止、心慌、气短等状况。由于个体差异症状也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前躯症状可在发作中与发作后都持续表现。
第二,先兆期。20%的患者都会出现先兆症状,多数为局灶性神经症状,少有全面性神经功能障碍。多数患者先兆症状会持续5~20min。有的患者会突然出现先兆,或头痛期间出现。先兆有感觉性、视觉性、运动性的,还表现在脑干与小脑性功能障碍。常见的先兆是视觉上,如暗点、闪电、视物变形、单眼或双眼黑朦、视野外空白等,出现闪电样、锯齿样、城垛样闪光。网膜动脉型偏头痛患者会出现偏瘫,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多在儿童期发病。局灶性体征持续7天以上,在影像学上能发现脑梗死。
第三,头痛期。头或颈的任何部位都可出现头痛,颞侧、额部、眶部等,多为单侧痛,少有双侧或全头痛者。多为搏动性痛,少有钻痛,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痛,甚至于难以忍受。多发与晨起后,少有下午与晚上发作,儿童多历时2h~2天,成人历时4h~3天,少有患者持续数周。多数患者头痛时伴有恶心、视物不清、畏声、畏光等,喜安静。常为中至中度恶心。如排尿障碍、尿频、心慌、鼻塞、高血压、低血压、甚至心律失常。
第四,头痛终末期。头痛开始减轻至停止。
第五,后续症状期。多数患者在头痛缓解后出现,怠倦、昏昏欲睡、精疲力竭、饥饿感或厌食、头皮压痛、肌肉酸痛、多尿,甚至烦躁、易怒或情绪低落、少动。
在儿童期的偏头痛,主要在青春期以前发作,如劳累和情绪紧张可诱发或加重头痛。因运动、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发热性疾病、睡眠障碍等容易诱发头痛,持续时间较成人短,至成年期可停止发作。但反复的偏瘫发作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病理征,可造成认知障碍。儿童偏头痛常见呕吐情况,但预后情况较好,6年后一半儿童不再出现偏头痛,1/3的偏头痛得到改善。
二、偏头痛的预防
当前还无确切疗法根除偏头痛,只能从源头上预防,防止偏头痛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休息与睡眠时间的规律,避免过度用眼、操劳、压力过大,注意饮食规律,防止出现亚健康状态。在营养摄入不均衡、睡觉整体位置太高,坐姿不正确、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等都易引起偏头痛,所以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远离偏头痛。
那么已经出现偏头痛症状了,在头痛发作的间隙间要采用科学的办法积极预防头痛再次发作。
第一,生活习惯上。在生活中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减少运动与劳动的量,注意劳逸结合;保护用眼,避免出现刺眼阳光及灯光等;减少烟酒等刺激物的摄入,酒精特别容易引发头痛;减少精神压力、情绪变化等使大脑神经紧张出现偏头痛;避免食用含有酪氨酸的食物,如柑橘、牛奶、鸡肝、乳酸饮料、奶酪、巧克力等;多食用水果,保证饮食清淡与易消化,忌辛辣油腻。
第二,气候上。患者注意在风、寒天气变化中保护头部,防止受冷或冷饮的刺激引发头痛;湿热天气注意控制情绪波动,减少气血运行障碍。第三,药物上。注意使用避孕药、口服血管扩张药、激素替代药等药物;避免频繁使用阿片类药、麦角胺、曲坦类药、单一成分止痛药等。
第四,环境上。避免在短时间内变换时区与海拔高度刺激脑神经细胞;避免噪音、强光线的刺激;避免浓烈的香水味刺激;避免长时间的电磁辐射;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烦闷心情。
第五,生理上。在青春期后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头痛发作,所以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在妊娠期与绝经后,头痛减轻。在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对偏头痛的发病率有直接影响,称作月经期偏头痛。
三、偏头痛的治疗
当下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头痛的发作,缓解各种并发症。而偏头痛的病因太多,不同患者发病因素差异较大,研究表明60%的患者都有家族性偏头痛基因与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说明遗传性较高。但针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不明确,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精神状况、饮食习惯与内分泌有关,发病机制可能与脑神经、脑血管有关。但偏头痛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头痛症状会逐渐减少,60以上就很少发作了。
(一)中医治疗
在中医上认为偏头痛主要原因是外邪、情志内伤、久病致瘀,导致肝、脾、肾等功能失调。患者脑络被风侵袭,瘀血阻络导致。还有中医认为肝郁化火、肝肾阴亏导致偏头痛。中医在偏头痛上辩证分型论治,主要分为,痰瘀阻络型、气血亏虚型、肝阳上亢型和肝肾阴亏型。痰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在晨起与夜间痰较多、舌苔发白,偏头痛发作后出现刺痛感,久治不愈,应该采用红花、川芎、半夏、甘草、茯苓、白芷等煎煮治疗。气血亏虚型偏头痛患者长期头痛、心悸失眠、时常昏睡并倦怠乏力、舌苔发白,应采用人参、黄芪、川芎、熟地黄、当归、白术等药物煎煮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头昏脑涨、出现晕眩症状,并心烦易怒、面红耳赤、舌苔泛黄,应采用天麻、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栀子煎煮治疗。肝肾阴亏型偏头痛患者出现耳鸣晕眩、腰膝酸软、视力模糊、五心烦热等症状,可采用茯苓、枸杞子、地龙、首乌、生地黄等煎煮治疗。中医辨证随症加减,需根据偏头痛患者疼痛位置采用不同药方进行加减。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刺治疗,取奇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为主,采用毫针直刺方式,刺入1.0~1.5寸,快速捻转泻法,10分钟行一次,留针45分钟。
(二)西医治疗
首先是药物治疗。根据轻度至中度偏头痛患者可采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萘普生、吲哚美辛等普通止痛藥缓解头痛症状,如药效不明显可选择如麦角制剂或曲普坦类偏头痛特异性药物,单孕妇与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可用哌替啶止痛。中度偏头痛患者可直接使用采用麦角制剂或曲普坦,但两种药具有血管收缩作用,不能长期服用,1周用药少于3d。在偏头痛的缓解期课采用长效的阻断剂氟桂利嗪,缓解发作频率与症状。托吡酯结合抗氧化剂的治疗,可以抑制5-羟色胺受体,降低患者脑兴奋性。针对女性孕激素和雌性激素引起的头痛可控制雌激素的分泌进行缓解偏头痛症状。
(三)其余治疗
非手术疗法还有针灸、牵引、按摩、推拿、热敷等。保守治疗可改善局部血运、缓解肌肉痉挛、缓解偏头痛症状,但症状容易反复,还需调节神经血管功能的药物进行长期预防。当前以西医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的肌触点射频针止痛术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治疗偏头痛的微创方法。
还有物理治疗,主要是无痛无创的氧疗和磁疗进行辅助治疗。氧疗是在患者头痛时通过吸氧改善脑部细胞和组织缺氧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磁疗是通过医院专业磁疗设备的磁场对对患者进行身心保养和辅助治疗。
心理治疗是针对当下许多偏头痛患者的如焦虑、抑郁、易怒、消沉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面对生活与工作的信心。多采用情绪调节法减少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生活中压力的影响。
针对偏头痛患者可根据情况结合中西治疗,对症下药。在心理上多控制治疗,有条件的进行物理治疗,在生活中注意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偏头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