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楚雄盆地地腹构造-沉积特征重要发现及地质意义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在盆地内发现了多条地腹深大断裂,被中生代红层所掩覆,这些隐伏基底断裂与盆缘、盆内控盆基底断裂,共同控制盆地层块分异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发现了对中生代盆地沉积具有控制作用的地腹大型隐伏深大断裂——石羊断裂,认为该断裂是楚雄盆地晚三叠世早期滇中裂谷西支——程海—祥云地堑的东边界控制断裂,并重新认识了中生代楚雄盆地性质、形成机制及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认为晚三叠世楚雄盆地是经历裂陷-坳陷沉积过程的伸展盆地,建立了晚三叠世挤压构造背景下的裂陷作用与挤压-裂陷盆地模型,落实了云南驿组海相烃源岩分布范围,提出了新的海相目的层系有利勘探目标区.此外,发现了盆地东部寒武系沉积西边界,重新厘定了早寒武世高水位期沉积范围及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域,重新认识了楚雄盆地有利油气保存单元分区,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双黄二仙颗粒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钟森教授的临床经验方,由黄芪、沙苑子、芡实、青风藤、红花等7味药材组成,具有益气涩精、活血化瘀、补肾降蛋白的功效,对糖尿病肾病或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种典型的有机氯污染物,具有疏水、难降解、远距离传输等特性,容易在土壤和底泥中富集。河湖底泥中的多氯联苯可通过水体中的生
选用底栖硅藻菱形藻(Nitzschia sp.)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了CaCl2浓度、胶珠直径、接种密度及胶珠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后两因素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培养
<正>八一建军节前夕,长寿桥小学1702中队飞鱼小队的同学们走进了101岁钱炳坤老人的家中。同学们为钱爷爷送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和绿植,表演了合唱、笛子演奏等节目,聆听老人曾
目的:加强回收、清洗、打包的管理提高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加强回收,清洗,包装的管理。结果:保证手术室工作的顺利运行,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