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风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越是发达的国家,痛风的发病率就越高。原本,痛风在西方发达国家多见,而在我国则少见,五六十年前,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医生甚至还不知“痛风”为何物。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结构的丰富和变化,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提高。更为麻烦的是,跟糖尿病一样,痛风也是一种只能控制、不能根除的终身性疾病,因而了解痛风、防治痛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准确地了解痛风的有关知识,目前,笔者专门走访了我国痛风疾病防治专家、南京医科大学著名内科学教授何戎华。何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编和参与编写了20多部医学专著,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中华医学进展杂志》等多家医学期刊编委。在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尤其在痛风防治方面有过许多著述,他曾主编出版了《痛风现代诊疗》、《痛风200问》和《痛风有问必答》等著作。
说到痛风,何教授指出: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紊乱疾病,它的特点是体内的代谢废物——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即所谓“高尿酸血症”),而高浓度的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低,容易在关节组织沉积,进而刺激关节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表现在临床上,即为痛风的急性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发作性关节红、肿、痛、热及关节活动障碍为突出表现,经过几天会逐渐消退,关节功能也恢复正常,不会遗留关节损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导致关节结构及软组织的破坏,此时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受限。
当我问道痛风为什么会发生,哪些人会罹患痛风时,何教授说,痛风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痛风患者的人较易罹患痛风,他们需要特别警惕发生痛风;而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因素也对痛风的发病有很大影响。相对而言,痛风在男性较女性多见;痛风好发于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人,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
何教授说,痛风是一种可以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的疾病,痛风造成的临床疾病,最常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尤以脚趾(蹲指)关节及趾跖关节好发。笔者有位亲戚就是痛风患者,在一个冬日的夜晚,他从睡梦中痛醒,当时疼痛明确集中在大脚趾与脚掌关节部位,单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可他却因为疼痛而难以入眠。后来经医生诊断,这正是典型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表现。
何教授说,痛风虽和糖尿病一样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可能彻底根治,但它又是可以通过自我保养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加以控制的。痛风的特点是呈间歇性发作,频繁发作会使病情逐渐加重,因此,发作间歇期若长的话,对身体的危害就小一些。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痛风无法根治但并不可怕。何教授告诉我,治疗痛风的药物无非是镇痛消炎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和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等三大类,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够使痛风断根的治疗方法出现,如今街头出现的那些“祖传秘方”、“名医神药”都是无稽之谈。治疗痛风最常用的药物包括:秋水仙碱、消炎痛(镇痛消炎药)、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药)和丙磺舒(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等,它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具体药物的使用还是应当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为好。
何教授指出,痛风患者必定有“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可“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一定发展为痛风发作。何教授特别告诉我说,血中尿酸超过6毫克/分升即为高尿酸血症,但严格地说,血尿酸超过6.5毫克/分升才可确立为高尿酸血症,而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出发,血中尿酸超过7毫克/分升方才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因为此时的血尿酸浓度真正达到了超饱和状态,极易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的预防方法其实很简单,与糖尿病一样,主要依靠合理的饮食调理,而选择低嘌呤、低脂肪饮食,多饮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除烟酒则是关键的关键。
“哪些食物属于低嘌呤、低脂肪的呢?”我急切地问。
“哦,这可多了!萝卜、黄瓜、西红柿,蔬菜大多含嘌呤较少,而各类荤菜总的说来含嘌呤较高。”何教授不紧不慢地说。“可是也不一定,蔬菜中的菠菜、韭菜、扁豆含嘌呤就比较高,而荤菜中的鸡蛋、牛奶含嘌呤就比较低。”何教授随手递给我一本他新近出版的《痛风有问必答》,我翻看了一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竟然列举了与痛风相关的问题200多个,包括了痛风防治的方方面面。我知道。何教授的这本图书出版后,曾被人剽窃、抄袭或侵权,有一家出版社还为此做出了赔偿。对此,何教授表现得十分平和,他笑着说,“他们抄袭也说明关心痛风的人多嘛!”
为了准确地了解痛风的有关知识,目前,笔者专门走访了我国痛风疾病防治专家、南京医科大学著名内科学教授何戎华。何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编和参与编写了20多部医学专著,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中华医学进展杂志》等多家医学期刊编委。在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尤其在痛风防治方面有过许多著述,他曾主编出版了《痛风现代诊疗》、《痛风200问》和《痛风有问必答》等著作。
说到痛风,何教授指出: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紊乱疾病,它的特点是体内的代谢废物——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即所谓“高尿酸血症”),而高浓度的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低,容易在关节组织沉积,进而刺激关节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表现在临床上,即为痛风的急性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发作性关节红、肿、痛、热及关节活动障碍为突出表现,经过几天会逐渐消退,关节功能也恢复正常,不会遗留关节损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导致关节结构及软组织的破坏,此时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受限。
当我问道痛风为什么会发生,哪些人会罹患痛风时,何教授说,痛风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痛风患者的人较易罹患痛风,他们需要特别警惕发生痛风;而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因素也对痛风的发病有很大影响。相对而言,痛风在男性较女性多见;痛风好发于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人,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
何教授说,痛风是一种可以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的疾病,痛风造成的临床疾病,最常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尤以脚趾(蹲指)关节及趾跖关节好发。笔者有位亲戚就是痛风患者,在一个冬日的夜晚,他从睡梦中痛醒,当时疼痛明确集中在大脚趾与脚掌关节部位,单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可他却因为疼痛而难以入眠。后来经医生诊断,这正是典型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表现。
何教授说,痛风虽和糖尿病一样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可能彻底根治,但它又是可以通过自我保养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加以控制的。痛风的特点是呈间歇性发作,频繁发作会使病情逐渐加重,因此,发作间歇期若长的话,对身体的危害就小一些。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痛风无法根治但并不可怕。何教授告诉我,治疗痛风的药物无非是镇痛消炎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和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等三大类,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够使痛风断根的治疗方法出现,如今街头出现的那些“祖传秘方”、“名医神药”都是无稽之谈。治疗痛风最常用的药物包括:秋水仙碱、消炎痛(镇痛消炎药)、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药)和丙磺舒(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药)等,它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具体药物的使用还是应当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为好。
何教授指出,痛风患者必定有“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可“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一定发展为痛风发作。何教授特别告诉我说,血中尿酸超过6毫克/分升即为高尿酸血症,但严格地说,血尿酸超过6.5毫克/分升才可确立为高尿酸血症,而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出发,血中尿酸超过7毫克/分升方才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因为此时的血尿酸浓度真正达到了超饱和状态,极易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的预防方法其实很简单,与糖尿病一样,主要依靠合理的饮食调理,而选择低嘌呤、低脂肪饮食,多饮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除烟酒则是关键的关键。
“哪些食物属于低嘌呤、低脂肪的呢?”我急切地问。
“哦,这可多了!萝卜、黄瓜、西红柿,蔬菜大多含嘌呤较少,而各类荤菜总的说来含嘌呤较高。”何教授不紧不慢地说。“可是也不一定,蔬菜中的菠菜、韭菜、扁豆含嘌呤就比较高,而荤菜中的鸡蛋、牛奶含嘌呤就比较低。”何教授随手递给我一本他新近出版的《痛风有问必答》,我翻看了一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竟然列举了与痛风相关的问题200多个,包括了痛风防治的方方面面。我知道。何教授的这本图书出版后,曾被人剽窃、抄袭或侵权,有一家出版社还为此做出了赔偿。对此,何教授表现得十分平和,他笑着说,“他们抄袭也说明关心痛风的人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