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灵魂,它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语文是注重文化素养的学问,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仅仅是写作技能的需要,还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举措。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为作文添彩,丰富作文内涵,提升作文成绩。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已经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始了,“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热词。可是仍有很多同学把语文作文当成一大难题,审题錯误、选材不准、阅读面窄,发现不了身边的小事、不会构造,谋篇布局能力弱……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所以,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以下几点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写作能力
  引言: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是可实践的教育方针,在渗透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注意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身作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过程和实证。教师要注意时代性,初中生都是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各教师要全面落实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落实新时代的教育思想,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与时俱进。教师还要注意民族性,首先要做到各民族平等,一视同仁,然后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出发,渗透给学生核心素养,要具有中国特色。
  一、诵读经典,提高个人修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比能驾驭文字”。诵读经典,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慧。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多少年传承下来,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敦敦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初中生,正是培养文学素养的好时机,日日受经典滋养,能够得到人生启迪,养成厚德载物的思想人格。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诵读经典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所以我坚持每两天组织一次经典诵读课,让同学们拿出从家里或者从班级的图书角拿书,一节课安安静静的看书。诵读经典,我相信学生自然能够品圣人之心,发哲人之语,提高文学素养,并体现在他们的写作水平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人们,书本材料的积累是靠多读书,多积累优秀作文和好的片段,从优秀作品中品味真谛。
  比如,在一次专题写作练习之前,我组织了一次诵读经典的活动,班上同学有的拿着作文书,有的拿着故事书,有的拿着有关杂志来阅读,有个别同学还拿出本子,写下读书笔记,有的还摇头晃脑,颇有那些古代文人的模样。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能够明显看出同学的写作水平有一些提高,能够引用一些词句,名人名言,或者名人事例来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添光增彩。长期下来,我慢慢的发现学生的谈吐也有了一些变化,与人交谈中能够运用成语,甚至能够引经据典。阅读经典,不只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增强表达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二、创设情境,合作创新
  随着教育系统的成熟,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创设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情境的创设,避免了平铺直叙的课前导入,营造了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密切师生关系,消除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感。那么情境教学主要分为借助实物创设的情境、通过语言创设情境、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我先用这首词所成的歌曲引入课堂,在慷慨激扬的音乐后,进行课文的学习,首先整体感知,反复朗读课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字词。接着我给同学分好组,让他们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很多小组都愿意展示他们的成果,有让人陶醉其中的朗诵小组,还有让人身临其境的表演小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总而言之,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还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操。
  三、课堂辩论,开拓思维
  课堂辩论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有很大效果的,在辩论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思维被激烈的讨论,不同的观点、看法都在这一小小的交谈中互相交融,既能够让同学学会包容他人的观点,又能够开拓思维,最终能够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结构打下基础。同时,课堂辩论,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初中生的探索实践机会比较少,所以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当然,这种形式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这种上课环境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极大地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我认为这种环节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乡愁》的学习中,我发现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不准确,所以安排了一节辩论课,让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从写作背景谈到,诗人余光中在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他回不到家乡,见不着亲人,所以肯定非常痛苦,并且有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有的同学从文章内容说到,“小时候”“后来啊”“长大后”这几个表时间的词语贯穿了全文,写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的补充道,乡愁,写的其实是台湾作为祖国大陆的孩子,是非常希望回到大陆的怀抱,流露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通过课堂辩论,学生能深刻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四、观察生活,结合实际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孕育着教育。生活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在接连发生,没有比这更好的写作素材,学生要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积累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也发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创作更是来源于生活。可能是一朵花,可能是一种树,也可能是故乡的一把泥土。所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观察生活的前提,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就是要用乐观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去迎接生活,只有热爱,才会发现生活中美的存在,如果能随时随地的把美的事物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素材,那便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学上要在不断的练习才能巩固自己所学,才能灵活运用。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学习中,我重点让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生活贫困,又表现出他死要面子,不愿与“短衣帮”一伍。“孔乙己從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但不出一个月,定然清还”可以看出他随生活贫困,却很有信用。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到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入体会和观察。课后,我要求同学们,用一周的时间去发现校园中的美的事物,然后写成一小段文字,一定要细致的观察,注意细节描写。最后交上来的小短文中,大家写的都很好,其中有一篇让我印象深刻:“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通过这些形容词和修辞的运用,把夏天描写的非常准确。学会细节描写,会让作文中的描写更加细致到位,为文章加分。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作为一线教师,只有首先将语文教学放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从传统文化中不断地汲取语文教学的养分,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才能够被高效地落实。初中的作文主要是情感类或者生活类,通常采用叙事抒情的方式来书写,语文本就是一个看重积累的学科,所以我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感受传统文化,学会构造文章,多读多背好词好段,名人诗句。然后又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自己根据课文,排演小情境,把故事展开表现,不仅锻炼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双观察美的眼睛,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将它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让作文避免了“大、空”,变得“具体、写实”。最后,我也重视学生思维的开拓,设置辩论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又能发散思维。我相信,拓展学生阅读量、接触广阔的世界、拥有宽泛的眼界,并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让学生品味出写作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朱旭.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
  [2]宗弟弟.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3]康冬梅.浅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如何突出文章中心[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2019(29).
  [4]韦伟.在写作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方式,将思维由中心主题向四面延伸,扩大了思维范围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系统性思维能力;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
【摘要】于近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真切体会到美术微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带来的便利,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结合网络素材,充分发散学生思维。本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文研究目的、背景及方法”,“美術微课在中小学低年段美术课程中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美术微课教学实践、教学实例与教学模式”,“美术微课课程的组织与评价”。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低年段美术课堂改革提供了一
6月18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部署各地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做好2020年全国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林锐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主持会议。  陈宝生:确保师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要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有效应对  陈宝生指出,确保师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摘要】特殊儿童是相对特殊的儿童,与普通儿童有一些不同,长期以来我国都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各个阶段都推行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基于此,本文从概述融合教育、推行融合教育的重要价值、班级融合的有效实践策略以及班级融合教育实践的有效推进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班级;融合教育;实践  融合教育,主要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为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只能是那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才能专注于听力和思考。本文将研究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希望支持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在质量还是效率上都得到提升。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方法,积极,完全舒适,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被这些创造性地思考的教学激发出来,提高了低年级
【摘要】摄影有着独特艺术魅力。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要教导学生摄影知识,更要通过发表积极向上的摄影作品让小学生把生活点滴记录下来,留存美好的记忆,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手机摄影;美术教学;美育  摄影是德育和美育的一种新形式。摄影有着独特艺术魅力。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曾经的高档摄影器材,现在一台手机就能随拍即看拍摄效果,还能随时进行转存、发送。小学生通过创作和发表积极向上的摄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观书有感》中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有了源泉和动力,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丰富多彩、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才是孩子们习作的“源头活水”。  习作本身应该是小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但很多习作课上老师全然不考虑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而学生也仅为了应付作业任务,要么东拼西凑、生搬硬套,要么抄袭他人、假话连篇,完全没有自
【摘要】“十指有长短”,一窝鸟蛋破壳而出都有先有后,同样道理,一个班的学生,有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比较快,有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比较慢。因此,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受益,学生进行理解练习时,教师应布置一题学生做一题,教师评讲一题。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发适合软件,例如,可以利用AI2开发课堂练习软件,使得学生在学生端(个人电脑、平板)提交课堂练习,教师就可以在教师端看到全班学生课堂练习的
【摘要】安全教育是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也是人本教学理念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然而,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总是能够听到关于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相关报道,这说明当下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当加强必要的安全教育,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安全教育展开了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创新方法,以期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和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
【摘要】要在小學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编程教学,要实施有效的策略。笔者结合多年的编程教学经验,浅谈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策略,让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最棘手的编程教学变得有效、高效,凸显编程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编程;编程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编程教学一直是最棘手的内容,但计算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