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跟同学们一起研讨关于名词复数这个英语课堂上每次都会遇到的问题时,我有意结合新课标理念,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出乎我意料的是年年都上,年年都一样上的 这一堂课就是因为方法的不同而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我是这样做的——
教者首先通过演示、操练,接着在黑板上板书“one door, two windows, three desks, four books …”并告诉学生“windows, desks, books…”这些词就是名词的复数。然后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名词复数的构成、什么情况下用名词的复数。在学生回答“不止一个东西时用名词的复数”后,我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了个不等式“≥2。”并在旁边打了个问号。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是>1。”立刻教师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热闹地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甲同学大叫道“两个一样!”许多同学立刻反对,乙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请问‘1.5小时’怎么表达?”我边说边把“1.5 hours”写在黑板上。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把“>1、≥2、>1或≥2”放在一起,请同学们举手表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1”。
针对这个教法,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质疑情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在疑中思,在思中学。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敢问、能问、乐问。
一、敢问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都会碰到问题,但他们往往不愿提出,因为他们有很多顾虑:同学们会笑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等。因此教师应该设法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幽默风趣,不时给学生们投以信任关注的目光。课外,常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喜欢听他的课,对他的指导也言听计从,有问题敢于提问,有见解也能自由发表。本案例中,教者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就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说明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给孩子们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有疑敢问。
二、能问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了赶进度,把一堂课安排得满满的,从头到尾灌输知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和机会,养成了“你教什么,我学什么”,缺乏质疑意识,缺乏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显然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设置科学灵活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机会提问,有问题可问。教师每节课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享有一部分自学时间,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学生从自学中挑出的问题是自我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就成了自我需要,这就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同学可有如下形式:从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组成多种形式的讨论组,两人一对,四人一组,或根据情况以自然小组为组,讨论后请一个同学汇报。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置出使学生产生疑问的情景氛围,启发学生提问。如上例中,教者在教学名词复数的用法时,有意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终生难忘。
三、 乐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要让学生上课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提问的点滴智慧火花,采用积极的正面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老师肯定的乐趣,从而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提问。如果有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教师不可有丝毫不悦的表示,要理解学生的想法,肯定他们动了脑筋,并提醒他们更仔细地阅读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果有的问题出乎教师意料之外,一时找不到最佳答案,教师要承认对此问题仍需要认真研究,让学生得意一下。这样,学生从读到思,从思到疑,从疑到思,从思到解,乐在其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质疑是激活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挑战权威,提出创新观点。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就是由问题引导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尝试提问。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懂和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经过系统地指导和训练,学生质疑的习惯、深度、广度和难度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我相信,在推进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英语老师如果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那么英语新课改的春风一定会吹得更劲。
(责任编辑 胡新秀)
教者首先通过演示、操练,接着在黑板上板书“one door, two windows, three desks, four books …”并告诉学生“windows, desks, books…”这些词就是名词的复数。然后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名词复数的构成、什么情况下用名词的复数。在学生回答“不止一个东西时用名词的复数”后,我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了个不等式“≥2。”并在旁边打了个问号。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是>1。”立刻教师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热闹地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甲同学大叫道“两个一样!”许多同学立刻反对,乙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请问‘1.5小时’怎么表达?”我边说边把“1.5 hours”写在黑板上。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把“>1、≥2、>1或≥2”放在一起,请同学们举手表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1”。
针对这个教法,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质疑情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在疑中思,在思中学。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敢问、能问、乐问。
一、敢问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都会碰到问题,但他们往往不愿提出,因为他们有很多顾虑:同学们会笑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等。因此教师应该设法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幽默风趣,不时给学生们投以信任关注的目光。课外,常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喜欢听他的课,对他的指导也言听计从,有问题敢于提问,有见解也能自由发表。本案例中,教者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就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说明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给孩子们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有疑敢问。
二、能问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了赶进度,把一堂课安排得满满的,从头到尾灌输知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和机会,养成了“你教什么,我学什么”,缺乏质疑意识,缺乏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显然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设置科学灵活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机会提问,有问题可问。教师每节课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享有一部分自学时间,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学生从自学中挑出的问题是自我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就成了自我需要,这就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同学可有如下形式:从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组成多种形式的讨论组,两人一对,四人一组,或根据情况以自然小组为组,讨论后请一个同学汇报。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置出使学生产生疑问的情景氛围,启发学生提问。如上例中,教者在教学名词复数的用法时,有意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终生难忘。
三、 乐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要让学生上课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提问的点滴智慧火花,采用积极的正面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老师肯定的乐趣,从而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提问。如果有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教师不可有丝毫不悦的表示,要理解学生的想法,肯定他们动了脑筋,并提醒他们更仔细地阅读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果有的问题出乎教师意料之外,一时找不到最佳答案,教师要承认对此问题仍需要认真研究,让学生得意一下。这样,学生从读到思,从思到疑,从疑到思,从思到解,乐在其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质疑是激活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挑战权威,提出创新观点。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就是由问题引导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尝试提问。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懂和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点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经过系统地指导和训练,学生质疑的习惯、深度、广度和难度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我相信,在推进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英语老师如果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那么英语新课改的春风一定会吹得更劲。
(责任编辑 胡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