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小学三年级正是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呢?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谈文色变”之现象,他们怕作文,厌恶作文,一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就头疼,不知要写什么,怎么写?即使学生把作文交上来,也是应付了事,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记流水帐,要么抄作文选,内容空洞,不真实,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指导学生写一篇《我喜欢的一项运动》。有一个女同学胆量小,从来未举手,作文水平一般。这次她是鼓足勇气举手回答:“我喜欢踢毽子,第一次看见别人踢毽子很有趣……”我一边点头一边微笑着说:“你真棒!踢毽子是需要技巧的,你是怎么学会的呢?”她不再那么拘束了,回答说:“我平时就比较喜欢跳绳等运动,手脚比较麻利,然后……”她显然还沉浸在踢毽子的乐趣当中,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说:“你是好样的!老师要向你学习。现在请你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好吗?”后来作文交上来,她写的比上次说的还要具体、完整、生动。我评了个“优”给她并点评道:写得很成功,老师真高兴,下次我想见到你更精彩的作文。学习和踢毽子一个道理,只要敢挑战自己,就会获得成功。之后,这个孩子逐渐自信、大胆起来,和老师说话的目光不再躲闪,课堂上有她活跃的身影,作文水平也大大提高。鼓励得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二、学会观察,掌握要领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其实,观察也是作文“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掌握要领。
首先,立足生活现实。古人有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来源,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获得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妙笔生辉。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一篇《难忘的一件事》,以往学生完全脱离实际生活,把农村孩子的生活写成城里孩子的生活,没有真情实感,无法体现农村孩子的天真和纯朴。这次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广阔的农村生活入手,农村孩子常常去钓鱼、捉鸟、掏鸟蛋、捉知了等等这些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事,引导他们积极地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
其次,学会多角度观察。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多角度观察就是指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进行观察。
1、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三年级作为作文的初级阶段,应该指导学生从看到和听到的入手。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一文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很自然学生都说看到白玉兰、塔松、米兰、石榴……我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并闻闻其味道,他们的话题多了起来。紧接着引导他们把听到的也写下来,鼓励并启发他们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这样文章不但有声有色,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文章也就“动”起来了。
2、情景交融,感官结合。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循序渐进,在“感”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如引导学生写《我爱大海》一文时,由于我们都在海边长大,对大海十分熟悉,可学生有话却难以言表。我先从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我问:“你们来到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同学站起来说:“我一到海边就看到蔚蓝的大海,大海波澜壮阔,十分壮观。”一同学又站起来说:“我看到了金黄的沙滩,许多游人在沙滩玩耍、嬉戏。还听到波涛轰鸣……”接着从触觉引导,“当你们踩在沙滩上时是什么感觉?”同学们纷纷喊着说:“软绵绵的,像踩在海绵上,十分舒服。”“海风吹在脸上会有什么感觉呢?”我紧接着问。有同学说海风凉凉的,吹在脸上特别舒服。我穷追不舍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味觉:“有谁知道海水的味道?”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咸咸的。”引导学生情景交融,感官结合,不但让他们体验真情实感,而且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发挥想象,升华主题。想象能让静止的事物或画面“活”起来。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丰富,学习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我爱大海》一文中,我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把文章写“活”。“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你们会想到什么呢?”有同学说这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有同学说海浪撞在岩石上,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如白梅,似珍珠。这么美好的想象,不仅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还加深意境,升华主题。
三、注重积累,勤于动笔
写作习惯主要包括勤于观察、积累和练习。培养了学生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就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多动笔练习写作的能力。
1、注重积累。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法宝。如何做好学习积累尤为重要。首先,做好课内知识积累。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或片段,鼓励学生做好摘抄并背诵,储存进自己的记忆系统。抄录美词佳句,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写作做好准备。其次,从课外阅读进行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丰富见闻,做好读书笔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学生不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还可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中收益无穷。
2、勤于动笔。有句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强调了动笔的重要性,写作更是如此。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好词佳句,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练笔的习惯,把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尝试运用。教师可以由浅入深,从字词句训练过渡到段的训练再到篇的训练,采用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训练方式。比如,让学生为黑板报写报稿;为校园广播写广播稿;在班级建立一个信箱,鼓励学生给老师写信;还可以要求学生写生活或观察日记,每周评出“特别观察员”;也可以说写结合,以说促写。让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引导,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谈文色变”之现象,他们怕作文,厌恶作文,一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就头疼,不知要写什么,怎么写?即使学生把作文交上来,也是应付了事,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记流水帐,要么抄作文选,内容空洞,不真实,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指导学生写一篇《我喜欢的一项运动》。有一个女同学胆量小,从来未举手,作文水平一般。这次她是鼓足勇气举手回答:“我喜欢踢毽子,第一次看见别人踢毽子很有趣……”我一边点头一边微笑着说:“你真棒!踢毽子是需要技巧的,你是怎么学会的呢?”她不再那么拘束了,回答说:“我平时就比较喜欢跳绳等运动,手脚比较麻利,然后……”她显然还沉浸在踢毽子的乐趣当中,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说:“你是好样的!老师要向你学习。现在请你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好吗?”后来作文交上来,她写的比上次说的还要具体、完整、生动。我评了个“优”给她并点评道:写得很成功,老师真高兴,下次我想见到你更精彩的作文。学习和踢毽子一个道理,只要敢挑战自己,就会获得成功。之后,这个孩子逐渐自信、大胆起来,和老师说话的目光不再躲闪,课堂上有她活跃的身影,作文水平也大大提高。鼓励得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二、学会观察,掌握要领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其实,观察也是作文“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掌握要领。
首先,立足生活现实。古人有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来源,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获得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妙笔生辉。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一篇《难忘的一件事》,以往学生完全脱离实际生活,把农村孩子的生活写成城里孩子的生活,没有真情实感,无法体现农村孩子的天真和纯朴。这次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广阔的农村生活入手,农村孩子常常去钓鱼、捉鸟、掏鸟蛋、捉知了等等这些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事,引导他们积极地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
其次,学会多角度观察。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多角度观察就是指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进行观察。
1、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三年级作为作文的初级阶段,应该指导学生从看到和听到的入手。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一文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很自然学生都说看到白玉兰、塔松、米兰、石榴……我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并闻闻其味道,他们的话题多了起来。紧接着引导他们把听到的也写下来,鼓励并启发他们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这样文章不但有声有色,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文章也就“动”起来了。
2、情景交融,感官结合。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循序渐进,在“感”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如引导学生写《我爱大海》一文时,由于我们都在海边长大,对大海十分熟悉,可学生有话却难以言表。我先从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我问:“你们来到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同学站起来说:“我一到海边就看到蔚蓝的大海,大海波澜壮阔,十分壮观。”一同学又站起来说:“我看到了金黄的沙滩,许多游人在沙滩玩耍、嬉戏。还听到波涛轰鸣……”接着从触觉引导,“当你们踩在沙滩上时是什么感觉?”同学们纷纷喊着说:“软绵绵的,像踩在海绵上,十分舒服。”“海风吹在脸上会有什么感觉呢?”我紧接着问。有同学说海风凉凉的,吹在脸上特别舒服。我穷追不舍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味觉:“有谁知道海水的味道?”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咸咸的。”引导学生情景交融,感官结合,不但让他们体验真情实感,而且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发挥想象,升华主题。想象能让静止的事物或画面“活”起来。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丰富,学习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我爱大海》一文中,我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把文章写“活”。“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你们会想到什么呢?”有同学说这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有同学说海浪撞在岩石上,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如白梅,似珍珠。这么美好的想象,不仅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还加深意境,升华主题。
三、注重积累,勤于动笔
写作习惯主要包括勤于观察、积累和练习。培养了学生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就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多动笔练习写作的能力。
1、注重积累。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法宝。如何做好学习积累尤为重要。首先,做好课内知识积累。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或片段,鼓励学生做好摘抄并背诵,储存进自己的记忆系统。抄录美词佳句,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写作做好准备。其次,从课外阅读进行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丰富见闻,做好读书笔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学生不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还可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中收益无穷。
2、勤于动笔。有句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强调了动笔的重要性,写作更是如此。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好词佳句,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练笔的习惯,把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尝试运用。教师可以由浅入深,从字词句训练过渡到段的训练再到篇的训练,采用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训练方式。比如,让学生为黑板报写报稿;为校园广播写广播稿;在班级建立一个信箱,鼓励学生给老师写信;还可以要求学生写生活或观察日记,每周评出“特别观察员”;也可以说写结合,以说促写。让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引导,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