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说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语言的功能是交际与运用,要积极融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使其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建立英语课堂新天地。
一、努力践行在做中教,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此类情况,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做中教,注重将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他们在兴趣驱使下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以询问时间为主,在教学时,教师拿出一个钟表并介绍:“Look,it’s a clock.”要求学生自由表达有关钟表的英文,总结出“It can tell the time.”指导学生学习clock与time这两个新词汇。然后,教师把钟表时间调到7点,询问:“What time is it?”引导学生说出:“It’s seven.”再带领他们齐读:“o’clock——It’s seven o’clock.It’s time for breakfast.”使学生初步感知新句型的问答。接着,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time”,搭配问题:“What will Miss Li say?Do you remember?”让学生找出答案、理解文本,教会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让他们模仿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围绕一天中的各个时间相互问答,包括起床、早饭、午饭、晚饭、睡觉等,丰富他们的交流内容。
案例中,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做中教授新知识,使其将文本内容通过迁移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英语学习由课上顺利延伸至课外,让他们学会用英语询问时间。
二、真正落实在做中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而“教学做合一”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两者契合度较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或布置任务,提供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思考空间,根据他们的表现随机应变,真正落实在做中学,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与自信。
例如,在教学“Is this your pencil?”时,教师可先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出新课,拿起英语书询问:“Look!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book.”教师追问:“Is this an English book?”学生回答:“Yes.”在自由讨论中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由此揭示新课主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每人准备一个文具,包括书包、钢笔、铅笔、彩笔、直尺、橡皮和文具袋等,随机拿起一个物品用“Is this your...”句型进行提问,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Yes,it is.”或“No,it isn’t.”带领他们学习schoolbag、pen、pencil、crayon、ruler、rubber、pencil case等词汇,熟悉新句型。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找出文中重点句型,使其结合提取的句型叙述文本,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利用各自的文具开展问答活动。
案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設计和规划,使其在课堂上扮演着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对话掌握新知识,真正落实在做中学,助推语言能力的形成。
三、鼓励学生在做中悟,发展英语综合能力
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中,要求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具有创造力与行动力,《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综合能力提出的要求更高。对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精心设计一些探索性、反思性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从读、写、听、说等各个方面切入,使其在做中感悟,发展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例如,“Chinese festivals”这一单元主要谈论中国的传统节日,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包括日期、食物和庆祝方式等,为课堂学习作准备。在学习完Story time的课文后,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了解。此时,教师先设计“中西节日对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搜集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有关西方节日的资料,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简单介绍某一节日。学生将搜集到的图片、故事、歌曲、动画等资源,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这是合作学习的成果,他们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中西方相似的节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如,春节与圣诞节、中秋节与感恩节、清明节与万圣节,让学生发现这些节日的异同。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做中产生更多感悟,不仅能巩固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可以提升他们在英语各个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模拟生活对话情境,锻炼学生运用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授内容模拟生活中真实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个人所学进行交际,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例如,“Seeing the doctor”这一单元的话题是“看病”,重点是表示建议的情态动词“should”与其否定式“shouldn’t”的用法,以及有关询问和描述病情的句型。教师先讲授Story time中的对话,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看病的一些单词、短语与句型,再模拟生活中真实的看病情境,准备医生装、体温计、针筒、药等道具,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医生与病人的角色,让学生运用个人所学编创对话。
生1:Good morning, doctor!
生2:Good morning! What’s wrong with you?
生1:I have a headache.I am afraid that is a cold.
生2:Here you are.(生2拿出温度计)
生1:OK.
生2: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生1:About since last night.
生2:Here are some pills for you. You should take them three times a day and drink more water.
生1:Thank you very much!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表演中搭配相应的动作与表情,辅助他们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新知识,结合固有知识设计新对话,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其实质是突出“做”,强调“教学做合一”,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全面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实施,精心设计富有创造性与生成性的英语课堂,达到“教学做”的相辅相成,促使他们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高效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努力践行在做中教,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此类情况,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做中教,注重将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他们在兴趣驱使下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以询问时间为主,在教学时,教师拿出一个钟表并介绍:“Look,it’s a clock.”要求学生自由表达有关钟表的英文,总结出“It can tell the time.”指导学生学习clock与time这两个新词汇。然后,教师把钟表时间调到7点,询问:“What time is it?”引导学生说出:“It’s seven.”再带领他们齐读:“o’clock——It’s seven o’clock.It’s time for breakfast.”使学生初步感知新句型的问答。接着,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time”,搭配问题:“What will Miss Li say?Do you remember?”让学生找出答案、理解文本,教会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让他们模仿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围绕一天中的各个时间相互问答,包括起床、早饭、午饭、晚饭、睡觉等,丰富他们的交流内容。
案例中,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做中教授新知识,使其将文本内容通过迁移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英语学习由课上顺利延伸至课外,让他们学会用英语询问时间。
二、真正落实在做中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而“教学做合一”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两者契合度较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或布置任务,提供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思考空间,根据他们的表现随机应变,真正落实在做中学,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与自信。
例如,在教学“Is this your pencil?”时,教师可先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出新课,拿起英语书询问:“Look!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book.”教师追问:“Is this an English book?”学生回答:“Yes.”在自由讨论中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由此揭示新课主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每人准备一个文具,包括书包、钢笔、铅笔、彩笔、直尺、橡皮和文具袋等,随机拿起一个物品用“Is this your...”句型进行提问,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Yes,it is.”或“No,it isn’t.”带领他们学习schoolbag、pen、pencil、crayon、ruler、rubber、pencil case等词汇,熟悉新句型。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找出文中重点句型,使其结合提取的句型叙述文本,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利用各自的文具开展问答活动。
案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設计和规划,使其在课堂上扮演着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对话掌握新知识,真正落实在做中学,助推语言能力的形成。
三、鼓励学生在做中悟,发展英语综合能力
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中,要求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具有创造力与行动力,《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综合能力提出的要求更高。对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精心设计一些探索性、反思性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从读、写、听、说等各个方面切入,使其在做中感悟,发展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例如,“Chinese festivals”这一单元主要谈论中国的传统节日,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包括日期、食物和庆祝方式等,为课堂学习作准备。在学习完Story time的课文后,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了解。此时,教师先设计“中西节日对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搜集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有关西方节日的资料,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简单介绍某一节日。学生将搜集到的图片、故事、歌曲、动画等资源,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这是合作学习的成果,他们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中西方相似的节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如,春节与圣诞节、中秋节与感恩节、清明节与万圣节,让学生发现这些节日的异同。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做中产生更多感悟,不仅能巩固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可以提升他们在英语各个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模拟生活对话情境,锻炼学生运用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授内容模拟生活中真实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个人所学进行交际,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例如,“Seeing the doctor”这一单元的话题是“看病”,重点是表示建议的情态动词“should”与其否定式“shouldn’t”的用法,以及有关询问和描述病情的句型。教师先讲授Story time中的对话,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看病的一些单词、短语与句型,再模拟生活中真实的看病情境,准备医生装、体温计、针筒、药等道具,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医生与病人的角色,让学生运用个人所学编创对话。
生1:Good morning, doctor!
生2:Good morning! What’s wrong with you?
生1:I have a headache.I am afraid that is a cold.
生2:Here you are.(生2拿出温度计)
生1:OK.
生2: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生1:About since last night.
生2:Here are some pills for you. You should take them three times a day and drink more water.
生1:Thank you very much!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表演中搭配相应的动作与表情,辅助他们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新知识,结合固有知识设计新对话,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其实质是突出“做”,强调“教学做合一”,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全面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实施,精心设计富有创造性与生成性的英语课堂,达到“教学做”的相辅相成,促使他们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高效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