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黄楚玲(1983-),女,汉,广东汕头,中学历史一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学科教育。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辩论式活动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将有利于促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构建新型的历史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辩论式;活动课;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36-02
辩论式活动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人文主义的精神家园。本文中的“辩论式活动课”指课堂上全体学生围绕某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史实来说明自己对某一历史事物的观点;辩题主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现今历史前沿学术观点相违背的内容、或当今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或历史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或任何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等内容。
一、“辩论式活动课”的创新之处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尝试过运用辩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用课堂的时间组织辩论赛,此种方式往往是正反双方几位主角对辩题的演绎,其他同学自然成为看客;第二,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此种方式能发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但容易脱离教学目标;第三,选拔式的辩论赛,此种方式任何学科都可以套用,往往缺乏学科特点。本文中提到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 “辩论式活动课”,其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
1、与一般辩论活动的不同之处:“辩论式活动课”建立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有常规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2、与其他学科辩论活动的不同之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辩论式活动课”,要求学生用史实说明观点,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历史探究等学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3、与其他历史学科辩论活动的不同之处:“辩论式活动课”注重小组合作和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建立师生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学模式或方案。
二、“辩论式活动课”的具体运用
本文以高中历史必修二《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为教学实例,探究辩论式活动课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反思,建立其教学实施步骤和评价机制,探究其应用与实践价值等,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基于学生能力培养,将历史课程置于情境中来认知、理解、内化和重构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立辩选题,确立辩论议题的方向
一堂辩论课的精彩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辩题。辩题的选择是辩论式活动课中最重要的要素,一切辩论皆由此展开。在辩题的选择上,教师须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性。辩题本身要在理论、逻辑和事实等方面没有倾向性,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公平性。(2)教育性。辩题要切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重难点及社会现实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价值性。辩题的价值在于要有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内容能结合历史事实,并能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中,根据“要求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课程标准,笔者设计了如下辩题:“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当前社会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形成正反两方。通过立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处理信息能力。
(二)备辩组织,加强辩论程序的梳理
在开展辩论活动前,教师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学生合理分组,引导学生确立本小组的观点,指导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课前查找资料,并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学会“自圆其说”。如在《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中,笔者制定《小组研讨记录表》,要求各小组根据辩题查找资料并落实任务,分组合作研讨(完成表格);教师可根据表格的记录情况了解学生课前任务的落实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辩论活动课开展前的一切准备。如设辩论主席一人,由学生推选或教师指定人选;设双方辩题发言人各一名,在辩论开始时表明观点和辩论结束时做最后陈述;辩论双方可以自行设计双方的出战口号;辩论过程应遵守的规则,等等。在本环节,小组通过课前搜索资料、研讨探究、组织记录,实际上已经全员参与到辩论活动的准备中,也为课堂上的激辩环节做好知识储备。“备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备课”的过程。
(三)激辩对抗,焕发历史课堂的活力
在辩论式活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成学习共同体,用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正反两方以及各小组之间的辩论式学习活动的统筹协调,更好地做到正反两面兼顾、紧密衔接。这不仅是保证整个辩论式活动课整体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辩论式活动课学生解决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例如,学生在对于“经济全球化利大利弊”的观点中,从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必然趋势、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辩论。而反方学生在对于“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的观点中,则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所带来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实质意义、全球化对世界环境的消极作用、全球化导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角度进行激烈的辩驳。当然,辩论的过程不仅仅是几个辩手的唇枪舌战, 由于每位同学都参与了前期资料的收集、研讨和共享,因此,正反方的“观众”也可通过递纸条、举手辩驳、热情加油等方式参与到辩论赛中,整个辩论活动课堂气氛热烈,全体学生情绪高昂,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表达、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发展。 (四)悟辩总结,实现三维目标的深化
在辩论活动课结束前,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做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对辩题做总结感悟,同时,归纳双方辩手的论点,充分肯定学生的辩论成果,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强化认识。结合辩论的实例,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帮助学生升华认识、内化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深化。例如,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的辩论中,笔者首先总结了正方的观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可见,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利远远大于弊。”然后总结了反方的观点:“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环境污染、民族企业萎缩等负面问题。”最后阐明了正确的观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最后,引导学生从“事物有两面性,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看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对引发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思考,从而去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方案。由此可见,“悟辩总结”环节,是辩论式活动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深化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
三、“辩论式活动课”的几点思考
通过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对“辩论式活动课”的实践应用,笔者对其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拓宽渠道,获取知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辩论式活动课”,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期刊、电子书刊等方式,收集各种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影视资料、图表资料等,寻求大量论据进行多方论证,在“辩”的过程中,注重“论”从史出。在搜集和整理史料的过程中,走出课本、走出校园,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实现了对课本知识的再学习、深认识。
2、激发兴趣,升华情感。“辩论式活动课”以生为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辩手之间针锋相对带来的紧张感和队友之间呐喊助威的热情,也体验到了由掌声、赞赏声、加油声所带来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在群体中的被认同感,促进可塑性较强的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辩论式活动课”,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升华了情感,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竞争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锻炼思维,提升能力。“辩论式活动课”要求辩手具备才思敏捷、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并能在唇枪舌战中沉着应对,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逻辑迁移能力,等等。因此,“辩论式活动课”不仅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方,更是在锻炼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4、多元评价,综合反馈。在开展“辩论式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施多主体、多途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及时、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具体地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评价、生生评价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评价相结合,针对学生的课前研讨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状况记录)、课中小组辩论情况 (教师观察评价)、课后小组自我反馈情况(小组自我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客观、准确地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总之,辩论式活动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破除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既不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主编.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7.
[2]赵守良.对历史课辩论式学习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园地.2005,4.
[3]段明艳.简析历史辩论式定向探究性学习[J].历史教育问题.2004,4.
[4]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
[5]李静.历史课堂辩论式学习初探[J].教学研究.2001,4.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辩论式活动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将有利于促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构建新型的历史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辩论式;活动课;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36-02
辩论式活动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人文主义的精神家园。本文中的“辩论式活动课”指课堂上全体学生围绕某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史实来说明自己对某一历史事物的观点;辩题主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现今历史前沿学术观点相违背的内容、或当今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或历史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或任何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等内容。
一、“辩论式活动课”的创新之处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尝试过运用辩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用课堂的时间组织辩论赛,此种方式往往是正反双方几位主角对辩题的演绎,其他同学自然成为看客;第二,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此种方式能发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但容易脱离教学目标;第三,选拔式的辩论赛,此种方式任何学科都可以套用,往往缺乏学科特点。本文中提到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 “辩论式活动课”,其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
1、与一般辩论活动的不同之处:“辩论式活动课”建立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有常规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2、与其他学科辩论活动的不同之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辩论式活动课”,要求学生用史实说明观点,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历史探究等学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3、与其他历史学科辩论活动的不同之处:“辩论式活动课”注重小组合作和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建立师生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学模式或方案。
二、“辩论式活动课”的具体运用
本文以高中历史必修二《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为教学实例,探究辩论式活动课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反思,建立其教学实施步骤和评价机制,探究其应用与实践价值等,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基于学生能力培养,将历史课程置于情境中来认知、理解、内化和重构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立辩选题,确立辩论议题的方向
一堂辩论课的精彩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辩题。辩题的选择是辩论式活动课中最重要的要素,一切辩论皆由此展开。在辩题的选择上,教师须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性。辩题本身要在理论、逻辑和事实等方面没有倾向性,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公平性。(2)教育性。辩题要切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重难点及社会现实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价值性。辩题的价值在于要有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内容能结合历史事实,并能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中,根据“要求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课程标准,笔者设计了如下辩题:“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当前社会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形成正反两方。通过立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处理信息能力。
(二)备辩组织,加强辩论程序的梳理
在开展辩论活动前,教师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学生合理分组,引导学生确立本小组的观点,指导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课前查找资料,并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学会“自圆其说”。如在《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中,笔者制定《小组研讨记录表》,要求各小组根据辩题查找资料并落实任务,分组合作研讨(完成表格);教师可根据表格的记录情况了解学生课前任务的落实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辩论活动课开展前的一切准备。如设辩论主席一人,由学生推选或教师指定人选;设双方辩题发言人各一名,在辩论开始时表明观点和辩论结束时做最后陈述;辩论双方可以自行设计双方的出战口号;辩论过程应遵守的规则,等等。在本环节,小组通过课前搜索资料、研讨探究、组织记录,实际上已经全员参与到辩论活动的准备中,也为课堂上的激辩环节做好知识储备。“备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备课”的过程。
(三)激辩对抗,焕发历史课堂的活力
在辩论式活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成学习共同体,用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正反两方以及各小组之间的辩论式学习活动的统筹协调,更好地做到正反两面兼顾、紧密衔接。这不仅是保证整个辩论式活动课整体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辩论式活动课学生解决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例如,学生在对于“经济全球化利大利弊”的观点中,从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必然趋势、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辩论。而反方学生在对于“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的观点中,则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所带来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实质意义、全球化对世界环境的消极作用、全球化导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角度进行激烈的辩驳。当然,辩论的过程不仅仅是几个辩手的唇枪舌战, 由于每位同学都参与了前期资料的收集、研讨和共享,因此,正反方的“观众”也可通过递纸条、举手辩驳、热情加油等方式参与到辩论赛中,整个辩论活动课堂气氛热烈,全体学生情绪高昂,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表达、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发展。 (四)悟辩总结,实现三维目标的深化
在辩论活动课结束前,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做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对辩题做总结感悟,同时,归纳双方辩手的论点,充分肯定学生的辩论成果,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强化认识。结合辩论的实例,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帮助学生升华认识、内化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深化。例如,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的辩论中,笔者首先总结了正方的观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可见,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利远远大于弊。”然后总结了反方的观点:“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环境污染、民族企业萎缩等负面问题。”最后阐明了正确的观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最后,引导学生从“事物有两面性,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看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对引发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思考,从而去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方案。由此可见,“悟辩总结”环节,是辩论式活动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深化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
三、“辩论式活动课”的几点思考
通过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对“辩论式活动课”的实践应用,笔者对其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拓宽渠道,获取知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施“辩论式活动课”,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期刊、电子书刊等方式,收集各种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影视资料、图表资料等,寻求大量论据进行多方论证,在“辩”的过程中,注重“论”从史出。在搜集和整理史料的过程中,走出课本、走出校园,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实现了对课本知识的再学习、深认识。
2、激发兴趣,升华情感。“辩论式活动课”以生为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辩手之间针锋相对带来的紧张感和队友之间呐喊助威的热情,也体验到了由掌声、赞赏声、加油声所带来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在群体中的被认同感,促进可塑性较强的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辩论式活动课”,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升华了情感,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竞争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锻炼思维,提升能力。“辩论式活动课”要求辩手具备才思敏捷、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并能在唇枪舌战中沉着应对,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逻辑迁移能力,等等。因此,“辩论式活动课”不仅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方,更是在锻炼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4、多元评价,综合反馈。在开展“辩论式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施多主体、多途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及时、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具体地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评价、生生评价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评价相结合,针对学生的课前研讨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状况记录)、课中小组辩论情况 (教师观察评价)、课后小组自我反馈情况(小组自我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客观、准确地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总之,辩论式活动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破除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既不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主编.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7.
[2]赵守良.对历史课辩论式学习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园地.2005,4.
[3]段明艳.简析历史辩论式定向探究性学习[J].历史教育问题.2004,4.
[4]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
[5]李静.历史课堂辩论式学习初探[J].教学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