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东线:台湾最美的滨海公路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最美的海景
  其实并不在大名鼎鼎的垦丁。
  如果你没有在台东的滨海公路——花东线(花莲至台东的“台11”公路)上领略过太平洋扑面而来的海风,那真是相当可惜。因为你很可能也错过了台湾东海岸最美的风光。
  清晨五点,手机闹铃响了。我在床上赖了大约十分钟,然后“腾”地跳了起来。我摇醒蔡小山,“走!快起床。看日出去!”
  环行整个台湾岛,我们一直在找寻最佳的日出观测点。离开垦丁,车子一路向北行驶,经过大武和太麻里乡,很快就能抵达美丽的台东。距离花莲市110公里,距离台北市340公里,在名叫“成功镇”的滨海小镇停下车来。
  在我印象中,郑成功并未到过台东,“成功”一名实为纪念之说:成功镇本是阿美族聚落,原名“蔴荖漏”。日据时代在此建港(今成功港),改称之新港;战后又鉴于“新港”一名与当时其他乡同名,为免混淆,当时的镇长认为新港港湾与台南安平相似,为纪念郑成功开台功劳,便将其更名为“成功”。
  太麻里曙光纪念园、水往上流、三仙台、八仙洞、北回归线标志等景点都集中于成功镇附近。太多人开车囫囵吞枣、一脚油门便错过了这个清静的小镇。而我喜欢“成功”这个好名字,便决定靠港停泊,享受旅行的慢时光。
  蔡小山睡眼惺忪,梦游般去卫生间刷了牙。
  当天的日出时间是5点34分,现在的智能手机太方便。轻轻地下了楼,我们推开“旭海民宿”的门,骑上自行车,到成功镇滨海公园,只要5分钟。
  走到海边,时间是5点28分。太阳跳出海平面前,天边已经有些微光了。三仙台——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参经停憩并留下三双足印的那座小岛——背后好像飞过来一只火红的凤凰。日出很迅速,你得目不转睛。我在石头上刚调整好相机参数,太阳就急不可耐地从远处的云端撕开一条口子蹦了出来。刚刚还一片深蓝的天空,在画面的中央爆炸了,蓝色被迅速吞噬殆尽,海天相接的地方立即被染成了血红。
  海浪焦躁地拍打着沿岸的礁石。一个浪小,一个浪大。站在礁石上的蔡小山,赶紧往回奔跑......
  这一天从美丽的日出拉开帷幕,天黑时我们才踩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到达花莲东大門自强夜市。如题所述,我认为“花东线”是台湾滨海最漂亮的骑行线路了。
  在互联网上输入“台湾最美骑行”就能搜到诸如《台湾花东:骑行世界最美NO.2单车路线》这样的文章,言之凿凿这是由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国家报”专题报导的“世界最佳十个单车度假胜地”之一。姑且不去妄论真实的全球排行,至少在宝岛台湾,在一众滨海线路里,这确实是数一数二的明智选择。近海礁石处的水呈奶绿色,远处天际线则是深邃幽蓝,层次感鲜明。海风让人慵懒,道路旁绿树成荫。沿着滨海公路靠右骑行,伸出手仿佛就能触摸到太平洋——这也严重影响我们的骑行进度。我们情不自禁,不断停车拍照,或者干脆在海边的咖啡馆坐下来品味美景。这一天我们几乎不再依赖7-11便利店,而是在“乌石鼻咖啡馆”喝着冰咖啡,听老板调侃“我在大陆投资失败只好回来这里开咖啡馆”;我们也干脆在石门的“拙而奇艺术空间咖啡馆”拿咖啡和松饼当午餐......
  及至花莲,前方连接最美滨海线路的还有“最危险”的苏花公路和号称不宜夜行的“台湾鬼怪公路”北宜公路。如果你不是像我和蔡小山那么执念非要铁马环台完整跑完1200公里,那么从台东线一路浏览至“清水断崖”足矣。
其他文献
汉代《说文解字》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可见,鹿是旅途中常见的动物,几年前有一部烧脑的西班牙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就是从公路上撞死了一头“鹿”开始的。  旅行和美食是一对矛盾综合体。对纯粹的公路背包客来说,旅行往往是一种“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历练。为了探寻沿途的风景,放弃了舒适的家居和美味,也是家常便饭,开在公路边上的餐厅,往往是游客吐糟的对象,难吃不说,价格更是惊人
期刊
自驾逐渐变成了现代人所喜爱的旅行方式,行驶在公路上,享受或许此生只会看到一次的风景,停留在不知名的角落,愿意去发现、去追逐,更重要的是想出走的心不会被地域和时间所限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一直在路上。  知名旅行玩家,VLOG博主。微博@人字拖游记  Day台东海滨公路  很适合看日出  最好自备干粮  摩托环岛最佳  Day加州一号公路  一侧山一侧海  路况比较简单  印象非常浪漫  To do
期刊
路过森林踩过泥沼划过芦苇,沿路风景尽收背囊。打转的风吹乱投机取巧的话,面对面的只是一场游戏。  黑色针织连衣裙  编织高跟鞋  金色手环  黄色手包  均为Bottega veneta  黑色廓形外套  LEAL DACCARETT from Lane Crawford  黑色绑带罗马鞋  Longchamp  黑色针织连衣裙  编织高跟鞋  金色手环  均为Bottega veneta  卡其色
期刊
摇滚的魅力在于它仿佛是一个宣泄口,人们借此发泄着,对人生的愤懑,对生活的不满,对政府的失望,抑或是前进的方向,黑暗中的曙光,人们的共鸣都在音乐中被大声的唱了出来。  美国人似乎对公路总有种难以明说的情结,好像无论是电影中的角色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都会挥舞着手臂,发出呐喊:“走吧!都出发!到公路上去!”仿佛只有不断的前行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年轻的灵魂,总是渴望在路上的自由。在一个特定
期刊
也许,没有比骑单车旅行更浪漫的事了。毕业那一年,年轻的明相骑车沿着海岸环绕了台湾;失业的杰克骑着银色单车,成为了公路“闪送”一族;寻找自我的中年女人丽兹,离开琐碎婚姻,骑车在巴厘岛的乡间,邂逅了自己的爱情。  《单车环岛日志:练习曲》:青春逆风而行  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一场毕业之旅,明相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台湾年轻人,他即将大学毕业,所以,他背上吉他,骑着单车,从高雄出发,逆风而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期刊
陈飞宇喜欢蓝色,说蓝色像极了青春,如果说未来是更具理想感的蓝色,那么路途中迷惑焦灼等心情就是红色调的,这时他就自己琢磨琢磨,然后继续背上行囊往前走,澄明而笃定。陈飞宇继承了探路者的先锋性,锋芒里不乏温柔,在万物变幻而出的现实中,  寻求自我圆满与碰撞。  陈飞宇喜欢蓝色,说蓝色像极了青春,当初他之所以接下电影《秘果》,很大因素是喜欢这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在电影《秘果》中,他饰演沉默害羞的段柏文,和青
期刊
“公路片之王”维姆·文德斯出生在杜塞尔多夫,从《城市之夏》到“公路三部曲”,再到《德州巴黎》,他的很多电影展现了冷战时期德国公路的广袤与苍凉,当然,他最出名的电影是《柏林苍穹下》。  1966年,21岁的文德斯医学考试落榜,到巴黎后进入了版画家约翰尼·弗里德兰德(Johnny Friedlander)的工作室学习,他只想成为一名画家。然而,住在小阁楼里的年轻人买不起油彩,只能躲在厕所里逃票看电影,
期刊
在美国公路片中,汽车旅馆(MOTEL)总是会出现在路上,伴随那些精彩的电影情节:意气风发的青年开车旅行,或是来一次荒野探寻之旅,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  “MOTEL”概念源自于美国,汽车旅馆在美国风靡一时,在那个黄金年代,也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一部分。  在美国公路片中,汽车旅馆总是会出现在路上,伴随那些精彩的电影情节:意气风发的青年开车旅行,或是来一次荒野探寻之旅,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在motel住
期刊
罗云熙仿佛是一弯温柔纯净的清泉,在静静流淌中蕴含着走过漫漫长路的强大力量。对于他来说,每个角色都像是一种人生经历,彼此相互成就却不会被限制,因为追寻的脚步将永远在路上。他可以成为任何人,他也只会是他自己。  MM麦檬xTHE MET大都会博物馆  大师联名系列印花衬衫  印花:THE Manneporte艾特勒塔象鼻山  Glaude Monet(French1840-1926)  51,30.5
期刊
到公路上去、公路文化所代表的从来不只是追求自由、放逐自我那么简单,也不是肤浅的逃离、回归。美国人最早便是围绕公路展开生活的,公路精神甚至可以说是日常生活本身。  沿着无边的公路行驶下去,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才真正展现:在穿越美国66号公路的旅途中,看到的是一个中西部的美国,锈带上的美国,萧条、荒芜的美国;在穿越中国新疆独库公路时,因为遇到岩崩,只能临时改道,而缺憾也因此造就了另一种美;在这期的公路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