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唯物史观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特点,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辩证地分析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地运用诸如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方法。初中生正处于积累历史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历史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夯实历史基础,形成历史理解,最终进行历史分析,历史评判的关键时期。唯物史观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粗劣的探究,形成了几点粗浅的认识,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关键词】初中生 唯物史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231-01
一、以统编教材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科融合,从内容上构建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经历承接人类历史认识为主线的特殊的心理变化过程。叶小兵教授谈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坚持唯物史观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现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史事,而且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凸显育人功能。”在讲解统编七年级上册教材时,教师一定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历史与政治,历史与地理等知识的融合,从内容的完整性方面构建唯物史观。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抓好难点突破,深入探寻规律,从运用上构建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1]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出现了多种史观并存的局面,比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史观。张庆海教授就非常反对多种史观并用,他主张:“要以一种史观为主,借用其他史学理论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笔者完全赞同张教授的观点并感到:唯物史观在重难点突破,探寻规律方面作用突出,效果明显。如: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只要引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不难突破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这个难点问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对孝文帝的评价是个难点。但只要把孝文帝改革置身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就不难理解孝文帝的抉择。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唯物史观尤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孝文帝顺应当时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带领鲜卑族融入到以汉族为主的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也是千古一帝。《秦末农民起义》一课,针对农民起义的过程,笔者运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具体分析起义发生的条件,总结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针对起义的失败原因分析,总结出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主客观原因,农民起义的结局等等。这些带有规律性质结论是唯物史观运用的经典案例。正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抓好重难点突破,在探究规律的教学运用中构建。
三、以价值观培育为重点,搞好三观教育,掌握方法角度,从情感上构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佳的史观,唯物史观包含了完整的史学理论和丰富的分析事物的方法,符合时代精神,对初中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历史教育都有重大意义。唯物史观教育,不仅是三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更培养了学生用全面整体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从情感上构建,是新时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七年级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商鞅变法在秦国成功了,但商鞅却在孝公死后车裂而亡,有同学认为商鞅傻,不懂得变通,最后身死人手,為他人笑。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运用唯物史观,向学生说明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两种最有效手段是改革和革命,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树立初中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中刘邦善于收揽民心、善用人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运用唯物史观,笔者给同学们将楚霸王自刎前霸王别姬的故事,引发思考:项羽失败真的是天要亡他吗?通过恰如其分的分析,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增强对人民的感情。《两汉的科技文化》,造纸术的发明是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素材,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蔡伦改进造纸术,更要启发同学们通过观察最早的纸复原图明白,纸的发明是劳动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情感构建,使唯物史观真正入心入脑入肺。
参考文献:
[1]于有西、赵亚夫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 47页。
作者简介:
林勇(1983.5-),男,汉族,四川中江人,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四川省蓬安县兴旺初级中学教师,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关键词】初中生 唯物史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231-01
一、以统编教材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科融合,从内容上构建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经历承接人类历史认识为主线的特殊的心理变化过程。叶小兵教授谈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坚持唯物史观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现中外历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史事,而且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凸显育人功能。”在讲解统编七年级上册教材时,教师一定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历史与政治,历史与地理等知识的融合,从内容的完整性方面构建唯物史观。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抓好难点突破,深入探寻规律,从运用上构建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1]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出现了多种史观并存的局面,比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史观。张庆海教授就非常反对多种史观并用,他主张:“要以一种史观为主,借用其他史学理论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笔者完全赞同张教授的观点并感到:唯物史观在重难点突破,探寻规律方面作用突出,效果明显。如: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只要引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不难突破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这个难点问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对孝文帝的评价是个难点。但只要把孝文帝改革置身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就不难理解孝文帝的抉择。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唯物史观尤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孝文帝顺应当时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带领鲜卑族融入到以汉族为主的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也是千古一帝。《秦末农民起义》一课,针对农民起义的过程,笔者运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具体分析起义发生的条件,总结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针对起义的失败原因分析,总结出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主客观原因,农民起义的结局等等。这些带有规律性质结论是唯物史观运用的经典案例。正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抓好重难点突破,在探究规律的教学运用中构建。
三、以价值观培育为重点,搞好三观教育,掌握方法角度,从情感上构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佳的史观,唯物史观包含了完整的史学理论和丰富的分析事物的方法,符合时代精神,对初中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历史教育都有重大意义。唯物史观教育,不仅是三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更培养了学生用全面整体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从情感上构建,是新时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七年级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商鞅变法在秦国成功了,但商鞅却在孝公死后车裂而亡,有同学认为商鞅傻,不懂得变通,最后身死人手,為他人笑。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运用唯物史观,向学生说明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两种最有效手段是改革和革命,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树立初中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中刘邦善于收揽民心、善用人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运用唯物史观,笔者给同学们将楚霸王自刎前霸王别姬的故事,引发思考:项羽失败真的是天要亡他吗?通过恰如其分的分析,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增强对人民的感情。《两汉的科技文化》,造纸术的发明是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素材,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蔡伦改进造纸术,更要启发同学们通过观察最早的纸复原图明白,纸的发明是劳动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情感构建,使唯物史观真正入心入脑入肺。
参考文献:
[1]于有西、赵亚夫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 47页。
作者简介:
林勇(1983.5-),男,汉族,四川中江人,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四川省蓬安县兴旺初级中学教师,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