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知识结构日趋更新多变,知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受众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不断攀升,这给当代编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学习、思考是当代编辑必需的职业积累,而编辑实战技能的提升是编辑职场实践的必然要求。鏊于编辑职业的属性和任务、当代编辑文化承担的使命、知识结构的复合更新以及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等对编辑提出的全新要求,讨论当代编辑要用一生的职业诉求在学习、思考与智识上积累编辑才干,在编辑职场的实践中不断研究、摸索、升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提高编辑积累和职场实践效果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当代编辑 职业积累 职场修炼
世上的一切思想、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凡是需要得到社会确认,进入社会传播,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都不能不通过编辑的审核、鉴定、编排、规范等社会化和物化的工作。而一种精神产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只有经过受众的检验、受用,才能得以证明。…编辑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地位和处于双向流动的中间枢纽和轴心作用,决定了当代编辑人要在自己一生的编辑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职业“维他命”——智识、学养和科学思想。另外,面对当前知识产业飞速发展、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多元化以及浩如烟海的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和挑战,出版管理现代化包括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多变的现实,更给当代编辑人提出职场实践的全新要求:中国编辑人必须结合自身的编辑工作实践,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学养,填补自己或缺的学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在编辑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专博兼修、厚积薄发的编辑,在编辑实战中,随时调动自己日常的知识和实践积累,在编辑技能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实现编辑工作的最佳绩效。
一、编辑职业积累和职场实践的重要性
(一)积累与实践是当代编辑文化承担所必须
当代编辑所承担的是人类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承的重要使命。编辑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着编辑必须在学习、学养、学识的提升上有超乎他人的意识、能力和主动性。
编辑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文化选择、文化把关、文化规范、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群体。“编辑活动从来都是以文化的传播与积累为己任。编辑活动对人类创造性的精神文明的萃取过程是通过编辑对精神文化作品创造的选择、加工来实现的。使得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得以保存,并大范围内广泛传播,改变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生产技能。从选题构思开始,编辑就处在了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运作过程中。编辑面对作者的文化创造作品,要利用自己经过长期锻炼、培育、摸索、思考、实践而形成的独有文化视角和编辑技能对其进行选择、评价、修改、提升,最后出版为广大受众所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编辑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桥梁”和“纽带”的特殊性质,就要求编辑尽可能地具备渊深宏富的学识,敏锐精准的眼光,考阅源流、辨伪存真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想。当代编辑不得不长期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胜任承担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具有博学多长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编辑技能?怎样才能实现编辑职业价值?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求编辑必须要在工作实践中和在平时的生活经历中,汲取知识、丰富学识、培养研究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并不断在职场实践中加以运用、贯通、体会、总结。提高编辑职场实战效果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智识的不足和欠缺,从而不断补充、更新、完善、拓展,以获得编学智识和编辑实践经验。舒斯特说:“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智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
(二)积累和实践是对当代编辑全新知识结构和实战技能要求的使然
“现代出版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有实务操作经验,既懂出版规律又具有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的编辑出版通才。现代中国出版业不仅需要出版理论家,而且需要出版家,更需要既懂出版理论又懂出版实务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无论从事何种载体媒介的编辑人,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都不可能是单项的、孤立的。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媒介编辑,也同样需要触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内容。这就要求编辑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所编辑领域的“专学”,做好编辑工作最基本的“博学”。这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编辑的学识积累与职场实践提出了五点思考。
一是当代编辑对所负责的专业领域要有精准的了解,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这样的专业底蕴会使编辑更能及时准确了解本专业研究创作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专业同行的研究进展,能够和专深的学者、作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作者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动态,更能理解作者创作和研究的艰辛,和作者一同为创作和研究所获得的成果而欣慰,从而更有利于编辑精准地策划组织优秀的前瞻性的以及受众喜闻乐见的选题和作品。
二是由于编辑涉及领域和范围的多样性、内容的繁复性,要求每个编辑在职场实践中,无时无刻都要树立学习意识,不断强化丰富自己的学养和阅历。“作为一个编辑,只有知识贫乏程度差别的问题,但却永远不存在谁的知识已经够用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作为每个编辑作者的座右铭”知识是无限量的,要想掌握“无限量”的学识是不可能的,编辑只能是把它作为一个终身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自己最佳的学习实践效果。
三是当代编辑人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过程中,科学的思维非常重要。编辑要培养质疑与探索、推陈与出新、触类旁通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编辑工作有着升华的效果。学习中的分析思考是一种习惯,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稳固长久,能使编辑具有开放、宽容、的气度,锻炼大文化的思想意识。练就这样的科学思维方式,策划组织选题就不容易走弯路,更能接受现代化的思想,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手段,更有效地建立和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同行的人脉关系,良性循环的科学编辑工作绩效就自然会展现。
四是作为当代编辑,目前所面对的是世界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欧美日韩文化产品在全世界几乎无孔不入的扩张以及价值观入侵。而挑战也是机会,这就要求编辑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魄力,开阔国际化文化视野和境界,从世界大局考虑我们的编辑出版,对世界风云变化的文化产业有比较清醒的了解和研究,在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一定要像国际先进文化学习,不断了解、借鉴国外的出版经验教训,提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文化底蕴,完成自己国家的文化产品逐渐融入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竞争中的历史任务。
五是要熟练掌握出版编辑行业的专业实战技能。寇蒂斯说:面对今天出版业的种种变革……当今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 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广告、新闻发布、会计、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术。“剪刀加糨糊”、“类辑旧文”、“摩研编削”的老式编辑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编辑素质要求了。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要具有策划、组织、精选稿件的能力;要有认识、发现、批评、提出问题的前瞻意识;要有组织选题以及独到精准的稿件鉴别能力;要对社会、市场、读者需求有明确了解和经营头脑;更要具备高科技数字化的现代编辑手段。熟练、准确、精深的编辑功底利于规范、加工整理、编校、发排直至出版的编辑实际操作和产生最佳编辑效果。怎么样培养和提升这种编辑功力?那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学识智慧、编辑专业理论的积累,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编辑实践技能和功力。
二、当代编辑的职业积累与职场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编辑学识积累、扩展文化视野、提高实战能力是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的
第一,当代编辑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编辑职业。我国新闻出版战线的老编辑陈翰伯先生曾说:当个称职的编辑确实不容易,这里有许多学问要脚踏实地的学,但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编辑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学识再渊博,水平再高深也是当不好的。美国著名编辑,曾经主编《编辑人的世界》、《出版人的世界》等书的格罗斯这样认为:“在我担任编辑的漫长生涯中,我一直都陶醉其中,有时候特别受到激励,情绪高涨……就好像一个不断受到激励的学生在备有多样课程的全球最大的大学内,永无休止地学习。我从编辑的每本书中学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知识。身为编辑,我从来不曾丧失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和引以为自豪的感觉,我更希望能永远如此。”当代编辑就要在这些出版编辑大家身上学到他们对编辑职业的执著和热爱。具有这样对事业的敬业、勤业、乐业、敬业精神和对编辑职业的无限热爱,工作才定会产生激情、动力、创新思想,才会脚踏实地的在编辑岗位上辟出一番成就。
第二,编辑职业积累和强化职场实践能力并重。一方面,编辑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要养成随时积累全方位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邹韬奋早期就认识到在工作中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吾人当知在社会服务,一方面在处理事务,一方面即在从中学习,经验随闻见而增进,学识因应用而愈深,日积月累,乃能蔚成大器。”“做事的时候,要使做事与为学兼程并进。”“编辑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各种案例包括自己犯过的错误,老实的逐一记录下来,特别是要争取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最后做到举一反三。天长日久,等经验积累的足够了,自然会成为本版面、本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编辑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每天甚至是随时都受到书稿中全新知识、思想、科学、故事所冲击和刺激,编辑在工作实践中要么获得兴奋与感动,要么获得知识与力量,要么获得反思与思考,要么获得新的视野拓展与科学的方法。作为编辑工作者,要切实地珍视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长此以往,由于您的珍视和努力,对编辑稿件的辨别力、鉴赏力、选择力、策划力、组织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均会产生巨大的良性效应。《我是编辑》一书的作者我国著名编辑家叶至善说:我喜欢做编辑工作有两个原因,一是能满足求知欲。我的许多知识,大多是为了做编辑工作,强迫自己学的。二是能满足我的创造欲,从提出选题到印制成书,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我自己的创造。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个工作,已经做到老之已至,还想一直做下去。这些老一辈编辑家的切身感悟,我们当代编辑人更应借鉴和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第三,做一个有心人,将广揽学识、博览群书作为一种习惯,这是当代编辑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要求。“知识无处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历史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艺术美学、影视音像等所有领域的知识,可以在图书馆、书本、期刊中获得,可以从专业会议、交流、与同行切磋中获得,可以从媒介、网络、现代传播手段中获得,更可以从社会这所大学校里随时捕获。就看编辑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用怎样的心智、思考和眼光去关注、洞察周围的事物,用怎样的科学思考、积极态度、合理时间去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只要编辑能作个有心人,可以不难获得你所要得到的知识。在知识的汲取获得过程中,人应该是处在一种强烈渴望、极大兴趣、精神愉悦甚至是如饥似渴的状态中。邹韬奋在早期出国留学时曾说过:尤觉好书不胜其看,良师益友不胜其谈,事务不胜其观察,就像饿鬼看见盛宴佳肴,来不及咀嚼狼吞虎咽似的;而知识无限,浩如烟海,愈深刻地感觉到学识的浅薄。也愈迫切的觉得时间不够用。编辑人如果都具有韬奋同志这样的学习欲望和渴求态度,职业积累和职场实践效果将是巨大的。另外,有心的编辑人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总结归纳梳理,把感性的书本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经常理性的梳理,使其逐渐变为自己的扎实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培养举一反三、交叉学科相互联系的学习能力,以达到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编辑就应当做这样的有心之人,才能不愧对“编辑”这一神圣的职业,才能在编辑职场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第四,编辑力争做一名批评家和评论家。编辑是选择、批评、修整稿件的工作。编辑工作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对所编辑文章、作品的批评,主要对主题思想、稿件的规范、内容的真实性逻辑性、语言的流畅性等均要用一种批评、挑剔眼光去准确判断、把握和审视。“编辑通常具备了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超然的眼光。”这样的审稿过程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编辑过程,也才会在作者的稿件上产生画龙点睛的编辑效果。茅盾在谈到编辑的评判作用时说道:一个批评家应当比作家具备更多方面的社会知识,更有系统的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更深刻的对社会现象的判断能力,然后才能给作家以更有效的帮助。编辑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要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这就涉及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带着怀疑、带着思考去探究、去挖掘、去批评,这样才能获取真正属于自己而长久拥有的觉知。尤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学习,问题意识就更显得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前者“研究的主题和对象实际上是由探究的动机所构成的。”说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个在研究尚未展开之前就存在于某处的“自在之物”,而是在“问题意识”引导下的一种发现。也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人文科学研究独特的对象、主题和思想。对此,伽达默尔给了最好的总结:“问题的决定是通向知识之路”,“提问就是进行开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而后再去审视社会、审视知识、审视稿件和作品,才能把握的更精准更有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智识和积累,这就意昧着开辟了编辑全新的视野,这种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够扎实和深远。
(二)处理好学识积累和职场实践的关系。
当代编辑人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习与思考给当代编辑以智识、聪颖、能量、修养和慧眼;实践与技能则给编辑以编辑技术的娴熟、编辑作品的优良、二次创造力的提升和丰富经验的总结积累升华。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学理必须要运用到实践中方能发挥效用,而在实践中随时弥补更新学识的欠缺和不足,就会获得更扎实的学习效果,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当代编辑一切宏富学识的拥有如果不运用到编辑职场实践中,那只能称为纸上谈兵,毫无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可言。只有将自己的学识积累扎扎实实地被职场实践所运用和检验,将会产生最佳的编辑效果。
知识和实践的积累是当代编辑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职业“维他命”,是当代编辑人肩负文化传承这一历史责任和使命所必需的终身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
[1]宗贤钧,郭少波编辑学教程[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10,
[2]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3-45
[4]李金龙点与面之间的徘徊[J],汕头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3
[5]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6]邓雷仓编辑出版学科专业建设贵在实践[J],中国编辑。2004(2):13
[7]曾彦修,张惠卿等编辑工作二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世平,编辑工作一席谈——访陈翰伯同志[M],王大学编辑的修养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12
[9]钱小柏,雷群明韬奋与出版[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12,
[10]韩松,黄燕,当代报刊编辑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3
[11]刘果出版笔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10,
[12]俞月亭,韬奋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123,
[13]郭平安,编辑批评学概论[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43,
[14]黄曼君世纪笔耕迎大庆[M]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
[关键词]当代编辑 职业积累 职场修炼
世上的一切思想、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凡是需要得到社会确认,进入社会传播,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都不能不通过编辑的审核、鉴定、编排、规范等社会化和物化的工作。而一种精神产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只有经过受众的检验、受用,才能得以证明。…编辑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地位和处于双向流动的中间枢纽和轴心作用,决定了当代编辑人要在自己一生的编辑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职业“维他命”——智识、学养和科学思想。另外,面对当前知识产业飞速发展、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多元化以及浩如烟海的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和挑战,出版管理现代化包括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多变的现实,更给当代编辑人提出职场实践的全新要求:中国编辑人必须结合自身的编辑工作实践,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学养,填补自己或缺的学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在编辑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专博兼修、厚积薄发的编辑,在编辑实战中,随时调动自己日常的知识和实践积累,在编辑技能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实现编辑工作的最佳绩效。
一、编辑职业积累和职场实践的重要性
(一)积累与实践是当代编辑文化承担所必须
当代编辑所承担的是人类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承的重要使命。编辑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着编辑必须在学习、学养、学识的提升上有超乎他人的意识、能力和主动性。
编辑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文化选择、文化把关、文化规范、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群体。“编辑活动从来都是以文化的传播与积累为己任。编辑活动对人类创造性的精神文明的萃取过程是通过编辑对精神文化作品创造的选择、加工来实现的。使得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得以保存,并大范围内广泛传播,改变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生产技能。从选题构思开始,编辑就处在了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运作过程中。编辑面对作者的文化创造作品,要利用自己经过长期锻炼、培育、摸索、思考、实践而形成的独有文化视角和编辑技能对其进行选择、评价、修改、提升,最后出版为广大受众所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编辑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桥梁”和“纽带”的特殊性质,就要求编辑尽可能地具备渊深宏富的学识,敏锐精准的眼光,考阅源流、辨伪存真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想。当代编辑不得不长期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胜任承担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具有博学多长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编辑技能?怎样才能实现编辑职业价值?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求编辑必须要在工作实践中和在平时的生活经历中,汲取知识、丰富学识、培养研究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并不断在职场实践中加以运用、贯通、体会、总结。提高编辑职场实战效果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智识的不足和欠缺,从而不断补充、更新、完善、拓展,以获得编学智识和编辑实践经验。舒斯特说:“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智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
(二)积累和实践是对当代编辑全新知识结构和实战技能要求的使然
“现代出版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有实务操作经验,既懂出版规律又具有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的编辑出版通才。现代中国出版业不仅需要出版理论家,而且需要出版家,更需要既懂出版理论又懂出版实务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无论从事何种载体媒介的编辑人,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都不可能是单项的、孤立的。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媒介编辑,也同样需要触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内容。这就要求编辑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所编辑领域的“专学”,做好编辑工作最基本的“博学”。这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编辑的学识积累与职场实践提出了五点思考。
一是当代编辑对所负责的专业领域要有精准的了解,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这样的专业底蕴会使编辑更能及时准确了解本专业研究创作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专业同行的研究进展,能够和专深的学者、作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作者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动态,更能理解作者创作和研究的艰辛,和作者一同为创作和研究所获得的成果而欣慰,从而更有利于编辑精准地策划组织优秀的前瞻性的以及受众喜闻乐见的选题和作品。
二是由于编辑涉及领域和范围的多样性、内容的繁复性,要求每个编辑在职场实践中,无时无刻都要树立学习意识,不断强化丰富自己的学养和阅历。“作为一个编辑,只有知识贫乏程度差别的问题,但却永远不存在谁的知识已经够用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作为每个编辑作者的座右铭”知识是无限量的,要想掌握“无限量”的学识是不可能的,编辑只能是把它作为一个终身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自己最佳的学习实践效果。
三是当代编辑人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过程中,科学的思维非常重要。编辑要培养质疑与探索、推陈与出新、触类旁通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编辑工作有着升华的效果。学习中的分析思考是一种习惯,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稳固长久,能使编辑具有开放、宽容、的气度,锻炼大文化的思想意识。练就这样的科学思维方式,策划组织选题就不容易走弯路,更能接受现代化的思想,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手段,更有效地建立和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同行的人脉关系,良性循环的科学编辑工作绩效就自然会展现。
四是作为当代编辑,目前所面对的是世界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欧美日韩文化产品在全世界几乎无孔不入的扩张以及价值观入侵。而挑战也是机会,这就要求编辑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魄力,开阔国际化文化视野和境界,从世界大局考虑我们的编辑出版,对世界风云变化的文化产业有比较清醒的了解和研究,在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一定要像国际先进文化学习,不断了解、借鉴国外的出版经验教训,提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文化底蕴,完成自己国家的文化产品逐渐融入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竞争中的历史任务。
五是要熟练掌握出版编辑行业的专业实战技能。寇蒂斯说:面对今天出版业的种种变革……当今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 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广告、新闻发布、会计、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术。“剪刀加糨糊”、“类辑旧文”、“摩研编削”的老式编辑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编辑素质要求了。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要具有策划、组织、精选稿件的能力;要有认识、发现、批评、提出问题的前瞻意识;要有组织选题以及独到精准的稿件鉴别能力;要对社会、市场、读者需求有明确了解和经营头脑;更要具备高科技数字化的现代编辑手段。熟练、准确、精深的编辑功底利于规范、加工整理、编校、发排直至出版的编辑实际操作和产生最佳编辑效果。怎么样培养和提升这种编辑功力?那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学识智慧、编辑专业理论的积累,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编辑实践技能和功力。
二、当代编辑的职业积累与职场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编辑学识积累、扩展文化视野、提高实战能力是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的
第一,当代编辑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编辑职业。我国新闻出版战线的老编辑陈翰伯先生曾说:当个称职的编辑确实不容易,这里有许多学问要脚踏实地的学,但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编辑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学识再渊博,水平再高深也是当不好的。美国著名编辑,曾经主编《编辑人的世界》、《出版人的世界》等书的格罗斯这样认为:“在我担任编辑的漫长生涯中,我一直都陶醉其中,有时候特别受到激励,情绪高涨……就好像一个不断受到激励的学生在备有多样课程的全球最大的大学内,永无休止地学习。我从编辑的每本书中学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知识。身为编辑,我从来不曾丧失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和引以为自豪的感觉,我更希望能永远如此。”当代编辑就要在这些出版编辑大家身上学到他们对编辑职业的执著和热爱。具有这样对事业的敬业、勤业、乐业、敬业精神和对编辑职业的无限热爱,工作才定会产生激情、动力、创新思想,才会脚踏实地的在编辑岗位上辟出一番成就。
第二,编辑职业积累和强化职场实践能力并重。一方面,编辑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要养成随时积累全方位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邹韬奋早期就认识到在工作中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吾人当知在社会服务,一方面在处理事务,一方面即在从中学习,经验随闻见而增进,学识因应用而愈深,日积月累,乃能蔚成大器。”“做事的时候,要使做事与为学兼程并进。”“编辑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各种案例包括自己犯过的错误,老实的逐一记录下来,特别是要争取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最后做到举一反三。天长日久,等经验积累的足够了,自然会成为本版面、本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编辑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每天甚至是随时都受到书稿中全新知识、思想、科学、故事所冲击和刺激,编辑在工作实践中要么获得兴奋与感动,要么获得知识与力量,要么获得反思与思考,要么获得新的视野拓展与科学的方法。作为编辑工作者,要切实地珍视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长此以往,由于您的珍视和努力,对编辑稿件的辨别力、鉴赏力、选择力、策划力、组织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均会产生巨大的良性效应。《我是编辑》一书的作者我国著名编辑家叶至善说:我喜欢做编辑工作有两个原因,一是能满足求知欲。我的许多知识,大多是为了做编辑工作,强迫自己学的。二是能满足我的创造欲,从提出选题到印制成书,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我自己的创造。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个工作,已经做到老之已至,还想一直做下去。这些老一辈编辑家的切身感悟,我们当代编辑人更应借鉴和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第三,做一个有心人,将广揽学识、博览群书作为一种习惯,这是当代编辑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要求。“知识无处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历史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艺术美学、影视音像等所有领域的知识,可以在图书馆、书本、期刊中获得,可以从专业会议、交流、与同行切磋中获得,可以从媒介、网络、现代传播手段中获得,更可以从社会这所大学校里随时捕获。就看编辑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用怎样的心智、思考和眼光去关注、洞察周围的事物,用怎样的科学思考、积极态度、合理时间去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只要编辑能作个有心人,可以不难获得你所要得到的知识。在知识的汲取获得过程中,人应该是处在一种强烈渴望、极大兴趣、精神愉悦甚至是如饥似渴的状态中。邹韬奋在早期出国留学时曾说过:尤觉好书不胜其看,良师益友不胜其谈,事务不胜其观察,就像饿鬼看见盛宴佳肴,来不及咀嚼狼吞虎咽似的;而知识无限,浩如烟海,愈深刻地感觉到学识的浅薄。也愈迫切的觉得时间不够用。编辑人如果都具有韬奋同志这样的学习欲望和渴求态度,职业积累和职场实践效果将是巨大的。另外,有心的编辑人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总结归纳梳理,把感性的书本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经常理性的梳理,使其逐渐变为自己的扎实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培养举一反三、交叉学科相互联系的学习能力,以达到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编辑就应当做这样的有心之人,才能不愧对“编辑”这一神圣的职业,才能在编辑职场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第四,编辑力争做一名批评家和评论家。编辑是选择、批评、修整稿件的工作。编辑工作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对所编辑文章、作品的批评,主要对主题思想、稿件的规范、内容的真实性逻辑性、语言的流畅性等均要用一种批评、挑剔眼光去准确判断、把握和审视。“编辑通常具备了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超然的眼光。”这样的审稿过程才叫真正意义上的编辑过程,也才会在作者的稿件上产生画龙点睛的编辑效果。茅盾在谈到编辑的评判作用时说道:一个批评家应当比作家具备更多方面的社会知识,更有系统的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更深刻的对社会现象的判断能力,然后才能给作家以更有效的帮助。编辑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要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这就涉及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带着怀疑、带着思考去探究、去挖掘、去批评,这样才能获取真正属于自己而长久拥有的觉知。尤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学习,问题意识就更显得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前者“研究的主题和对象实际上是由探究的动机所构成的。”说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个在研究尚未展开之前就存在于某处的“自在之物”,而是在“问题意识”引导下的一种发现。也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人文科学研究独特的对象、主题和思想。对此,伽达默尔给了最好的总结:“问题的决定是通向知识之路”,“提问就是进行开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而后再去审视社会、审视知识、审视稿件和作品,才能把握的更精准更有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智识和积累,这就意昧着开辟了编辑全新的视野,这种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够扎实和深远。
(二)处理好学识积累和职场实践的关系。
当代编辑人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习与思考给当代编辑以智识、聪颖、能量、修养和慧眼;实践与技能则给编辑以编辑技术的娴熟、编辑作品的优良、二次创造力的提升和丰富经验的总结积累升华。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学理必须要运用到实践中方能发挥效用,而在实践中随时弥补更新学识的欠缺和不足,就会获得更扎实的学习效果,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当代编辑一切宏富学识的拥有如果不运用到编辑职场实践中,那只能称为纸上谈兵,毫无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可言。只有将自己的学识积累扎扎实实地被职场实践所运用和检验,将会产生最佳的编辑效果。
知识和实践的积累是当代编辑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职业“维他命”,是当代编辑人肩负文化传承这一历史责任和使命所必需的终身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
[1]宗贤钧,郭少波编辑学教程[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10,
[2]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3-45
[4]李金龙点与面之间的徘徊[J],汕头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3
[5]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6]邓雷仓编辑出版学科专业建设贵在实践[J],中国编辑。2004(2):13
[7]曾彦修,张惠卿等编辑工作二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世平,编辑工作一席谈——访陈翰伯同志[M],王大学编辑的修养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12
[9]钱小柏,雷群明韬奋与出版[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12,
[10]韩松,黄燕,当代报刊编辑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3
[11]刘果出版笔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10,
[12]俞月亭,韬奋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123,
[13]郭平安,编辑批评学概论[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43,
[14]黄曼君世纪笔耕迎大庆[M]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