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甫的诗中曾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
在语文教学中,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背诵精美句段积累现代语言;分析课文不面面俱到,抓住文章灵魂,抓住作者思路即可;对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对美好片段师生共同分享;利用课本资源,鼓励学生运用;仿写经典课文,牢记写作技巧。
那么,阅读对写作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通过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新的创意,能充分展示个性,而非人云亦云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同时也让别人感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写虚情假意的文章,要让学生认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笔表现美。让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通过文章反映出来。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2.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广阔无垠,无比丰富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观察,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法”。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揣摩“雪地捕鸟”几个动词后,要求学生学习准确而形象的使用动词,我让学生观察上体育课“跳远”、课间操“升旗的过程”,午餐时同学“插队抢饭的过程”,分别写一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能用准确而形象的动词描绘出来。
对学生的无意观察,老师要相机诱导。在教读《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见过的类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发”、爷爷“松树似的手”、妈妈“黄皱的脸”、爸爸“微驼的背”等等。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学以致用,一篇篇反映亲情的文章脱颖而出。
3.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技巧
只读不写只会让思维停顿。因此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加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阅读是间接生活之“源”,课本是凭借,是“例子”。学生的阅读是吸收,是认识生活;写作则是表达,是反映生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当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他们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范文写作后,写作便成了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又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去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使读写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从课本到课外让学生读典范文章,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文章为例,反复仿写,反复对照修改,直到揣摩清楚创作方法及写作技巧。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做到循序渐进。①结构仿写:如《邓稼先》一文采用小标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有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每个小标题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邓稼先美好的品质。学生仿写后再也不发愁不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字数了,而且内容也具体了。如《心中的最美》一文,写同学运用“会说话的眼睛”、“透明的水晶”、“紧皱的眉头”三个小标题,活灵活现的描绘了自己同学的形象。②开头仿写:《观舞记》一文开头是这样的: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样的美丽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学生利用这个开头写《理想》:“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片白云……假如我是一缕春风……假如我是一片绿叶……”思路开阔,语言优美,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总之,只要哪篇课文有哪点“特色”,就让学生模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技巧和语文积累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除了上述几方面外,通过阅读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写作空间,积累丰富的警句妙语,增添文章色彩。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收稿日期:2011-09-1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
在语文教学中,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背诵精美句段积累现代语言;分析课文不面面俱到,抓住文章灵魂,抓住作者思路即可;对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对美好片段师生共同分享;利用课本资源,鼓励学生运用;仿写经典课文,牢记写作技巧。
那么,阅读对写作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通过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新的创意,能充分展示个性,而非人云亦云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同时也让别人感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写虚情假意的文章,要让学生认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笔表现美。让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通过文章反映出来。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2.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广阔无垠,无比丰富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观察,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法”。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揣摩“雪地捕鸟”几个动词后,要求学生学习准确而形象的使用动词,我让学生观察上体育课“跳远”、课间操“升旗的过程”,午餐时同学“插队抢饭的过程”,分别写一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能用准确而形象的动词描绘出来。
对学生的无意观察,老师要相机诱导。在教读《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见过的类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发”、爷爷“松树似的手”、妈妈“黄皱的脸”、爸爸“微驼的背”等等。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学以致用,一篇篇反映亲情的文章脱颖而出。
3.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技巧
只读不写只会让思维停顿。因此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加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阅读是间接生活之“源”,课本是凭借,是“例子”。学生的阅读是吸收,是认识生活;写作则是表达,是反映生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当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他们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范文写作后,写作便成了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又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去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使读写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从课本到课外让学生读典范文章,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文章为例,反复仿写,反复对照修改,直到揣摩清楚创作方法及写作技巧。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做到循序渐进。①结构仿写:如《邓稼先》一文采用小标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有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每个小标题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邓稼先美好的品质。学生仿写后再也不发愁不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字数了,而且内容也具体了。如《心中的最美》一文,写同学运用“会说话的眼睛”、“透明的水晶”、“紧皱的眉头”三个小标题,活灵活现的描绘了自己同学的形象。②开头仿写:《观舞记》一文开头是这样的: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样的美丽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学生利用这个开头写《理想》:“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片白云……假如我是一缕春风……假如我是一片绿叶……”思路开阔,语言优美,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总之,只要哪篇课文有哪点“特色”,就让学生模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技巧和语文积累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除了上述几方面外,通过阅读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写作空间,积累丰富的警句妙语,增添文章色彩。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收稿日期: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