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布鲁纳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注重学习准备、直觉思维和内部动机,倡导发现学习,这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传统化和模式化教学倾向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学习;知识结构;以人为本;直觉思维;内部动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251-0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长期致力于认知过程的研究,被誉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他注重学习过程,提倡发现学习,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这些学习理论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学说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位居世界第一,苏联则是唯一能与其争夺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在导弹技术领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此举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也让美国意识到自己在太空技术领域教育的滞后和不足。美国随即在伍兹霍尔召开教育改革会议,由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担任会议主席,他在“总结报告”——《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教材结构、学习的准备、发现方法”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后,经过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探索,最终形成“发现学习模式”。所谓发现学习就是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的知识模块时,不是直接将现成答案以定论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在遨游知识海洋的同时发现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与本领。
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强调知识结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更深刻和广泛地去理解和运用[1]。在布鲁纳看来,首先,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基本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其次,高明的理论不仅是当前理解知识的工具,而且也是今后回忆这个知识的工具[2]。相对于机械记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则有利于记忆的保持。最后,有效掌握学科知识结构,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其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实践情境。只有使学生掌握了学科的结构和原理,再通过知识的延伸和整合优化知识结构,才能使其见微知著、触类旁通。
(二)重视学习准备
布鲁纳说:“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2]。”随后他从学生智力发展、学习过程和“螺旋式课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布鲁纳主张课程教学应着眼于未来,教授学生超出他们现有认知能力水平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3]。布鲁纳认为,学生在习得新知识时,不应以外部奖励为出发点和契机,教师要统整学生原有认知的结构,并给予适当指导,让学生自我发现,深化学习材料,转变学习态度,习得更多知识。换言之,通过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使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让学生接触与其智力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应遵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原则,在早期就让学生接触与智力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伴随教师启发和学习深入,逐渐提升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就是基于已有经验和对学科知识的牢固掌握,无需经过数据分析、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通过对问题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根据猜想与假设,以一种跳跃性的思维在头脑中迅速做出直观判断的思维方法。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无论是在论证过程还是在结果方面都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既相互补充又相辅相成。布鲁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强调让儿童依托直觉得出答案即可,不必要求他们给出分析式的思维证明过程[4]。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而不是一味追求思维缜密、論证清晰的结论。
(四)注重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推动学生学习,并维持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特定方向和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力和需要,对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发、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布鲁纳十分注重内在动机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和影响。他强调学习行为通过动机的子系统——注意力间接对学习活动产生作用,只有使学生对知识汲取的注意力由有趣、乐趣转向志趣,学习行为由被动、旁观转向积极主动,才能实现其学习行为的持久和稳定。依据内外动机的划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只有引导学生将附属内驱力转向认知内驱力,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应在唤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其内部动机,而不是以外部条件与奖励来刺激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
三、发现学习对当前教学的启示
当前的教育教学虽极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传统化和模式化教学倾向。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与当前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取其精华,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定意义,而且对新课改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掌握基本结构,促进知识迁移
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作为教材的忠实执行者,重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及学科知识间联系的分析,以致部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来指导教学,不仅是学生智力及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行发现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材料,在对教学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推理和归纳等方法,灵活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长期记忆。最后,教师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程序,交给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迁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践行以人为本,科学传授知识
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需要。将布鲁纳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运用到当前教学中,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年龄结构设置不同的课堂情境,调整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新知识的讲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拥有兴趣,才会有持之以恒的探索欲,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最后,学生之学在于“不陵节而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深入;教师之教,在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将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有机结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三)转变教学方法,训练直觉思维
训练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先决条件。作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首先,在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同时注重直觉思维的训练。分析思维讲究问题和手段的关联性与可论证性,直觉思维却是一种对问题解决的假说,本身带有或然性。只有将二者统一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才能完善分析思维、健全直觉思维。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时,要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敏感性和无意识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最后,要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提高质量。直觉思维虽是一瞬间思维迸发的火花,但并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与相关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相联系,只有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将知识升华为一种脱口而出的感觉,才会猛然觉察事物的“本质”,迸发出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想法。
(四)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学习
当前部分教师出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采用“物质+表扬”的奖励方式,这种外在的刺激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短期且有限的。在布鲁纳看来,只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正如人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设置这类目标,既要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又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增加知识难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手段的实施要新颖和多样。只有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学习并热爱学习。最后,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动机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其行为表现,通过一些表情、语言、动作以及眼神等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促进学生保持长久的探索和求知欲。
将发现学习与我国当前教学现状相结合,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少北.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5).
[2](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陳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李殿森.布鲁纳的直觉思维论及其教学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作者简介】
朱娟(1994~),女,河南信阳人,温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闫俊(1995~),男,河南信阳人,辽宁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学习;知识结构;以人为本;直觉思维;内部动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251-0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长期致力于认知过程的研究,被誉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他注重学习过程,提倡发现学习,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这些学习理论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学说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位居世界第一,苏联则是唯一能与其争夺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在导弹技术领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此举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也让美国意识到自己在太空技术领域教育的滞后和不足。美国随即在伍兹霍尔召开教育改革会议,由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担任会议主席,他在“总结报告”——《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教材结构、学习的准备、发现方法”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后,经过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探索,最终形成“发现学习模式”。所谓发现学习就是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的知识模块时,不是直接将现成答案以定论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在遨游知识海洋的同时发现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与本领。
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强调知识结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更深刻和广泛地去理解和运用[1]。在布鲁纳看来,首先,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基本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其次,高明的理论不仅是当前理解知识的工具,而且也是今后回忆这个知识的工具[2]。相对于机械记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则有利于记忆的保持。最后,有效掌握学科知识结构,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其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实践情境。只有使学生掌握了学科的结构和原理,再通过知识的延伸和整合优化知识结构,才能使其见微知著、触类旁通。
(二)重视学习准备
布鲁纳说:“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2]。”随后他从学生智力发展、学习过程和“螺旋式课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布鲁纳主张课程教学应着眼于未来,教授学生超出他们现有认知能力水平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3]。布鲁纳认为,学生在习得新知识时,不应以外部奖励为出发点和契机,教师要统整学生原有认知的结构,并给予适当指导,让学生自我发现,深化学习材料,转变学习态度,习得更多知识。换言之,通过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使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让学生接触与其智力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应遵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原则,在早期就让学生接触与智力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伴随教师启发和学习深入,逐渐提升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就是基于已有经验和对学科知识的牢固掌握,无需经过数据分析、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通过对问题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根据猜想与假设,以一种跳跃性的思维在头脑中迅速做出直观判断的思维方法。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无论是在论证过程还是在结果方面都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既相互补充又相辅相成。布鲁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强调让儿童依托直觉得出答案即可,不必要求他们给出分析式的思维证明过程[4]。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而不是一味追求思维缜密、論证清晰的结论。
(四)注重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推动学生学习,并维持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特定方向和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力和需要,对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发、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布鲁纳十分注重内在动机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和影响。他强调学习行为通过动机的子系统——注意力间接对学习活动产生作用,只有使学生对知识汲取的注意力由有趣、乐趣转向志趣,学习行为由被动、旁观转向积极主动,才能实现其学习行为的持久和稳定。依据内外动机的划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只有引导学生将附属内驱力转向认知内驱力,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应在唤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其内部动机,而不是以外部条件与奖励来刺激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
三、发现学习对当前教学的启示
当前的教育教学虽极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传统化和模式化教学倾向。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与当前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取其精华,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定意义,而且对新课改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掌握基本结构,促进知识迁移
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作为教材的忠实执行者,重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及学科知识间联系的分析,以致部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来指导教学,不仅是学生智力及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行发现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材料,在对教学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推理和归纳等方法,灵活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长期记忆。最后,教师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程序,交给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迁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践行以人为本,科学传授知识
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需要。将布鲁纳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运用到当前教学中,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年龄结构设置不同的课堂情境,调整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新知识的讲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拥有兴趣,才会有持之以恒的探索欲,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最后,学生之学在于“不陵节而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深入;教师之教,在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将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有机结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三)转变教学方法,训练直觉思维
训练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先决条件。作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首先,在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同时注重直觉思维的训练。分析思维讲究问题和手段的关联性与可论证性,直觉思维却是一种对问题解决的假说,本身带有或然性。只有将二者统一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才能完善分析思维、健全直觉思维。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时,要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敏感性和无意识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最后,要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提高质量。直觉思维虽是一瞬间思维迸发的火花,但并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与相关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相联系,只有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将知识升华为一种脱口而出的感觉,才会猛然觉察事物的“本质”,迸发出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想法。
(四)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学习
当前部分教师出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采用“物质+表扬”的奖励方式,这种外在的刺激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短期且有限的。在布鲁纳看来,只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正如人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设置这类目标,既要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又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增加知识难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手段的实施要新颖和多样。只有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学习并热爱学习。最后,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动机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其行为表现,通过一些表情、语言、动作以及眼神等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促进学生保持长久的探索和求知欲。
将发现学习与我国当前教学现状相结合,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少北.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5).
[2](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陳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李殿森.布鲁纳的直觉思维论及其教学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作者简介】
朱娟(1994~),女,河南信阳人,温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闫俊(1995~),男,河南信阳人,辽宁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