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高能耗的产业,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逐渐发展为该行业的主流趋势,对其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很好地降低能耗与工程开销,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就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進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与发展,新型绿色建筑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国也在不断推出“绿色建筑”,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型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有利于保障建筑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为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对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新型绿色建筑概述
相较于传统建筑来说,绿色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率的统一。而新型绿色建筑不仅涉及室内环境的绿色环保、也涵盖楼宇绿色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绿化环境设计等,旨在实现外部与内部环保的有机统一,实现周围建筑与建筑室内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建筑外观颜色的绿色,而是利用节能和环保的建筑材料来建设生态型建筑。可以说,绿色建筑理念与社会对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符,这也是环保理念的发展与延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可再生能源。作为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对绿色建筑充分发挥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2、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分析
2.1强化造价预算编制
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综合考虑施工特点后方可确定预算编制。通常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实施预算编制前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等,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施工方案,认真研究工程的材料预算价格、统一工程量计算、取费标准、预算定额等。同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工程施工图纸加以熟悉,精确计算工程量和套用定额单价,预算编制工程造价时应仔细研究设计图纸,从而清楚计算工程量,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由于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使用了种类繁多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价格各不相同,而工程造价中建筑材料的费用占60%~70%,这就需要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客观分析价格因素,详细调查工程的价格、设备与材料。在市场变化条件下,新型绿色建筑工程设备与材料的价格也会发展变化,因此需要通过动态管理和差价调整的方式来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
2.2强化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对于新型绿色建筑工程而言,其造价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与一般建筑存在明显的不同,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在施工工艺、材料使用、设计等方面都是采用新型环保节能的材料,在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方面也有所不同,对预算人员的要求极高,需要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律,具备工程投资控制与工程基本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由于新型绿色建筑属于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培训,使人员掌握最新的施工工艺和理论知识,进而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
2.3强化预算动态管理
从宏观层面出发,工程预算管理会随着绿色建筑周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如果模式化与固定化工程预算结构,则会增加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及安全隐患问题,不能有效处理和分解风险及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针对这一情况,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预算中的“价”与“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以工程周期变化状况和市场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制定相应地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作用。总之,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的动态管理,是促进工程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路径。
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策略
3.1强化合同管理
建筑企业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各个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增强项目索赔意识,以免因合同发生意外而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如对发包合同加以签订时,应以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对工程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认真解读合同中的内容款项,然后决定是否签订合同。在新型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保存和整理好评施工合同资料,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另外,建筑企业也要树立索赔意识,对合同法中涉及索赔的规定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索赔的内容与程序,工程实施中预先做好相关索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样若建筑企业在实际中出现相关问题而产生较大损失时,可以快速做出与索赔相关的事宜,以便损失得到补偿,有效控制成本。
3.2做好工期成本控制
对于新型绿色建筑而言,其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期成本控制。这是因为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经过多方考量,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监管,这样方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若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恰当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对工程的工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是提高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新型绿色建筑的成本控制涉及新工艺与新材料的质量监管和成本控制,也包括因部分不确定因素与外在因素影响延长工期而增加的其他成本、时间成本等问题,这就要求成本管控部门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及因素,争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3.3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为了完善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体制,建筑企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构建体系化与科学化的考核体系。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核心,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率的有效发挥,因此要明确管理的责任与任务,适当量化和分解考核指标与管理目标,继而将成本控制管理任务具体落实到企业的员工和部门,充分发挥成本效率。②构建“扁平化”管理机制。有些建筑企业在内部成本管理过程中多采用垂直化的管理模式,然而这种模式相对繁琐与复杂,极易导致实时传递中相关数据及成本控制信息的失误。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扁平化”的管理机制,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向成本管理者传递施工现场的相关数据和成本控制信息。除此之外,项目经理人开展各项活动之前,应该与技术、组织和采购等部门之间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为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体系化的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造价预算作为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成本控制和在造价预算逐渐成为工程施工中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加强造价预算编制、预算动态管理与合同管理,做好工期成本控制,完善成本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控制预算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好地推动新型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与发展,新型绿色建筑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国也在不断推出“绿色建筑”,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型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有利于保障建筑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为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对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新型绿色建筑概述
相较于传统建筑来说,绿色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率的统一。而新型绿色建筑不仅涉及室内环境的绿色环保、也涵盖楼宇绿色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绿化环境设计等,旨在实现外部与内部环保的有机统一,实现周围建筑与建筑室内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建筑外观颜色的绿色,而是利用节能和环保的建筑材料来建设生态型建筑。可以说,绿色建筑理念与社会对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符,这也是环保理念的发展与延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可再生能源。作为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对绿色建筑充分发挥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2、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分析
2.1强化造价预算编制
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综合考虑施工特点后方可确定预算编制。通常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实施预算编制前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等,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施工方案,认真研究工程的材料预算价格、统一工程量计算、取费标准、预算定额等。同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工程施工图纸加以熟悉,精确计算工程量和套用定额单价,预算编制工程造价时应仔细研究设计图纸,从而清楚计算工程量,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由于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使用了种类繁多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价格各不相同,而工程造价中建筑材料的费用占60%~70%,这就需要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客观分析价格因素,详细调查工程的价格、设备与材料。在市场变化条件下,新型绿色建筑工程设备与材料的价格也会发展变化,因此需要通过动态管理和差价调整的方式来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
2.2强化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对于新型绿色建筑工程而言,其造价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与一般建筑存在明显的不同,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在施工工艺、材料使用、设计等方面都是采用新型环保节能的材料,在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方面也有所不同,对预算人员的要求极高,需要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律,具备工程投资控制与工程基本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由于新型绿色建筑属于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培训,使人员掌握最新的施工工艺和理论知识,进而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
2.3强化预算动态管理
从宏观层面出发,工程预算管理会随着绿色建筑周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如果模式化与固定化工程预算结构,则会增加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及安全隐患问题,不能有效处理和分解风险及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针对这一情况,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预算中的“价”与“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以工程周期变化状况和市场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制定相应地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作用。总之,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的动态管理,是促进工程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路径。
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策略
3.1强化合同管理
建筑企业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各个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增强项目索赔意识,以免因合同发生意外而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如对发包合同加以签订时,应以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对工程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认真解读合同中的内容款项,然后决定是否签订合同。在新型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保存和整理好评施工合同资料,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另外,建筑企业也要树立索赔意识,对合同法中涉及索赔的规定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索赔的内容与程序,工程实施中预先做好相关索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样若建筑企业在实际中出现相关问题而产生较大损失时,可以快速做出与索赔相关的事宜,以便损失得到补偿,有效控制成本。
3.2做好工期成本控制
对于新型绿色建筑而言,其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期成本控制。这是因为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经过多方考量,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监管,这样方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若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恰当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对工程的工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是提高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新型绿色建筑的成本控制涉及新工艺与新材料的质量监管和成本控制,也包括因部分不确定因素与外在因素影响延长工期而增加的其他成本、时间成本等问题,这就要求成本管控部门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及因素,争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3.3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为了完善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体制,建筑企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构建体系化与科学化的考核体系。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核心,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率的有效发挥,因此要明确管理的责任与任务,适当量化和分解考核指标与管理目标,继而将成本控制管理任务具体落实到企业的员工和部门,充分发挥成本效率。②构建“扁平化”管理机制。有些建筑企业在内部成本管理过程中多采用垂直化的管理模式,然而这种模式相对繁琐与复杂,极易导致实时传递中相关数据及成本控制信息的失误。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扁平化”的管理机制,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向成本管理者传递施工现场的相关数据和成本控制信息。除此之外,项目经理人开展各项活动之前,应该与技术、组织和采购等部门之间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为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体系化的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造价预算作为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成本控制和在造价预算逐渐成为工程施工中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加强造价预算编制、预算动态管理与合同管理,做好工期成本控制,完善成本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控制预算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好地推动新型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