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阅读教学中通过细读文本设计,逐步的唤醒学生的语言生命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从多疑和善思,在细读中走进文本;结合语境,把握文章的整体之美;鉴别阅读,常醒于文本比较之中;跨越课堂,获知更多的文学知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通过细读文本,从而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细读文本 教学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7-02
语文教学中的细读文本不仅是教师语言经验的积淀、内心体验的感悟、思维启迪的表现,更在促进学生快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引导学生细究文章的根源,更好的把握文本的主旨。同时,通过细读文本的具体情节,可以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心灵,触摸人物的灵魂。这样的细读,有效的提升了文本的价值。因此,细读文本是开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金钥匙”。
一、多疑和善思,在细读中走进文本
接受美学理论中指出:“文学活动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是文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所以,阅读文本由学生完成。细读是走进的体现,在细读中提出疑问可以进一步咀嚼文本,其中会有更多的思考。例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其中有这样的语段:“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学生在细读文本时,有学生提出这里的“别人”作者是指谁呢?这个问题还真是比较棘手,于是从教参中寻找答案。从教参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里的别人应该是杨二嫂。但是,我们在细读中发现“辛苦恣睢”这个词正是杨二嫂的写照。那么这样的理解就与文本的内容不相符了。于是继续细读文本,从这篇小说的主题与杨二嫂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发现闰土与杨二嫂都应属于“辛苦麻木”的生活。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别人了。因此,在细读文本的同时,更应该多疑善思。这样,才能进一步咀嚼文本,才能更加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结合语境,把握文章的整体之美
细读文本必须结合文本的语境,语境与文章的整体之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细读文本的大语境包括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背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自己当时的情况等。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的大语境才能有效的实现细读文本。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整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从作品的语言开始,到整篇文章的立意、结构等,无不表现在语境中。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让学生感知整篇文本的语言美、内涵美、主旨美、情感美等。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词时,其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一句,在细读中同学们都认为其中的“喜”字用得恰到好处。因为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天气十分的恶劣,词人却用“喜”来表现自己的心情,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喜“吗?于是我们联系红军长征时的情景,很容易找到了答案。原来红军翻过雪山后,三军即将在不远处会师。因此用“喜”字不仅突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因此,结合语境细读文本,从而把握了文章的整体之美。
三、鉴别阅读,常醒于文本比较之中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有比较就会鉴别其优劣。比较是细读文本的有效途径。通过比较来细读文本,既引导学生切实的感知文本的内涵,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深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能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就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通常情况下,北方的冬天是“冰冷”、“严寒”的代名词,济南正处于北方。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冬天显得特别的温情。因为整篇文章中完全没有北方的冰雪与寒冷,而是一个“温情”与“温暖”的港湾。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虽然是春意盎然的春天。但是,在作者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济南冬天的那种温情与温馨,仿佛济南美景就在我们的眼前。鉴别阅读文本离不开对文本的细读,必须在教师引导的适时的进行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沉入文本之中。我们都知道,阅读的过程是教师、作者、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也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建构细读文本的意义。因此,细读文本学生接受作者情感历程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比较与鉴别的过程。
四、跨越课堂,获知更多的文学知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对不同文学题材的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细读文本时不可以立即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有必要时要跨越课堂,进行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習,从而建立起完备的文学知识储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因为这篇文章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凝聚了作者的一片爱国热情。无论是作品的语言,还是人物形象都有着十分精准的刻画与临摹。因此,在细读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有关内容的经典作品,也就是爱国主义的文学题材。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满江红》等,来表现作者的赤子之心。细读文本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文学知识,还是品味其情感脉络,都应该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文本的本意。这样,才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因此,在细读文本过程中应该把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来深入的进行文本细读。经过这样的细读,就会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合上述,细读文本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细读文本,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又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触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法,从而更加学习文章的精华。这样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引起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黄孟轲.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J].中学语文教学,2013(07).
[2]苟德培.文本细读的三大功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3).
[3]伍火震.读——开启“文本细读”宝库的金钥匙[J].中学语文,2013(21).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细读文本 教学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7-02
语文教学中的细读文本不仅是教师语言经验的积淀、内心体验的感悟、思维启迪的表现,更在促进学生快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引导学生细究文章的根源,更好的把握文本的主旨。同时,通过细读文本的具体情节,可以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心灵,触摸人物的灵魂。这样的细读,有效的提升了文本的价值。因此,细读文本是开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金钥匙”。
一、多疑和善思,在细读中走进文本
接受美学理论中指出:“文学活动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是文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所以,阅读文本由学生完成。细读是走进的体现,在细读中提出疑问可以进一步咀嚼文本,其中会有更多的思考。例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其中有这样的语段:“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学生在细读文本时,有学生提出这里的“别人”作者是指谁呢?这个问题还真是比较棘手,于是从教参中寻找答案。从教参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里的别人应该是杨二嫂。但是,我们在细读中发现“辛苦恣睢”这个词正是杨二嫂的写照。那么这样的理解就与文本的内容不相符了。于是继续细读文本,从这篇小说的主题与杨二嫂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发现闰土与杨二嫂都应属于“辛苦麻木”的生活。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别人了。因此,在细读文本的同时,更应该多疑善思。这样,才能进一步咀嚼文本,才能更加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结合语境,把握文章的整体之美
细读文本必须结合文本的语境,语境与文章的整体之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细读文本的大语境包括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背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自己当时的情况等。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的大语境才能有效的实现细读文本。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整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从作品的语言开始,到整篇文章的立意、结构等,无不表现在语境中。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让学生感知整篇文本的语言美、内涵美、主旨美、情感美等。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词时,其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一句,在细读中同学们都认为其中的“喜”字用得恰到好处。因为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天气十分的恶劣,词人却用“喜”来表现自己的心情,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喜“吗?于是我们联系红军长征时的情景,很容易找到了答案。原来红军翻过雪山后,三军即将在不远处会师。因此用“喜”字不仅突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因此,结合语境细读文本,从而把握了文章的整体之美。
三、鉴别阅读,常醒于文本比较之中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有比较就会鉴别其优劣。比较是细读文本的有效途径。通过比较来细读文本,既引导学生切实的感知文本的内涵,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深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能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就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通常情况下,北方的冬天是“冰冷”、“严寒”的代名词,济南正处于北方。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冬天显得特别的温情。因为整篇文章中完全没有北方的冰雪与寒冷,而是一个“温情”与“温暖”的港湾。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虽然是春意盎然的春天。但是,在作者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济南冬天的那种温情与温馨,仿佛济南美景就在我们的眼前。鉴别阅读文本离不开对文本的细读,必须在教师引导的适时的进行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沉入文本之中。我们都知道,阅读的过程是教师、作者、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也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建构细读文本的意义。因此,细读文本学生接受作者情感历程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比较与鉴别的过程。
四、跨越课堂,获知更多的文学知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对不同文学题材的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细读文本时不可以立即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有必要时要跨越课堂,进行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習,从而建立起完备的文学知识储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因为这篇文章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凝聚了作者的一片爱国热情。无论是作品的语言,还是人物形象都有着十分精准的刻画与临摹。因此,在细读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有关内容的经典作品,也就是爱国主义的文学题材。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满江红》等,来表现作者的赤子之心。细读文本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文学知识,还是品味其情感脉络,都应该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文本的本意。这样,才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因此,在细读文本过程中应该把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来深入的进行文本细读。经过这样的细读,就会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合上述,细读文本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细读文本,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又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触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法,从而更加学习文章的精华。这样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引起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黄孟轲.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J].中学语文教学,2013(07).
[2]苟德培.文本细读的三大功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3).
[3]伍火震.读——开启“文本细读”宝库的金钥匙[J].中学语文,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