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大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建筑电气技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我国经济和房产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气技术管理作为房地产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技术也迅猛发展起来,电气技术对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和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以及预期效果具有直接的关系,并对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建筑电气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入手,从各个阶段分析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技术
一、建筑电气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1、电气线路穿线的具体问题
电气线路穿线操作不规范,这就出现了护口帽漏戴、相线没有进开关以及在线管内部导线数量较多等问题。在导线连接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对接头进行焊接的时候此时会出现焊接松散以及不饱满。
2、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的具体问题
由于电气管路保护层的厚度不足,这就会在混凝土内配线管的暗配在混凝土拆模、装饰工程施工以及日常使用中开始外露出来;电气管路金属管没有做跨接接地线;当电气管路大管煨弯的时候此时做工不够规范,从而出现了裂痕等相关问题;
3、配电箱安装的具体问题
第一,配电箱箱体不平直。第二,箱壳的开孔、气焊与相关的要求不相符,影响美观。第三,在配电箱体内部,线头裸露,配电布线不整齐的。在安装配电箱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
4、照明器具安装的具体问题
第一,通过采用螺口灯头的时候,相线没有接在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上,然而在该端子上连接着零线,对使用照明器具打来了安全隐患。第二,吊扇中心线偏差远远高于允许的范围,从而给局部的电压以及电流带来一定的隐患。第三,室内吊扇以及室外灯具安装高度不够,从而会容易受到外力的侵扰。
5、电气防雷的具体问题
电气避雷带转角弯半径不够;屋面的金属物没有与防雷装置进行连接;电气防雷带的焊接质量较低;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相关的要求;接地的防腐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6、设备调试与试运行技术
6.1 电气工程中调试技术。对全部的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的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的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
6.2 电气设备调试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的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断电保护的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的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的破坏范围。
二、建筑电气技术管理工作研究
1、建筑电气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1.1编写设计委任书
电气安装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立项、论证、具体研究、施工图纸设计,各项工作都包含电气工程部分。建筑单位进行的研讨会也要格外重视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具体施工前,首先要做好设计委任书,使委任书的内容包含施工篇章能表达电气使用的要求时,对应的施工图纸完整。设计委任书还要对影响系统设备起关键作用的指标进行明确标注。设计委任书的质量决定了设计施工图纸的质量,相关客理人员需要格外对待设计委任书的编写工作。
1.2 熟悉和审查图纸
各参建单位应充分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仔细核对各专业交叉处,确保各专业衔接顺畅,为顺利于施工做好准备。
1.3 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计划(或施工方案)应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做细做精,并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项目存在的施工难点、技术难点做到切实可行。各参建单位只有按照充分、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1.4合理编制电气材料报审及进场计划
合理的计划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计划为今后人员、机具、资金安排提供了依据。各参建单位依据各自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报验、保管使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停工、待工及浪费。
1.5 电气安装与其他工程的协调配合
建筑工程的施工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包括土建、给排水、强弱电、消防、给暧通风、智能通信等专业。在施工中,需考虑各个专业的施工进度、层次、施工衔接的顺序;
1.6 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是对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方案的具体化,内容包括电缆敷设、电气设备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解决措施或应急方案。技术交底应具体到人,明确要求施工人员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等具体内容。
2、电气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2.1 电气施工的过程中对不同方面进行相应的技术管理
2.1.1 配电箱的技术管理。针对配电箱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则在安装配电箱的时候,需要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平、竖直校正。
2.1.2 防雷接地技术。要对高楼大厦的防雷避雷工作加以重视,需要求电气安装人员对室外接地埋设深度、接闪器与支架固定、避雷线支点材质等严格检查,避免这些因素造成的技术问题。
2.1.3 安装技术。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连接部分由多个结构组成,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配件,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认真掌握好各个重要配件的安装方式和方法,对器件的正确安装程序要非常了解,并且需要具有实际安装经验。
2.2 电气施工中的综合技术管理
2.2.1 加强技术监督。在技术管理策略实施的同时,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同时,引导对电气工程的安装进行监督,特别是技术方面要严格要求,对于落后的技术要抓紧更新换代。
2.2.2 技术推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内建筑行业规模扩大的空间拓宽,国内的建筑施工技术将会走向国外。工程领导者需要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积极采用新的工艺、设备、材料,优化建筑项目施工的效率,本国建筑单位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外技术。
2.2.3 技术交底。是对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方案的具体化,内容包括电缆敷设、电气设备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解决措施或应急方案。
2.2.4 技术培训。除了正常的技术管理外,对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也是建筑行业改革的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实施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在电气方面的技术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3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重视材料、设备质量管理。①减少采购环节,对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管理②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并建立材料进场动态档案。③重要设备的专项检查,特殊设备的专项验收。
3、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阶段
在所有电气工程技术施工都结束后,要检测电气工程投入使用和质量安全,确定所施工的电气工程是否能顺利投入使用和确定使用期间的安全保障。在电气工程技术施工的验收阶段中,必须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客观、有力的检查和评价。验收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对新建电气工程进行试用,试用达标后,电气工程才可以正式投放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和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气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控制和管理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的促进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洪亮.浅析建筑电气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175.
[2]杨学滨.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J].机电信息,2013(15):164-165.
[3]罗奕.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当代旅游,2013(05):73.
【摘 要】建筑电气技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我国经济和房产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气技术管理作为房地产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技术也迅猛发展起来,电气技术对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和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以及预期效果具有直接的关系,并对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建筑电气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入手,从各个阶段分析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技术
一、建筑电气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1、电气线路穿线的具体问题
电气线路穿线操作不规范,这就出现了护口帽漏戴、相线没有进开关以及在线管内部导线数量较多等问题。在导线连接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对接头进行焊接的时候此时会出现焊接松散以及不饱满。
2、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的具体问题
由于电气管路保护层的厚度不足,这就会在混凝土内配线管的暗配在混凝土拆模、装饰工程施工以及日常使用中开始外露出来;电气管路金属管没有做跨接接地线;当电气管路大管煨弯的时候此时做工不够规范,从而出现了裂痕等相关问题;
3、配电箱安装的具体问题
第一,配电箱箱体不平直。第二,箱壳的开孔、气焊与相关的要求不相符,影响美观。第三,在配电箱体内部,线头裸露,配电布线不整齐的。在安装配电箱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
4、照明器具安装的具体问题
第一,通过采用螺口灯头的时候,相线没有接在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上,然而在该端子上连接着零线,对使用照明器具打来了安全隐患。第二,吊扇中心线偏差远远高于允许的范围,从而给局部的电压以及电流带来一定的隐患。第三,室内吊扇以及室外灯具安装高度不够,从而会容易受到外力的侵扰。
5、电气防雷的具体问题
电气避雷带转角弯半径不够;屋面的金属物没有与防雷装置进行连接;电气防雷带的焊接质量较低;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相关的要求;接地的防腐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6、设备调试与试运行技术
6.1 电气工程中调试技术。对全部的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的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的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
6.2 电气设备调试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的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断电保护的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的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的破坏范围。
二、建筑电气技术管理工作研究
1、建筑电气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1.1编写设计委任书
电气安装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立项、论证、具体研究、施工图纸设计,各项工作都包含电气工程部分。建筑单位进行的研讨会也要格外重视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具体施工前,首先要做好设计委任书,使委任书的内容包含施工篇章能表达电气使用的要求时,对应的施工图纸完整。设计委任书还要对影响系统设备起关键作用的指标进行明确标注。设计委任书的质量决定了设计施工图纸的质量,相关客理人员需要格外对待设计委任书的编写工作。
1.2 熟悉和审查图纸
各参建单位应充分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仔细核对各专业交叉处,确保各专业衔接顺畅,为顺利于施工做好准备。
1.3 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计划(或施工方案)应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做细做精,并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项目存在的施工难点、技术难点做到切实可行。各参建单位只有按照充分、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1.4合理编制电气材料报审及进场计划
合理的计划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计划为今后人员、机具、资金安排提供了依据。各参建单位依据各自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报验、保管使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停工、待工及浪费。
1.5 电气安装与其他工程的协调配合
建筑工程的施工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包括土建、给排水、强弱电、消防、给暧通风、智能通信等专业。在施工中,需考虑各个专业的施工进度、层次、施工衔接的顺序;
1.6 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是对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方案的具体化,内容包括电缆敷设、电气设备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解决措施或应急方案。技术交底应具体到人,明确要求施工人员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等具体内容。
2、电气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2.1 电气施工的过程中对不同方面进行相应的技术管理
2.1.1 配电箱的技术管理。针对配电箱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则在安装配电箱的时候,需要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平、竖直校正。
2.1.2 防雷接地技术。要对高楼大厦的防雷避雷工作加以重视,需要求电气安装人员对室外接地埋设深度、接闪器与支架固定、避雷线支点材质等严格检查,避免这些因素造成的技术问题。
2.1.3 安装技术。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连接部分由多个结构组成,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配件,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认真掌握好各个重要配件的安装方式和方法,对器件的正确安装程序要非常了解,并且需要具有实际安装经验。
2.2 电气施工中的综合技术管理
2.2.1 加强技术监督。在技术管理策略实施的同时,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同时,引导对电气工程的安装进行监督,特别是技术方面要严格要求,对于落后的技术要抓紧更新换代。
2.2.2 技术推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内建筑行业规模扩大的空间拓宽,国内的建筑施工技术将会走向国外。工程领导者需要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积极采用新的工艺、设备、材料,优化建筑项目施工的效率,本国建筑单位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外技术。
2.2.3 技术交底。是对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方案的具体化,内容包括电缆敷设、电气设备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解决措施或应急方案。
2.2.4 技术培训。除了正常的技术管理外,对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也是建筑行业改革的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实施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在电气方面的技术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3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重视材料、设备质量管理。①减少采购环节,对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管理②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并建立材料进场动态档案。③重要设备的专项检查,特殊设备的专项验收。
3、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阶段
在所有电气工程技术施工都结束后,要检测电气工程投入使用和质量安全,确定所施工的电气工程是否能顺利投入使用和确定使用期间的安全保障。在电气工程技术施工的验收阶段中,必须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客观、有力的检查和评价。验收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对新建电气工程进行试用,试用达标后,电气工程才可以正式投放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和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气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控制和管理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的促进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洪亮.浅析建筑电气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175.
[2]杨学滨.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J].机电信息,2013(15):164-165.
[3]罗奕.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当代旅游,2013(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