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的各种课型中应用甚广,结合不同的课型及教学内容,巧妙的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极大程度的发挥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综合思维能力;高中地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具备的最大特点,它决定了学生在思考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时,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将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更好的贯彻,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思维导图本身所具有的综合考虑某一主题时所要解决的各个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正是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思维导图概念简析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导图,是表达不同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使用文本和文本的力量来表达其他级别的主题与相关的分层地图之间的关系,并链接主题关键字和图像与颜色,是一种可视化思维的方法(如图1-1)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针对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地理思维缺陷,本文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不同的课型及教学内容,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1新课化零为整,借助思维导图树立地理综合思维态度
在新课学习中,每节课的时间有限,内容有限,因此新课知识点常常零散独立,学生面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零散的地理知识往往都会感到头疼,那是因为学生常常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和符号可以把一节地理课的知识点或是一章甚至一本教材的地理知识压缩成一张思维图形,并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有效的建立起来,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知识的记忆,从而减轻学生面对零散知识的迷茫与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导图,初步树立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态度。
比如,讲到《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抽象而独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能见到太阳,但终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隔甚远。所以,学生对于日地两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很难理解,对于反应两者运动的相关规律的应用就难上加难,但二者的运动关系以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光照图进行相对有效的呈现,而且光照图也是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常见载体。因此,讲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后,果断利用光照图建立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联系,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直观呈现,图2-1是笔者在上完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新课之后,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化零为整,以简单的图形和文字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记忆并掌握知识点,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鉴于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在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起步阶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地理综合思维态度,为日后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好基础。
2.2复习课梳理知识,巧用思维导图强化综合思维意识
高中地理复习课主要是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梳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利用复习课,学生对于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可以再次巩固,并对已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综合认识。复习课常常知识面覆盖广,知识的综合性强,但课堂时间有限,内容庞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庞杂的知识,并建立正确的知识联系,实现高效的复习课堂,是笔者一直以来不断摸索前进的方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地理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更清晰直白的将庞杂的地理知识的并列与逻辑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
比如在高三二轮河流专题复习中,带着学生一起梳理曾做过的有关河流的典型考题,并将题目中考察河流的相关知识点回归课本,用思维导图将题目的考察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一方面让教材中的理论更加贴合实践,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考题的出处及其与教材的联系,同时将河流知识的相互联系进行直观的呈现。图2-2就是笔者在上河流专题复习课时,借助思维导图,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河流所有相关知识点以及常见的考查形式,通过思维导图,将高中阶段必修一及必修三所有有关河流的知识进行了高效梳理和融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
2.3习题课应用知识,泛用思维导图建立综合思维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新课程标准更是将综合思维能力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之一,并在高考题中大面积渗透和考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扩大知识面,更要拓宽地理思路、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利武器,在习题课中被广泛使用。
比如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一个常考点,在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卷中频繁出现。如: (3)(2017北京卷)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6分)。 (3)(2011全国卷)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通过典型考题的讲评,不难发现,有些考题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讲评,让学生有能力解决这一类题,如何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做题讲题之后的总结提升必不可少,而思维导图能简洁有效的进行归纳总结,图2-3就是笔者在讲评河流水文特征这一类考题之后,引导学生做的思维导图,它将题目所应用的知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综合、直观的展现出来,并凝炼成答题思路,帮助学生日后解决该类问题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和答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自主学习内化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夯实综合思维实践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内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自主绘画思维导图或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绘画思维导图并进行选评,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将地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从而让自主学习更加高效和持续。
图2-4、图2-5是在学习必修三《土地荒漠化》一节后,作为课后任务布置学生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为例自主绘画的思维导图。在绘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梳理相关知识,加强知识的识记;通过架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内化知识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的建立,强化综合思维的实践,实现综合思维能力的进阶。
“思维导图”是一种培养和提升综合思维的有效工具,它利用简单的线条、文字、图形、颜色将相互联系的要素联系起来,将大脑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有长期而广泛的积极影响。在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思维导图的应用也贵在持续,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思维导图在培养和提升地理综合思维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蒋辉.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維能力的培养.[J].教育参考.2016.
[2]王锋.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教育.2017.
[3]邱相彬,曾红丽.思维导图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
[4]闫宇.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
关键词:思维导图;综合思维能力;高中地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具备的最大特点,它决定了学生在思考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时,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将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更好的贯彻,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思维导图本身所具有的综合考虑某一主题时所要解决的各个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正是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思维导图概念简析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导图,是表达不同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使用文本和文本的力量来表达其他级别的主题与相关的分层地图之间的关系,并链接主题关键字和图像与颜色,是一种可视化思维的方法(如图1-1)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针对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地理思维缺陷,本文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不同的课型及教学内容,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1新课化零为整,借助思维导图树立地理综合思维态度
在新课学习中,每节课的时间有限,内容有限,因此新课知识点常常零散独立,学生面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零散的地理知识往往都会感到头疼,那是因为学生常常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和符号可以把一节地理课的知识点或是一章甚至一本教材的地理知识压缩成一张思维图形,并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有效的建立起来,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知识的记忆,从而减轻学生面对零散知识的迷茫与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导图,初步树立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态度。
比如,讲到《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抽象而独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能见到太阳,但终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隔甚远。所以,学生对于日地两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很难理解,对于反应两者运动的相关规律的应用就难上加难,但二者的运动关系以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光照图进行相对有效的呈现,而且光照图也是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常见载体。因此,讲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后,果断利用光照图建立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联系,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直观呈现,图2-1是笔者在上完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新课之后,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化零为整,以简单的图形和文字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记忆并掌握知识点,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鉴于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在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起步阶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地理综合思维态度,为日后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好基础。
2.2复习课梳理知识,巧用思维导图强化综合思维意识
高中地理复习课主要是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梳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利用复习课,学生对于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可以再次巩固,并对已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综合认识。复习课常常知识面覆盖广,知识的综合性强,但课堂时间有限,内容庞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庞杂的知识,并建立正确的知识联系,实现高效的复习课堂,是笔者一直以来不断摸索前进的方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地理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更清晰直白的将庞杂的地理知识的并列与逻辑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
比如在高三二轮河流专题复习中,带着学生一起梳理曾做过的有关河流的典型考题,并将题目中考察河流的相关知识点回归课本,用思维导图将题目的考察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一方面让教材中的理论更加贴合实践,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考题的出处及其与教材的联系,同时将河流知识的相互联系进行直观的呈现。图2-2就是笔者在上河流专题复习课时,借助思维导图,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河流所有相关知识点以及常见的考查形式,通过思维导图,将高中阶段必修一及必修三所有有关河流的知识进行了高效梳理和融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
2.3习题课应用知识,泛用思维导图建立综合思维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新课程标准更是将综合思维能力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之一,并在高考题中大面积渗透和考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扩大知识面,更要拓宽地理思路、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利武器,在习题课中被广泛使用。
比如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一个常考点,在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卷中频繁出现。如: (3)(2017北京卷)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6分)。 (3)(2011全国卷)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通过典型考题的讲评,不难发现,有些考题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讲评,让学生有能力解决这一类题,如何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做题讲题之后的总结提升必不可少,而思维导图能简洁有效的进行归纳总结,图2-3就是笔者在讲评河流水文特征这一类考题之后,引导学生做的思维导图,它将题目所应用的知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综合、直观的展现出来,并凝炼成答题思路,帮助学生日后解决该类问题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和答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自主学习内化知识,利用思维导图夯实综合思维实践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内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自主绘画思维导图或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绘画思维导图并进行选评,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将地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从而让自主学习更加高效和持续。
图2-4、图2-5是在学习必修三《土地荒漠化》一节后,作为课后任务布置学生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为例自主绘画的思维导图。在绘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梳理相关知识,加强知识的识记;通过架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内化知识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的建立,强化综合思维的实践,实现综合思维能力的进阶。
“思维导图”是一种培养和提升综合思维的有效工具,它利用简单的线条、文字、图形、颜色将相互联系的要素联系起来,将大脑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有长期而广泛的积极影响。在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思维导图的应用也贵在持续,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思维导图在培养和提升地理综合思维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蒋辉.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維能力的培养.[J].教育参考.2016.
[2]王锋.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教育.2017.
[3]邱相彬,曾红丽.思维导图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
[4]闫宇.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