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老区巨变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县建县始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市西北部,东南与河源、博罗接壤,西南与从化、增城毗邻,北与新丰相连。据史载:“其地为增之上龙门,故以龙门名县立”。
  龙门县交通便利,已融入“珠三角主要城市一小时经济生活圈”。途经龙门的广河高速已建成通车,规划有仁深高速、汕湛高速、大广高速等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县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美誉的南昆山,形成了“森林度假、温泉养生、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四个旅游板块。
  近年来,龙门县还先后获得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年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温泉之乡、全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生态县等称号。获“世界森林温泉保养地”认证。
  今日龙门
  近年来,龙门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明确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县的总体目标,以及“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坚定了“举生态文明之旗,走工业强县之路”的发展定位,通过全面实施“3+2”发展战略,即:产业园区、城镇扩容提质、交通建设“三大抓手”,旅游、文化“两大特色产业”,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4年达到140亿元。201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76亿元,比增4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29.64%。在惠州市29个经济主要监测指标中,龙门有21项指标位居第一。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县委、县政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强抓落实,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县完成GDP71.73亿元,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86.09亿元,增长43.1%,其中工业投资28.73亿元,增长41.2%,基础设施投资15.2亿元,增长46%。
  四大亮点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自2013年以来,龙门抓住全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契机,举全县之力推进以“3+2+2”交通道路建设为重点的“交通建设大会战”工作,加快了大广高速公路、武深高速公路、惠龙高速公路3条高速公路龙门段以及省道、县道的建设,力争以交通先行推动龙门进位赶超。
  到2017年,龙门全县高速公路120.3公里,8个乡镇可通高速,公路网密度提高到91.5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公路网络,龙门将成为粤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
  【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拓展,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近年来,龙门县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扎实开展了人大代表创建平安责任区、政协委员创建和谐社区、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等活动,建立推行外来工之家、妇女之家、复退军人之家、司法惠民工作站等便民利民工作站。深入推行“四民主工作法”,全县行政村运用“四民主工作法”表决事项落实率达98%。大力实施民生财政,确保财力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倾斜。2014年,全县投入民生资金10.28亿元,实现了“镇镇皆强镇”和广东省教育强县目标,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加快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全省领先】
  龙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5.76%,有5个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被誉为“珠三角生态花园”。南昆山和桂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南昆山更有“南粤天然氧吧”之美誉。今年7月,龙门县成为了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县。
  近年来,龙门县立足良好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以及对未来区域竞争的判断,确定了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总体目标和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的功能定位,把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型产业发展等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出了一条具有龙门特色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
  【文化旅游资源别具特色】
  龙门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瑶族文化的交集地,有山、水、泉、湖、瀑、洞、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等16类文化旅游资源,客家山歌、粤剧、赛龙舟、舞火狗等传统民间文化群芳争艳。全县有功武村古建筑群、见龙围炮楼、廖金凤墓和鹤湖围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市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县区。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十强。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74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9亿元。
  龙门农民画被誉为广东省文化名片。龙门县不断探索推进龙门农民画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先后组织农民画到国内外展出,成功登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世界性展示舞台。目前,龙门农民画产业已基本形成了集创作、收藏、展示、销售、培训、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从业人员达2.3万,产值突破5亿元。
其他文献
日前,在丰顺县城黄埔桥至罗湖桥路段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施工车辆正在对道路水泥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据了解,此次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区沥青路面设施,减少道路扬尘和噪音污染,创建城区绿色环保通行。
期刊
1945年初日军侵占韶关各地后,为防止盟军在华南沿海登陆,在沿海地区增兵一个师团,重新占据沿海地区各重要据点,1月14日惠州遂第四次沦陷。日军此次沦陷惠州却与前三次大异,不杀、不抢、不焚,见居民迎面而来,或举手作敬礼状,或欢然相招呼,甚至出香烟以奉。度其本意,欲长久占据惠城,与广州相犄角,故采取怀柔政策示以“中日亲善”。与此同时,日军打着“东亚共荣”的旗号,收罗汉奸,组织“维持会”,派出伪县长,设
期刊
叶 挺  (1896-1946),惠阳区周田村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
期刊
梅花馆,位于惠城区金带街5巷,门牌7号。始建于清末,是占地64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张友仁祖居,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总团部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张友仁积极投身抗日,帮助惠宝抗日总队筹款,保护“东团”。1939年至1940年,张友仁将梅花馆让给“东团”办公与住宿,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期刊
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淡水祖庙  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办张屋社区的祖庙背街内,是一座古式建筑的祖庙,世称淡水祖庙。  1938年10月10日,在淡水祖庙召开民众大会,选举产生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 育英楼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育英楼,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内。  1938年12月2日,在育英楼正
期刊
侵华日军为了遏止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进入大亚湾向稔平半岛发展,收编了红海湾龟灵岛的一股海匪(老百姓蔑称其为“龟灵仔”),成立“广东省反共救国军海军第四总队第四大队”,于1943年6月中旬从红海湾窜到大亚湾,锚泊在马鞭岛前400米的海域。这股伪海军约有100人,有5艘武装大木船(俗称“大眼鸡”),每艘船配有2挺轻机枪和10多支步枪。它们白天四处游弋,把整个大亚湾封锁起来,不仅敲诈勒索大亚湾渔民和过往
期刊
惠东陆地面积3526.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8.3公里。有群山、有丘陵、有海洋的独特地域孕育了惠东人“海纳百川,务实创新”的精神,被当地人称为“惠东精神”。长期以来,在惠东精神的鼓舞下,惠东人坚持发扬“东纵精神”、“老区精神”,以海的胸怀、山的伟岸、浪的自强,拼搏进取,务实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山区沿海优势同步发挥上屡创佳绩。  七大亮点  【制鞋产业获评全县首
期刊
苏伟诚 伏击战炸翻鬼子军官  我是惠阳县大亚湾沿岸澳头镇妈庙村人,1920年出生,现在已经95岁了。1938年10月10日,日本鬼子登陆那一年,我随家人到香港避难。后来,因为故土难离,我们又回到了家乡。1942年3月,日军第二次在大亚湾登陆。登陆前,鬼子先派飞机到处轰炸,在我家乡周围几条村炸死、炸伤十几二十人。鬼子登陆的那一天,先派侦察机在我村庄上空盘旋侦察,乡亲们纷纷跑出去躲避。我胆量比较大,就
期刊
惠东行政督导处,是抗战时期,中共为了加强惠东地区党、政、军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而建立起来的军政合一的县级政权,是东江地区较早建立的民主政权之一。它的建立为东纵东进部队的发展壮大,开辟和保卫解放区,支援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惠东的建政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发展的需要,加强惠东地区党、政、军统一领导和指挥,1945年1月建立了中共惠东县委会,2月底在白花西山月何氏宗祠组建东江纵队第
期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博罗人民随即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中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宣传抗日救亡活动,不断开展武装打击日寇战斗。  从1938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对博罗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蹂躏。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博罗人民被直接杀害就达450人,直接或间接造成博罗民众致伤致残以及失踪的数以千计,被俘人口和灾民人口近3万人,而造成财产损失则不计其数。仅在博罗城四次沦陷期间,日军共计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