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需求」旺盛的刺激下,大陸商學院學費毫無懸念地「漲」聲一片,尤其是名校的MBA項目,幾乎集體邁入到6位數時代!學費水準、「投資回報率」等因素使MBA意向申請者們不禁發問:讀MBA還值不值?大陸商學院,選「對的」還是選「貴的」?
「考慮明年去讀在職MBA,卻沒想到學費比今年又漲了一截。」在北京工作已5年的肖先生本已選定意向MBA項目,可上漲的學費讓他壓力倍增。他近日從學院內部人士那裡獲悉,2013年該MBA項目的學費可能要漲至25.8萬(人民幣,下同),而近幾年從2009年9.8萬,2010年12.8萬,2011年16.8萬,一直到2012年20.8萬,學費翻了一番還多。
一位大陸商學院教授曾說過,「一個強大的經濟基礎必將支撐強大的商學院。」而在經濟逐漸堅實,大陸商學院日趨國際化的同時,學費也「漲」聲一片,尤其名校的MBA項目,幾乎集體邁入到6位數時代。儘管如此,近幾年來在大陸「MBA熱潮」下,MBA報考人數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飆升,2011年MBA報考人數增長25%,突破9萬人。從2008年到2011年,大陸MBA院校從113所增加到236所。
對MBA的意向申請者而言,學費水準的高低、對畢業後薪酬等「投資回報」的預期等都使他們不禁發問:讀MBA還值不值?大陸商學院,選「對的」還是選「貴的」?
學費「上行」動因
MBA項目學費一路上行並非空穴來風,21世紀傳媒7月6日公佈的調研報告中顯示,其羅列的「綜合評分前十位MBA項目」中,2012年項目學費全部在10萬元以上,其中4個項目超過20萬元,最貴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全日制MBA項目,達到33.6萬元,而將於2013年9月左右正式公佈的各院校新學年MBA學費雖是未知數,可已有不少院校已經放出了漲價信息。
「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導致的教授工資、行政開支、軟硬體投入、服務人員開支等上漲,各種課程改革、實踐活動的成本增加是MBA學費上漲的部分原因。」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上海辦公室主任嚴俊對此分析道。
「商學院的教育和普通大學教育不同,普通大學教育在經費上主要是政府的撥款,而MBA、EMBA主要是靠學費,政府撥款只占很少一部分。由此,學費的上漲主要與辦學成本有關。」在2012年5月發佈2013年MBA招生新政時,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周林教授表示,大陸MBA教育有一定的市場化成分。他指出,MBA學費漲價也是隨著市場承受力提升的市場化定價,「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BA收費也是考慮三個因素,成本、學生接納度、物價因素。在2009年到2013年間,該校全日制MBA的價格分別是5萬、5萬、5.2萬、5.2萬、5.6萬(擬定)新幣。」
而對於學費上漲,也有商學院表示,比起哈佛等商學院10萬美元的學費,大陸一流商學院的學費折合約3萬~4萬美元,總值還是低的,性價比也高。但與國際上其他院校的學費差距,不應該是決定大陸商學院MBA學費提高的理由。
「體制內的研究生教育應該不僅考慮市場需求,也要考慮社會責任和公平。」泰祺教育集團創始人、MBA聯考入學諮詢專家劉慶梅發現,MBA的定價已成為一些院校地位的象徵。曾有商學院聯合抵制MBA學費上漲,但最後發現行不通,也只好隨波逐流。畢竟,在大陸MBA教育體制下,漲價並不影響招生,相反會有人認為價格高的商學院品質就更好,因此其他院校不得不跟漲。
讀MBA還值不值?
MBA學費上漲的大趨勢下,周林在2013招生新政會上表示,不應單看學費本身的上漲,而需更多關注MBA院校在學費上漲背後,是否有相應的政策跟進。例如獎學金的設置,還有各種各樣對考生的支持計畫等。
「學費上漲或許是適應市場需求,但關鍵要看學費漲上去之後,學校各方面的投入是否增加,教授的準備、研究、教學品質是否提高,對於學員來說,性價比是否提高。」嚴俊說。
不斷上漲的高學費無疑會導致學生對畢業後的薪酬預期更高,但對於用人單位而言,更看重的是職業經理人能否給其帶來實際的經濟貢獻,因此這就會產生一定的落差。那麼讀MBA還值不值呢?
對於這個問題,國際上有一個評價指標,MBA的學費如果與畢業後的年起薪基本持平,那就是合理的。美國頂尖商學院新畢業MBA學員的起薪在10萬美元到12.5萬美元之間——從事金融工作的哈佛畢業生的薪資大約是12.5萬美元。
不過儘管如此,學員選擇MBA院校不應該僅僅看畢業起薪,「而是要看課程本身的設置、課程的特色和優勢、課堂外的項目環節甚至結識怎樣的朋友以及跟你自身的人生目標相比是否能夠達到增值的作用等。」嚴俊說。
世界範圍內的
商學院模式
商學院學費為什麼越漲越高,是因為MBA、EMBA是精英教育,是奢侈品,所以與一般大學的本科教育、碩博教育的公益性質有著本質的不同麼?
在劉慶梅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陸高等教育的壟斷狀態。目前大陸的商學院中,僅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長江商學院是獨立商學院。而從世界範圍內來看,主要的模式還是私營的教育機構,「私營MBA教育更多,價格就不會沒有節制的上漲。」
另一方面,由於發展時間不長,收入來源單一化是大陸商學院的一個痛處。在美國,除採取高學費標準外,還採取輸出教育模式、發行教育債券、加強與政府和社區的聯繫、出讓技術和專利、建立高校公司、制度化和規範化募捐工作等。
以捐贈為例,哈佛大學的捐贈規模達到14億美元,斯坦福大學的捐贈規模也達到5億美元,其來源主要是企業捐贈和校友捐贈。哈佛商學院作為商學院的典範,其收入排名順序是EDP(管理者發展課程)推廣教育、出版物、學位教育收入等,只有少部分來自收學生的學費。
不過,商學院近年來學費上漲快還與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白領們工資增長速度也相對較快相關,嚴俊認為,一旦大陸經濟增速放緩,當白領們發現承受能力有限,而畢業後薪資變化也不會那麼明顯時,可能那會MBA學費增長便會放緩了。
此外,2009年到2013年漲價較多的基本上是第一梯隊的商學院,實際上作為一個市場化的課程,市場上也存在3萬、5萬、8萬等不同層次的MBA課程,這也給了學員一定的選擇空間。
「即便在較高梯隊的院校,學生也有選擇空間,」最近幾年國際商務、金融管理、項目管理、建築設計、會計專業碩士等專業學位都已出現,除了金融管理外,其他的價格也並不是很高,學生的選擇性更多了,如果需要進修也不一定都要讀MBA。
●2012年度大陸十大最佳商學院榜單
(以字母拼音排序)
北大國際(BIMABA)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長江商學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考慮明年去讀在職MBA,卻沒想到學費比今年又漲了一截。」在北京工作已5年的肖先生本已選定意向MBA項目,可上漲的學費讓他壓力倍增。他近日從學院內部人士那裡獲悉,2013年該MBA項目的學費可能要漲至25.8萬(人民幣,下同),而近幾年從2009年9.8萬,2010年12.8萬,2011年16.8萬,一直到2012年20.8萬,學費翻了一番還多。
一位大陸商學院教授曾說過,「一個強大的經濟基礎必將支撐強大的商學院。」而在經濟逐漸堅實,大陸商學院日趨國際化的同時,學費也「漲」聲一片,尤其名校的MBA項目,幾乎集體邁入到6位數時代。儘管如此,近幾年來在大陸「MBA熱潮」下,MBA報考人數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飆升,2011年MBA報考人數增長25%,突破9萬人。從2008年到2011年,大陸MBA院校從113所增加到236所。
對MBA的意向申請者而言,學費水準的高低、對畢業後薪酬等「投資回報」的預期等都使他們不禁發問:讀MBA還值不值?大陸商學院,選「對的」還是選「貴的」?
學費「上行」動因
MBA項目學費一路上行並非空穴來風,21世紀傳媒7月6日公佈的調研報告中顯示,其羅列的「綜合評分前十位MBA項目」中,2012年項目學費全部在10萬元以上,其中4個項目超過20萬元,最貴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全日制MBA項目,達到33.6萬元,而將於2013年9月左右正式公佈的各院校新學年MBA學費雖是未知數,可已有不少院校已經放出了漲價信息。
「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導致的教授工資、行政開支、軟硬體投入、服務人員開支等上漲,各種課程改革、實踐活動的成本增加是MBA學費上漲的部分原因。」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上海辦公室主任嚴俊對此分析道。
「商學院的教育和普通大學教育不同,普通大學教育在經費上主要是政府的撥款,而MBA、EMBA主要是靠學費,政府撥款只占很少一部分。由此,學費的上漲主要與辦學成本有關。」在2012年5月發佈2013年MBA招生新政時,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周林教授表示,大陸MBA教育有一定的市場化成分。他指出,MBA學費漲價也是隨著市場承受力提升的市場化定價,「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BA收費也是考慮三個因素,成本、學生接納度、物價因素。在2009年到2013年間,該校全日制MBA的價格分別是5萬、5萬、5.2萬、5.2萬、5.6萬(擬定)新幣。」
而對於學費上漲,也有商學院表示,比起哈佛等商學院10萬美元的學費,大陸一流商學院的學費折合約3萬~4萬美元,總值還是低的,性價比也高。但與國際上其他院校的學費差距,不應該是決定大陸商學院MBA學費提高的理由。
「體制內的研究生教育應該不僅考慮市場需求,也要考慮社會責任和公平。」泰祺教育集團創始人、MBA聯考入學諮詢專家劉慶梅發現,MBA的定價已成為一些院校地位的象徵。曾有商學院聯合抵制MBA學費上漲,但最後發現行不通,也只好隨波逐流。畢竟,在大陸MBA教育體制下,漲價並不影響招生,相反會有人認為價格高的商學院品質就更好,因此其他院校不得不跟漲。
讀MBA還值不值?
MBA學費上漲的大趨勢下,周林在2013招生新政會上表示,不應單看學費本身的上漲,而需更多關注MBA院校在學費上漲背後,是否有相應的政策跟進。例如獎學金的設置,還有各種各樣對考生的支持計畫等。
「學費上漲或許是適應市場需求,但關鍵要看學費漲上去之後,學校各方面的投入是否增加,教授的準備、研究、教學品質是否提高,對於學員來說,性價比是否提高。」嚴俊說。
不斷上漲的高學費無疑會導致學生對畢業後的薪酬預期更高,但對於用人單位而言,更看重的是職業經理人能否給其帶來實際的經濟貢獻,因此這就會產生一定的落差。那麼讀MBA還值不值呢?
對於這個問題,國際上有一個評價指標,MBA的學費如果與畢業後的年起薪基本持平,那就是合理的。美國頂尖商學院新畢業MBA學員的起薪在10萬美元到12.5萬美元之間——從事金融工作的哈佛畢業生的薪資大約是12.5萬美元。
不過儘管如此,學員選擇MBA院校不應該僅僅看畢業起薪,「而是要看課程本身的設置、課程的特色和優勢、課堂外的項目環節甚至結識怎樣的朋友以及跟你自身的人生目標相比是否能夠達到增值的作用等。」嚴俊說。
世界範圍內的
商學院模式
商學院學費為什麼越漲越高,是因為MBA、EMBA是精英教育,是奢侈品,所以與一般大學的本科教育、碩博教育的公益性質有著本質的不同麼?
在劉慶梅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陸高等教育的壟斷狀態。目前大陸的商學院中,僅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長江商學院是獨立商學院。而從世界範圍內來看,主要的模式還是私營的教育機構,「私營MBA教育更多,價格就不會沒有節制的上漲。」
另一方面,由於發展時間不長,收入來源單一化是大陸商學院的一個痛處。在美國,除採取高學費標準外,還採取輸出教育模式、發行教育債券、加強與政府和社區的聯繫、出讓技術和專利、建立高校公司、制度化和規範化募捐工作等。
以捐贈為例,哈佛大學的捐贈規模達到14億美元,斯坦福大學的捐贈規模也達到5億美元,其來源主要是企業捐贈和校友捐贈。哈佛商學院作為商學院的典範,其收入排名順序是EDP(管理者發展課程)推廣教育、出版物、學位教育收入等,只有少部分來自收學生的學費。
不過,商學院近年來學費上漲快還與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白領們工資增長速度也相對較快相關,嚴俊認為,一旦大陸經濟增速放緩,當白領們發現承受能力有限,而畢業後薪資變化也不會那麼明顯時,可能那會MBA學費增長便會放緩了。
此外,2009年到2013年漲價較多的基本上是第一梯隊的商學院,實際上作為一個市場化的課程,市場上也存在3萬、5萬、8萬等不同層次的MBA課程,這也給了學員一定的選擇空間。
「即便在較高梯隊的院校,學生也有選擇空間,」最近幾年國際商務、金融管理、項目管理、建築設計、會計專業碩士等專業學位都已出現,除了金融管理外,其他的價格也並不是很高,學生的選擇性更多了,如果需要進修也不一定都要讀MBA。
●2012年度大陸十大最佳商學院榜單
(以字母拼音排序)
北大國際(BIMABA)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長江商學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