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生物实验,能够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从而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自然规律,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印象与应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弱、难以把握实验方法、理解能力差等等问题,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让初中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
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而实验才是检验理论知识把握程度的重要途径,而且生物理论往往都是需要反复的实验、实践才能得出,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录入手,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以致于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探究实验应该注意的步骤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创设趣味性实验探究情境、严格把关确保实验有效开展以及实施多元化评价强化实验效果几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创设趣味性实验探究情境
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弱,往往是因为缺乏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基于此,笔者认为创设趣味性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之中。那么,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能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探究情境?首先,要重视备课环节。备课一直都是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并且多花费时间、精力去准备,要全面挖掘生物实验中的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情境。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即将要进行实验的内容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材料,对生活中与实验相关的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例如,在进行“检测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马铃薯,然后通过网络查阅得知能够对淀粉进行检测的试剂,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有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实验中能够迅速进入到最佳状态。其次,据笔者所知,很多学生在准备与收集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信息源特别多,从而无法有序、有效的进行收集。这方面倘若没有教师的合理引导,势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不利于实验的开展。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一般情况都会根据生物教材实验中的需求,选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材料;某一些特殊的实验,教师则可以选择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迅速进入到实验探究的情境中,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在进行“观察洋葱皮表面细胞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思考一下之前已经学过的有关动物细胞的一些知识,然后提出问题:“上一次我们在观察口腔上层的表皮细胞时,同学们大致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一次同学们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能够找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快会进入到状态去观察、思考,从而更好的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相关的知识。
二、严格把关确保实验有效开展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短短45分钟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所有知识,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验技能、探究技能,其难度本身就很大。基于客观实际情况,为了确保实验效果,严格把关是关键,首先,身为初中生物教师非常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那么第一步就必须确保生物实验是围绕知识点而进行的,并且对实验探究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在进行“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时,当学生们利用显微镜看到小肠绒毛时,非常兴奋。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兴奋之后就忘了观察的宗旨,甚至不会继续观察,沉浸在兴奋与新奇之中。此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回归到实验谭探究的状态中来。比如“看到小肠绒毛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肠绒毛的特点吗?”,从而推动后续开展。其次,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求异创新”。例如,在进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蚯蚓运动是凭借自身的肌肉与刚毛配合而实现的,所以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由于刚毛扎不进去必然就会影响到蚯蚓的爬行速度。在进行下一轮实验之前,笔者让学生分成小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小组认为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一定爬不动;有的小组认为蚯蚓一定会爬的很快,但是却无法准确说出原由。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行的速度更快。经过分析,蚯蚓之所以在玻璃板上爬的更快原来是因为玻璃板上水分多了,而蚯蚓借助的是水的浮力,所以爬的更快。可见,实验还需要学生敢于质疑,尤其是要通过实践去求证,这样能够加强知识的印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强化实验效果
创设趣味性的实验探究情境、严格把关确保实验效果,这是大部分生物教师都能够做到的。但是往往我们又会忽略实验之后的评价或者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实验技能。因此,笔者通常在实验之后,会留足时间让学生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一番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总结。例如,在完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之后,笔者让学生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关于产生现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利用黑纸将光遮住?为什么没有被遮光的地方在碘液测试之后会变成蓝色,这是什么反应?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笔者通常以这种方式对每一次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条有理的回顾实验,从而加深印象,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改进是必然的趋势,对于教师来讲,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对于学生来讲,应该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进来;对于学校来讲,还应该为生物实验提供与更新一些硬件设施,使其生物实验能够更好的开展。
參考文献:
[1]蒋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80):155.
[2]姚昊.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68.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 271114)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
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而实验才是检验理论知识把握程度的重要途径,而且生物理论往往都是需要反复的实验、实践才能得出,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录入手,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以致于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探究实验应该注意的步骤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创设趣味性实验探究情境、严格把关确保实验有效开展以及实施多元化评价强化实验效果几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创设趣味性实验探究情境
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弱,往往是因为缺乏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基于此,笔者认为创设趣味性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之中。那么,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能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探究情境?首先,要重视备课环节。备课一直都是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并且多花费时间、精力去准备,要全面挖掘生物实验中的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情境。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即将要进行实验的内容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材料,对生活中与实验相关的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例如,在进行“检测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马铃薯,然后通过网络查阅得知能够对淀粉进行检测的试剂,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有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实验中能够迅速进入到最佳状态。其次,据笔者所知,很多学生在准备与收集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信息源特别多,从而无法有序、有效的进行收集。这方面倘若没有教师的合理引导,势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不利于实验的开展。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一般情况都会根据生物教材实验中的需求,选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材料;某一些特殊的实验,教师则可以选择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迅速进入到实验探究的情境中,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在进行“观察洋葱皮表面细胞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思考一下之前已经学过的有关动物细胞的一些知识,然后提出问题:“上一次我们在观察口腔上层的表皮细胞时,同学们大致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一次同学们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能够找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快会进入到状态去观察、思考,从而更好的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相关的知识。
二、严格把关确保实验有效开展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短短45分钟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所有知识,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验技能、探究技能,其难度本身就很大。基于客观实际情况,为了确保实验效果,严格把关是关键,首先,身为初中生物教师非常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那么第一步就必须确保生物实验是围绕知识点而进行的,并且对实验探究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在进行“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时,当学生们利用显微镜看到小肠绒毛时,非常兴奋。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兴奋之后就忘了观察的宗旨,甚至不会继续观察,沉浸在兴奋与新奇之中。此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回归到实验谭探究的状态中来。比如“看到小肠绒毛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肠绒毛的特点吗?”,从而推动后续开展。其次,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求异创新”。例如,在进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蚯蚓运动是凭借自身的肌肉与刚毛配合而实现的,所以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由于刚毛扎不进去必然就会影响到蚯蚓的爬行速度。在进行下一轮实验之前,笔者让学生分成小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小组认为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一定爬不动;有的小组认为蚯蚓一定会爬的很快,但是却无法准确说出原由。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行的速度更快。经过分析,蚯蚓之所以在玻璃板上爬的更快原来是因为玻璃板上水分多了,而蚯蚓借助的是水的浮力,所以爬的更快。可见,实验还需要学生敢于质疑,尤其是要通过实践去求证,这样能够加强知识的印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强化实验效果
创设趣味性的实验探究情境、严格把关确保实验效果,这是大部分生物教师都能够做到的。但是往往我们又会忽略实验之后的评价或者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实验技能。因此,笔者通常在实验之后,会留足时间让学生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一番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总结。例如,在完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之后,笔者让学生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关于产生现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利用黑纸将光遮住?为什么没有被遮光的地方在碘液测试之后会变成蓝色,这是什么反应?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笔者通常以这种方式对每一次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条有理的回顾实验,从而加深印象,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改进是必然的趋势,对于教师来讲,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对于学生来讲,应该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进来;对于学校来讲,还应该为生物实验提供与更新一些硬件设施,使其生物实验能够更好的开展。
參考文献:
[1]蒋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80):155.
[2]姚昊.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68.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 2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