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090-01
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四年有余,教师要怎样“教”,学生要怎样“学”,一直是我教学在思考的问题。记得参加了网络培训中听了郭教授的讲座,她真正抓住了当今课堂教学的症结所在,并在如何改进上给我们来带了可行性的指导。她的一句“老师必须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都给学生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帮助呢?我们知道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是根本,教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教师就要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定位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占有了主体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能得以发挥。记得刚踏入教育战线的时候,“照本宣科”是常常有的,一节课下来,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至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不闻不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了转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一节课没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教就根本不存在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根据课程的设置,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的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讲《种子的萌发》一课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实验操作前,要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设计方案的前提是要能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假设,能够做出合理的假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我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测,如“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瑞雪”和“丰年”有着怎样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瑞雪既是冬天大地的“棉被”,又是来年滋润土壤的水分。又比如“为什么严重的春旱会造成绝收”,“农业上为什么选择一般春季播种?”浇花水多了会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等生活常识入手,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作出了合理的假设。因此,学生在探究新知的时候,我们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探求新知的方法,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
二、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成为一名好老师”是每位教育者的奋斗目标,我想要成为好老师,其中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把握,备课中要从学生学习角度去考虑,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的帮助的,如果缺少教师的帮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面前就很难掌握原理性的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堂充满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有创造力。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课程。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师生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乐于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探究新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新教材六年级上册书的一节课,这节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体验生物分类的过程。本节课教材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我只是按照生物具有的特征教给学生分类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不会形成分类的意识,应用分类的方法。所以在导课上我创设了一个“网购”的情境,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将网站对商品的“分类”,与生物的“分类”类比,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的意义,进一步训练学生类比思维的能力。然后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玉米、向日葵种子的结构等活动体验分类过程,认识分类的依据。课堂上,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学习“欲望”被激发了,通过逐步探索新知,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让学生充满探索新知的激情,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2010年生物恢复中考后,每年在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主要在复习中应做到以下2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前复习课中存在的低效重复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复习缺乏针对性,不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思维的误区,造成盲目重复。另一方面复习课知识缺乏新鲜感,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听课效果。要改变这一现象,要首先确立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我们课堂上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
復习时我们首先让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复习,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对学生疏忽的环节,老师再通过问题点拨,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记忆。然后把知识要点系统的归纳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学生疑惑的问题板书出来,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重点讲解。复习课中我们还尽可能的使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加强学习效果,强增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初中生物学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多而且零散,学生在复习时常常产生记忆困难。此外,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使学生困惑。由于对知识记忆不清就影响了知识的应用,影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除了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外,还尽可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一些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忆的方法。
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转变对学生的看法,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有个性的学习。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征途中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四年有余,教师要怎样“教”,学生要怎样“学”,一直是我教学在思考的问题。记得参加了网络培训中听了郭教授的讲座,她真正抓住了当今课堂教学的症结所在,并在如何改进上给我们来带了可行性的指导。她的一句“老师必须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都给学生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帮助呢?我们知道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是根本,教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教师就要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定位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占有了主体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能得以发挥。记得刚踏入教育战线的时候,“照本宣科”是常常有的,一节课下来,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至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不闻不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了转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一节课没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教就根本不存在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根据课程的设置,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的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讲《种子的萌发》一课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实验操作前,要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设计方案的前提是要能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假设,能够做出合理的假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我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测,如“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瑞雪”和“丰年”有着怎样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瑞雪既是冬天大地的“棉被”,又是来年滋润土壤的水分。又比如“为什么严重的春旱会造成绝收”,“农业上为什么选择一般春季播种?”浇花水多了会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等生活常识入手,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作出了合理的假设。因此,学生在探究新知的时候,我们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探求新知的方法,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
二、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成为一名好老师”是每位教育者的奋斗目标,我想要成为好老师,其中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把握,备课中要从学生学习角度去考虑,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的帮助的,如果缺少教师的帮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面前就很难掌握原理性的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堂充满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有创造力。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课程。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师生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乐于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探究新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新教材六年级上册书的一节课,这节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体验生物分类的过程。本节课教材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我只是按照生物具有的特征教给学生分类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不会形成分类的意识,应用分类的方法。所以在导课上我创设了一个“网购”的情境,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将网站对商品的“分类”,与生物的“分类”类比,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的意义,进一步训练学生类比思维的能力。然后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玉米、向日葵种子的结构等活动体验分类过程,认识分类的依据。课堂上,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学习“欲望”被激发了,通过逐步探索新知,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让学生充满探索新知的激情,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2010年生物恢复中考后,每年在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主要在复习中应做到以下2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前复习课中存在的低效重复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复习缺乏针对性,不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思维的误区,造成盲目重复。另一方面复习课知识缺乏新鲜感,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听课效果。要改变这一现象,要首先确立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我们课堂上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
復习时我们首先让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复习,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对学生疏忽的环节,老师再通过问题点拨,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记忆。然后把知识要点系统的归纳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学生疑惑的问题板书出来,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重点讲解。复习课中我们还尽可能的使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加强学习效果,强增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初中生物学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多而且零散,学生在复习时常常产生记忆困难。此外,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使学生困惑。由于对知识记忆不清就影响了知识的应用,影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除了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外,还尽可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一些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忆的方法。
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转变对学生的看法,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有个性的学习。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征途中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