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子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乐”的教育理念,礼乐育人“一以贯之”。诗与歌本属同源,诗的语言节奏、韵律本身就具备音乐特质。在诗歌读、诵、吟、歌、唱的过程中品读其特有之味和韵律之美,了解其中的真善美慧,引导学生辨别“德音雅乐”,走出“糟粕时乐”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独立创作能力,以及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关键词: 诗歌 礼乐道德 孔子思想
一、从诗韵中感知音韵之美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除了能表达文字的意义外,更能表达出情与境的美感。《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虞书》也有记载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由此可知,诗与歌本属同源,诗的语言节奏、韵律本身就具备音乐特质。尤其古诗词中的平仄四声其奥妙无穷的抑昂平道之中国味道,更体现了诗与歌间形近神连的必然联系。诗若是语言艺术之魂,那么歌便是其灵的具体体现与升华。就其中特有格律、韵味及表达的思想情境,仅仅停留在读诵表达上是远远不能尽其本意的。诵读未尽兴时,人们便吟之、歌之、唱之,最后升华到舞之、蹈之,以尽其意。从中体味其思想与深刻的内涵。一首好诗必定是一首好歌的素材。如教学中,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国最早的一总诗歌总集《诗经》,这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中提炼出来的三百余首精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每一首诗,孔子不仅能诵、能吟,而且能抚琴而歌。从《诗经》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乃至现代诗文,历经上下五千年,自然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一条命脉,其精神早已渗入中华儿女的骨髓血液之中,凝结成了中华儿女们的骨格,并升华为了魂魄延传承载,尤其经典的古代诗词,中国人应人人能诵、能解,为祖先留下的这些文化瑰宝沾沾自喜。然而,由于历史变迁,诵与唱已经完全分解,各成一体,吟与歌基本搁浅。因此,传承中华文明,学习礼乐诗歌,拾回祖辈们遗留,已势在必行。为了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中国特有的诗歌艺术,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认识诗歌、了解诗歌、喜爱诗歌,并传唱诗歌。具体教学方法:从欣赏诗歌入手,渐渐提升至读、诵、吟,最后从歌至唱的艺术层次。在教学欣赏过程中,从大型纪录片主题曲《大岭秦》入手,通过这首合唱曲,了解唐代諸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这首合唱曲共十句歌词,选自七位唐代诗人作品,用以歌颂“大岭秦”之秀美壮观,充分展现中华山川为中华大地脊梁之魂魄。在欣赏杜牧《清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平仄四声音节读、诵歌词,再层层深入,学吟诵技巧,继而在吟的基础上学习歌的技能,最后学习如何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举一反三,继而以王维的《阳关三叠》和《诗经》中的《兼葭》入手练习巩固。在欣赏、品读、体验、感悟、创作过程中涵养心性,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味悠长之美,在诗歌读、诵、吟、歌、唱的过程中,品读诗歌特有之味和韵律之美,通过技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独立创作能力,以及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强盛,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我中华民族之心。
二、在诗与歌中体味礼乐道德
《礼记》云:“乐由天做,礼以地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固群物皆别”。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在教育教学中贯穿了“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乐”的教育理念。可见,先祖们以礼和乐为根基,培养“通才达识”的栋梁之才。“乐内,礼外”,乐形于内,乐是内心德行的体现。古圣先贤认为:“礼乐是做人之本。”“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敬天,敬地,敬人,敬已”,关键在一个“敬”字。更深化之,也就是一个“孝”字,因为“德”的根本就是孝道。自古便有“孝悌,人之本也”之说。由此可知,要懂得敬、力行孝,就必须先学礼,礼敬之中自有大爱。在教学中选择一些能给予学生正确思想指导,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内容,通过欣赏、读诵、歌唱、舞蹈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其中的内涵。如通过《诗经》中的《桃妖》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女子是贤良淑德之人,如何建立健康正确的恋爱关系。通过《鹿鸣》让学生懂得如何待人交友,如何友善亲朋、历行悌道。通过《悯农》让学生深刻领悟父母锄禾的辛劳,学会俭朴惜福。通过《游子吟》让学生体受慈母之心,立行于孝。通过《明日歌》提醒学生时时奋读,切莫虚度光阴等。通过诗歌礼乐教学的深入,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在赏读、吟诵、歌唱、舞蹈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古圣先贤的智慧、良苦用心与美德,通过诗歌了解其中的真善美慧,不仅从学识上有所受益,而且从技能技巧上有所收获,在如何做人做事方面深受启示,懂得”孝亲尊师“的做人之道。
三、在礼乐诗歌中体悟道与德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悟道与德?这是一个既深又浅的问题。孔子曾五次问道于老子,最后一次问道竟三日冥想不已,道看似深妙不可触及,然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历行中华传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从中体悟并历行“孝亲尊师”的自然法则,道便极浅易行了。“德”是契合道的最高境界,“德”者,礼乐兼得。子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闻其乐,便知其德”。也就是说,若要了解一个人的德行与才能,从这个人喜好的音乐中便可知其品德修养与思想境界。儒家理论把音乐分成“声、音、乐”三个不同境界。可谓:“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声与音不同,音与乐不同。“声”为下,没有节奏,没有旋律,没有调式,声往往只被称为“噪音”。“音”为中,音与声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感知欲望,人能利用声的特性,就其不同节奏音型及音的高低、长短组织成具有强弱高低起伏变化和不同声调的音乐旋律,并通过人声或箫管加以音色渲染,故而音被称之为“乐音”。“音”和“乐”是在乐音的基础上划分的,即“新乐”为“音”,“古乐”为“乐”。古圣先贤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合,大礼与天地同节。”“古乐”乃大德所作的有思想、有内涵、有义理,琴笙合,进退齐,无奸声,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乐。古乐节奏缓慢、庄重,是有教义之音。而“新乐”则为时人所作,行伍杂乱,奸声滥溺,舞者如猴,男女混杂,尊卑无别,无思想内涵,属“闻于色而害于德之音”。音乐的作用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修心养德、开阔视野。放眼于大千世界,一个人的见识有多广,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修为。乐的大节是“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选择音乐作品,辨别音乐性质,教育学生懂得在学文过程中亲仁从善,弘扬德音雅乐,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及义务。通过古琴曲《文王操》的欣赏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文王的高尚品格,而且教导学生学习孔老夫子的学习精神及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歌曲《小草》时,教会学生学习感恩情怀及小草谦卑无争、乐观奉献的品德。
礼乐育人“一以贯之”,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指导思想,通过几年教学实践,感受到学生的尊重与关怀,要想成才先做人,后继有人,不在于位有多高,才有多博,钱有多少,势有多大,而是说一个人的“德”深厚,这是圣贤老祖之愿。“厚德载物”,固中华民族之久远、之强大,重在培养教育德才兼备之学子,学做人师,修己育人,任重而道远,不敢须臾懈怠。
关键词: 诗歌 礼乐道德 孔子思想
一、从诗韵中感知音韵之美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除了能表达文字的意义外,更能表达出情与境的美感。《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虞书》也有记载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由此可知,诗与歌本属同源,诗的语言节奏、韵律本身就具备音乐特质。尤其古诗词中的平仄四声其奥妙无穷的抑昂平道之中国味道,更体现了诗与歌间形近神连的必然联系。诗若是语言艺术之魂,那么歌便是其灵的具体体现与升华。就其中特有格律、韵味及表达的思想情境,仅仅停留在读诵表达上是远远不能尽其本意的。诵读未尽兴时,人们便吟之、歌之、唱之,最后升华到舞之、蹈之,以尽其意。从中体味其思想与深刻的内涵。一首好诗必定是一首好歌的素材。如教学中,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国最早的一总诗歌总集《诗经》,这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中提炼出来的三百余首精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每一首诗,孔子不仅能诵、能吟,而且能抚琴而歌。从《诗经》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乃至现代诗文,历经上下五千年,自然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一条命脉,其精神早已渗入中华儿女的骨髓血液之中,凝结成了中华儿女们的骨格,并升华为了魂魄延传承载,尤其经典的古代诗词,中国人应人人能诵、能解,为祖先留下的这些文化瑰宝沾沾自喜。然而,由于历史变迁,诵与唱已经完全分解,各成一体,吟与歌基本搁浅。因此,传承中华文明,学习礼乐诗歌,拾回祖辈们遗留,已势在必行。为了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中国特有的诗歌艺术,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认识诗歌、了解诗歌、喜爱诗歌,并传唱诗歌。具体教学方法:从欣赏诗歌入手,渐渐提升至读、诵、吟,最后从歌至唱的艺术层次。在教学欣赏过程中,从大型纪录片主题曲《大岭秦》入手,通过这首合唱曲,了解唐代諸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这首合唱曲共十句歌词,选自七位唐代诗人作品,用以歌颂“大岭秦”之秀美壮观,充分展现中华山川为中华大地脊梁之魂魄。在欣赏杜牧《清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平仄四声音节读、诵歌词,再层层深入,学吟诵技巧,继而在吟的基础上学习歌的技能,最后学习如何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举一反三,继而以王维的《阳关三叠》和《诗经》中的《兼葭》入手练习巩固。在欣赏、品读、体验、感悟、创作过程中涵养心性,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味悠长之美,在诗歌读、诵、吟、歌、唱的过程中,品读诗歌特有之味和韵律之美,通过技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独立创作能力,以及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强盛,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我中华民族之心。
二、在诗与歌中体味礼乐道德
《礼记》云:“乐由天做,礼以地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固群物皆别”。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在教育教学中贯穿了“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乐”的教育理念。可见,先祖们以礼和乐为根基,培养“通才达识”的栋梁之才。“乐内,礼外”,乐形于内,乐是内心德行的体现。古圣先贤认为:“礼乐是做人之本。”“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敬天,敬地,敬人,敬已”,关键在一个“敬”字。更深化之,也就是一个“孝”字,因为“德”的根本就是孝道。自古便有“孝悌,人之本也”之说。由此可知,要懂得敬、力行孝,就必须先学礼,礼敬之中自有大爱。在教学中选择一些能给予学生正确思想指导,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内容,通过欣赏、读诵、歌唱、舞蹈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其中的内涵。如通过《诗经》中的《桃妖》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女子是贤良淑德之人,如何建立健康正确的恋爱关系。通过《鹿鸣》让学生懂得如何待人交友,如何友善亲朋、历行悌道。通过《悯农》让学生深刻领悟父母锄禾的辛劳,学会俭朴惜福。通过《游子吟》让学生体受慈母之心,立行于孝。通过《明日歌》提醒学生时时奋读,切莫虚度光阴等。通过诗歌礼乐教学的深入,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在赏读、吟诵、歌唱、舞蹈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古圣先贤的智慧、良苦用心与美德,通过诗歌了解其中的真善美慧,不仅从学识上有所受益,而且从技能技巧上有所收获,在如何做人做事方面深受启示,懂得”孝亲尊师“的做人之道。
三、在礼乐诗歌中体悟道与德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悟道与德?这是一个既深又浅的问题。孔子曾五次问道于老子,最后一次问道竟三日冥想不已,道看似深妙不可触及,然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历行中华传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从中体悟并历行“孝亲尊师”的自然法则,道便极浅易行了。“德”是契合道的最高境界,“德”者,礼乐兼得。子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闻其乐,便知其德”。也就是说,若要了解一个人的德行与才能,从这个人喜好的音乐中便可知其品德修养与思想境界。儒家理论把音乐分成“声、音、乐”三个不同境界。可谓:“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声与音不同,音与乐不同。“声”为下,没有节奏,没有旋律,没有调式,声往往只被称为“噪音”。“音”为中,音与声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感知欲望,人能利用声的特性,就其不同节奏音型及音的高低、长短组织成具有强弱高低起伏变化和不同声调的音乐旋律,并通过人声或箫管加以音色渲染,故而音被称之为“乐音”。“音”和“乐”是在乐音的基础上划分的,即“新乐”为“音”,“古乐”为“乐”。古圣先贤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合,大礼与天地同节。”“古乐”乃大德所作的有思想、有内涵、有义理,琴笙合,进退齐,无奸声,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乐。古乐节奏缓慢、庄重,是有教义之音。而“新乐”则为时人所作,行伍杂乱,奸声滥溺,舞者如猴,男女混杂,尊卑无别,无思想内涵,属“闻于色而害于德之音”。音乐的作用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修心养德、开阔视野。放眼于大千世界,一个人的见识有多广,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修为。乐的大节是“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选择音乐作品,辨别音乐性质,教育学生懂得在学文过程中亲仁从善,弘扬德音雅乐,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及义务。通过古琴曲《文王操》的欣赏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文王的高尚品格,而且教导学生学习孔老夫子的学习精神及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歌曲《小草》时,教会学生学习感恩情怀及小草谦卑无争、乐观奉献的品德。
礼乐育人“一以贯之”,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指导思想,通过几年教学实践,感受到学生的尊重与关怀,要想成才先做人,后继有人,不在于位有多高,才有多博,钱有多少,势有多大,而是说一个人的“德”深厚,这是圣贤老祖之愿。“厚德载物”,固中华民族之久远、之强大,重在培养教育德才兼备之学子,学做人师,修己育人,任重而道远,不敢须臾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