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工会持续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职工先进人物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改革创新,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按照“工会搭台、职工唱戏”的工作思路,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激发职工活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一线职工的欢迎,也为企业及时有效解决生产经营瓶颈问题拓宽了渠道。下面对工会在创建工作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谈几点意见,希望可以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会;创新工作室;建设
引言
企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工会是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工会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才能营造出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发挥模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搭建职工创新创效工作平台,将创新工作室建成职工创新的中坚、人才培育的摇篮、知识交流的沙龙、才华展示的平台。
一、坚持“两个明确”,统一创建思想
工作室是打造高素质职工技能人才,提升职工自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起着强力推进作用。
(一)明确创建意义
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造就一支技艺精湛、爱岗敬业、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劳模大会上“崇尚劳动、技术创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围绕生产发展,动员职工投身生产建设的重要举措。二是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工作室的目标是推广、普及先进创新理念、技术生产方法,解决现场难题。三是实现科学发展与保障职工权益统一的客观需求,既是创建活动的落脚点,也是工会对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好维护,使职工在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自身價值也得以实现和发展。
(二)明确创建理念
工会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坚持过程管理,确立创建工作的三个理念:一以现场为导向。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阵地,既有“高大亮”的大项目,也有“小而实”的小革新,一切以实用为原则。二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工会从培养创新职工队伍、建立创新工作制度,营造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逐步扩大创新团队,开展跨班组、跨专业组合的团体合作。三以创新成效为重点。职工是创新主体,工会用参与广度、力度、效果衡量创建成效。当一些职工有创新的想法和初步的试验时,工会要全力支持,给予帮助,宽容失败,鼓励职工不断实践。
二、转变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一)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在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为更好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近年来,工会倡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大唐精神,发挥劳模、技术专家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凝聚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合力。通过创新工作室打造劳模品牌,放大先进效应,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践行核心理念,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集团做贡献。强调五个转化,激发职工内在动力即: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化;从专家创新向专家与职工结合创新转化;从分散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化;从班组创新向专业融合转化;从纵向创新向纵横全方位创新转化。建立激励政策,将创新创效作为对职工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对有重大贡献的职工给予重奖。让职工创新意向受到尊重,举措得到支持,成果给到肯定,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创新活动。
(二)突出三个特性,打造创新团队
工会要突出“关键性、整合性和引领性”。关键性是指解决班组、岗位发展的重点、难点或有带动性的项目。整合性是指创新依托各级技术、管理、实验、生产等多种资源集成创新系统,提高创新协同效应。引领性是指以劳模、技术骨干为核心,在项目推进中发挥引领作用,使工作室成为培养和聚焦优秀人才的阵地。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创造和谐环境
工会以经济技术创新为主线,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经济技术创新与工作室的关系。工作室是深化经济创新的载体,是时代的产物,是创新工作的重要亮点。要与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有机结合。二是行政与工会的关系。工会与行政领导及时沟通、共同研究,行政对工会“共赢”的举措要大力支持,这样的有机整合,建立起工会、行政“双协调”,有效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三是科技创新与其他管理创新的关系。
三、完善创新机制,突出创新成效
从基层工会的工作指导上看,还存在重部署轻督查、重形式轻内容、上报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从创新工作室作用发挥上看,还存在普及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够快、带动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这些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建立健全体制,完善工作格局
通过创建实践,工会逐步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和格局,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重视支持,工会组织推进,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使工作室显得生机勃勃。
(二)建立四个机制,提高创新质量
为实现创建目标,工会应注重过程管理和机制建设。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合力推进机制。工会重视每个创新项目,定期到一线听取意见,协助解决创新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取得支持全力推进项目形成。二是日常管理机制。工作室每年要制定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责任,有目标有步骤有经费地推动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激励导向机制。对项目的立项、推进、实践、转化应分别设立奖项,全程激励职工促进成果转化与普及。四是舆论宣传机制。工会定期公布职工的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引导职工参与监督,定期交流与展示创新成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创建企业员工工作室的同时,要运用工会的职能把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做出特色,统一思想,转变创新思维,完善创新机制,才能让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做出特色。将因地制宜,立足岗位针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雅静.充分发挥工会在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中的作用[J].丝路视野,2017(8):92-92.
关键词:工会;创新工作室;建设
引言
企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工会是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工会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才能营造出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发挥模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搭建职工创新创效工作平台,将创新工作室建成职工创新的中坚、人才培育的摇篮、知识交流的沙龙、才华展示的平台。
一、坚持“两个明确”,统一创建思想
工作室是打造高素质职工技能人才,提升职工自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起着强力推进作用。
(一)明确创建意义
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造就一支技艺精湛、爱岗敬业、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劳模大会上“崇尚劳动、技术创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围绕生产发展,动员职工投身生产建设的重要举措。二是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工作室的目标是推广、普及先进创新理念、技术生产方法,解决现场难题。三是实现科学发展与保障职工权益统一的客观需求,既是创建活动的落脚点,也是工会对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好维护,使职工在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自身價值也得以实现和发展。
(二)明确创建理念
工会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坚持过程管理,确立创建工作的三个理念:一以现场为导向。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阵地,既有“高大亮”的大项目,也有“小而实”的小革新,一切以实用为原则。二以团队建设为核心。工会从培养创新职工队伍、建立创新工作制度,营造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逐步扩大创新团队,开展跨班组、跨专业组合的团体合作。三以创新成效为重点。职工是创新主体,工会用参与广度、力度、效果衡量创建成效。当一些职工有创新的想法和初步的试验时,工会要全力支持,给予帮助,宽容失败,鼓励职工不断实践。
二、转变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一)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在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为更好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近年来,工会倡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大唐精神,发挥劳模、技术专家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凝聚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合力。通过创新工作室打造劳模品牌,放大先进效应,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践行核心理念,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集团做贡献。强调五个转化,激发职工内在动力即: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化;从专家创新向专家与职工结合创新转化;从分散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化;从班组创新向专业融合转化;从纵向创新向纵横全方位创新转化。建立激励政策,将创新创效作为对职工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对有重大贡献的职工给予重奖。让职工创新意向受到尊重,举措得到支持,成果给到肯定,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创新活动。
(二)突出三个特性,打造创新团队
工会要突出“关键性、整合性和引领性”。关键性是指解决班组、岗位发展的重点、难点或有带动性的项目。整合性是指创新依托各级技术、管理、实验、生产等多种资源集成创新系统,提高创新协同效应。引领性是指以劳模、技术骨干为核心,在项目推进中发挥引领作用,使工作室成为培养和聚焦优秀人才的阵地。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创造和谐环境
工会以经济技术创新为主线,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经济技术创新与工作室的关系。工作室是深化经济创新的载体,是时代的产物,是创新工作的重要亮点。要与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有机结合。二是行政与工会的关系。工会与行政领导及时沟通、共同研究,行政对工会“共赢”的举措要大力支持,这样的有机整合,建立起工会、行政“双协调”,有效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三是科技创新与其他管理创新的关系。
三、完善创新机制,突出创新成效
从基层工会的工作指导上看,还存在重部署轻督查、重形式轻内容、上报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从创新工作室作用发挥上看,还存在普及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够快、带动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这些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建立健全体制,完善工作格局
通过创建实践,工会逐步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和格局,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重视支持,工会组织推进,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使工作室显得生机勃勃。
(二)建立四个机制,提高创新质量
为实现创建目标,工会应注重过程管理和机制建设。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合力推进机制。工会重视每个创新项目,定期到一线听取意见,协助解决创新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取得支持全力推进项目形成。二是日常管理机制。工作室每年要制定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责任,有目标有步骤有经费地推动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激励导向机制。对项目的立项、推进、实践、转化应分别设立奖项,全程激励职工促进成果转化与普及。四是舆论宣传机制。工会定期公布职工的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引导职工参与监督,定期交流与展示创新成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创建企业员工工作室的同时,要运用工会的职能把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做出特色,统一思想,转变创新思维,完善创新机制,才能让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做出特色。将因地制宜,立足岗位针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雅静.充分发挥工会在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中的作用[J].丝路视野,2017(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