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精髓,有条理地分析知识模型应追寻学生认知途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知识形成 问题情境 思考程度 内化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涵,联系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预设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分解学生认知的角度,探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经验
学习数学新知是深化和发展所学的知识与经验。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包含各种数学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构成点,引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优化问题知识构成点,积极主动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活动中,把已有的数学经验转化为新的活动经验,进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统计”时,学生已有一些活动经验,如分一分、数一数和排一排等感兴趣的数据经验,已学会了用符号分类进行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经验。教师立足于学生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动物学校进行运动会的活动情境,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各种问题,生1:“参加此次动物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有几个?”生2:“参加比赛的动物有哪些?”生3:“参加比赛的动物各有多少只?”生4:“哪些动物分别参加了什么项目?”学生带着這些问题观看多媒体屏幕,由于小动物的图案快速闪过,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数据,自然而然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数学新知就成了学生的内需。又如,教学“重叠问题”时,教师创设一个想象排队的问题活动情境:在教室中排好一队学生,指出这队中的一名学生在队伍中的位置,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都是第5个,这队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真人排队体验与感悟,再进行画图、摆小棒、列算式等活动,初步感悟了抽象思想。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排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排队中的重叠问题如何解决?从而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经历知识形成,积累活动经验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形成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追寻认知途径时,应着重引领学生亲身经历学生活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实践和合作交流,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体验,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操作、想象、分析、探究与概括等活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学习技能,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怎样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这一过程。先让学生依次把一个圆形纸板平均分成2份、4份、8份,进行尝试性地拼凑成其他的平面图形,学生经过一番拼凑后,逐渐体验了拼组的图形逐渐由不像长方形,到有点像长方形,最后比较像长方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自然而然被打开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把圆形纸板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等,再把这些不同等份的圆形纸板进行拼组,学生就会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图形就形成一个长方形。在这个观察、操作、想象、分析与探究过程中,学生感悟了极限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性、思考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又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出示动物学校举行运动会,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种类收集、整理数据,并记录下来;再思考哪些小动物参加什么比赛项目?根据比赛项目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分类过程、收集数据、记录和整理数据等活动,学生从中分析数学信息,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经过统计并填表、交流后,学生比较统计表的异同,概括出“相同条件下分类标准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教师则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使学生懂得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对相同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分类、去收集与整理。学生经历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深入体验与探究分类统计活动,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获取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建构数学知识模型的能力。
三、重视思考程度,实现内化经验
教师要把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综合起来,提炼成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实现解决数学问题。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熟能生巧式的训练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通过学生个体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和内化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动手操作与解题,经历独立思考和个性理解,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地内化活动所得的数学经验,并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实现数学知识模型的建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中位数”时,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这组数据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探讨。教师提出:“根据这组数据的问题背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哪个代表这组数据比较适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再经过比较、分析与探讨后,归纳出对同一组数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归纳或概括出来的结论或许就是不同的,很难判断运用哪种方法的对或错,有时对或错的方法在某种前提下是会相互转化的。又如,教学“植树问题”时,学生从植树活动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进行操作、画图、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由动手实践到画图验证,再到类比推理,运用了抽象的方法突出间隔点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抽象概括出:1.棵树=间隔数;2.棵树=间隔数+1;3.棵树=间隔数-1。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解释和应用过程,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抽象的、一一对应、化繁为简、化归、模型和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知识形成 问题情境 思考程度 内化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涵,联系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预设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分解学生认知的角度,探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经验
学习数学新知是深化和发展所学的知识与经验。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包含各种数学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构成点,引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优化问题知识构成点,积极主动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活动中,把已有的数学经验转化为新的活动经验,进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统计”时,学生已有一些活动经验,如分一分、数一数和排一排等感兴趣的数据经验,已学会了用符号分类进行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经验。教师立足于学生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动物学校进行运动会的活动情境,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各种问题,生1:“参加此次动物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有几个?”生2:“参加比赛的动物有哪些?”生3:“参加比赛的动物各有多少只?”生4:“哪些动物分别参加了什么项目?”学生带着這些问题观看多媒体屏幕,由于小动物的图案快速闪过,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数据,自然而然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数学新知就成了学生的内需。又如,教学“重叠问题”时,教师创设一个想象排队的问题活动情境:在教室中排好一队学生,指出这队中的一名学生在队伍中的位置,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都是第5个,这队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真人排队体验与感悟,再进行画图、摆小棒、列算式等活动,初步感悟了抽象思想。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排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排队中的重叠问题如何解决?从而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经历知识形成,积累活动经验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形成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追寻认知途径时,应着重引领学生亲身经历学生活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实践和合作交流,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体验,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操作、想象、分析、探究与概括等活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学习技能,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怎样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这一过程。先让学生依次把一个圆形纸板平均分成2份、4份、8份,进行尝试性地拼凑成其他的平面图形,学生经过一番拼凑后,逐渐体验了拼组的图形逐渐由不像长方形,到有点像长方形,最后比较像长方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自然而然被打开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把圆形纸板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等,再把这些不同等份的圆形纸板进行拼组,学生就会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图形就形成一个长方形。在这个观察、操作、想象、分析与探究过程中,学生感悟了极限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性、思考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又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出示动物学校举行运动会,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种类收集、整理数据,并记录下来;再思考哪些小动物参加什么比赛项目?根据比赛项目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分类过程、收集数据、记录和整理数据等活动,学生从中分析数学信息,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经过统计并填表、交流后,学生比较统计表的异同,概括出“相同条件下分类标准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教师则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使学生懂得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对相同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分类、去收集与整理。学生经历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深入体验与探究分类统计活动,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获取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建构数学知识模型的能力。
三、重视思考程度,实现内化经验
教师要把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综合起来,提炼成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实现解决数学问题。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熟能生巧式的训练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通过学生个体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和内化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动手操作与解题,经历独立思考和个性理解,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地内化活动所得的数学经验,并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实现数学知识模型的建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中位数”时,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这组数据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探讨。教师提出:“根据这组数据的问题背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哪个代表这组数据比较适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再经过比较、分析与探讨后,归纳出对同一组数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归纳或概括出来的结论或许就是不同的,很难判断运用哪种方法的对或错,有时对或错的方法在某种前提下是会相互转化的。又如,教学“植树问题”时,学生从植树活动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进行操作、画图、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由动手实践到画图验证,再到类比推理,运用了抽象的方法突出间隔点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抽象概括出:1.棵树=间隔数;2.棵树=间隔数+1;3.棵树=间隔数-1。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解释和应用过程,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抽象的、一一对应、化繁为简、化归、模型和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