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是我的家乡,晚春见暖,盛夏灼人,秋季萧瑟,深冬严寒。相比于现今徘徊身边的忙碌,儿时点滴便如同珍宝再求而不得。
记事以来,我家就住在东北师大对面仅隔几米的南园。说来也不大,却有满片绿草茵茵,几处红砖圆洞,有路旁侧跨上石阶便是丛丛矮灌、各种种类花草的斜坡。那时的南园,仿佛是我的整个世界,慢慢长大着,才将目光向更大的世界望去。
“隔壁”师大那书香气息的美丽使我深深着迷,甚至于七岁那年自己逃出父母的视线独自一人在校园里漫步。而今这些年,条条园中路早已走遍,每一处都有我久久的停留与足迹。只不过在脑海里挥散不去的静湖,唯独成为心中的一处柔软。
静湖是荷花池,几座桥梁接连池中央的凉亭与密树,七八月份时美得动人。清晨,伴随丝丝的微风,大片翠绿的荷叶间满是荷花,夹杂着大大小小的莲蓬,婀娜多姿地随风摇曳。大大小小、晶瑩剔透的露珠落满荷叶,阳光下光彩四溢。正午,柳树垂下她的长发,微风轻掠,便迎风起舞。倒影映在湖面上,泛起微微涟漪,不久,便散向远方。傍晚日落,天空火红,一切被染得绚烂,知了正鸣得惬意。感慨不论,早已沉醉。
若非此等时节,它仍然具有无限吸引我的魅力。晚餐过后闲来无事,最爱的便是与母亲披上单衣、斜挎小包装些零碎物品,就出门散步去。一时兴起或许去桂林路看看那阑珊灯火人来人往,但大多喜欢在静湖边走上几处。此时的天空微微暗淡,远方的雁影点点模糊。望着身边一片镜似的湖面时时照映我的脸颊,心中似乎也同它一样安宁。“好久没有这样轻松了。”母亲说。她脸上因操劳时常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眼里的疲惫一扫而去。静湖给予人最大的礼物,正是这份浮华背后难得的自在。
大约三四年前,向同窗极有口碑的母亲修学英语。课堂外,那位可亲可敬的师长几度带领我们开展活动,纸条上书写镌美的英文一字一句指引我们向静湖周边行进。犹记在静湖,我踏出勇气的第一步,采访陌生在校大学生;团结合作,学会怎样与人配合;认真拼搏,懂得一辈子学习的重要……来来往往,打打闹闹,它又是汗水挥洒的地方,笑声溢满的地方。每一处,都成了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美丽景致。
一切都不可胜数,而父亲的教导贯穿我全部的回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孩子,这个世界不像你心中的模样。因此你一定要保留住那份高雅与高尚的内涵,无论未来走入什么样的行业,也都是值得别人尊敬的人。”他的话像圣钟一遍遍以宏大广阔的冲击洗涤我的内心,就此但凡路过那片静湖畔,便不自觉地心生敬意。它们依旧开得耀眼,多了对我良知的警示,透过它们仿佛又能瞧见父亲语重心长的面容。
有时聊起静湖,同时也点开师长们的话题。说来也巧,自幼儿园起直至中学,我身处的校名前必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八个大字。来到这里教书育人的,也大多是师大的学子。他们回忆中的静湖与我的也还不同,尤其是在紧张情形下静湖朝朝夕夕的陪伴实在恰到好处。我不禁也憧憬起那样的生活,条条框框被打破,投身于逐梦的道路。
而今,我家搬到了一片四周围绕商业楼的地方,虽说省图书馆的位置似乎替代了师大,却总有一些不入眼的顽子引起纷纷扰扰。好在还不算搬得彻底,忙中尚可挤出时间回旧居歇脚,只是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将大把时间献给我心系的静湖了。每当念起,唏嘘不止。
物是人非,对静湖的思念亦是看到家、看到过往无忧的生活。时光匆匆掠去,那时它承载的故事,此后的今生都不会再有了。
(指导教师:张军华)
记事以来,我家就住在东北师大对面仅隔几米的南园。说来也不大,却有满片绿草茵茵,几处红砖圆洞,有路旁侧跨上石阶便是丛丛矮灌、各种种类花草的斜坡。那时的南园,仿佛是我的整个世界,慢慢长大着,才将目光向更大的世界望去。
“隔壁”师大那书香气息的美丽使我深深着迷,甚至于七岁那年自己逃出父母的视线独自一人在校园里漫步。而今这些年,条条园中路早已走遍,每一处都有我久久的停留与足迹。只不过在脑海里挥散不去的静湖,唯独成为心中的一处柔软。
静湖是荷花池,几座桥梁接连池中央的凉亭与密树,七八月份时美得动人。清晨,伴随丝丝的微风,大片翠绿的荷叶间满是荷花,夹杂着大大小小的莲蓬,婀娜多姿地随风摇曳。大大小小、晶瑩剔透的露珠落满荷叶,阳光下光彩四溢。正午,柳树垂下她的长发,微风轻掠,便迎风起舞。倒影映在湖面上,泛起微微涟漪,不久,便散向远方。傍晚日落,天空火红,一切被染得绚烂,知了正鸣得惬意。感慨不论,早已沉醉。
若非此等时节,它仍然具有无限吸引我的魅力。晚餐过后闲来无事,最爱的便是与母亲披上单衣、斜挎小包装些零碎物品,就出门散步去。一时兴起或许去桂林路看看那阑珊灯火人来人往,但大多喜欢在静湖边走上几处。此时的天空微微暗淡,远方的雁影点点模糊。望着身边一片镜似的湖面时时照映我的脸颊,心中似乎也同它一样安宁。“好久没有这样轻松了。”母亲说。她脸上因操劳时常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眼里的疲惫一扫而去。静湖给予人最大的礼物,正是这份浮华背后难得的自在。
大约三四年前,向同窗极有口碑的母亲修学英语。课堂外,那位可亲可敬的师长几度带领我们开展活动,纸条上书写镌美的英文一字一句指引我们向静湖周边行进。犹记在静湖,我踏出勇气的第一步,采访陌生在校大学生;团结合作,学会怎样与人配合;认真拼搏,懂得一辈子学习的重要……来来往往,打打闹闹,它又是汗水挥洒的地方,笑声溢满的地方。每一处,都成了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美丽景致。
一切都不可胜数,而父亲的教导贯穿我全部的回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孩子,这个世界不像你心中的模样。因此你一定要保留住那份高雅与高尚的内涵,无论未来走入什么样的行业,也都是值得别人尊敬的人。”他的话像圣钟一遍遍以宏大广阔的冲击洗涤我的内心,就此但凡路过那片静湖畔,便不自觉地心生敬意。它们依旧开得耀眼,多了对我良知的警示,透过它们仿佛又能瞧见父亲语重心长的面容。
有时聊起静湖,同时也点开师长们的话题。说来也巧,自幼儿园起直至中学,我身处的校名前必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八个大字。来到这里教书育人的,也大多是师大的学子。他们回忆中的静湖与我的也还不同,尤其是在紧张情形下静湖朝朝夕夕的陪伴实在恰到好处。我不禁也憧憬起那样的生活,条条框框被打破,投身于逐梦的道路。
而今,我家搬到了一片四周围绕商业楼的地方,虽说省图书馆的位置似乎替代了师大,却总有一些不入眼的顽子引起纷纷扰扰。好在还不算搬得彻底,忙中尚可挤出时间回旧居歇脚,只是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将大把时间献给我心系的静湖了。每当念起,唏嘘不止。
物是人非,对静湖的思念亦是看到家、看到过往无忧的生活。时光匆匆掠去,那时它承载的故事,此后的今生都不会再有了。
(指导教师:张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