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国库集中支付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库集中支付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结合实际,分析了高校国库集中支付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到更好的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 高校 国库 集中支付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被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虽然各地高校对于所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不尽相同,但将高校所有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已成为各地财政改革的趋势。
  一、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与方式
  (一) 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采取一种直接式的拨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财政资金在拨付过程中“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同时,对高校的账户管理由分散到统一,提高了高校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而且“有预算才有支出”,促进高校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和细化。此外,降低了政府筹资成本,为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有力保证,促进了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
  (二) 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未支用的资金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进行管理运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解决我国现行支出管理制度中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的问题
  (一)高校预算编制和下达脱节致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 
  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得顺利与否,关键在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情况。它要求预算编制要具体准确,而当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的编制粗糙,容易流于形式。在现行的高校预算体制下,通常在本年的7、8月份左右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由于收支计划和许多专项支出的目标任务不具体,细化不了,预计不准,许多项目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未经过专家评估、审定和招标投标就安排了预算,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满足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要求。二是预算批复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要求脱节。在年初部门预算下达前,单位的基本支出一般是按照上年预算的序时进度用款,而项目支出一般要到预算下达或指标追加后执行。三是高校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造成了执行上追加频繁,很多专项资金游离预算之外。 
  (二) 思想观念上的惯性与既得利益者的抵触情绪
  国库分散支付已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路径依赖”,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使人们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牵涉了一些高校部门和单位在传统国库支付下享有的既得利益,如财政资金一旦拨付到部门和单位,就基本上脱离了预算硬约束,各高校领导可以自主使用财政资金,从中获取利益。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一账户和零余额账户的设立,使这些既得利益都将不复存在。
  (三)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核算体系不匹配
  现行高校财务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和财务制度实行的是“大收大支”与“收支两条线”的核算模式,打破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界限,收入按来源划分,支出按用途划分,收入和支出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性支出要求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内容明确,并通过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这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不匹配且存在矛盾。
   (四)国库集中支付不利于提高高校自主融资能力
  高校财务资金的合理储备与及时供应,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充足的资金不仅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将高校所有预算内外资金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统一上交国库,高校财务出现无货币资金的局面,这将严重降低高校的融资能力,尤其是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下降。另外,由于集中支付程序繁杂、审批部门多,因此审批时间长,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不及时也会影响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
  (五)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制约了高校使用资金的自主权
  资金使用必须根据用款计划和部门预算执行,每项费用开支必须核实相应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资金调度权,影响了高校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增加了高校理财难度。因此,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的财务管理权特别是财政资金的审批权和调度权已在实质上很大程度收归于国家财政,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被压缩成单一的预算管理活动,仅存有单一的预算自主权。
  三、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对策
  (一)政府部門应着重做好各方面的改革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抵触、不主动配合情况,财政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高校明确财政补助资金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应使高校明确集中支付后,作为预算单位的高校,其权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经费使用的决定权仍然在高校,只是不再直接经手而已。其次,应修改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高校的特点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尽快修订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最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高校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界定。
  (二)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出发,结合授权支付的改进,适当提高高校自主支配资金的比例
  资金调度权是高校自主办学权的体现,也是适应高校面对社会需要调整办学的需要。从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上看,当前高校的经费构成已经多元化,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缴、自有产业、科研经费、银行贷款、投资利得、利息收入、社会捐赠等。可以结合授权支付的改进,将一定额度的收费中产业与利息收入、社会捐赠等都划入授权支付,同时扩大授权支付的额度,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自主权的落实,财政也可以对这一部分资金实行“监督”。
  (三)高校要做好各方面的配合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财务自主管理权与国库集中支付之间的非适应性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了预算执行,明确了按预算支出,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渠道的硬性规定,如果预算环节没有做好,集中支付环节就必然会出现难以适应实际需要的问题。其次,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高校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有赖于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会计人员队伍的学历、职称都比较低,已不能适应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国库操作员、计划编报员、审核人员、制单人员及会计主管人员不仅要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应熟悉国库集中支付的操作流程与工作方法;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为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提供有力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制在高校推行时间还不长,经验积累较少,仍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校都重视财政国库管理的改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出路,就能将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顺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吴信用:《高校理财的困境及其对策》[J].《科技传播》2008年第5期.
  [2]刘成平:《高校预算探析》[J].《科学教育前沿》2009年5月8日.
  [3] 李国明:《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之我见》[N].《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2月6日.
其他文献
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在整个财政支出过程中,专项资金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